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下講話社會實踐(精選4篇)
國旗下講話社會實踐 篇1
各位老師、同學們,早上好。
應著學校近日評選“社會實踐之星”,“社會實踐優秀班集體”等活動,我也很高興能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們社會實踐過程中的點滴。
義賣《青白》的想法來自于一次賴床時的偶然。我當機就寫了活動的草案,并和一些同學進行了討論,擬定了活動方案和宣傳單,并確定了活動目的,一是籌款支持黃炊學姐,二是籌錢作為慰問孤寡老人的資金。經過一定時間的醞釀后,我們于20xx年2月17日(正月初八)開始了行動。從西區到府山公園,再到坊門街,從早上八點17人的集合到晚上六點多最后七個人的離開。當一天的努力伴著夜幕積淀,我知道,這一天很累,但足夠有價值。
后幾天,我們陸續整理了收集到的素材,制作了“青白在行動”的視頻以及用于慰問老人的視頻。
2月22日我們又帶著買好的東西去了北門社區,看望一些獨自居住的老人。在社區負責人的幫助下,我們和老人們一起包餃子,唱歌,跳舞,煮湯圓,也和他們聊天,并播放了我們的祝福視頻。
寒假社會實踐到此便算告一段落了。只是這個中滋味,太復雜也太奇妙。
我們拉著橫幅,捧著捐款箱,捧著《青白》滿府山得亂逛,一群人浩浩蕩蕩地從街的這頭走到那頭,一次次鼓起勇氣走向陌生人還要說好多好多的話,最后留下來的7個人在暗沉的天色里等著號召來的學長學姐…我們根本不確定下一秒會發生什么,我們只知道在前一秒鐘里我們需要不假思索地做我們要做的事。
當一天的活動圓滿結束,筋疲力盡的同時,我們的心里充實而驕傲。感覺我們對這個世界又多認識了那么一點點,感覺生活因為我們的一點點行動真的有了這么一點點不一樣。“特別”,這是我對那一天最深的評價。
從小學到現在,每年都有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以前是為了蓋一個章而形式般地做些什么,而這一次當我們真正地在活動中收獲,在活動中成長,蓋章什么的,真的已不再重要。并且通過這樣的活動,我還無形之中讓自己得到了鍛煉,也增進了與同學間的友誼。
當這樣一份生活體驗成為我記憶中的一部分,我才知道,其實社會實踐不像我們曾經想象的那樣復雜,不過就是一群傻四處亂竄但目標明確,不過就是一群傻拉著橫幅瞎走但信念堅定,不過就是一群傻在路邊吃生煎但又足夠執著。但前提是要做一件有意義的社會實踐,其實可以很青春,可以很熱血。
我相信,若干時歲過后,回首當初,我們一定還能握守這份溫存,然后心頭浮現出一行字:那些年,我們一起奮斗過的《青白》。
也祝愿大家都有機會有這樣一份足夠特別的體驗。謝謝大家。
國旗下講話社會實踐 篇2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用心感悟社會實踐,你將收獲更多》。
一提起社會實踐,同學們馬上就會想到學校組織的活動,我估計抱有這種想法的同學不在少數,其實,同學有這種想法很正常,但從客觀上來說,這種觀念太過于狹隘。 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包括觀摩電影,學軍、學工、學農,暑期社區活動,外出參觀學習等。換而言之,我們平日里所說的只是諸多社會實踐形式中的一種。
對于我們大多數的學生來說:社會實踐活動,最常見的比如幫父母干農活,去一些養殖場學習參觀,到一些敬老院給老人打掃衛生,參加我們貴陽市或者花溪區組織的志愿者活動等等。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隨著知識經濟的飛發展,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已成為了新時期學生成長的重要途徑。同學們積極參加或者自發進行社會實踐。其意義如下:
一、有助于增長知識、開拓視野。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可以積累許多社會知識,擴充自身的知識儲備。通過親身體驗,不僅能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還能了解社會現狀,豐富人生閱歷。
二、有助于學會分享、尊重與合作,培養團隊精神。綜合實踐活動基本形式是小組合作。在小組活動過程中,有機會進行人際間的交往與溝通,團隊間的合作能夠積累集體生活的經驗,特別是學會對事物的理解和看法,學會欣賞別人。在活動中,大家互相關心照顧,在遇到困難險阻時向隊友伸出援手;在行程中的每一件小事上學會謙讓,也學會分工與合作。
三、有助于形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緩解學習壓力、調節情緒。
通過社會實踐,同學們有了一次放松身心的機會。這讓我們在暫時拋開課業的負擔、享受樂趣的同時,也感受到了生命的意義。
同學們,雖然說學校和課堂是我們學生學習的主陣地,但是,有許多知識,閱歷、體驗是書本無法提供給我們的,既然學校為我們提供了這么好的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機會,那么就讓我們好好利用,一起去尋找屬于自己的收獲吧!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國旗下講話社會實踐 篇3
各位老師、同學,大家早上好:
四天的社會實踐結束了,可“團隊競取,力爭上游,責任在我,成功有我”的宣言還在耳邊回響,也將繼續激勵我們,樹立競爭意識,爭取更加優秀。集體的責任在每個人身上,集體的成功是每個人的榮耀。
高二篤行級在各級領導的關心下,在年 段老師的精心安排下,到馬保社會實踐基地順利完成了為期四天的社會實踐。雖然時間短暫但內容豐富精彩。扛鋤對付雜草,我們體會一粥一飯來之不易,半絲半縷,物力維艱,共編中國結,齊跳竹竿舞,我們領略傳統民間藝術的無限魅力,巧手制作豆腐,設計絲網花,我們青春飛揚,共煮美味,我們快樂無邊。無邊快樂,無限精彩,是我們的社會實踐。
走出課堂,不忘課堂,社會實踐在野外也在室內。鄒建忠參謀長給我們做了關于海權的講座——藍色的召喚,而唐建清主任則給我們上了一堂關于感恩的課。從中,我們不僅發現了自己的任性也感受到了父母的付出。
在實踐中,我們品味同甘共苦的集體溫情,見證了團隊的力量。指北針游戲整齊一致的步伐是游戲的靈魂。拔河比賽,當篤行級全體同學堅持到底,不到最后決不放棄時,比賽的結果已不再重要。堅持、團結的領悟是我們更大的收獲。
社會實踐還教會了我們“相信”,相信他人,相信自己。“信任背摔”,當我們毫不遲疑倒下時,我們感受到了“信任”與“被信任”的幸福。“我很好,我很棒,我能行”告訴我們要相信自己,超越自我。
當我們用共同的心聲響亮地唱著“團結就是力量”時,相信我們的集體和我們將共同創造屬于我們自己的輝煌。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國旗下講話社會實踐 篇4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社會實踐活動
在華盛頓兒童博物館的墻上有一則醒目的格言:“我聽了,我忘記了;我看了,我記住了;我做了,我理解了。”
社會實踐活動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與實踐,參與是學生的權利,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機會或許太少了,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規律,讓他們更多地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動手、動腦、實踐、創造,并從實踐過程中獲得體驗,學生體驗的過程也是個受教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感受是真實的,是豐富多彩的。無論成功與否,都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獲得了寶貴的資源。
從小學到初中,每次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都讓我印象尤為深刻。一次次活動中讓我感受到了老師的關懷,家長的鼓勵和同學之間的友情。更重要的是我在實踐活動中完善了自我,培養了團結合作能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我覺得這是讓同學們開闊眼界,了解社會的機會。我們應該珍惜,積極參加,鍛煉自己,挑戰自己。
“教育的意義在于人的發展”。教育不僅是讓人獲取知識,教育的根本意義在于促進人的發展。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激發學習的興趣,在實踐中錘煉意志品質,在實踐中學會合作、體驗創新,在實踐中增強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在實踐中促進人的發展。社會實踐活動在和諧愉快的活動氛圍中,激發學生的潛能。
所以讓我們一起期待吧!只有在實踐中親身體驗,高尚的思想,良好的品德才會不斷地內化為我們自身的素質。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