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學期國旗下優秀講話稿(精選7篇)
春季學期國旗下優秀講話稿 篇1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和煦的春風吹拂著我們的面龐,春光明媚的三月讓人神暢,而一個安全文明的校園更會讓我們舒心。今天,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就交通、學習活動、飲食衛生等方面的安全事項向大家提出如下要求:
(1)做好春季防病。春季是多種傳染病流行的季節,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勤通風,勤鍛煉,不暴飲暴食。
(2)遵守交通規則,過馬路左右看。年齡不足12周歲的學生一律不得騎車。騎車的同學要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主動避讓機動車輛,謹防意外事故發生。
(3)安排好作息時間,既要學習好,又要休息好。適當進行健康有益的活動。活動前要做好準備工作,謹防意外傷害發生。
(4)不和生人搭訕,做到生人的話不聽、事不做、路不帶、東西不拿。
(5)不允許玩火、皮電,防止人身傷害,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6)愛護校園,保持環境衛生。我們經常看到許多學生在校園里的各個角落撿拾果皮紙屑;用自己的雙手去保護了校園環境的優美。但是,我們也經常看到一些我們不愿意看到的情景:操場上、樓梯上、走廊上有紙屑、食品袋。同學們,我們是學校的主人,我們要有責任感。多彎彎腰撿撿果皮紙屑,不要隨地亂扔亂吐;多走幾步,不要穿越綠化帶,踐踏綠地。保護環境,凈化校園。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創建一個安全文明的校園。
春季學期國旗下優秀講話稿 篇2
同學們:
本學期已經過了一個多月。在這一個多月里,由于同學們的努力,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特別是在學習方面,不少同學都發揚了不怕苦、不怕累,刻苦鉆研,奮力拼搏的頑強精神,我們的教學質量在原有基礎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各班都涌現出了許許多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如,六年級的魯其梁、郭雨、郭蘇蘇;五年級的郭思文、張生、郭炯;四年級的魯豆、郭松;三年級的劉燕、魯帥、郭東;二年級的司軍政、魯玉珠、李夢雅;一年級的司軍寶、郭志爽等等在學習上表現得都很突出,我們大家應該向他們學習,在學習上努力拼搏,努力進取,爭創一流的學習成績。
同學們,為了保證我們的學習時間,保證我們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質量。從現在開始,我們計劃每天早上七點半到校早讀。我們的老師會在早讀時間為我們進行輔導和學習指導。學校要求同學們要保證學習時間,保證學習質量。
在學習方面,我們還要講究學習的方法和技巧,要學會學習,不懂就問,做一個勤奮好學的好學生,為我們的父母爭光,為我們自己爭光,也為我們的學校爭光。
同學們,我們要把握好現在的大好時光,努力,再努力。讓我們的學校成為全鎮一流的學校。
謝謝大家!
春季學期國旗下優秀講話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自覺遵守常規,養成良好習慣》。 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為規范,是對自己的一種負責任的態度。美國一名著名的勵志學家說過:“成功與失敗的最大分別,來自不同的習慣。好習慣是開啟成功的鑰匙,壞習慣則是一扇向失敗敞開的門!”葉圣陶先生也說:“壞習慣,就像疾病一樣,使人受害終身。”可見,自覺遵守日常行為規范,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健康成長、成才的重要條件,它會幫助你少走彎路,少吃苦頭,盡快實現人生的理想。
我們培養良好的習慣,一方面要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另一方面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每位同學自覺按照學校的規定從常規的小事做起,從老師與父母的要求做起,克服自己的缺點,發揚自己的優點,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良好的習慣。 同學們,美國教師克拉克,年僅二十八歲,是唯一被美國總統接見過三次的小學老師,已榮獲“全美最佳教師獎”。他教過的學生都來自最貧困的家庭,學校的資源也不豐富。可是他的學生習慣是最最好的。因為他給自己所教的班級定下了55條班規。55條班規定得很細,里面涉及到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等方面。被他教過的學生因為習慣好,個個都很有成就,所以說習慣決定著人的命運。
自開學以來,學校的領導和老師們默默工作,無私奉獻,努力為我們創造良好的條件,然而在我們校園,還會有以下這些不良現象。有人為了抄近路踐踏草坪,扼殺了一抹抹新生的嫩綠;有人隨手亂扔垃圾,破壞了校園整潔的環境;有人出入校門佩戴紅領巾不及時,違反了學校的明文規定;有些同學用好了水沒有關好水龍頭;還有的班級離開教室忘記關燈、風扇、鎖門窗,給室內物品帶來安全隱患。等等這些存在的現象都在嚴重影響同學們的健康成長,更是損害了學校的校風校貌。
當然,“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良好習慣的形成,都要經過長期積累的歷程,民間有句俗語:學壞三天,學好三年,一旦習慣形成,就可能陪伴你一生,所以,我們還要學會克制自己,要能夠頂住不良行為對你的誘惑。我們要嚴格遵守校規校紀,相互監督,共同促進,聽從老師家長的教誨,勇于克服缺點,改正不良習慣,為將來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為了讓我們個個健康成長,我們必須從小養成良好習慣。說小聲笑、管住自己的口,做到上課專心聽講、不說小聲話;管住自己的手,不在墻涂亂畫,遇到垃圾主動撿起來,遇到老師主動問個好;管住自己的腳,不在教室、走廊快步跑„„希望同學們從自我做起,從點滴做起。
最后,祝全體老師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祝全體同學學習進步,健康成長!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春季學期國旗下優秀講話稿 篇4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同學們,你們聽過《喝墨水》的故事嗎?陳毅爺爺小時候由于讀書太入神了,竟然拿餡餅蘸墨水吃,而且吃得津津有味,直到媽媽進屋發現他滿嘴都是墨水而大聲驚叫起來,他才察覺到。陳毅爺爺讀書是多么癡迷啊!同學們,你們喜歡讀書嗎?
世紀老人冰心曾教導我們要“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讀一本好書,可以使人心靈充實,明辨是非,行為舉止文明得體。世界著名文學家高爾基就曾借著月光讀書,在樓頂讀書,在老板的皮鞭下讀書。對讀書的癡迷,終于把他造就為世界文學巨匠。正如高爾基自己所說:“書籍使我變成了一個幸福的人。”
人要維持自己的生命,必須按時補充生命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人要保持精神世界的富足,也需要時時處處為精神補充各種“營養”。“精神營養”來自哪兒?如何補充“精神營養”?其實“精神營養”來源于浩如煙海的書世界,吸取“精神營養”的渠道就是孜孜不倦地閱讀。
讀書帶給我們最雋永的樂趣,最恒久的動力;讀書帶給我們心態的平和,精神的慰籍。經典詩句,讓我們充滿智慧;童話故事,讓我們浮想聯翩;歷史巨著,讓我們博古知今;科普書籍,讓我們思維縝密……
同學們,你們正處在讀書、求知的黃金階段。你們知道應該選擇哪些書來讀,利用哪種方式讀書最科學嗎?首先,要精讀課堂上的書,尤其是語文課本,仔細品味文章的妙詞佳句,認真揣摩文章蘊涵的道理,感同身受文章表達的感情。其次,要泛讀課外書。從文學類到科技類,從中國作品到外國作品,從學校閱讀室到校外書店……只要是有圖書的地方,就要有你們的身影。
讀書本身是一種習慣;讀書過程中,也伴隨著其它習慣的養成。那么,應該培養什么樣的閱讀習慣呢?比如,要愛護圖書,要持之以恒,要做好讀書筆記,要保持環境的安靜……
培根曾說過: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長才。和書籍交朋友吧,讀書立志,讓書籍成為我們成長的基石,讓書香溢滿我們的童年!
春季學期國旗下優秀講話稿 篇5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此刻我們又相聚在這美好的早晨,相聚在這莊嚴的國旗下。在這里,請跟我一起呼號:從今天開始立志做個講文明,懂禮儀的小學生。
提起禮儀,每個人都并不陌生.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 是一直奉行“忠、孝、仁、義、理、智、信”等社會公德的國家。到了現代,在我們的身邊,你也總會看見那些談吐文雅,舉止謙和,樂善好施,助人為樂的人。在我們的學校,在我們的班集體里,也有不少文明小標兵、小衛士。
可是令人惋惜的是,有個別同學不注意個人修養,出現了一些不文明現象:有的課堂不遵守紀律,有的課間活動瘋打,追逐;有的在整潔的地面上隨地亂吐,亂扔;還有的在雪白的墻上,印上一個個不光彩的手印、腳印。這些行為與我們整潔優美的校園環境是多么的不和諧啊!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生,一個合格的中國公民,我們該怎樣去做,才能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使我們成為當之無愧的文明使者呢?
今天,在這飄揚的五星紅旗下,我呼吁大家:行動起來,少先隊員們!做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的好學生。你可以先從以下幾點做起:
1、尊敬師長,孝敬父母,遇到師長、來賓,主動敬禮問好;
2、講究衛生,保護環境,垃圾廢物不亂扔,見到紙屑隨時撿起;
3、愛護學校的公共財物和公用設施, 節約公用資源,;
4、上課時做到鈴聲響,保持課堂安靜,做好課前準備,多思考多舉手;
5、課間不追逐打鬧,不大聲喧嘩,待人友善寬容,明禮誠信;
6、公共場合,輕聲交談;上下樓梯,靠右行走;人多擁擠,注意謙讓,保障暢通;
7、做好小學生廣播體操,強身健體;
同學們,我們播下一個動作,便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便收獲一種品格;你給別人一個微笑,別人會給你一個春天。你給別人一份溫暖,別人會給你快樂無限。你給別人一份謙讓,別人會給你敬重萬千。你給別人一份真誠,別人會給你溫馨的思念。
文明禮儀,于大,可立國,可安邦;于小, 可修身,可治校.無禮無以成人,無禮無以立校!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我相信,經過大家的努力,一定會營造成一個寧靜、有序、和諧的校園環境。
謝謝大家!
春季學期國旗下優秀講話稿 篇6
老師門,同學門:
春風拂面,春意盎然,春天是播種希望的季節,在此,我想對同學們講四句話:
第一句話:一切從 頭開始。
英國詩人雪萊說過這樣一句話:"過去屬于死神,未來屬于你自己"。無論過去是失敗還是成功,都已成為歷史。而未來就像是一張空白的紙,靜靜地等你拿起筆。新的一學期已經開始,同學們,你應該勇于告別過去的不足,告別自身的缺點,不斷挑戰自我,完善自我,重塑一個嶄新的自己。
第二句話:成人又成才。
道德是人生活中的一種智慧,也是一種生活資本,道德提升人的價值。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才能贏得更多的機會,獲取更大的成績。因此,我們要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地解剖自我,嚴以律己,規范自己各方面的行為。
第三句話:學習是天職。
在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里,唯有強大的本領才能立足社會,學習也便顯得尤為重要了。我們同學要把學習和人的幸福,人的尊嚴,人的終極價值聯系起來。做一個愛學習,會學習,樂學習,具有可持續學習能力的現代中學生。
第四句話是,愛拼才會贏。
梅花香自苦寒來,成功之花是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來的。無論何時,我們都需要刻苦自覺的精神和頑強拼搏的勇氣。特別是我們初三同學,三個月后,就要面臨人生中的一次重大的抉擇,我希望同學們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豪情壯志,自信,勇敢地去面對。
同學們,最美的春天不在自然界,她蘊藏在人們心中。只要我們胸懷希望,我們就總能與春天相伴。又是個千舟競發百事待興的新起點,打開新年之門,播種新的希望,希望大家都有一份萬象更新的好心情,讓鮮花與掌聲永遠與你相伴,讓濱江中學永遠溫暖如春!
春季學期國旗下優秀講話稿 篇7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為祖國添一片綠》。
春雨蒙蒙,萬物復蘇。三月,我們又迎來了一個孕育綠色生命的節日——植樹節。面對今年的植樹節,你是否想過在這個節日里,該做些什么?
讓我們把記憶拉回到那個時代。1893年,孫中山先生親自起草了著名的政治文獻《上李鴻章書》。他提出:“中國欲強,須‘急興農學,講究樹藝’。”,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公布了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的規定,自此我國有了植樹節,后因清明節對我國南方來說,植樹季節太遲,同時也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國民政府又決定將孫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為植樹節。1979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定,每年的孫中山逝世紀念日--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以紀念一貫倡導植樹造林的孫中山先生。
自植樹節誕生以來,許多人默默地用實際行動來為它慶祝生日,為它奉獻一份力量。曾經有一個下崗工人,他用自己生命中最后幾年的光陰種下了36000棵樹。在這幾年里,他始終堅持著自己的目標,堅持著自己的信念。終于,一片茂盛的森林在大地上登場,演繹著自己獨一無二的偉大角色。
現在的和平年代,人們正以不同的方式為祖國添彩,那我們為什么不能呢?我們是中學生,接受教育是我們的義務,也是我們報效祖國的惟一方式。我們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好成績,就像世間萬物,盡管面對季節溫度的不同,自然環境的惡劣,但是他們仍然茁壯成長,因為他們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后,所以我們今天就要爭做一棵小樹。為什么柏樹能長得如此之直?為什么臘梅如此之香?為什么樟樹能四季常綠?因為他們有頑強的生命力,難道你不想做一棵的小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