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生演講稿(精選3篇)
中國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生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同事們:
下午好
能夠被授予“院十佳質量標兵”,我感到由衷的興奮,尤其是今天能夠代表受表彰的同事在這里發言,我感到無比的榮幸和激動。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受表彰的同事,向關心與支持我們的各級領導、同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昨天剛聽說讓我在大會上發言,我真的是感到很意外,也很慚愧。說實在的,我只是做了自己份內的事,不知道該說些什么,這份榮譽,是領導對我以前工作極大的信任也是對我今后工作的莫大鞭策,我一定會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榮譽,戒驕戒躁,再接再厲,絕不辜負院領導對我的信任。現在我就把自己最近的工作向大家匯報一下:
一、 努力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
自從參加工作以來,在科主任及同事們幫助下,通過工作中的點點滴滴,使我越來越深刻的認識到在當今社會發展中,知識更新的必要性,現實驅使著我,只有抓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努力學習,才能適應日趨激烈的競爭,勝任本職工作。我努力學習,在政治上、思想上始終同黨保持一致,保證在實踐工作上不偏離正確的軌道。同時,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并結合本職工作,我認真學習有關國家醫療衛生政策,不斷武裝自己的頭腦,并根據工作中的實際情況,努力用理論指導實踐,以客觀事實為依據,解決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二、 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
孫思邈老前輩在《大醫精誠》所說的“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自從選擇了醫生這個職業,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選擇了奉獻,醫務工作者從事的是救死扶傷的職業,曾被譽為白衣天使和生命的守護神,可只有醫務工作者自己才知道實際工作中的艱辛。我平時經常加班加點,早出晚歸,特別作為一名腫瘤科醫生,憑著一份執著的追求,一股處處為病人著想的熱情,我認真診治每一位病人,鼓勵病人勇敢面對癌魔,舉重若輕,細心開導,時刻讓病人感到生的希望,積極配合治療。面對病人的需求,想方設法從細節入手,讓病人處處感到真情可貴。面對家人的埋怨,朋友的不解,有時我甚至對自己從事的職業動搖過,可每當看到病人康復的笑臉,看到一個個危在旦夕的病人轉危為安,所有的辛苦、委屈都會煙消云散。
三、努力鉆研業務,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我深切的體會到一個合格臨床醫生應具備的
素質和條件。我經常參加衛生局及院內舉辦的各種學習活動,并經常閱讀醫學雜志、報刊和網絡信息,學習新的醫療知識和技術,從而開闊了視野,很好的擴大了知識面。我始終堅持用新的理論技術指導業務工作,能熟練掌握腫瘤科的常見病種及并發癥診斷和治療。工作中嚴格執行各種工作制度、診療常規和操作規程,一絲不茍接診每一位病人、嚴格遵守職責,忠于職守,勤奮工作,一步一個腳印,完成本職工作。
四、 嚴格按規章制度辦事,處處以法來約束自己。
隨著人們對健康期望值的提高和法律意識的增強,醫療糾紛已比較常見,靜下心來仔細分析,大部分糾紛的起因還是有我們醫務人員做得不夠完美的地方,所以,我嚴格按照各種規章制度辦事,處處以衛生法規來規范自己的醫療活動。在平時的工作中,積極與患者溝通和交流,及時處理出現的問題和潛在的風險,嚴格執行病情告知義務,有效地將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同時,嚴格要求自己,不驕傲自滿,堅持以醫務工作為重,遵守各項紀律,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精益求精。
回首過去的工作,常常感覺忙與累,但同時我也覺得很充實;盡管付出了很多艱辛,但面對患者的贊許、夸獎和領導同事們的認可,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記得雷鋒同志說過一句話: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如果你要告訴我們什么是理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揚那最美麗的理想。是啊,只有奮斗者的脊梁才能托起生活的晴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鍥而不舍地腳踏實地的去努力工作,嚴格要求自己,鉆研業務,盡職盡責,為醫學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當然,我自己的工作中還有很多的不足,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離一個真正的工作標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這里我也懇請大家對我進行批評和指正。
20年的鐘聲已經敲響,新的一年又有新的希望,在這里祝愿大家在新的
一年里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
中國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生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們:
有幸能夠站在今天這個演講臺上,我內心的激動無以言表,因為作為一名普通的醫生,我有太多的感觸想要與大家享。
人生就像一個大舞臺,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工作中我們是醫務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愛崗敬業是醫生的的職業道德。
社區衛生服務站以全科醫師為骨干,健康為中心、社區為范圍、家庭為單位、需求為導向,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等為重點,融預防、保健、醫療、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和常見病、多發病、診斷明確的慢性病的治療和康復服務為一體的社區衛生服務。在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接觸的大多是慢性病患者、0-6歲的幼兒、孕婦、殘疾人和老年人。所以,除了醫療技術要過硬之外,我們還要付出更多的愛心、耐心和細心。
中國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生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們您們好: 半個多世紀的時空跨度是巨大的,白求恩的精神魅力、人格魅力是不變的,是不朽的,更是時尚的!生命雖然不能重生,但高貴的靈魂可以復活、崇高精神可以永恒!
目前解決“看病貴看病難”問題成為全社會最熱的話題之一。但作為醫療主體的醫務人員,怎樣在自身范圍內,提高服務能力,做個真正的好醫生,提高病人滿意度。 我認為醫療技術是醫生的生命元素。我認為高超的醫療技術,讓病人得到最合適的治療,是每一位優秀醫生所必須的,也是最基本的元素,就如乘飛機要保證安全到達目的地一樣重要。 作為一名醫學工作者怎樣才能提高醫療技術,給于病人最合適的治療呢? 首先得讀很多書,只有多看書,你才會有廣闊的思路。
多看最新發表的文獻,了解別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臨床,會碰到很多疑難病例,情況千變萬化,假如用一種方法去處理這些病人,肯定不對。所以要學會自己去判斷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而這些文獻資料都是目前最新研究成果,在我們從事醫療工作中帶來很多幫助。 醫患溝通是醫生的基本技能。作為一名醫生不光會處理臨床問題,更要面對更多其他問題;來自不同地區的病人情況可能都不同,只有與病人多溝通,進行深層次的討論,才能正確把握病情。溝通體現在兩方面:首先是“聽”,聆聽病人的聲音。不管是診斷,還是選擇什么檢查、治療方案,都必須從“聽”中分析出來。
作為一名醫生不但要聽,還要花更多的時間與你的病人在一起交流。交流還可以減少臨床上非常多的誤會。病人有時會錯誤的認為所接受的治療是不正確的。所以與病人交流非常重要,并且還得知道怎么樣才能跟病人進行有效交流。醫生不單要學習醫學,掌握臨床技能,還要學習心理學、社會學。同時,對于不同的病人,得進行個性化的溝通,比如把晚期腫瘤病人分成三類:有社會問題的,需要治療的,還有其他腫瘤的病人;不同病人需要不同的溝通方式。有些特殊病人需要創造一個特殊的環境,如封閉的空間,與病人單獨接觸,了解他的真實想法。不容易溝通的病人得給他時間,耐心、耐心、再耐心。 我認為對職業本身的熱愛是做位好醫生的基礎。做為醫生面對的是生命,責任非常重大,除了職業本身的要求,還得對它熱愛,只有這樣,你才能成為一個好醫生。對于一名醫生來說,高超的技術非常重要,但對于一個醫院來說,還得提供更多的東西。比如合理、科學的流程避免醫生減少錯誤,降低并發癥;建立完善的制度,提高醫務人員的自控能力和他控能力。對病人要留有一定的空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附加服務變得越來越重要,甚至與醫療技術相平衡的狀況。這就如我們去做飛機一樣,首要問題是安全到達目的地,但當我們坐上飛機以后,就會對坐位是否舒適、寬敞,空調溫度是否適宜等等提出附加要求,作為病人也一樣。我們必須要足夠地去重視、完善,創造一個安全、和協的醫療氛圍。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