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0篇)
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 篇1
教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日我講話的題目是:清明時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時節,既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關于它的由來,有許多動人的傳說。下頭就挑一個來講講:“春秋時代,晉國國君的兒子重耳為躲避追殺,在介子推等人的幫忙下逃到了國外。他們在荒山中迷了路,又找不到東西吃,此時的重耳還心系百姓,這感動了介子推,他從自我腿上割了一塊肉,烤熟了遞給重耳吃。
重耳在外流亡了19年后,最終回國做了國君。他給跟隨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賞,惟獨忘了介子推。經人提醒,他十分過意不去,決定親自去請介子推。誰明白介子推早就帶著老母親躲到綿山里去了,重耳帶人搜山,也沒能找到他們。有人提議放火燒山,重耳采納了這個提議,結果適得其反,把介子母子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
重耳十分后悔,把他們葬在柳樹下,為忌煙火,他命令全國百姓每個的這一天都不得點火做飯,定為“寒食節”。第二年,重耳領群臣去綿山祭奠,發現柳樹復活了,就把這棵柳樹命名為“清明柳”,把“寒食節”禁火,在“清明時節”插柳,代代相傳,成了全國性的大節日。
我們明白先烈們用自我的鮮血染紅了國旗,用寶貴的生命為共和國大廈奠基,先烈們的豐功佳績是不朽的,他們的.精神是永存的,共和國不會忘記他們!人民不會忘記他們!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少年兒童更不忘記他們!
憶往昔,訴不盡我們對先烈們的無限懷念;看今朝,唱不完我們對明天無限的憧憬;展未來,我們信心百倍,壯志豪情。不管我們將來從事什么職業,我們祖國的兒女,肩負著先烈們沒有完成的事業,肩負著建設經濟發達、禮貌富強、巍然屹立于世界東方偉大祖國的歷史重任,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呼喚禮貌春風,告慰烈士忠魂!
多謝大家。
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 篇2
大家上午好!
嚴冬在春風中消退,歲月在奮斗中遠去,不知不覺中又是一年清明時。今天,我們懷著無比崇敬而凝重的心情來到孔繁森紀念館,瞻仰孔繁森同志,緬懷他的事跡,學習他的精神。寄托我們的哀思,激揚我們的斗志。
今天我們紀念緬懷先烈,就要以先烈為榜樣,向先烈們一樣胸懷時代、忠于事業、忠于理想。孔繁森同志作為共產黨員優秀代表,為我們闡述了新時期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深刻內涵。他身上體現的勵志精神永遠是我們國家和社會的寶貴財富。當年,他自發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困難、最艱苦的地方去干事創業,這正是我們時代的呼喚,也是今天青少年的理想信念。
從部隊到地方,從魯西到阿里,他用自己樸實的行動,踩出一條閃光的人生軌跡。他總是用“咱是黨的人”,“咱是公家人”來告誡和約束自己,他一生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為了他人幸福,自己節衣縮食,挨餓受凍,繼續和發揚了黨的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他對事業鞠躬盡瘁,不怕苦、不怕累、表現出了大無畏的精神氣概。他腳踏實地,真抓實干,誠心誠意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以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干勁改變著阿里地區的落后面貌。他以身殉職時,留給群眾的是振興阿里經濟的十二條建議,留給自己和愛人的只有8塊6毛錢。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了“是七尺男兒生能舍己,做千秋鬼雄死不還鄉”的壯烈誓言。
孔繁森同志用堂堂男兒血肉之軀,干出了既轟轟烈烈、又平平凡凡的感人事跡。孔繁森同志以身殉職,把鮮血和生命獻給西藏,把不朽的精神留給西藏。他所鑄起的民族團結之碑,將矗立在高原之巔,矗立在中華大地。他譜寫的新時期人民公仆的無私奉獻之歌,將銘記在山東人民、西藏人民和全國人民的心里。當然,孔繁森的情感世界向普通人一樣富有,既有對母親的拳拳孝心,也有對妻子的溫溫愛心,還有對子女的片片慈心,更有對祖國和人民的赤子忠心。他說:“一個人愛的最高境界是愛別人,一個共產黨員愛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他深知“忠孝兩難全”。人倫之愛,家庭之情,應當服從民族之情,祖國之愛。他擺正了家庭與國家,個人與人民的關系。愛的范圍擴展到民族之愛,祖國之愛。
而此刻,在我們校園里迎風飄揚的國旗,是用烈士鮮血染紅的五星紅旗,難道,我們不應該撫今追昔,寄托哀思嗎?雖然過雪山、草地的生活已經過去,雖然槍林彈雨的戰爭硝煙已經彌散,但是我們深深懂得,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是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少年兒童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的全面振興,重任落在我們肩上。我們一定要樹立遠大理想,接過革命先輩的紅旗,繼承他們的光榮傳統,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做新世紀的主人。
“紅花無情笑東風,青山有幸埋忠骨”。站在這里,我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面對革命先烈,我們怎么能不肅然起敬?他們的輝煌業績,將彪炳史冊、萬古流芳!他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他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他們的崇高,有了他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憶往昔,訴不盡我們對先烈的無限懷念;看今朝,唱不完我們對明天的無限憧憬;展未來,我們信心百倍、壯志豪情。
很榮幸今天站在這里代表全體教師發言,作為一名實習老師,我會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學習孔繁森同志踏實工作、無私奉獻的精神。同時作為一名大學生我也會把孔繁森同志的精神帶到自己的學習中去,勤奮學習,奮發向上,積極有為。老師們、同學們,昨天永遠屬于過去,今天就在腳下,讓我們銘記英雄先烈,發揚他們的精神,去開拓美好幸福的未來,讓我們的家鄉更加富饒,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婉轉東風憶忠魂》。
4月5日是清明節,在這東風縷縷,陰雨綿綿的日子里,我們懷著敬佩的心記念先烈們。
新中國成立之前,民族危亡、國家動蕩,無數仁人志士贊不絕口,救亡圖存。黃花崗七十二義士林覺民的《與妻書》感動了無數中國人,他是我們福建人的自豪,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
讓我們向義士們致敬!由于,是他們,讓中國從東亞病夫的陰影中走了出來;是他們,改寫了中華民族百年的悲慘歷史;是他們,拋頭顱、灑熱血,艱苦奮戰,為中華民族獲得了輝煌的成功。看!我們頭頂上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那是義士們的鮮血浸染而成的。
我們不會忘記,不會忘記,承受過無數瘋狂屠殺和深重災難的中華民族,有一副高昂的頭顱,一副堅挺的脊骨,一雙喜馬拉雅山厚實的肩膀,一身黃河長江奔騰不息的血管。昨天,我們曾托起五千年的文明,托起太長城、故宮;今天,我們要用十三億雙手,托起明天的太陽。
主席曾說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必須再接再厲,勇往直前,繼續把有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當年,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吶喊擲地有聲,而今我們少年學子更應肩負中華民族復興之偉任,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立志成才,報效祖國。
同學們,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深厚的感情。
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 篇4
老師們、同學們:
又一個清明節,又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我們來到了沈兆云烈士的墓前,祭奠長眠在這里的先烈的英靈。
站在烈士墓前,我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革命先烈們有的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為了徹底埋葬舊世界,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而前赴后繼,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設時期,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出青春和熱血。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鋼鐵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殊死拼搏。你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你們未竟的事業;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以摧枯拉朽之勢,宣布了蔣家王朝的滅亡,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
面對你們,我們怎么能不肅然起敬?你們的輝煌業績,將彪炳史冊、萬古流芳!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戰爭的年代照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美好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成棟梁的機會。我們有信心,因為我們有榜樣!同學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為她增光,為她添彩!
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
先烈們永垂不朽!
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 篇5
尊敬的領導、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三五班的_________,我是_________,我是_________。今天我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清明節后話清明》。
剛剛過去的清明節,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古時也叫三月節,大約始于周代,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傳統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祭祖、掃墓等重要儀式,還有踏青、插柳、蕩秋千、打馬球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拜先人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隨著時間的發展,清明節成為現代人們紀念祖先、緬懷先輩的重要節日。古詩有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時節,人們倍加思念逝去的親人,在長輩的帶領下舉家祭掃祖先的陵墓。學校、社會也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緬懷革命先輩,紀念戰斗英雄。無論是小家還是大家,在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樸素的思想,就是不忘歷史,不忘先輩。
在剛剛過去的清明節期間,有很多同學隨著家人回鄉祭祖,可能都是采用傳統的方式。其實,在現代社會,如果采用音樂祭掃、鮮花悼念、植樹寄哀思等更多方式緬懷先人,既經濟又文明。如在先人的墓碑前,獻上一束束或潔白或金黃的菊花,植上一株綠油油的常青樹木„„傳遞給先人的是追憶和思念,留給我們晚輩的是文明與簡約,于社會來說,也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
同學們,國家將清明納入法定假日,目的是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應了解清明這一傳統節日的重要意義,重溫祖先智慧,增強對中華民族、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我們的演講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 篇6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伴隨著濃濃的春意,我們即將走進四月,先考考你們: 4月5日是什么節日?清明節。是的。看看我們今天的主題,來,大家一起響亮地念一遍。
又是一年清明節。清明節不僅是24節氣之一,還是一個祭祀祖先,寄托哀思的日子。每年這個時候,許多人都會舉家祭掃祖先的靈墓,目的是在傳承每一家生生不息的家風和美德;新中國誕生后,清明節又被賦予了一個特殊而重要的意義,那就是緬懷革命先輩,學習先烈精神.此時,站在這里,我心中感慨萬千,并不是為烈士生命的消失而悲嘆,而是被那偉大的生命價值所震撼。
接下來,有請一群同樣被震撼的同學、我們的校朗誦隊帶來《清明節獻詞》。掌聲有請!
太棒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感謝他們!是呀!那些英勇的烈士們不愧為炎黃子孫的后代,不愧為新中國永遠矗立的豐碑。
此刻,我們凝視著烈士鮮血所染的國旗,一幅幅英雄的畫卷展現在我們眼前,烈士們為了祖國獨立統一挺身而出,為了人民的解放,甘灑一腔熱血。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烈的愛國樂章。難道他們不知道生命的可貴?不!他們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他們深深懂得:在祖國危亡之時,作為一個中國人,保衛祖國,拯救祖國是自己的責任,愛國主義就是他們巨大的精神力量。為了祖國的解放,他們能在戰火中出生入死,能在監牢里堅貞不屈,能在刑場上大義凜然。他們用生命、熱血換來了華夏民族的新生。
親愛的同學們,立足今天,放眼未來,讓我們緬懷革命先烈,學習先輩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英雄氣概,將歷史永遠銘記在我們的心上。說到這里,同學們肯定會說,那戰爭年代的硝煙早已在中國的大地上消散,現在,我們新中國迎來了嶄新的時代,中國繁榮昌盛,經濟發達,步入了世界強國的行列。祖國再也不需要我們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了。
那我們新一代的兒童該怎樣用行動來緬懷先烈呢?其實新的世紀早已經給愛國主義注入了新的內涵,愛國不再變得虛無,我想我們要愛國、我們要學習先烈的精神,首先應該從愛學習、愛學校、愛長輩、愛社會做起,從一些小事情,小細節做起。
例如,現在我們在操場上,當那洪亮的國歌聲響起時,我們向國旗莊嚴地敬禮,這就是愛祖國的表現了,在你肅穆的隊禮中,也能看到你對先烈們的尊重。
再如,在假日里,你遵守了國家的規定,不在社區,山林處玩火,或者,你主動地制止了其他的小同學在危險地帶玩火,你愛護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你這個微小舉動的意義和英烈們一樣偉大。
又如,在上公共汽車時,你主動讓年長的爺爺奶奶先上車,當你在公共汽車上站起身給抱孩子的阿姨讓座的時候,你宏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文明的禮儀之邦中又描繪了絢麗的一筆,這也是愛國的表現。
還有,在春意盎然的三月,你和父母在自家樓前的花壇中重下一棵小花,或者給學校花壇里的小樹除除雜草,澆一澆水,你美化了我們的社區,我們的學校,這也是愛國的表現呀!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看,愛國很容易做到吧?告訴老師,你可以做到嗎?真的可以嗎?真是好樣的,我們所有的老師都在拭目以待哦!
好的,憶往昔,訴不盡我們對先烈的無限懷念;看今朝,唱不完我們對明天無限的憧憬;展未來,我們信心百倍,壯志豪情。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在家庭做孝順父母、關懷他人的美德少年,在學校做團結友愛、創新進取的好學生;在社區我們做講究文明、保護環境的好公民,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共同來譜寫我們祖國、我們實小美好幸福的樂章吧!
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 篇7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緬懷先烈,繼承遺志》
嚴冬在春風中消退,歲月在奮斗中遠去,不知不覺中又是一年清明時,又是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
革命先烈們有的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在和平建設時期,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出青春和熱血。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鋼鐵長城,與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殊死拼搏。你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你們未竟的事業;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和人民的愛化作戰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
面對你們,我們怎能不肅然起敬?你們的輝煌業績,將彪炳史冊、萬古流芳!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正是因為有了你們,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戰爭的年代造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美好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成棟梁的機會。我們有信心,因為我們有榜樣!同學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為她增光,為她添彩!
時間在流逝,時代在進步,然而革命先烈們的精神永垂不朽!我們也許不需要為了祖國而付出我們的生命,我們能做的,是學好各門文化知識,完善自己的思想,美化自己的心靈。國家的尊嚴和榮譽要靠我們來維護,烈士們的精神要靠我們來傳承與發揚光大,國家的明天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從現在做起,讓從我們自身做起,主動承擔起對祖國、對學校、對家庭的責任,施展自己的青春年華,努力學習,開拓進取。
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 篇8
同學們,老師們:上午好!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踏著春天的節奏,4月4日我們又將迎來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
“清明節”的得名源于我國農歷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后第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后。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凈,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為了弘揚民族的文化,清明節和中秋節、元宵節等傳統的節日已被定為我國的法定節日。每當這個時候,我們總是在長輩的帶領下,舉家祭掃祖先的陵墓,獻上一束鮮花,灑下一壺熱酒,表達對先人的感激之情,目的是在傳承每一家生生不息的家風和美德。
每一所學校,也都以不同的形式,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就在上周五,我們初一全體同學去橫山烈士陵園祭掃革命烈士,緬懷革命先輩。祖國危難之時,無數愛國志士挺身而出,為了祖國的獨立統一和人民的解放,甘灑一腔熱血。在危難時刻體現國家和民族的巨大凝聚力。有了他們的崇高,有了他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緬懷先輩,大家的方式或許不同,但是我想,不管用什么樣的方式,都有一個最樸素的思想,就是要永遠記住他們,讓我們這些當代中國人,能夠永遠地烙印著愛國主義情懷。
如今,時代的列車已經進入到21世紀,新的世紀早已給清明節注入新的內涵,清明節不單單是掃墓祭祖,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活動來傳承感恩的精神,學會在生的世界感謝我們的父母以及所有愛我們的人。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才更懂得尊重,尊重生命、尊重勞動、尊重創造;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才更能體會到自己的職責;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才能以一種寬宏的心態積極勇敢的面對人生。
梁啟超曾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同學們,就讓我們以先烈為榜樣,繼往開來,用自己的熱情、自己的血汗、自己的才智,把握住生命的每一個瞬間。
憶往昔,訴不盡我們對先烈的無限懷念;看今朝,唱不完我們對明天無限的憧憬;展未來,我們信心百倍,壯志豪情。讓我們行動起來,在家庭做孝順父母、關懷他人的美德少年;在學校做團結友愛、創新進取的好同學;在社區我們做講究文明、保護環境的好公民;以實際行動呼喚祖國美好的明天!謝謝!
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 篇9
同學們:
我們度過了三天的清明小長假,清明既是一個節氣,又是一個節日。作為一個節氣,就是到了清明氣溫變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過去有 “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諺語。作為一個節日,主要是掃墓祭祖、踏青郊游。
上一周,四年級同學代表我們學校到烈士陵園掃墓。旬邑縣烈士陵園展廳在冊烈士共724人,英名錄烈士共507人,布展烈士45人。安葬烈士共165名,是我們緬懷先烈,寄托哀思,學習烈士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教育我們的重要場所。
4月5日,乙未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黃陵縣黃帝陵祭祀廣場舉行, 一萬多名海內外中華兒女的代表,滿懷虔誠與崇敬之情,共同祭拜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
1937年抗日戰爭前夕,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同祭祀了黃帝陵。今年,蔣介石孫子蔣孝嚴及港澳臺100多名青年人參加了祭祀活動,蔣孝嚴題詞“同祖同源同文化,同心協力振中華”。
同學們,作為“炎黃子孫”、“華夏兒女”,我們要熱愛偉大的中華民族,偉大的祖國,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好好學習,報效祖國。要常懷感恩之心,尊敬長輩,孝敬父母,遵守家庭規則,傳承優良家風,努力做一個好孩子,好學生,好公民。
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 篇10
敬愛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憶革命先烈 過文化清明!
同學們,再過幾天就是我國的清明節了!
談到清明節,總會讓人聯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推。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饑。后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就是今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是讓人難忘的清明時節,不知您此時是否忘記了曾為民族獨立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們?是否忘記了為祖國解放事業而獻身的英烈們? 我們不能忘記!今天我們要帶著40多位優秀的少先隊員到少年英雄張高謙的故里——大韓高謙小學,走近張高謙烈士陵園,瞻仰高謙烈士陵園,緬懷英雄,追尋"紅色少年"的英雄足跡,學習少年英雄的精神。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延續了2500多年的傳統節日。我們要在清明節這一天祭祀先祖、學習感恩。不過,每年清明節前后,人們總是扶老攜幼集中出行,大量人流、車流致使交通擁堵現象嚴重。在市區,一些群眾在馬路邊、廣場、花園、小區隨意燒紙放炮,不僅污染環境衛生,而且給市民的生活帶來影響;在農村,田間地頭、山岡山坡上燒紙放鞭,煙霧繚繞,引發森林火災的事件時有發生。
同學們,清明節只有掃墓、祭祀未免太單調了。我們不妨學學古人,過個豐富多彩的清明文化節,放假期間我們可以到郊外踏青賞花與親近自然保護環境、到空曠場地放風箏,過一個明凈清爽的節日。
同學們,我們唯有繼承先烈遺志,發憤圖強,以優異的成績告慰青松下長眠的烈士,過個文明安全的清明節,過個祥和快樂的清明節,過個清澈明亮的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