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節國旗下講話稿(精選9篇)
圣誕節國旗下講話稿 篇1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們認識一下我們非常喜歡的人物——圣誕老人。它頭戴紅色圣誕帽子,白色胡子一大把,穿著一身。。。。。。。。 圣誕節是怎么來的嗎?
大家應該聽說過西方的一種宗教——_吧.圣誕節和_就有密切的關系.圣誕節就是慶祝圣人耶穌_的誕生.耶穌開創的_,是兩千多年以來西方精神的支柱,在古羅馬殘暴的統治時期,《圣經》成為人們精神的力量源泉.在《圣經》中,它包含了征服敵人,克服困難,勇敢,團結,責任這些精神.正是在它的指引下,歐洲度過了多難的中世紀,使西方人勇于開拓,改變了西方國家的面貌,把人類帶入了近代社會和現代社會.
每年的圣誕節,是西方人盤點一年收獲和許下美好愿望的時刻——而不是簡單的歡慶和玩樂!我們要學習和領會圣誕節的內涵和精髓,應該學習西方國家人們好的素質和修養,這_精神的精髓所在!我想給同學們講兩個故事: 9.11恐怖襲擊(20__)的當時,這種勇敢,責任和團結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另一個故事是我國現任外經貿部副部長,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在德國的親身經歷.他在德國參加中國入世談判期間,有一次去公園游玩,發現有一個男孩子跟隨了他們很長時間,他以為是個乞丐,就問他為什么一直跟著他,讓這位部長尷尬的是,小男孩說他看到一位代表團的成員隨手扔了一個香蕉皮,他怕代表團再隨手拋棄垃圾,破壞環境,所以一直跟著他們.還有一次龍永圖等著去廁所,發現一個小男孩子進去了好長時間還沒有出來,他不知道小男孩子在做什么,就進去看,發現小男孩子在吃力地修弄馬桶.小男孩子說在他使用過程中馬桶壞了,他有義務和責任修好.這兩件事成為龍永圖在談判期間感受最深的事情.在我們身邊,時常會發現:有人破壞公物,用筆在墻上或課桌上亂畫,爬欄桿,有的站在或坐在乒乓球桌,有的站在石桌和石凳上,有的把吃剩的飯菜或垃圾倒入廁所的小便池,有的在廁所紙簍里小便,有的同學就連自己的餐桌也懶的收拾,連自己的包干區衛生有時侯也不打掃等等。這些不良行為,我們應該反思,應該趕快改掉壞習慣。圣誕節快到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領會西方_精神中的勇敢、團結、責任擔當意識!
圣誕節的到來,也是新年的到來,馬上我們中國的新年就要來了,在這里,我們要祝所有的同學和老師們圣誕快樂!最后把圣誕歌送給大家,我們在歌聲中有秩序地回教室。
圣誕節國旗下講話稿 篇2
各位老師,同學,大家上午好!我是來自185班的譚虹霓,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歡樂迎圣誕。 12月25號快到了,快樂的圣誕節就要來了。
每年的12月25日,是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圣誕節。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圣誕色,圣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圣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圣誕花和圣誕蠟燭。綠色的是圣誕樹。它是圣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圣誕蠟燭。 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誕老人,他是圣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圣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只襪子,等候圣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后把禮物放在襪子內。在西方,扮演圣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圣誕老人是一位專門為好孩子在圣誕節前夜送上禮物的神秘人物。傳說每到12月24日晚上,有個神秘人會駕乘由9只馴鹿拉的雪橇,挨家挨戶地從煙囪進入屋里,然后偷偷把禮物放在好孩子床頭的襪子里,或者堆在壁爐旁的圣誕樹下。并吃掉孩子們為他留下的食物。他在一年中的其他時間里,都是忙于制作禮物和監督孩子們的行為。雖然沒有人真的見過神秘人的樣子,但是人們通常裝扮成頭戴紅色圣誕帽子,大大的白色胡子,一身紅色棉衣,腳穿紅色靴子的樣子,因為總在圣誕節前夜出現派發禮物,所以習慣地稱他為"圣誕老人"。
因外國語以外語而見長,圣誕節讓我們能感受國外氛圍,學習外國習俗,圣誕晚會因而大放異彩。形式活潑的英語劇,優美動人的大型舞蹈,清脆嘹亮的歌唱,詼諧幽默的相聲小品等等,都是圣誕晚會的歷年的傳統項目。今年,為著呈現更精彩紛呈的節目,學校將組織專業老師,經過層層選拔,一審,二審,彩排,相信,到時一定會給同學們帶來一場視聽盛宴,也希望全校同學能排練更為新穎多樣的節目,積極參與到晚會中來。震撼圣晚,展示自我,期待有你!
圣誕節國旗下講話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當大街小巷又奏響動聽的《鈴兒響叮當》的時候,我們也即將迎來20_年的圣誕節。每年的12月25日,是西方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圣誕節。圣誕節是西方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就像我國的春節。
現在我們國家很多人也過圣誕節,但是卻把圣誕節簡單的看做是玩樂的節日,放松的節日。其實,圣誕節還有著更豐富的內涵。自從改革開放以來,西方許多的東西進入我國,這是中國融入世界的必由之路。但我們在接受這些的時候,不要只看到這些的表面,我們還要學習和領會他們的內涵和精髓。在《圣經》中,它包含了征服、勇敢、團結、責任這些精神。正是在它的指引下,西方人變得勇于開拓,最終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把人類帶入了近代社會和現代社會。在美國發生9.11恐怖襲擊的時侯,在世貿大樓遭到襲擊后,人們不是驚慌失措地逃生;在狹窄的樓道里,男人在給婦女和兒童讓路,年輕人在給老人讓路。這種勇敢、責任和團結精神在我們身上有多少呢?你有沒有在打飯時插隊?你有沒有在樓道里喧嘩?你有沒有在教室里打鬧?如果你真的理解了圣誕節,你就不會這么做的。你有沒有在同學遇到困難時幫上一把?你有沒有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你有沒有在接受一個任務后認真去做呢?如果你真的理解了圣誕節,你就會這么做的。可是我們真的理解圣誕節了么?
在這里我想告訴大家,圣誕節這個日子并不是歡樂的日子,而是讓每個參與的人反思自己行為和播種希望的日子。同學們,我也希望你們能在即將到來的圣誕節和新年的時刻,總結一年來的得失,制定明年的計劃,憧憬美好的未來。最后,我提前祝愿同學們:圣誕節愉快、新年快樂。
圣誕節國旗下講話稿 篇4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五(2)班的尤小桃,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圣誕節的來歷》。
當鮮紅的太陽躍上了地平線,我們又迎來了新的一天,看陽光燦爛,那是圣誕絢麗的色彩。再過一天,白色的圣誕節——屬于我們孩子的,童話般的節日將如期而至,在這里我提早祝愿大家圣誕快樂!Merry Christmas!
12月25日對于西方人來說是個普天同慶的日子,它是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類似于我國過春節。你們知道嗎,每年的12月25日,是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所以稱為圣誕節。圣誕日的前夜,也就是12月24日,傳統稱為平安夜或圣誕夜。
圣誕節來臨之際,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綠、白這三種圣誕色來裝飾。說到紅色,自然會想到紅紅的圣誕帽,紅紅的圣誕襪子。平安夜,戴上紅色的圣誕帽,在壁爐邊掛上圣誕襪,然后帶著美好的心愿進入甜美的夢鄉,孩子們相信,第二天會收到滿襪子的禮物。
圣誕節當然也少不了美麗的圣誕樹,圣誕樹一般是用杉柏之類的常綠樹做成,象征生命長存。圣誕之夜,人們圍著圣誕樹唱歌跳舞,盡情歡樂。
祥和的圣誕節即將來臨,充滿期待的20__年也即將來到,讓我們每人在心中許下一個美好的祝愿,愿傳說中的圣誕老人能把我們的許下的心愿一一實現。
最后我祝愿 Merry Christmas and Best Wishes for a Happy New Year! Hope all your Christmas dreams come true!
圣誕節國旗下講話稿 篇5
小朋友們,這個星期的星期天是什么節呢?對了,是圣誕節。你們喜歡過圣誕節嗎?為什么呢?因為可以得到很多的禮物是嗎?
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們講一個關于圣誕節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 《圣誕老爺爺的鈴鐺不見了》
叮——叮——,每當聽到圣誕鈴聲響起,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特別的開心。你瞧,小貓已經等不及,踮起腳尖在跳舞;小狗也在搖頭擺尾;小朋友也等不及的問媽媽:“圣誕老爺爺會送我禮物嗎?”“會的,因為你是個乖孩子,圣誕老爺爺一定會送你禮物的。”大家都在盼著圣誕節早點來。
可是圣誕老爺爺卻不想圣誕節那么早來,因為他遇到了一個大麻煩哦!原來圣誕老爺爺的鈴鐺不見了,沒有了鈴鐺圣誕老爺爺的雪橇會在雪地里迷路的。這可怎么辦啊,急得圣誕老爺爺團團轉,把圣誕老婆婆也叫來了。
“老太婆,快幫我找找啊。”圣誕老爺爺叫到。
“別急,你說鈴鐺會不會被老鼠吃了啊?”圣誕老婆婆說。
“不會啦,老鼠咬不動鈴鐺的。”
“那會不會被風吹跑了啊?”圣誕老婆婆又問。
“也不會啦,風吹走會有聲音的啊,我都沒聽到什么聲音。”
圣誕老婆婆安慰老爺爺說:“別急,這樣吧,我說你來找。我們把家里再找一遍。” 于是兩個老人開始了尋找,“看看在圣誕樹下?”“好象有,不是,是小老鼠的針線包”“看看在不在壁爐里?”“好象有,不是,是小貓的毛線球。”“看看在不在抽屜里?”“沒有,沒有。”
哎呀,圣誕老爺爺的鈴鐺到底去哪了?突然圣誕老婆婆聽到了一聲“叮、叮”的聲音,“老頭子,我聽到鈴鐺聲了,好象在你的身上啊。”于是圣誕老爺爺開始活動自己的身體,他動一下,就聽到一聲叮叮聲;動兩下,就提到兩聲敵叮聲。原來真的在圣誕老爺爺的身上呢。可是到底在哪呢?老爺爺找遍全身都沒找到。急得又抓頭,又抓胡子。突然鈴鐺發出“叮——叮——”的聲音,“我找到了,找到了,原來鈴鐺在我的胡子里呢。”于是圣誕老爺爺找到了鈴鐺,又開始忙著給小朋友們送禮物了。他希望每個小朋友都度過一個愉快的圣誕節。
故事講完了,小朋友們想不想過一個愉快的圣誕節呢?那你們想怎樣過最愉快?可以把你的提議告訴你的老師和朋友。相信你們一定可以過一個快樂的圣誕節!
圣誕節國旗下講話稿 篇6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早上好!
再過2天,我們將迎來20__年的圣誕節, 在西方節日風靡全球的今天,圣誕節也成了中國人最受歡迎的節日之一.這2天,到處彌漫著節日的氣氛,各大商場都打出了打折優惠的喜訊,大街上已經掛滿了各種圣誕小裝飾品,圣誕老人也陸續的出現在我們的眼前,校園里也響起了圣誕歌曲,同學們也在為周三,周四的圣誕party積極的準備著&所有的人都在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迎接著圣誕節的到來,但你們知道,別的國家是怎樣過圣誕節的嗎?今天,就由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多彩多樣的圣誕節.
首先,讓我們先看看法國,一個很浪漫的國家.法國中部的色日爾斯地方,每年圣誕節前后幾天必降大雪,白雪皚皚,令人清新。在西方人眼里,白色圣誕是一種吉祥。相信大家都知道耶穌的故事,在法國,馬槽是最富有特色的圣誕標志,因為相傳耶穌是誕生在馬槽旁的。人們大唱頌贊耶穌的圣誕歌之后,必須開懷暢飲,香檳和白蘭地是法國傳統的圣誕美酒。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的國家之一。12月底,正當西歐各國在寒風呼嘯中歡度圣誕節時,澳大利亞正是熱不可耐的仲夏時節。因此在澳大利亞過圣誕節,到處可以看見光著上身汗水涔涔的小伙子和穿超短裙的姑娘,與商店櫥窗里精心布置的冬日雪景、掛滿雪花的圣誕樹和穿紅棉襖的圣誕老人,構成澳大利亞特有的節日圖景。這種酷暑和嚴冬景象的強烈對比,恐怕在西方國家是獨一無二的。父母給子女最好的圣誕禮物,莫過于一副小水劃。圣誕節弄潮是澳大利亞的一大特征。節日晚上,帶著飲料到森林里舉行巴別居野餐。人們用石頭壘的露天灶中用枯樹枝生火、上面架一塊鐵板,把香腸、牛肉、鮮魚等放上去煎。吃飽喝足后,就跳起迪斯科或袋鼠舞,一直鬧到深夜才結束。喝醉了的,便往草地上一躺,在如雷的鼾聲中迎接圣誕老人的蒞臨。
讓我們再來看看波蘭.波蘭每年12月25日、26日都要歡慶圣誕節,家家戶戶都要裝飾圣誕樹,大街小巷都有圣誕樹上的裝飾品出賣。。節日里親友之間相互祝賀,互贈禮品,表示友好。晚間吃飯時桌布下邊要放一些草,以示耶穌的降生。晚飯很豐富,但不能吃肉。夜間12時后,全家去教堂禮拜。圣誕節期間,一般不到別人家中做客,但主人盛情邀請者例外。
那么保加利亞呢?據保加利亞的歷法,圣誕節是靈魂出沒、妖邪猖狂的日子。因此,人們要借助火來驅妖鎮邪。圣誕節前夜,家家都燃起火堆,一直燃到天亮,不得熄滅,否則會招來橫禍。由男人取圣誕木點火進屋并高聲念道:圣誕節降臨,牛、羊、豬、馬長滿圈,麥苗出滿垅,人人走好運。在屋里等候的人則齊聲回答:阿門!
還有一些地方,存在著一些簡單的風俗習慣,比如芬蘭在12月圣誕節前后,漫山遍野都是怒放的紫羅蘭,掩映在白色的大地上,望去一片紫紅色,紫色圣誕使人心曠神怡。
英國人和德國人一樣,圣誕節喝啤酒,吃烤鵝,他們更喜歡利用圣誕節假日外出旅游。
美國人過圣誕節著重家庭布置,安置圣誕樹,在襪子中塞滿禮物,吃以火雞為主的圣誕大菜,舉行家庭舞會。
瑞士人在圣誕節前4個星期,就將4支巨型的蠟燭點燃,放在由樹枝裝飾成的一個環里,每周點1支,當點燃第4支后,圣誕節就到了。而丹麥人對不合意的圣誕禮物,可去商店兌換價格相似的其他商品。
圣誕節國旗下講話稿 篇7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再過幾天,白色的圣誕節——屬于我們孩子的,童話般的節日將如期而至,在這里我提早祝愿大家圣誕快樂!merrychristmas!
12月25日對于西方人來說是個普天同慶的日子,它是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類似于我國過春節。你知道嗎,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所以稱為圣誕節。圣誕節本來只是基-督徒的節日,由于人們格外重視,于是便成了全民性的節日。圣誕日的前夜,也就是12月24日,傳統稱為平安夜或圣誕夜。
圣誕節來臨之際,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綠、白這三種圣誕色來裝飾。
說到紅色,自然會想到紅紅的圣誕帽,紅紅的圣誕襪了。平安夜,戴上紅色的圣誕帽,在壁爐邊掛上圣誕襪,然后帶著美好的心愿進入甜美的夢鄉,孩子們相信,第二天會收到滿襪子的禮物。
圣誕節當然也少不了美麗的圣誕樹,圣誕樹一般是用杉柏之類的常綠樹做成,象征生命長存。樹上裝飾著各種燈燭、彩花、玩具、星星,掛上各種圣誕禮物。但每棵樹的頂端必定有一棵特大的星星,像征著那顆引導東方三博士找到耶穌的星星。圣誕之夜,人們圍著圣誕樹唱歌跳舞,盡情歡樂。
關于圣誕樹有這樣一個傳說:據說有一位農民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圣誕夜里接待了一個饑寒交迫的小孩,讓他吃了一頓豐盛的圣誕晚餐,這個孩子告別時折了一根杉樹枝插在地上并祝福說:“年年此日,禮物滿枝,留此美麗的杉樹,報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后,農民發現那樹枝竟變成了一棵小樹,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來是一位上帝的使者。這個故事就成為圣誕樹的來源。
圣誕節的確是個令人雀躍期待的日子,尤其是小孩子,他們盼望著在圣誕節,那個穿著紅色大衣,有著雪白胡須,紅紅臉膛,慈祥的圣誕老人,趕著馴鹿,拉著裝滿玩具的和禮物的雪橇挨家挨戶給每個孩子帶來禮物。他們相信這個快樂老精靈在夜里會從大煙囪下來,給他們帶來滿襪子的禮物。
既然圣誕節是個重要的節日,是不是也像中國人過春節吃年飯一樣呢?是的,歐美人過圣誕節也很注重全家人圍坐在圣誕樹下,共進節日美餐。圣誕大餐吃火雞的風俗,可是他們的最愛。
祥和的圣誕即將來臨,生機勃勃的20__年也即將來到,讓我們每人在心中許下一個美好的祝愿,愿傳說中的圣誕老人能把我們的許下的心愿一一實現。
圣誕節國旗下講話稿 篇8
小朋友們,這個星期的星期天是什么節呢?對了,是圣誕節。你們喜歡過圣誕節嗎?為什么呢?因為可以得到很多的禮物是嗎?
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們講一個關于圣誕節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 《圣誕老爺爺的鈴鐺不見了》
叮——叮——,每當聽到圣誕鈴聲響起,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特別的開心。你瞧,小貓已經等不及,踮起腳尖在跳舞;小狗也在搖頭擺尾;小朋友也等不及的問媽媽:“圣誕老爺爺會送我禮物嗎?”“會的,因為你是個乖孩子,圣誕老爺爺一定會送你禮物的。”大家都在盼著圣誕節早點來。
可是圣誕老爺爺卻不想圣誕節那么早來,因為他遇到了一個大麻煩哦!原來圣誕老爺爺的鈴鐺不見了,沒有了鈴鐺圣誕老爺爺的雪橇會在雪地里迷路的。這可怎么辦啊,急得圣誕老爺爺團團轉,把圣誕老婆婆也叫來了。
“老太婆,快幫我找找啊。”圣誕老爺爺叫到。
“別急,你說鈴鐺會不會被老鼠吃了啊?”圣誕老婆婆說。
“不會啦,老鼠咬不動鈴鐺的。”
“那會不會被風吹跑了啊?”圣誕老婆婆又問。
“也不會啦,風吹走會有聲音的啊,我都沒聽到什么聲音。”
圣誕老婆婆安慰老爺爺說:“別急,這樣吧,我說你來找。我們把家里再找一遍。” 于是兩個老人開始了尋找,“看看在圣誕樹下?”“好象有,不是,是小老鼠的針線包”“看看在不在壁爐里?”“好象有,不是,是小貓的毛線球。”“看看在不在抽屜里?”“沒有,沒有。”
哎呀,圣誕老爺爺的鈴鐺到底去哪了?突然圣誕老婆婆聽到了一聲“叮、叮”的聲音,“老頭子,我聽到鈴鐺聲了,好象在你的身上啊。”于是圣誕老爺爺開始活動自己的身體,他動一下,就聽到一聲叮叮聲;動兩下,就提到兩聲敵叮聲。原來真的在圣誕老爺爺的身上呢。可是到底在哪呢?老爺爺找遍全身都沒找到。急得又抓頭,又抓胡子。突然鈴鐺發出“叮——叮——”的聲音,“我找到了,找到了,原來鈴鐺在我的胡子里呢。”于是圣誕老爺爺找到了鈴鐺,又開始忙著給小朋友們送禮物了。他希望每個小朋友都度過一個愉快的圣誕節。
故事講完了,小朋友們想不想過一個愉快的圣誕節呢?那你們想怎樣過最愉快?可以把你的提議告訴你的老師和朋友。相信你們一定可以過一個快樂的圣誕節!
圣誕節國旗下講話稿 篇9
迎著冬季浸骨的寒冷,我們即將踏入20__年的尾聲。伴著和緩輕柔的鐘聲,我們即將迎來一個祥和的圣誕節。
對于眾多國人來說,他們可能更期待的是一場隨之而來的大狂歡。在這一天,各種商鋪店家都會張燈結彩,使出渾身解數招攬顧客,等待一場購物狂潮的席卷。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瘋狂地投入到圣誕節的歡慶之中,卻逐漸忽略了我們中華民族自己那些重要的傳統節日,反而將一片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灑落在中華大地。就像朱自清說的,熱鬧總是別人的,冷清留給了自己。
這個本來是西方人的盛大節日,怎么會在中國生根壯大呢?可能,大部分中國人對于圣誕節的理解與認識,無非就停留在一顆蘋果,一個見誰都發禮物的圣誕老人,充其量就是知道其來歷。許多年輕人對于圣誕節其實并沒有真正深刻的認識,它的產生,它的內涵并不清楚。只是在一種盲目的一是影響之下,以跟風的形式投入圣誕旋風之中。娛樂性大于文化認同,文化的根。傳統節日是中國民族文化的一種重要呈現形式,也是保留文化源頭的本根。作為一個中國少年,更應有明確的文化意識,在西方圣誕節的日子里更應該反思警醒,自己民族傳統節日的命運和現狀。多數中國年輕人過圣誕完全是形式大于內容,為了過節而過節。日漸冷清的春節,端午,清明,甚至有的人已經忘記了中國的許多傳統節日。這是典型的文化在流失,這是根部在動搖。我們現在最急迫的的任務是要保護好中國的傳統節日,多花點心思在如何繼承和發揚傳統節日。出現文化斷裂的危機,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尤其是在這個互聯網時代,許多人已經疏于人心的細致精密交流,我們開始要忘記自己從何處來,往何處走也迷茫的不確定狀態。沒有根是可怕的,沒有自己的文化是可怕的,而有卻不去珍惜,不去保護繼承更是可怕、愚蠢的。
作為新一代的中國少年,國之棟梁,對于外來事物,外來文化要常持審慎警惕的態度,要有獨立的理性的判斷。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趨從。守護民族文化的家園,讓自己成為那股一場靈魂突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