關于中小學生營養日的國旗下講話稿(2篇)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學學生的營養健康狀況明顯下降。根據20xx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布20xx年進行的“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調查顯示,我國青少年兒童膳食中熱量供給已基本達到標準,但蛋白質供給量偏低,優質蛋白質比例少,鈣、鋅、維生素a等微量營養素供給明顯不足;我國的居民是營養過剩與營養缺乏兩個問題并存。在我們學校,不少同學因缺乏合理營養知識,膳食攝入不平衡,有些同學在吃午餐時,愛挑食、偏食,主要食物納入量不足,加上活動量少,同學們的健康狀況將構成嚴重威脅。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將給你們的健康帶來危害,是成年后罹患心腦血管病、高血壓、糖尿病、肝膽疾病等慢性病的誘發因素。
此外,還有很多誘惑同樣危及著我們青少年身體的健康,比如吸煙。青少年正處在生長發育時期,各生理系統、器管都尚未成熟,其對外界環境的有害國素的抵抗力較成人為弱,易于吸收毒物損害身體的正常生長。醫學專家指出:
吸煙損害大腦,使智力受到影響;
口腔及喉部:煙的煙霧(特別是其中所含的焦油)是致癌物質—就是說,它能在它所接觸到的組織中產生癌,因此,吸煙者呼吸道的任何部位(包括口腔和咽喉)都有發生癌的可能;
心臟與動脈:尼古丁能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煙草的煙霧可能是由于含一氧化碳之故,似乎能夠促使動脈粥樣化累積,而這種情形是造成許多心臟疾病的一個原因,大量吸煙的人,心臟病發作時,其致死的機率比不吸煙者大很多。引起心肌梗塞的因素很多,但認為最主要的因素是吸煙;
煙草中的尼古丁是一種神經毒素,主要侵害人的神經系統。吸煙后神經肌肉反應的靈敏度和精確度均下降。
禁止青少年吸煙不僅是一個衛生問題,而且也是一個社會問題,1987年11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在日本東京舉行的第6屆吸煙與健康國際會議上建議把1988年4月7日作為“世界無煙日”,并提出“要吸煙還是要健康”的口號。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又改定每年的5月31日為“世界無煙日”。
同學們,我們是祖國的花朵,人民的希望,為了祖國的未來和自己的未來,我們應該愛護自己的身體,均衡營養;珍惜自己的年華,不要再吸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