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禮儀伴我行國旗下學生講話稿范文(通用3篇)
文明禮儀伴我行國旗下學生講話稿范文 篇1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非常高興我們又相聚在這美好的早晨!首先給大家講一則報道,說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數是用英語書寫的。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用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為這些不文明行為大多數發生在中國大陸來的游客身上。”同學們,你們看,不文明行為真是國恥呀!
下面我再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母親正騎著自行車帶著年幼的女兒迎面而來。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餅干掉在地上。媽媽馬上停下車,輕聲對女兒說:來,咱們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說著便把孩子抱下來,倆人彎腰一起去撿地上的碎餅干。就是這普通的一幕,不由讓人想起一句話:“素質,是一種習慣。”仔細想想,不是嗎?無論這位母親,還是將來的孩子文明素質如何,在這一細節中便都有了答案。所以,今天我要對大家說:文明禮儀,一定要從我們自己做起。 在生活當中,我們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有著不同的身份。對老師來說,我們是學生;對父母來說,我們是兒女;對國家來說,我們是一位小公民。我們的身上寄托著父母、老師、祖國的希望。作為一位光榮的小公民,那怎樣才能養成講文明禮貌的習慣呢?首先要重視自身的道德修養,而禮貌和道德是互為表里的,禮貌是道德的外衣,道德是禮貌的內涵。因此,我們要認清該做與不該做的,以此來規范我們的行為。其次我們要遵守紀律,文明有禮。
有句名言是這樣說的:“播下行為,收獲習慣;播下習慣,收獲性格;播下性格,收獲命運。”的確,良好的習慣能架起我們成功的通天之路!為了爭做一個文明守紀的小公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我們必須“從自我做起,加強自護自律,爭做文明雛鷹。”例如,在家里向父母長輩問好,主動給他們倒上一杯熱茶,添上一碗飯,這是孝敬長輩的表現;每天進校門,對過往的老師和同學點頭致意,,這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在公共汽車上舉止文明,不爭不搶,見到老弱病殘,見到懷抱嬰兒的母親主動讓位,這是對他人的尊重和關愛;誠實守信,助人為樂,主動幫助小同學解決困難,這是文明的體現,下課后的作息時間,不隨地吐痰、亂扔紙屑、上下樓梯一律向右走,見到老師和客人要用普通話主動問好。我們還應該愛護花草樹木和一切設施,不穿越綠化帶,愛護清潔衛生,服從老師管理和接受紅領巾崗哨的批評和勸阻,受到別人的幫助應該主要誠懇地說謝謝。這是校園禮儀的體現。
同學們,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可以影響你的學習,你的生活,甚至將來的一生我們都將受用不盡,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就讓我們從小事做起,比一比,看看誰才是說到做到的文明禮儀之星。
文明禮儀伴我行國旗下學生講話稿范文 篇2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雷鋒精神,踐行志愿服務”。
雷鋒,一個光輝的名字,猶如耀眼明星,為億萬中國人所景仰。他已成為我們中華民族勤勞簡樸、助人為樂、見義勇為、扶危濟困的優良傳統的象征。
雷鋒,1940 年 12 月 18 月出生湖南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六歲時成了孤兒,飽嘗人間冷暖。解放后,雷鋒成為一名解放軍戰士,為人民服務,享有“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之美譽。
1962 年,由于意外車禍,年僅 22 歲的雷鋒離開了這個世界。然而,雷鋒精神永垂不朽! 毛主席、周等國家領導人在 1963 年 3 月 5 日向全國人民作出了“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
三月份,也是我校開展學雷鋒活動月,那么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姿態投入學雷鋒活動月之中呢?
一、認真學習雷鋒精神。了解雷鋒事跡,了解雷鋒精神的真諦„„雷鋒精神的具體表現是:生活上艱苦樸素,工作上忘我勞動,學習上刻苦鉆研,行動上助人為樂。
二、應立足自身實際學習雷鋒,從自身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
三、學習上要發揚雷鋒“釘子”精神,爭當勤奮學習的好學生。
四、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
我校在本次學雷鋒活動中共開展了如下的志愿服務活動:
(1)校園內的“小雷鋒”行動
每班自主選出兩名“小雷鋒”,參與校園內志愿服務。主要工作是監督好學校的用水及衛生情況。
(2)大手拉小手,校園幫扶活動
針對學校一年級學生打掃衛生與班級布置不擅長,將五(3)班和六年級與一年級四個班進行拉手幫扶。
(3)x社區志愿服務
結合本次學雷鋒活動的主題,我校學生將進入社區進行志愿服務,真正將雷鋒精神落到實實在在的行動中。五六年級每班選出兩名宣傳演講員與兩名環境小衛士,進入廣福花園小區進行宣傳演講以及衛生保潔工作。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文明禮儀伴我行國旗下學生講話稿范文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少年不識愁滋味,還上層樓,還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得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我們都曾憧憬過大學,憧憬過未來,而當現實擺在我們面前時,才發現這不是一條嶄新的柏油馬路,這是一條流淌著汗水的獨木橋。
老了一歲以后,空調板還是原來的味道,這假期卻怎么也找不回以前的暢爽了。站在這個銜接現實與未來的十字路口,我們應該強調一下堅持的意義。學海無涯,我們有理由告別過去的浮躁與懈怠,也有理由堅持。堅持從小事開始,而不止于小事,堅持五點半起床,堅持九點四十五離開教室,堅持兩節晚自習不說一句話,堅持每天跑五圈鍛煉身體。堅持來源于我們的日常生活,扎根于我們的學習生活,最終成為我們的生活本身。
堅持不能保證萬事如意與一帆風順,卻是我們今生今世的證據,堅持也不能獲得和北京考生平等競爭的機會,但能讓每一天都成為獨一無二的每一天,堅持甚至不能擁有打敗學霸們的資本,至少能讓一切不再那么迷茫。堅持的背后承載著無數腦細胞怨念的軀殼,堅持的前方閃耀著無數人頭懸梁錐刺股的理想,堅持的原因可一直是很簡單的一句話:我想變得更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們,也是一群即將走向遠方的行者,與其靜靜地等待戈多,不如從此一天一小步地積累下去。堅持不一定能保證成功,但成功一定少不了堅持。堅持可以很簡單,此時此刻,我們就可以為自己樹立一個堅持的目標,堅持一定很難,否則我這次的演講主題也就不是貴在堅持了。而我們的未來是前程似錦還是工地搬磚,這決定于我們自己,也決定于我們此時此刻的堅持。
讓堅持不單單停在嘴上,把未來握在自己手里。這需要付出行動,行動貴在堅持。堅持不易,諸位加油!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