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家風國旗下講話稿十篇
關于家風國旗下講話稿 篇1
最初對燈光的記憶,來自一盞黑乎乎的煤油燈。那是我們那個年代驅(qū)除黑暗的唯一光源。一只用完墨水的瓶子,蓋子上鉆一小孔,孔中安插一根比筷子略細的鐵皮燈芯,燈芯中貫穿一條棉花捻的捻子,一端浸于煤油里,一端微微露出。點燃了,便有一團微弱的火苗躍出。一片昏黃的燈光,便像夢一樣暈染開來,夢里還能看到綻放如梅的燈花,還能聽到噼啪的微響以及遙遠的古言和村中的人事。這樣的燈光一直伴隨著我的童年和少年,也給我的童年和少年升起了一縷生命的霞光。
晚飯以后,院子里的光線漸漸暗淡了下來,待到天完全黑透了,母親才摸索著火柴,“哧”的一聲,點燃放置在窗臺上的那盞煤油燈,一片橘黃色的燈光便在土屋里彌漫了開來,閃閃爍爍的,像村莊的眼睛,像親人的港灣,更像母親的懷抱。一家人圍著燈盞,坐在炕上,沉浸在一片溫溫軟軟的光明里。這時大哥會常常借著燈光,用十指做出各種形狀,映射在糊著報紙的墻上,煞是有趣。有起伏的山,有狂吠的狗,有蒼茫的樹木,有奔跑的兔子。這大概是我看過的最早的動畫片了,給我?guī)砹藷o盡的歡樂,也點燃了一個少年五彩繽紛的'夢。冬夜漫漫,窗外飄著雪花,西北風吹得破舊的窗戶紙潑剌剌的響,而老屋的熱炕上卻溫暖如春。那時我們一邊剝玉米、揀黃豆,一邊講古言、說農(nóng)事,其樂融融。
我記得,很多時候,母親是常常坐在最靠近燈盞地方,因為她要就著燈光,為一家人縫縫補補。母親似乎永遠有做不完的手工活,她就像一尊雕塑一樣,長年累月地坐在煤油燈下,低著頭,弓著身子,默默地捻線、編織、縫補,打麻繩、絞鞋樣、納鞋底、剪窗花,一雙勤勞的手,從不歇息,苦苦支撐著那個艱難而貧窮的歲月。春夏秋冬,二十四個節(jié)氣,母親一直在紡呀、納呀、編呀,把一世的光陰和辛勞都納成了她額頭上的皺紋,把一生對兒子的期盼和祝福都織成了她眼角邊的魚尾。常常夜半醒來,我還能看到母親在昏黃的燈光下低頭勞作的身影,孤單而凄涼。如今,母親已去世多年,但她老人家紡線的姿勢、納鞋的動作以及辛勞的形象和花白的頭發(fā),卻鐫刻在我的心底,時時浮上心頭,揮之不去,每每想起,淚光瑩瑩。
溫馨的煤油燈,于我不但是一份深深的母愛,更是一盞求學路上的希望之燈。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激動著千千萬萬人的心,全國上下出現(xiàn)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壯觀場面。那時家鄉(xiāng)還沒電燈,于是煤油燈大顯身手,它照亮了萬千學子求學路上的夢想。不知多少個春夏秋冬的夜晚,我在那盞昏黃的煤油燈下,苦讀到深夜。一個晚上下來,鼻孔里會沾上一層厚厚的炭黑。我永遠難忘那段清貧而快樂的歲月,更難忘那盞搖曳的煤油燈,它指引我走出了人生的第一步,讓我看到了一個異彩紛呈的世界。
童年所有記憶,似乎都與煤油燈有直接的聯(lián)系。在煤油燈下,我懵懵懂懂地學到了知識,體會到了父母的辛苦,也品嘗到了親情的溫暖。更讓我懂得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人生道理,記住了耕讀的家風,明白了勤儉的家教。
傳承家風家教,有時,只需把心里擱置已久的那盞油燈擦一擦,點亮。心燈常亮時,心才不會害怕,人才不會迷途。
關于家風國旗下講話稿 篇2
我愛讀書,歸功于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
我的父親是鄉(xiāng)村教師,做過30多年鄉(xiāng)村校長。1963年師范畢業(yè)后,扎根在鄉(xiāng)村,默默地為家鄉(xiāng)教育事業(yè)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我的母親沒上過幾年學,但是受父親影響,也愛讀書。我們村子農(nóng)閑時間打牌的風氣很盛,我的父母不打牌,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父母愛讀書的風氣深深地熏陶了我們,影響了我們。
在我印象里,每年的農(nóng)閑時節(jié)、星期天、寒暑假,一有空,我們?nèi)胰司蜁粋個抱著一本書,興致勃勃地啃讀。父親的書種類比較多,有哲學、教育學、心理學、語文教育、文學名著等,另外還有報紙、雜志、連環(huán)畫等。因為父親的書比較多,所以我們可以“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地選讀。在讀書方面,父親簡直就是一個“雜家”。村子里喜歡讀書的人,也都到我家借閱。在當時村里,我家簡直就是一個“文化中心”。
母親讀書沒有明確的功利目的。她只是隨性而讀,尤其是愛讀文學類書籍。她常常把她讀過的《封神演義》《西廂記》《紅樓夢》《聊齋志異》里的人物故事給我們講。到現(xiàn)在,我都記得母親講起人物故事來總是津津有味,生動活潑。中國古典名著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從小就深深地扎根在我們的頭腦。這為我們?nèi)松砷L樹立了一個辨別善惡美丑的標尺,讓我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以至在人生成長的關鍵時刻不容易誤入歧途。
書成了我的人生良師益友,大大提高了我學習和工作的效率,為我的成長進步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一良好的家風應該代代相傳下去。
關于家風國旗下講話稿 篇3
父親已經(jīng)不在這個世上了,父親的教誨卻銘記在心。
父親上過小學,在他們那個年代有一點兒文化就算是“人才”了。他當過一年的民辦教師,后來由于工作需要,父親回村當了會計,為農(nóng)民朋友記工分、記賬,分糧、分錢。那時是大集體生產(chǎn),秋收時節(jié),白天統(tǒng)一收,晚上就要給各戶分。我父親和糧管員一起,父親記賬,糧管員稱重,每次糧食分完他們總是走在最后,等把分到的百十斤糧食運回家已是三更半夜了,第二天還得按時參加集體勞動呢!日子一長,糧管員不干了。父親笑呵呵地勸他說:“我們山里文化落后,需要人手,我書都不教就為回來和你一起干。干部就要多吃苦,少埋怨。”
父親常教育我們:“做事要誠于心,實于做,謹言慎行。對人忠厚,誠信律己。”“我記賬30多年從沒記過糊涂賬,更沒想貪過一分一厘。”父親用實際行動教給我們忠厚誠信,我和兄弟、妻子、兒子先后成為中共黨員。我在30多年的農(nóng)村小學教育工作中,以誠信、忠厚為準則,多做好事,做好正事。不僅感受到桃李滿天的幸福,更收獲著人生的快樂。先后榮獲廣元市德育工作“先進個人”、“優(yōu)秀教師”稱號,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被評為“先進共產(chǎn)黨員”,20__年又被評為旺蒼縣“感動校園人物”。
父親的教誨讓我向善向上,讓我懂得了誠信忠厚的為人之道。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是小國,國是萬家,家風和國風一脈相承。好家風不僅是家庭的寶貴財富,而且是弘揚黨風的重要根基。重溫家訓、重拾家規(guī)、傳承好家風是弘揚黨風、引領民風的基本路徑。
關于家風國旗下講話稿 篇4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時候,我常常聽到父親吟誦唐代詩人李紳的《憫農(nóng)》。父親的目的是要我們知道每一粒糧食來之不易,養(yǎng)成節(jié)約糧食的好習慣。父親常常對我們說,他在青平中學讀書的時候,家庭困難,有一次一個親戚送給他三毛錢的咸魚,他吃了一個星期。父親不但節(jié)約糧食,而且事事處處上他都體現(xiàn)出厲行節(jié)約的作風。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擺設酒席的人越來越多,形形色色五花八門,大紅請柬滿天飛,人們疲于應付。父親一貫以來都反對擺酒席的,他認為那是鋪張浪費。
人生一世,結婚大事。記得堂兄結婚的時候還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婚禮也辦得風風光光,那情景依舊清晰如新。伯父家殺豬宰雞擺了幾十桌酒席,空中飄著誘人的香氣,親朋好友歡聚一堂,鞭炮聲震得驚天動地,好不熱鬧。
我與妻子登記結婚時,已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的事了。因為我是家里的老大,在鄉(xiāng)鎮(zhèn)機關供職,那時候父親是鎮(zhèn)的主要領導,所以周圍的親朋好友都認為,這么大的事必須大擺酒席隆重慶賀!已有不少的親友在幫我們擇好佳期了,說哪天哪天是好日子。誰知道,恰恰在這個充滿喜慶時段的一天傍晚,對于是否要擺酒席,父親在征求我的意見后,溫和地點撥迷津:“我們和親友們都不富裕,干嗎非要打腫臉充胖子?再說,在時間上也安排不過來,不要麻煩大家啦。”父親的開導,我和妻子都樂意接受。就這樣,我們按照客家人的風俗習慣,宰了一個雞,買了兩斤豬肉,回到弘農(nóng)堂祭拜了祖宗,然后炒了幾個青菜,全家人熱熱鬧鬧地慶賀一番,舉辦了結婚儀式。
“兩朵紅花一線牽,勤勞致富兩相連,只勤不儉無底洞,只儉不勤水無源。”這是客家人世代流傳的一首民歌,在父親勤儉節(jié)約思想的教育下,我們精打細算,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父親真的是小氣嗎?不是,他有著一副熱心腸,待人寬厚,對遠親近鄰,都極盡相助,至今依然有許多借出的款項成了呆賬,他卻極少提及。只是父親認為,擺酒席無論于公于私,都是極大的浪費。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兒子考上了大學,雖然不是什么名牌大學,但也是一件值得親人們驕傲的開心事。正在這時候,妻子接到一個擺大學酒的請柬,她征詢我們是否為兒子的入學擺酒席。誰知道,正為孫子考上大學舒坦歡笑的父親語重心長地說:“擺酒席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但是作為長輩的我們要作表率,教會孩子勤儉節(jié)約。”20__年,我們家搬進新樓房,當提及擺酒席時,他說,連中央都行文不要擺酒席,你們身為基層干部,應該執(zhí)行黨和國家的規(guī)定。自然這酒席是擺不成了。
父親以他的實際行動發(fā)揚了中華民族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美德,深深地影響到我們子孫后代。愿這種傳統(tǒng)傳承下去。
關于家風國旗下講話稿 篇5
愛是友誼的結晶;愛是從信任中開放的鮮花;愛是人與人友誼的見證。它能讓誤會變成點綴美麗的小瑕疵,于社會中,能使這個共有的泉園更加美麗更加繁華。
那是一個像往常一樣熱鬧而又有點雜亂。在黑龍江省,一個鄉(xiāng)村的普通的女教師讓人們看見愛就在我們身。她用自己柔軟的身軀拯救了一名即將被死神奪去生命的小孩。而她卻毫不畏懼沖上去推開小孩,而自己卻被軋斷了雙腿。我從電視上看見她被撞倒后,躺在血泊中。從此造成了終身殘廢。
從此以后,她的下半輩子只能在輪椅上度過。我心想這時也應該有無數(shù)的中華人民為她自豪為她的行為感動、欣慰。我也為人們有這么一位教師而感動。
我們只能為人們感到悲傷而不能替她接受命運的摧殘。也不能為她承受身體的疼痛。我多想為她承受傷痛。我為人們這一偉大的人民教師而深感自豪。
我們在追求團結、奮進、和諧、平等,我們同樣應該獨守那份恬然與空明,用每一句話每一種表情向人們昭示愛,協(xié)同人們用愛交往。
關于家風國旗下講話稿 篇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我們是學校的小主人》。我們在學校生活、學習、成長。學校就是我們第二個家庭,而我們則是學校的小主人,作為學校的小主人,就應該盡到小主人的責任。
學校里環(huán)境的整潔,需要我們共同努力。這不僅是為了給我們自己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也是我們作為小主人應盡的義務。當你正想把手中的垃圾扔棄于干凈的地面時,請收回你的手,找回它們應有的歸宿;當你的視線中出現(xiàn)垃圾時,請彎一彎腰,將它拾起;翠綠的樹葉在風中搖擺,也許你會情不自禁地想摘幾片,請打消這個念頭,學校需要這片美;當你們正欲破壞我們美麗的校園時,請牢記,保持校園的整潔,需要我們的自覺性。
學校的行為規(guī)范,需要我們共同去遵守。課間我們要做到不追逐打鬧、不高聲叫喊,課上以尊重老師為前提,不講話,不搞小動作;到食堂用餐,我們應安靜、有序,聽從老師和食堂值日同學的指揮。
老師教給的知識,需要我們認真學習,努力探索與實踐。首先我們應明確,讀書學習是為了我們的將來,而不是為老師而學習。做學習主人的前提,請放下嬉戲打鬧,堅持按時認真完成作業(yè)。課上,請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fā)言,課后,有不懂就及時提問,作業(yè)上的錯誤及時糾正。相信只要做到勤奮加方法,必能使你的學習更上一層樓。
這段時間,我們也看到了校園里一些不文明的現(xiàn)象:有的同學不走水泥路,上學放學從小花園的草坪里穿越;有的同學在校園的墻壁上亂寫亂畫;有的同學往教學樓下扔垃圾;有的同學把食品包裝袋等垃圾隨手就扔在地上;有的同學為了少走幾步路,圖個自己方便,把垃圾倒在垃圾桶外。同學們,我們都是校園的小主人,既然是校園的一位小主人,那么就要肩負起一份責任,希望同學們能夠為維護集體榮譽出一份力量,改正過去的不足,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維護、建設好我們的校園,把我們的學校建設得更加美好!請記住,我們是學校的小主人!
關于家風國旗下講話稿 篇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今天陽光明媚,國旗依舊鮮艷、國歌依舊莊嚴,校園顯得異常的美麗。看看校園的地上,似乎已經(jīng)印上了我們的足跡,我們的心中涌動著,對學校的無限依戀,因為,在過一個禮拜,我們就要告別母校,去奮戰(zhàn)新的人生道路!在此,我代表學校51名畢業(yè)生,向為了同學們健康成長而奉獻心血與智慧的老師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這六年的路,我們走的辛苦而快樂,六年的生活,我們過的充實而美麗,我們流過眼淚,卻伴著歡笑,我們踏著坎坷,卻嗅得成功之花的香味。六年的歲月,2190個日日夜夜,聽起來似乎是那么的漫長,而當我們今天面對離別,又覺得它是那么的短暫。六年的時光,彈指一揮間,但很多記憶將成為我們生命中最為珍重的收藏。
六年的歲月,既漫長又短暫;六年與老師朝夕相處的學習生活,一幕幕猶如在眼前。最難忘,黑板前,老師那洪亮的講課聲和那熟悉的工作表情;最難忘,放學后的教室里,老師為同學們輔導,那永不疲倦的目光和身影;最難忘,隊會上師生們自娛自樂,歡歌笑語回蕩在教室的上空。教師是辛勤的園丁,既教書又育人。
還有短短一個星期我們就要告別母校,我們已經(jīng)準備好了,我們一定會從容應考,用一份滿意的答卷來回報為我們付出全部心血和汗水的老師們。今后,無論我們走到哪里,無論我們在干什么,都不會忘記母校六年來對我們的培養(yǎng)和教育,我們一定不會辜負母校的期望,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本領,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成為一個對國家、對人民有用的人才。
親愛的老師,我永遠忘不了您的諄諄教誨;
親愛的同學,我永遠忘不了我們之間的友誼;
親愛的校園,今天我們因您而驕傲,明天您一定因我們而光榮! 最后,請允許我代表權中小學六年級全體畢業(yè)生同學,向?qū)W校領導和老師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祝愿老師們身體健康,祝同學們快樂成長!
祝福我們的母校事業(yè)蒸蒸日上,更加輝煌!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關于家風國旗下講話稿 篇8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很榮幸能夠作為學生代表站在這里發(fā)言,我發(fā)言的題目是《緬懷先烈 繼承遺志》。
20xx年8月3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作出關于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今天我們站在這里參加公祭活動,我們的心情是沉重的,因為國旗是無數(shù)為了祖國的解放事業(yè)、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獻出寶貴生命的英雄們用鮮血染紅的。雖然烈士們離開了我們,但他們的精神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此時此刻,我們每個人的心情都無法平靜。追昔撫今,我們不能忘記那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悲壯史詩!不能忘記那一張張曾經(jīng)鮮活的面容!打開歷史的記憶,半個多世紀前,一群群熱血青年,一位位革命勇士,在中華民族生死危亡的緊要關頭,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高舉救國大旗,緊挽著有力的肩膀,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長城!正因為有了無數(shù)的先烈,有了他們的大無畏犧牲,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huán)境,才有了祖國今天的繁榮昌盛。他們中的很多人未能親眼看到五星紅旗在天安門上冉
冉升起,但他們?yōu)楦锩鵀⑾碌臒嵫瑢⒂肋h澆灌著中華大地上的鮮花。
歷史的車輪飛轉(zhuǎn)到20xx年,和平與發(fā)展仍然是當今世界的主題。但是這世界并不安寧,世界敵對勢力對我們國家建設和發(fā)展的阻撓乃至破壞從來沒有停止過,戰(zhàn)爭的危險仍然存在。我們的祖國要繁榮昌盛,就離不開我們青少年的發(fā)奮圖強。
同學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只有懂得珍惜,懂得我們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才會更加努力地去創(chuàng)造未來,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讓我們緬懷先烈遺志,樹立遠大理想,堅定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信念,培養(yǎng)優(yōu)秀品德,勤奮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報國本領,鍛煉強健體魄,把愛國家、愛民族的高尚情懷融入到愛學校、愛集體的具體行動中去。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努力成為社會有用之材,讓英烈精神激勵我們的成長,準備著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國旗添彩,為祖國爭光!
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遺志,為祖國的日益強大、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chuàng)美好明天!
關于家風國旗下講話稿 篇9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在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愛護花草樹木,珍惜綠色——生命的顏色。
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國植樹節(jié)。
我要贊美綠色,因為有了藻類到參天大樹,才使荒蕪的地球生機勃勃,才有了動物,才有了人類。我要贊美綠色,綠色大自然是人類財富的寶藏,也是人類美感與藝術的源泉。我期待有一天,清澈的河流漫游著魚群,在清澈的小河里歡快游淌,鳥兒在枝頭放聲鳴唱,寂靜的春天不再寂靜。 期待有一天,狂暴的洪水不再咆哮,灼人的熱浪不再肆虐。 期待有一天,每一個山谷都盛開希望之花,每一條小溪都跳著歡樂之舞,所有的荒原都變成綠洲,所有的生命都得到上蒼的關愛和人類的善待。
然而,隨著社會和工業(yè)的發(fā)展,為了片面地追求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繁榮,人們對森林資源過度砍伐,對綠色植被肆意破壞,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和環(huán)境污染,人類曾經(jīng)美好的生存環(huán)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昔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麗草原變成了黃沙滿天的荒漠,洪水無情地吞噬了人類的家園,藍天白云已成為某些地方美好的回憶……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僅有16.5%,這不能不讓我們深感焦慮!如果毀壞樹木花草,就是在毀壞我們自己的家園。
現(xiàn)在,人們已逐步認識到綠色植被對地球的重要性,各個國家紛紛采取措施保護樹木花草。我國每年的植樹造林活動也大大增加了國家的綠化面積,改善了生態(tài)環(huán)境。植樹節(jié)這一天,全社會都會積極行動起來,帶上工具,種下樹苗。這種下的不只是一棵棵樹苗,還有人們“愛綠護綠”的美好愿望。
作為地球的一份子,我們每位同學也有責任有義務用實際行動為我們的美好環(huán)境出一份力。我們要做護花使者,用心呵護校園里的花草樹木,不踐踏花草,不攀折樹木,阻止任何破壞花草樹木的行為,讓綠色永駐我們的校園。我們還要做護綠大使,向同學、向家人、向社會宣傳植樹造林,保護環(huán)境的好處,增強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我們還可以在家長的幫助下,在我們的家周圍,栽上一棵樹苗,讓它茁壯成長,為地球增添一點綠色。
同學們,讓我們快快行動起來,愛護花草樹木,珍惜生命的顏色,通過我們的努力,為大地注入生命的活力,為藍天增添生動的色彩,為我們的家園筑就一道堅固的綠色長城。
我的演講 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關于家風國旗下講話稿 篇10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做好時間管理,備戰(zhàn)期中考》
對于時間的流逝,我們都有很多耳熟能詳?shù)脑~語和句子去形容,比如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又或者是時間如白駒過隙,一去不復返。也許你還在為10月月考的失利而沮喪,也許你還在回味校運會的精彩瞬間,你可曾發(fā)現(xiàn),今天已經(jīng)是10月28日了,還有不到10天的時間,我們又將迎來另一次對自己的考驗。是的,沒錯,就是期中考。
聽到這三個字,你內(nèi)心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呢?是一種早有準備的竊喜,還是一份突如其來的驚恐。
對于即將到來的期中考,我相信各位同學一定能夠說出很多的復習方法,復習策略,我也相信班主任老師一定會提醒我們同學要做好復習計劃。既然如此,似乎我們一切都做好了,為什么最后我們的收獲卻不盡相同呢?
那是因為,再好的復習方法假如沒有對時間的好好利用,一切都是徒然。
今天我只想談我們應該怎樣做好時間管理,真正成為時間的主人。
一、做好整體規(guī)劃,做到心中有數(shù)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定計劃是我們完成一件事情必須的步驟。距離期中考試還有9天,我們必須要明確到底要考哪幾門學科,每個科目考查的范圍是什么。只有明確了這些最基本的內(nèi)容,我們再去定計劃就更有針對性了。每天要復習到哪個知識點,每項任務要花多長時間都列在計劃表中,這樣就會比你粗線條地寫一個我要復習語文效果要好得多。每完成一項任務,你可以在計劃表上打個勾,還可以夸自己兩句,鼓勵一下勤勞的自己。
二、重視每一分鐘的力量
時間是公平的,它給每個人的都一樣,但時間又是不公平的,每個人從它那里得到的都不一樣。
以下行為,請我們同學自己對號入座。
你是早早的就到學校,交好作業(yè),規(guī)劃好自己一天的學習計劃呢?還是到的雖然很早,但是坐在位置上發(fā)呆或者和別的同學打鬧?還是說你是那個踩點到學校,一來就被催交作業(yè)的同學呢?
自習課上,你是埋頭在作業(yè)中不能自拔,還是東張西望,翻翻語文,又寫寫數(shù)學呢?是奮戰(zhàn)到鈴聲響起,意猶未盡,還是早早收拾好書包等下課,在鈴聲打響的那一剎那沖出教室呢?
我們不是要抓緊每一分鐘學習,而應該是抓緊學習的每一分鐘,讓每一分鐘都發(fā)揮出最大的效果。
一分鐘的力量有多大,讓我給你說幾個數(shù)字吧。一分鐘,“復興號”前進5833米,移動支付金額3.79億元,7.6萬件快遞被收發(fā)。1分鐘可以閱讀五六百字,可以打上百個字,跑400米。你所浪費的一分鐘,可能正是別人超越你的一分鐘。
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在清晨盡早開始一天的工作,他每天五點半起床,做早操,喝杯牛奶,吃塊面包,然后就開始工作,當他習慣了六點鐘開始工作,又努力再提早十五到二十分鐘,幾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他三十幾本教育方面的書和三百多篇學術論文都是在早上五點到八點寫成的。正是由于這些好習慣成就了一位舉世聞名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
仔細想想,你會發(fā)現(xiàn),在我們的一天當中有很多這樣的邊角余料時間,例如早讀前,午飯后午休前,只要我們能把這些時間都利用起來,我相信我們一定會取得比現(xiàn)在更大的進步。
如果你還沒有定好計劃,不妨就用這一分鐘思考一下。
預祝各位同學考試成功,我的發(fā)言到此結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