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節國旗下講話稿內容(精選14篇)
圣誕節國旗下講話稿內容 篇1
各位老師、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圣誕節引發的思考》, 12月25日,是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圣誕節。如果說耶穌創造了西方精神世界的平臺,而孔子的“仁和禮”使中華民族在20__多年的時間里一直處于世界的領跑位置。在《圣經》中,它包含了征服、勇敢、團結、責任這些精神。每年的圣誕節,是西方人盤點一年收獲和許下美好愿望的時刻-----而不是簡單的歡慶和玩樂!同學們:你也盤點自己一年的收獲了嗎?
我想給同學們講兩個故事:一個是在美國發生9.11恐怖襲擊的當時,在世貿大樓遭到襲擊后,人們不是驚慌失措地逃生;在狹窄的樓道里,男人在給婦女和兒童讓路,年輕人在給老人讓路。更讓人難以忘懷的是,大樓里停電后,有許多十幾歲甚至是幾歲的孩子,他們舉著蠟燭,在樓梯口給逃生的人照亮道路,他們也因此失去了生還的機會。這種勇敢、責任和團結精神在我們身上有多少呢?我們有許多同學在排隊時候出現擁擠、插隊等現象?有的同學還為此揮拳相向。我們有沒有為自己的不良行為有過反思呢?
另一個故事是我國現任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在德國的親身經歷。他在德國參加中國入世談判期間,有一次去公園游玩,發現有一個男孩子跟隨了他們很長時間,他以為是個乞丐,就問他為什么一直跟著他,讓這位部長尷尬的是,小男孩說他看到一位代表團的成員隨手扔了一個香蕉皮,他怕代表團再隨手拋棄垃圾,破壞環境,所以一直跟著他們。還有一次他等著去廁所,發現一個小男孩子進去了好長時間還沒有出來,他不知道小男孩子在做什么,就進去看,發現小男孩子在吃力地修弄馬桶。小男孩子說在他使用過程中馬桶壞了,他有義務和責任修好。這兩件事成為龍永圖在談判期間感受最深的事情,也說明我們在這些方面做的很不好。在我們身邊,不要說我們主動揀垃圾,而是隨手丟棄垃圾的現象時有發生,有的同學還故意把自己弄的垃圾投向別人的旁邊來逃避責任。不要說修復自己弄壞的公物,有的同學故意毀壞公物,等等這些,我們應該認真反思自己的行為,應該認真學習領會西方基督精神中的勇敢團結責任意識了!
無論我們紀念哪位偉人的誕辰,耶穌也好,孔子也好,這個日子并不是歡樂的日子,而是讓每個參與的人反思自己行為和播種希望的日子。同學們,我也希望你們能在即將到來的圣誕節和新年的時刻,總結一年來的得失,制定明年的計劃,憧憬美好的未來。最后,我提前祝大家:圣誕節愉快、新年快樂
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
我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圣誕節國旗下講話稿內容 篇2
迎著冬季浸骨的寒冷,我們即將踏入20__年的尾聲。伴著和緩輕柔的鐘聲,我們即將迎來一個祥和的圣誕節。
對于眾多國人來說,他們可能更期待的是一場隨之而來的大狂歡。在這一天,各種商鋪店家都會張燈結彩,使出渾身解數招攬顧客,等待一場購物狂潮的席卷。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瘋狂地投入到圣誕節的歡慶之中,卻逐漸忽略了我們中華民族自己那些重要的傳統節日,反而將一片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灑落在中華大地。就像朱自清說的,熱鬧總是別人的,冷清留給了自己。
這個本來是西方人的盛大節日,怎么會在中國生根壯大呢?可能,大部分中國人對于圣誕節的理解與認識,無非就停留在一顆蘋果,一個見誰都發禮物的圣誕老人,充其量就是知道其來歷。許多年輕人對于圣誕節其實并沒有真正深刻的認識,它的產生,它的內涵并不清楚。只是在一種盲目的一是影響之下,以跟風的形式投入圣誕旋風之中。娛樂性大于文化認同,文化的根。傳統節日是中國民族文化的一種重要呈現形式,也是保留文化源頭的本根。作為一個中國少年,更應有明確的文化意識,在西方圣誕節的日子里更應該反思警醒,自己民族傳統節日的命運和現狀。多數中國年輕人過圣誕完全是形式大于內容,為了過節而過節。日漸冷清的春節,端午,清明,甚至有的人已經忘記了中國的許多傳統節日。這是典型的文化在流失,這是根部在動搖。我們現在最急迫的的任務是要保護好中國的傳統節日,多花點心思在如何繼承和發揚傳統節日。出現文化斷裂的危機,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尤其是在這個互聯網時代,許多人已經疏于人心的細致精密交流,我們開始要忘記自己從何處來,往何處走也迷茫的不確定狀態。沒有根是可怕的,沒有自己的文化是可怕的,而有卻不去珍惜,不去保護繼承更是可怕、愚蠢的。
作為新一代的中國少年,國之棟梁,對于外來事物,外來文化要常持審慎警惕的態度,要有獨立的理性的判斷。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趨從。守護民族文化的家園,讓自己成為那股一場靈魂突圍的力量。
圣誕節國旗下講話稿內容 篇3
某某,你知道圣誕節是在幾月幾號嗎?(12月25日)是的,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所以這一天被稱為圣誕節,也叫耶誕節。
從12月24日至翌年1月6日為圣誕節節期。節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圣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于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是西方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論,類似我國過春節。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圣誕色,圣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圣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圣誕花和圣誕蠟燭。綠色的是圣誕樹。它是圣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圣誕蠟燭。
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誕老人,他是圣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相信大家對圣誕老公公的事都耳熟能詳吧?從前有一個老人,名叫尼古拉斯,他一生最愛幫助貧窮的人家。其中有一次他幫助三個貧窮的少女,送他們三袋金子以逃過被賣的不幸。當尼古拉斯偷偷把其中一袋金子送給其中一名女子時,他把金子從其中一個窗戶扔進去,恰好掉進掛在壁爐上的一長襪中。于是就有了圣誕老公公把禮物放在襪子里的傳說。
據說平安夜的晚上,圣誕節老公公會駕著馴鹿雪橇滿載著禮物準備送給這一年來表現很好的小朋友,他會悄悄地從煙囪爬進屋內,禮物塞在掛在床頭的襪子里。所以孩子總會把一條條色彩繽紛的襪子掛在床頭,并在襪子旁邊放杯熱牛奶給勞苦功高的圣誕老人解渴,讓他送份大禮給自己。圣誕節的早晨醒來,每個小朋友都迫不及待地打開禮物,想知道自己得到什么獎勵。每年接近圣誕節,總會有(相信有圣誕老人的)小孩子寄信給圣誕老人,內容如告知其自己希望收的圣誕禮物之類,而在某些國家的郵局,為了免讓他們失望,更會有專人回復這些信件。
節日期間,人們會吃以火雞為主的圣誕大菜。在傳統的圣誕餐桌上,烤火雞是不可缺少的菜式。在一些亞洲國家,或許每年只有圣誕節這一天才吃火雞,以慶祝佳節;但在歐美,尤其是美洲大陸,火雞卻是很普通的一種肉食,而且在感恩節和圣誕節這兩個大日子,火雞更是傳統的食品。
介紹了這么多,相信大家對于圣誕節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最后,給大家獻上我們的圣誕祝福:請欣賞歌曲《鈴兒響叮當》。
圣誕節國旗下講話稿內容 篇4
迎著冬季浸骨的寒冷,我們即將踏入20xx年的尾聲。伴著和緩輕柔的鐘聲,我們即將迎來一個祥和的圣誕節。
對于眾多國人來說,他們可能更期待的是一場隨之而來的大狂歡。在這一天,各種商鋪店家都會張燈結彩,使出渾身解數招攬顧客,等待一場購物狂潮的席卷。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瘋狂地投入到圣誕節的歡慶之中,卻逐漸忽略了我們中華民族自己那些重要的傳統節日,反而將一片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灑落在中華大地。就像朱自清說的,熱鬧總是別人的,冷清留給了自己。
這個本來是西方人的盛大節日,怎么會在中國生根壯大呢?可能,大部分中國人對于圣誕節的理解與認識,無非就停留在一顆蘋果,一個見誰都發禮物的圣誕老人,充其量就是知道其來歷。許多年輕人對于圣誕節其實并沒有真正深刻的認識,它的產生,它的內涵并不清楚。只是在一種盲目的一是影響之下,以跟風的形式投入圣誕旋風之中。娛樂性大于文化認同,文化的根。傳統節日是中國民族文化的一種重要呈現形式,也是保留文化源頭的本根。作為一個中國少年,更應有明確的文化意識,在西方圣誕節的日子里更應該反思警醒,自己民族傳統節日的命運和現狀。多數中國年輕人過圣誕完全是形式大于內容,為了過節而過節。日漸冷清的春節,端午,清明,甚至有的人已經忘記了中國的許多傳統節日。這是典型的文化在流失,這是根部在動搖。我們現在最急迫的的任務是要保護好中國的傳統節日,多花點心思在如何繼承和發揚傳統節日。出現文化斷裂的危機,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尤其是在這個互聯網時代,許多人已經疏于人心的細致精密交流,我們開始要忘記自己從何處來,往何處走也迷茫的不確定狀態。沒有根是可怕的,沒有自己的文化是可怕的,而有卻不去珍惜,不去保護繼承更是可怕、愚蠢的。
作為新一代的中國少年,國之棟梁,對于外來事物,外來文化要常持審慎警惕的態度,要有獨立的理性的判斷。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趨從。守護民族文化的家園,讓自己成為那股一場靈魂突圍的力量。
圣誕節國旗下講話稿內容 篇5
同學們,你們知道圣誕節的由來嗎?
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圣誕節。
從12月24日到來年1月6日為圣誕節節期。節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
圣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于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論,類似我國過春節
“圣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字。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耶誕節是一個宗教節。
我們把它當作耶蘇的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這一天,全世界所有的基督教會都舉行特別的禮拜儀式。
但是有很多圣誕節的歡慶活動和宗教并無半點關聯。交換禮物,寄圣誕卡,這都使圣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
后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圣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穌的出世。
這就是圣誕節的由來。
圣誕節國旗下講話稿內容 篇6
小朋友們,這個星期的星期天是什么節呢?對了,是圣誕節。你們喜歡過圣誕節嗎?為什么呢?因為可以得到很多的禮物是嗎?
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們講一個關于圣誕節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 《圣誕老爺爺的鈴鐺不見了》
叮——叮——,每當聽到圣誕鈴聲響起,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特別的開心。你瞧,小貓已經等不及,踮起腳尖在跳舞;小狗也在搖頭擺尾;小朋友也等不及的問媽媽:“圣誕老爺爺會送我禮物嗎?”“會的,因為你是個乖孩子,圣誕老爺爺一定會送你禮物的。”大家都在盼著圣誕節早點來。
可是圣誕老爺爺卻不想圣誕節那么早來,因為他遇到了一個大麻煩哦!原來圣誕老爺爺的鈴鐺不見了,沒有了鈴鐺圣誕老爺爺的雪橇會在雪地里迷路的。這可怎么辦啊,急得圣誕老爺爺團團轉,把圣誕老婆婆也叫來了。
“老太婆,快幫我找找啊。”圣誕老爺爺叫到。
“別急,你說鈴鐺會不會被老鼠吃了啊?”圣誕老婆婆說。
“不會啦,老鼠咬不動鈴鐺的。”
“那會不會被風吹跑了啊?”圣誕老婆婆又問。
“也不會啦,風吹走會有聲音的啊,我都沒聽到什么聲音。”
圣誕老婆婆安慰老爺爺說:“別急,這樣吧,我說你來找。我們把家里再找一遍。” 于是兩個老人開始了尋找,“看看在圣誕樹下?”“好象有,不是,是小老鼠的針線包”“看看在不在壁爐里?”“好象有,不是,是小貓的毛線球。”“看看在不在抽屜里?”“沒有,沒有。”
哎呀,圣誕老爺爺的鈴鐺到底去哪了?突然圣誕老婆婆聽到了一聲“叮、叮”的聲音,“老頭子,我聽到鈴鐺聲了,好象在你的身上啊。”于是圣誕老爺爺開始活動自己的身體,他動一下,就聽到一聲叮叮聲;動兩下,就提到兩聲敵叮聲。原來真的在圣誕老爺爺的身上呢。可是到底在哪呢?老爺爺找遍全身都沒找到。急得又抓頭,又抓胡子。突然鈴鐺發出“叮——叮——”的聲音,“我找到了,找到了,原來鈴鐺在我的胡子里呢。”于是圣誕老爺爺找到了鈴鐺,又開始忙著給小朋友們送禮物了。他希望每個小朋友都度過一個愉快的圣誕節。
故事講完了,小朋友們想不想過一個愉快的圣誕節呢?那你們想怎樣過最愉快?可以把你的提議告訴你的老師和朋友。相信你們一定可以過一個快樂的圣誕節!
圣誕節國旗下講話稿內容 篇7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再過幾天,白色的圣誕節——屬于我們孩子的,童話般的節日將如期而至,在這里我提早祝愿大家圣誕快樂!Merry Christmas!
12月25日對于西方人來說是個普天同慶的日子,它是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類似于我國過春節。你知道嗎,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所以稱為圣誕節。圣誕節本來只是基-督徒的節日,由于人們格外重視,于是便成了全民性的節日。圣誕日的前夜,也就是12月24日,傳統稱為平安夜或圣誕夜。 圣誕節來臨之際,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綠、白這三種圣誕色來裝飾。
說到紅色,自然會想到紅紅的圣誕帽,紅紅的圣誕襪了。平安夜,戴上紅色的圣誕帽,在壁爐邊掛上圣誕襪,然后帶著美好的心愿進入甜美的夢鄉,孩子們相信,第二天會收到滿襪子的禮物。
圣誕節當然也少不了美麗的圣誕樹,圣誕樹一般是用杉柏之類的常綠樹做成,象征生命長存。樹上裝飾著各種燈燭、彩花、玩具、星星,掛上各種圣誕禮物。但每棵樹的頂端必定有一棵特大的星星,像征著那顆引導東方三博士找到耶穌的星星。圣誕之夜,人們圍著圣誕樹唱歌跳舞,盡情歡樂。
關于圣誕樹有這樣一個傳說:據說有一位農民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圣誕夜里接待了一個饑寒交迫的小孩,讓他吃了一頓豐盛的圣誕晚餐,這個孩子告別時折了一根杉樹枝插在地上并祝福說:"年年此日,禮物滿枝,留此美麗的杉樹,報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后,農民發現那樹枝竟變成了一棵小樹,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來是一位上帝的使者。這個故事就成為圣誕樹的來源。
圣誕節的確是個令人雀躍期待的日子,尤其是小孩子,他們盼望著在圣誕節,那個穿著紅色大衣,有著雪白胡須,紅紅臉膛,慈祥的圣誕老人,趕著馴鹿,拉著裝滿玩具的和禮物的雪橇挨家挨戶給每個孩子帶來禮物。他們相信這個快樂老精靈在夜里會從大煙囪下來,給他們帶來滿襪子的禮物。
既然圣誕節是個重要的節日,是不是也像中國人過春節吃年飯一樣呢?是的,歐美人過圣誕節也 很注重全家人圍坐在圣誕樹下,共進節日美餐。圣誕大餐吃火雞的風俗,可是他們的最愛。
祥和的圣誕即將來臨,生機勃勃的20xx年也即將來到,讓我們每人在心中許下一個美好的祝愿,愿傳說中的圣誕老人能把我們的許下的心愿一一實現。
最后我祝愿 Merry Christmas and Best Wishes for a Happy New Year! Hope all your Christmas dreams come true!
圣誕節國旗下講話稿內容 篇8
各位老師、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圣誕節引發的思考》, 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圣誕節。如果說耶穌創造了西方精神世界的平臺---基督教,而孔子的“仁和禮”使中華民族在20xx多年的時間里一直處于世界的領跑位置。耶穌開創的基督教,使得《圣經》成為人們精神的力量源泉。在《圣經》中,它包含了征服、勇敢、團結、責任這些精神。每年的圣誕節,是西方人盤點一年收獲和許下美好愿望的時刻-----而不是簡單的歡慶和玩樂!同學們:你也盤點自己一年的收獲了嗎?
我想給同學們講兩個故事:一個是在美國發生9.11恐怖襲擊的當時,在世貿大樓遭到襲擊后,人們不是驚慌失措地逃生;在狹窄的樓道里,男人在給婦女和兒童讓路,年輕人在給老人讓路。更讓人難以忘懷的是,大樓里停電后,有許多十幾歲甚至是幾歲的孩子,他們舉著蠟燭,在樓梯口給逃生的人照亮道路,他們也因此失去了生還的機會。這種勇敢、責任和團結精神在我們身上有多少呢?我們有許多同學在排隊時候出現擁擠、插隊等現象?有的同學還為此揮拳相向。我們有沒有為自己的不良行為有過反思呢?
另一個故事是我國現任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在德國的親身經歷。他在德國參加中國入世談判期間,有一次去公園游玩,發現有一個男孩子跟隨了他們很長時間,他以為是個乞丐,就問他為什么一直跟著他,讓這位部長尷尬的是,小男孩說他看到一位代表團的成員隨手扔了一個香蕉皮,他怕代表團再隨手拋棄垃圾,破壞環境,所以一直跟著他們。還有一次他等著去廁所,發現一個小男孩子進去了好長時間還沒有出來,他不知道小男孩子在做什么,就進去看,發現小男孩子在吃力地修弄馬桶。小男孩子說在他使用過程中馬桶壞了,他有義務和責任修好。這兩件事成為龍永圖在談判期間感受最深的事情,也說明我們在這些方面做的很不好。在我們身邊,不要說我們主動揀垃圾,而是隨手丟棄垃圾的現象時有發生,有的同學還故意把自己弄的垃圾投向別人的旁邊來逃避責任。不要說修復自己弄壞的公物,有的同學故意毀壞公物,等等這些,我們應該認真反思自己的行為,應該認真學習領會西方基督精神中的勇敢團結責任意識了!
無論我們紀念哪位偉人的誕辰,耶穌也好,孔子也好,這個日子并不是歡樂的日子,而是讓每個參與的人反思自己行為和播種希望的日子。同學們,我也希望你們能在即將到來的圣誕節和新年的時刻,總結一年來的得失,制定明年的計劃,憧憬美好的未來。最后,我提前祝大家:圣誕節愉快、新年快樂
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
我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圣誕節國旗下講話稿內容 篇9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孩子們:
大家早上好!
孩子們,這個星期我們將迎來兩個高興的日子,知道是什么日子嗎? 對了,我想在這兩個節日里,孩子們都會收到別人送給你們的一些禮物。而今天羅老師要想對大家說的是,請你們自己也送自己一份禮物,那就是學會珍惜自己,愛自己!為什么這樣說呢?孩子們先來聽一個故事。
曾經有一天,一個愁眉苦臉的男孩來到老師面前,傷感地說:“我是一個學習成績不好,又沒有人愛的孩子,活著可真沒意思!”老師送給他一塊石頭,說:“明天早上,你拿這塊石頭到集市上去賣,但不是‘真賣’。無論別人出多少錢,都不能賣。”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場的一個角落,面前擺著那塊石頭的價錢,果然有人向他打聽那塊石頭,而且價錢愈出愈高。回來后,男孩興奮地向老師報告,老師笑了笑,要他明天拿著石頭再到黃金市場上賣。在黃金市場,竟有人喊出比昨天高十倍的價錢要買那塊石頭。后來男孩把石頭拿到寶石市場上去展示。結果,石頭的身價較昨天又漲了十倍,由于男孩怎么也不賣,這塊普通的石頭竟被人傳為”稀世珍寶”。為什么會這樣呢?老師說:“一塊不起眼的石頭,之所以被人說成稀世珍寶,是由于你的珍惜提升了它的價值。生命的價值就像這塊石頭一樣,在不同的環境下就會有不同的意義。不管是誰,只要看重自己,自尊自愛,生命就有了意義,就有了價值。”從此,男孩的臉
上常常充滿燦爛的笑容。是啊,我們希望得到別人的愛,我們更要學會愛自己。 前美國第一夫人艾蓮娜、羅斯福曾說過:“除非你默許,否則沒有人能將你當作是下等人。”想想看,父母生下來的為什么不是別人,而會是我們?所
以不論自己是美、是丑、是聰明或是駑鈍,甚至殘疾,都應當慶幸:我們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這世上再沒有任何人會跟我們一模一樣了!也許我們并不是最優秀的,但是卻是的的確確獨一無二的。
珍惜自己,因為這世上只有一個自己,珍惜自己,因為“天生我才必有用”!珍惜自己,因為每個人都應當從小就看重自己;如果我們連自己都不能看重自己,肯定自己的存在,又怎么去要求別人來肯定我們呢?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偉人的必要氣質,是他自以為必須偉大起來。”可見,在別人肯定你之前,你先要肯定自己。
然而,沒有真材實料畢竟是不行的。一塊石頭,無論再怎么珍惜,價錢再怎么上漲,也不過仍然是一塊石頭,它并不會因此而改變什么。但若是把珍惜化作動力,去細心地打磨這石頭,那么,縱使它并不是什么寶石美玉,但總會有其獨特之處,它也更容易被人們所認同。生命的價值首先取決于你自己的態度,珍惜獨一無二的你自己,珍惜這短暫的幾十年光陰,然后再去不斷充實、發掘自己,最后世界會認同你的價值。
圣誕節國旗下講話稿內容 篇10
各位老師、同學們,早上好!
今晚是平安夜 ,明天就是圣誕了。最近看到很多同學買了蘋果,準備禮物和賀卡,臨近期末,也還是感受到了節日的氣氛。圣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寫。西方人憑借對耶穌基督的信仰,在這一天進行隆重的慶祝。
首先,讓我們先看看法國 ,一個很浪漫的國家。在西方人眼里,白色圣誕是一種吉祥,而在法國中部的色日爾斯地方,每年圣誕節前后幾天必降大雪 ,白雪下的古老村莊,在一彎淺色籬笆的靜靜圍繞下,靜謐得彷佛沉沉睡去。夜晚,人們圍在馬槽旁,唱著歌頌耶穌的圣誕歌,享受空氣里彌漫著的白蘭地和香檳的醇香。
澳大利亞 的圣誕是最有特色的。這個分布在南半球的國家,每年的圣誕節都正值仲夏。于是弄潮成了澳大利亞圣誕節必不可少的活動,無數的小水劃,海灘上到處可以見的汗水涔涔的小伙子與成群結隊的明媚姑娘,構成了澳洲 特有的圣誕圖景。
美國人的圣誕節是我們最熟悉的,被精心裝扮的小屋,掛滿飾品的圣誕樹,樹下擺滿塞有禮物的紅色襪子,令人大快朵頤的圣誕火雞大菜,庭院里瘋狂的家庭舞會。
瑞士 人在圣誕節前4個星期,就將4支巨型的蠟燭點燃,放在由樹枝裝飾成的一個環里,每周點1支,當點燃第4支后,圣誕節就到了。
而丹麥 人對不合意的圣誕禮物,可去商店兌換價格相似的其他商品。
如此多姿多彩的圣誕在全球化的今天受到年輕人的追捧自然是水到渠成,也無可厚非。但是,在面對各種各樣的文化舶來品的時候,我們到底應該吸收到些什么?
說到西方的文化,就不得不說西方的信仰。一本古老而厚重的《圣經》,便勾勒出了西方人進取、自律、負責、勇敢、團結的精神形象,而且在代代相傳中保存的是那樣完美無缺,直到今天它依然釋放出令人驚心動魄的光芒。西方人的信仰文化已經內化成了一種無形的巨大推動力,在它的指引下,歐洲度過了多難的中世紀,引領了近代的歷史進程。每年的圣誕節,是西方人盤點一年收獲和許下美好愿望的時刻-----而不是簡單的歡慶和玩樂!
同學們,接近年末,你也盤點了這一年中的收獲了嗎?有沒有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地憧憬過未來?又或許是還留有什么遺憾?前幾個星期電影院又開始放映《20xx》,我杞人憂天地想,倘若明天便是世界末日,那今天我該做些什么,而我做了些什么,我能否坦然面對自己這一生,無怨無悔。在這特別的節日里的,也許我們真應該好好反思,今天的我是否更加充實,若是沒有,那便是駐足停留,在這永不停息的時代洪流里,停留,就意味著退后。作為嵊中的一名學生,我們,不允許退后!
圣誕節國旗下講話稿內容 篇11
各位同學:
早上好!明天就是圣誕節了,今天我想對大家說說由圣誕節想到的一些想法。
眼下,因圣誕節營造的節日氣氛,大家一定都能感受到。各大商家店鋪打出圣誕讓利的招牌,各位年輕的朋友紛紛發出圣誕祝福,相信在場的各位同學也一定有部分同學,借此節日在互送禮物。
但是我想問一句:我們絕大多數人都不是_,何來圣誕節?曾私下問過幾個人,沒有一個能準確說出圣誕節的來歷它是全世界_紀念耶穌誕生的一個日子。既然這樣,我們作為共青團員、少先隊員來慶祝圣誕,是否顯得有些不倫不類?有人說,在中國過圣誕只圖個熱鬧、圖個心情,與宗教和文化含義無關,中國人只屬瞎過,何必如此計較。沒錯,在中國,圣誕節是年輕人的狂歡節,它是商家的銷售熱節。但是它在西方無疑是一種信仰、一種精神品格。而我們卻在未知其文化背景的前提下,盲目地熱衷于過這樣的節日,這不可謂讓人擔憂。我這樣說并不是要反對過圣誕節,畢竟過不過是大家的自由。我只是想真心地告訴同學們,在你們熱衷過洋節、吃洋餐的同時不要忘了自己文化的根基,要多多關注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們都知道春節除夕,但又有幾人知道除夕是怎么回事;我們都知道端午節吃粽子是因屈原而起,但又有幾人知道 它背后所蘊含著的千百年來湖湘一帶的百姓祛病消災、祈福長壽的豐富文化,又有幾人懂得詩人在放逐生涯中不墜的高潔和難眠的憂慮。傳統文化到我們手中顯得支離破碎,甚至只剩下一些形式的東西。
有資料分析,圣誕節的生存空間之所以這么大,究其原因,固然有來自商業的刺激,我們將節日庸俗化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因為長期以來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所以,今天在這里,我想向大家發出一個倡議:我們要做好民族文化的繼承與發揚。
我們作為一名學生,在學校完全可以做好這一點。你看,我們美麗的校園,走廊上、櫥窗里、教室中,都有古人的名言警句,時時刻刻諄諄告誡,教育我們如何為人處世。課堂上,有一批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可愛的老師,教導我們學習做人、學做學問;教材中,有許多優秀的語言材料,尤其是中華古詩詞,讓我們熟練背誦、準確默寫、積累體悟,更好地吸收中華優秀文化的營養。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做好這些,相信我們就能樹立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信心,從而將優秀的民族文化發揚光大。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立人將因你而更美麗,中國將因你而更精彩!
圣誕節國旗下講話稿內容 篇12
小朋友們,這個星期的星期天是什么節呢?對了,是圣誕節。你們喜歡過圣誕節嗎?為什么呢?因為可以得到很多的禮物是嗎?
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們講一個關于圣誕節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 《圣誕老爺爺的鈴鐺不見了》
叮——叮——,每當聽到圣誕鈴聲響起,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特別的開心。你瞧,小貓已經等不及,踮起腳尖在跳舞;小狗也在搖頭擺尾;小朋友也等不及的問媽媽:“圣誕老爺爺會送我禮物嗎?”“會的,因為你是個乖孩子,圣誕老爺爺一定會送你禮物的。”大家都在盼著圣誕節早點來。
可是圣誕老爺爺卻不想圣誕節那么早來,因為他遇到了一個大麻煩哦!原來圣誕老爺爺的鈴鐺不見了,沒有了鈴鐺圣誕老爺爺的雪橇會在雪地里迷路的。這可怎么辦啊,急得圣誕老爺爺團團轉,把圣誕老婆婆也叫來了。
“老太婆,快幫我找找啊。”圣誕老爺爺叫到。
“別急,你說鈴鐺會不會被老鼠吃了啊?”圣誕老婆婆說。
“不會啦,老鼠咬不動鈴鐺的。”
“那會不會被風吹跑了啊?”圣誕老婆婆又問。
“也不會啦,風吹走會有聲音的啊,我都沒聽到什么聲音。”
圣誕老婆婆安慰老爺爺說:“別急,這樣吧,我說你來找。我們把家里再找一遍。” 于是兩個老人開始了尋找,“看看在圣誕樹下?”“好象有,不是,是小老鼠的針線包”“看看在不在壁爐里?”“好象有,不是,是小貓的毛線球。”“看看在不在抽屜里?”“沒有,沒有。”
哎呀,圣誕老爺爺的鈴鐺到底去哪了?突然圣誕老婆婆聽到了一聲“叮、叮”的聲音,“老頭子,我聽到鈴鐺聲了,好象在你的身上啊。”于是圣誕老爺爺開始活動自己的身體,他動一下,就聽到一聲叮叮聲;動兩下,就提到兩聲敵叮聲。原來真的在圣誕老爺爺的身上呢。可是到底在哪呢?老爺爺找遍全身都沒找到。急得又抓頭,又抓胡子。突然鈴鐺發出“叮——叮——”的聲音,“我找到了,找到了,原來鈴鐺在我的胡子里呢。”于是圣誕老爺爺找到了鈴鐺,又開始忙著給小朋友們送禮物了。他希望每個小朋友都度過一個愉快的圣誕節。
故事講完了,小朋友們想不想過一個愉快的圣誕節呢?那你們想怎樣過最愉快?可以把你的提議告訴你的老師和朋友。相信你們一定可以過一個快樂的圣誕節!
圣誕節國旗下講話稿內容 篇13
同學們,你們好, 這幾天大街上到處掛滿了和圣誕節有關的東西,什么圣誕老人啦,圣誕樹啦,用糖果和姜餅搭成的姜餅屋啦,真令人眼花繚亂。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圣誕節嗎?每年的12月25日,是西方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圣誕節。從12月24日到1月6日為圣誕節節期,是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就像我國的春節。
每年的12月24日,是平安夜!在美國,晚上,全家人會團聚在客廳,圍在圣誕樹旁唱歌跳舞,互送禮物。他們還把家門口的樹上都掛上彩燈,比誰有創意。燈一亮,很遠就能看見閃閃發亮的樹的輪廓,非常漂亮。孩子們晚上會在壁爐上懸掛圣誕襪,因為據說圣誕老人會駕著馴鹿雪橇,滿載著禮物,送給這一年來表現很好的小朋友。他會悄悄地從煙囪爬進屋內,把禮物塞進掛在床頭的襪子里。當然,實際上,這些禮物都是爸爸媽媽塞進襪子里的。過了平安夜就是圣誕節!你們看我今天特地戴了一個圣誕帽,圣誕節那天我們可以在枕頭旁邊放一只襪子,等圣誕老人晚上偷偷的放禮物進去,圣誕節是外國人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就象我們中國的新年一樣,都會有很隆重的儀式。 圣誕節也是我們小朋友狂歡的節日,我們可以一起唱圣誕歌,和好朋友一起互相贈送禮物,說祝福的話。
圣誕節的到來,也是新年的到來,馬上我們中國的新年就要來了,在這里,我們要祝所有的小朋友和老師們圣誕快樂,新年快樂!
圣誕節國旗下講話稿內容 篇14
敬愛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西方人的圣誕節節,看到滿街充斥著圣誕商品的熱鬧景象,同學們是否想到作為一名中國人,應該更多的了解本民族的傳統節日,只有這樣才能激發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因為我們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有著深厚的民族文化,其中最主要的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的春節,人們享用除夕夜的大餐,煮公雞(代表大吉大利),魚(代表年年有余),吃年糕(代表一年更比一年高),以熟食祭天地祖宗,沐浴(代表有好運),守歲到深夜,零點鐘聲敲響后,燃放煙花爆竹,吃辭歲餃,辭舊迎新,大年初一早起貼春聯,搶頭水,穿新衣,長輩不催喊,在堂中撒零錢,由孩子們早起而拾,不動菜刀保平安,不掃地,開門見喜。還有“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的吃湯圓猜燈謎的正月十五元宵佳節,紀念介之推的的四月初四寒食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四月初五清明節,家家戶戶的孝子賢孫要祭掃祖墓。為紀念戰國時期楚國偉大詩人屈原的五月初五端午節,吃粽子,掛荷包。有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七月初七七巧節。八月十五中秋節,吃月餅,賞滿月,與家人“千里共嬋娟”。還有“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的九月初九重陽節,帶茱萸,插菊花,登高祈福,今天更賦予他“老人節”的內涵,使尊老愛老的風氣更為濃厚,“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的十月初一祭祖節。喝臘八粥,送粥給窮苦得人為自己積德的十二月初八臘八節,吃關東糖(又叫糖瓜)祭灶王的臘月二十三小年。
孩子們,當韓國人搶注端午節域名,并將其作為韓國文化申請端午節為其世界文化遺產時,我的心情十分沉重,今天在莊嚴的國旗下,作為一名中國教師,我有責任讓大家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重視中國傳統節日,深刻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并讓中國傳統文化推動民族經濟的發展,可喜的是全國政協部分委員已經呼吁為傳統節日定假,讓我們更多的關注中國傳統節日,讓愛國主義思想扎根于你我心間。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