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晨會發言稿(精選3篇)
優秀的晨會發言稿 篇1
同學們,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勤學、好問、觀察、思考。我們現在已經是六年級的學生了,勤學這個詞我們誰都懂,可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老師每天都辛辛苦苦地傳授知識給我們,可有些人卻不努力學習,就算再怎么教,可他不努力學習,那他就不可能成為好學生。相反,如果你是個好學的孩子,那么,在相同的時間里,你學的就會比他人多,這樣你就會多有了一分別人沒有的知識。
人們常把有知識說成是有學問,這是很有道理的。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學與問事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
有了好問就有了觀察,弗萊明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唯一的功績就是我沒有忽視觀察到的資料,而且我像一名細菌學家一樣認真地研究了這個課題,可見弗萊明是個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人。說到思考我想起了一句話:腦子不用就會生銹。一個人如果不思考的話他就會越過越愚鈍,而如果一個人愛動腦的話,他就會越過越聰明。
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要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這樣我們才能越學越輕松。
最后我送大家兩句話:智慧并不產生于學歷,而是來自對知識的不懈探求。---愛因斯坦
任何人只有足夠努力,都能有所成就--霍金
優秀的晨會發言稿 篇2
上周有兩個班上比較聰明的同學到我的辦公室找我,問了我一個深奧卻又簡單的問題:老師,我如何把數學學好。此時我們學習的內容是分式,這兩個同學存在的問題是:計算丟三落四,經常出現莫名其妙的錯誤。我說讓我猜猜你的課堂外的學習狀況:估計你在家的晚自習做一會兒作業就會離開座位轉轉,或是喝水,或是吃東西,或是問父母一些無聊的問題,很有可能邊學習的時候邊聽音樂。
他們的生活的狀態決定了他們在試卷上丟三落四。
學習原本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上課認真聽,作業認真做,多思,善問!
但是把簡單的事情做好不容易。
早晨及時起床對你們來說絕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有時你總想再多睡一會兒;
把作業按時完成對你們來說很簡單,但要把作業做好做實,不打折扣卻不容易;
我們要求做操期間關燈、關門,能夠每一天堅持不容易;
不隨手丟垃圾,保持校園的整潔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天天做好不容易。
上課認真聽講說起來容易,但是我們總會惦記抽屜里那本情節跌宕起伏的故事書。
海爾總裁張瑞敏說過:“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需要有遠大的目標。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思想有多遠,路就有多遠。把事情做到什么水平取決于你的目標。不記得是誰說過這樣一句話:其實在很多時候,天才和普通人的區別就在于你比別人多想了一步。你目標成為“天才”還是普通人直接決定了你做事情的態度,普通人是把工作做完了,目標成為“天才”的人是把工作做好了,每天如此。
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需要智慧。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偉大孕育于平凡”,正是在這些看似無聊的小事中,你的良好習慣得以養成,你的才干得到了增長,你為自己未來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底子。
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需要細心。步步高電器的廣告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只有把追求卓越作為自己永恒的信念,做每一件事都力求精益求精,每一道工序都經過反復斟酌,每一個細節都努力精打細琢……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不管它看上去有多簡單。要知道許多事情正是由于過于簡單而不太重視,或是長期重復做著同一項工作,思想上麻痹了,反而不能做好,更何況是要天天做好每一件事呢?
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需要持之以恒。雷鋒同志曾經說過: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做事憑興趣,三分鐘熱度不行,先緊后松,虎頭蛇尾也不行,“行百里者半九十”,貴在堅持啊!“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簡單的也就變得不簡單,平凡的也就變得不平凡,小事情也許就做成了大學問。
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需要我們敢于面對生活拋給的任何坎坷,把它也看做是人生中的財富,如果我們每個人是深海中的一只蚌,磨難就是深海中的一粒沙。當沙子進入蚌中會使蚌痛苦難耐,但是,經過蚌的適應和抗爭,它會把苦難轉化為財富----珍珠。
孔子說:“吾日三省吾身”,讓我們每天都回過頭來檢查一下自己一天的工作,如果你們堅持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相信你們已經走在通往成功的路上,這時你們就會發現成功其實也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優秀的晨會發言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早上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關于理財產品的話題。
20_年,銀行理財產品大量發行,收益率不斷攀升。截至20_年9月末,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發行規模超過13萬億元,比去年全年7萬多億元的規模將近翻了一番,銀行表外的理財產品余額達到3.3萬億元,比年初增加了9725億元,同比增長25.7%。這種狀況引起了市場的普遍關注甚至憂慮,針對銀行理財產品的爭論此起彼伏。那么,理財產品的發展對銀行到底有何意義呢?
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今年理財市場異動的背景
一是負利率條件下,商業銀行通過收益相對較高的理財產品,滿足客戶對資產保值增值的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市場共需兩旺,規模迅速擴張。
二是面對宏觀政策的變動,商業銀行通過理財緩解監管與市場的雙重壓力。20_年和20_年,銀行業新增貸款分別高達9.57萬、7.95萬億元,商業銀行貸存比總體逼近75%的監管要求。今年的局面更為嚴峻,在持續信貸緊縮下,加上銀監會“三個辦法一個指引”的約束,銀行通過貸款派生存款的難度不斷加大,存款增長緩慢。與此同時,監管要求還在不斷提高,銀監會從6月開始考核商業銀行的月度日均貸存比。在監管與市場的雙重壓力下,商業銀行不得不通過理財加大對存款的爭奪力度。
3.針對資本約束強化等現實挑戰,商業銀行借力理財提升盈利的可持續性。理財業務涵蓋面廣,品種豐富,不僅有利于商業銀行負債結構的調整,還能對銀行的資產管理、保險、托管等業務產生良好的促進作用,有利于優質客戶維護,對持續提升銀行的整體競爭力意義重大。
基于以上三個原因,理財業務的迅猛發展就不難理解了。 那么,發展理財業務對商業銀行有哪些作用呢?
一,中間業務增收工具
銀行理財產品具有占用資金少,風險低、收益高的特點,成為商業銀行推進業務轉型,增加非利息收入的重要手段。目前理財產品能夠帶來的主要收入有認購費、管理費、贖回費、托管費、超額業績報酬等,還可以帶動銀行卡、第三方存管業務等。我行理財業務年利潤近2500萬元。
二、產品創新工具
理財產品可掛鉤資產豐富、期限靈活,可根據客戶風險偏好設計差異化產品組合,成為新產品開發的有力支撐。我行通過與同業的多元合作,拓寬了合作渠道,為產品開發奠定了合作基礎。
三、存款吸納工具
保本理財業務納入表內管理,在產品募集及到期后,能夠形成存款沉淀,所以商業銀行在理財業務中能夠獲得二次劃分存款特別是儲蓄存款的機會。20_年,我行為天津分行發行了13期理財產品,總量8.88億元,帶來了超過六千名個人客戶。市場拓展效果明顯。
四、資產負債調節工具
在資產規模受限,流動性需求增強時,銀行可將債券、貸款、票據等打包作為配置資產,設計理財產品出售,通過壓縮表內資產獲取業務發展空間和流動性支持。當流動性充裕、資產擴張時,則可壓縮理財規;蛱崆敖K止理財業務,拓展表內資產拓展空間。20_年,我行理財業務為7家支行解決信貸規模3.85億元。
五、重點客戶營銷工具
對特定客戶提供高收益保本類型理財產品,有助于增加存款、提高客戶忠誠度,實現單一收益與綜合收益、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統籌協調。20_年,我行以保本型理財產品累計吸存16.3億元。通過合贏方式為8家支行的12個客戶穩存12.7億元,
當然,理財業務存在的風險也不容忽視。 今年以來,銀監會對銀行理財產品的短期化趨勢始終保持高度關注,監管程度則趨于嚴厲。
9月末,銀監會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中要求,商業銀行做好對每個理財計劃的單獨核算和規范管理:對每個理財計劃所匯集的資金進行規范的會計核算;為每個理財計劃制作明細記錄,覆蓋資金募集、投資過程、各類標的資產的明細、到期清算的全過程;為每個理財計劃建立托管的明細賬;每個理財計劃對應的投資資產組合實現單獨管理;計劃終止時,應準確地計算每個理財計劃單獨兌現的收益。
10月,頒布了《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一是要求商業銀行保護投資者權益:必須在理財產品銷售文件中制作專頁風險揭示書,必須在理財產品銷售文件中制作專頁客戶權益須知,按規定對理財產品進行風險評級,對客戶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按照風險匹配原則,將適合的產品賣給適合的客戶。
二是要求商業銀行開展理財產品銷售應遵循風險匹配原則,審慎盡責開展理財產品銷售,應對理財產品進行評級,對客戶風險承受能力進行評估,“將適合的產品賣給適合的客戶”。
三是要求商業銀行按照風險可控、成本可算、信息充分披露的原則進行銷售
11月11日,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銀監會20_年第四次經濟金融形勢通報分析會上強調,“嚴禁通過發行短期理財產品變相高息攬儲、規避監管要求、進行監管套利”。
面對變化,我們該怎么做?
為了落實監管部門要求,產品開發部已經著手準備,一是修訂了我行理財內控及風險管理制度;二是對現有理財產品進行梳理,結合系統建設,進一步實現精細化管理;同時,加強學習,在理財業務因勢而變中嚴格合規經營,全面提升理財業務運作的規范性。
在操作上,一是堅持“四不做”原則,即不熟悉的市場不做、不確定性高的市場不做、不能明確定價的市場不做、高風險市場不做;二是嚴把項目質量關,對行內外項目實施高標準審批,從源頭控制項目風險;三是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切實加強信息披露;四是加強產品服務創新,逐步實現理財業務由單一產品向綜合平臺、由大眾化產品向分層次服務、由價格競爭向綜合服務能力比拼的升級與轉變,保持我行理財業務的競爭優勢。
以上就是今天的話題,我們希望各位領導和同事對產品開發部的工作多提寶貴意見,幫助我們完善理財產品功能,有效控制風險,使我行理財業務茁壯成長。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