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會發言稿經典優秀范文(通用3篇)
年會發言稿經典優秀范文 篇1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轉眼間,20xx年又過去了,這一年,是金玉普惠公司在各方面不斷完善、穩步發展的一年。在這一年里,我們各位員工都能融洽相處。工作上我們互相幫助、互相指點、共同探討,愉快地開展了一項又一項的工作。
我們曾為了完成共同的目標,而一起努力過,就像展銷會期間,為了能讓公司取得更優越的成績,為了提高金玉普惠公司的對外形象,我們曾一起加班,財務部加班結數,辦公室加班簽合同,而銷售部則加班為客戶辦理定購手續。與此同時,各位經理也陪伴著我們,同大家一起加班,一起吃飯,直到我們完成工作為止。那一刻是多么的溫磬。
當我們在工作上遇到困難時,總會團結一致,群策群力,解決難題。而遇到急于處理的問題時,其他同事都是不分彼此,主動地幫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在我們的辦事員出去辦事時其他同事會幫他接聽電話、接待客人、簽訂合同等等。我們就是在這樣一個團結一致、互相幫助的氛圍下完成了一項又一項的工作。
在這一年里,金玉普惠公司組織過燒烤、戶外生存挑戰野炊、男、女藍球聯誼賽等文娛活動,公司還舉辦了英語培訓班,激發了各位員工學習外語的興趣,為各位員提高自身素質創造了機
會。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使我們各位員工的生活變得更豐富、更多姿多彩,同時增進了各位員工之間的友誼。金玉普惠公司時時刻刻都關心著我們的生活,關心我們的健康,為我們安排了體檢,為我們統一購買預防感冒的藥物,還安排食堂為我們煲涼茶等等,使大家覺得金玉普惠公司就象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一切的一切,都是與金玉普惠公司決策層的英明領導和全體員工的通力合作分不開的,在此,謹代表全體員工感謝劉總經理及各位經理,感謝金玉普惠公司。
最后祝各位同事新年快樂,身體健康!
年會發言稿經典優秀范文 篇2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感謝各位領導給我這個機會鍛煉自己,能讓我面對自己的弱項,感謝鄧課、感謝李課、感謝龍組在過去一年里對我的幫助與鼓勵,感謝各位同事在工作中的幫助,最后請容許我代表我們的前輩感謝各位領導對我們的信任與支持。
本人去年6月畢業,跨越千山萬水來到瑞智,8月入職,融入到了這個大家庭,從一個新員工變成一個老員工,從懵懂無知到如今的成熟穩重,來到這里作為一個品管員讓我明白了什么叫標準,什么叫責任,什么叫目標。
剛來到瑞智作為一個壓縮機品管員,開始了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目的:做好這份工作,工作重點:現場稽核、CAR查核,主要稽核:作業標準、檢驗標準、設備點檢表CAR的一致性,管理員、作業員是否有按以上標準執行,以及一些異常事件的匯報及分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有爭執,有汗水,絞盡腦汁的作報告,相信各位都有經歷,可是這又能怎樣,擋不住我們前進的步伐,擋不住我們內心的渴望,生命不止奮斗不息。
后來不用上晚班了,開始負責整理一些零碎而又重要的事情,CAR的追蹤、量試的跟進、客訴的調查,以及一些驗證(比如:三點焊強度、泄漏、異物入缸驗證,葉片槽間隙變形量驗證等)這其中的每一件事都不是獨立完成的,需要相關部門進行交流,進行合作,由此我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有為人處事的方式,通俗點說就是想要別人幫你忙,就得臉皮厚、能侃。
最后希望新來的兄弟,盡快融入到我們瑞智這個大家庭中,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多學習、多多交流、多多互助,為我們瑞智,為我們部門更添一筆濃重的色彩。
年會發言稿經典優秀范文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作為一名獲獎者的代表發言,感到無比激動、無比榮幸。我深知這是領導和大家對我們過去的科研工作給與的信任和肯定,更是對我們今后科研工作的鼓勵和鞭策。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今天受到表彰的全體同志,向給我們這種榮譽醫院領導和學術專家,以及為我們的工作、進步給予細心關懷、大力支持的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中醫藥科研的這條路上,我還只是剛剛入門。下面我簡單談談我對中醫藥科研的認識。
首先,我想臨床工作者要有科研意識。我博士學習時方向是中西醫結合消化內科,在讀《脾胃論》我關注了一句話,"其右關脈中兼見弦脈,此肝之脾胃病也,當加風藥以瀉之"。這是李東垣的觀點,在臨床上,我們一般認為脈弦為肝郁,處以舒肝解郁的藥,那么在右關脈弦時,李東垣用升麻、防風、羌活甚至麻黃一類藥物。在大量查閱文獻之后,最終我的博士課題就是"開通玄府學說對功能性胃腸病的研究"。我想這應該是一種科研意識。學術論文不都是隨機對照試驗,在理論的拓展、個案的凝煉,臨床的創新、方法創新或思路創新都是科研意識的體現。
大家知道,針灸和中藥單體、中藥小復方的研究在SCI收錄的比較多,所以我們可以在這些方面投入更多的關注。
其次,科研要緊跟當前階段的熱門。舉個例子,我的碩士論文是二白穴的干預對痔術后疼痛的臨床研究,但是隨著微創技術的開展,術后疼痛可能不再是我們的關注重點,那么自然這類科研的實用性就要大打折扣。這幾年,meta分析和中藥方劑正交設計試驗是熱點,感興趣的同事可以多向這方面作努力。
科學研究也要圍繞核心拓展內容。我們在作科研之前,一定要給自己立一個穩定的研究方向,就像一棵大樹,圍繞主干鋪枝散葉,這樣有利于論文的發表、課題的立項,因為課題都要求支撐材料,我想大家在這一點都很清楚?茖W研究團隊要比個體更有力,我本身不是搞肛腸病學專業,純屬單打獨斗。我想,如果我們多個人形成科研團隊,醫院的科研成果將更上一層樓?蒲羞要注意開發逆向思維,比如,大家都在寫"藥治療病例",但是這都是成功案例,就是實驗結果都是陽性的,那我們能否將誤診誤治或者治療失敗案例寫成文章發表呢?其實我國也有《中國誤診學雜志》,證明藥物的無效性,治療的失敗也可以研究。
科研要注意模仿。我們在進行科研的初始階段,比如一個標書的撰寫,一篇論文的撰寫,首先要學會模仿,模仿不是抄襲,是對語序、語言方式的模仿。就拿論文來說,你的文章準備發表到哪一本雜志,就要按照這本雜志的標題表述方式,按照雜志里文章的語言方式進行表達。另外,發哪本雜志,你的論文一定引用一篇這本雜志的文章,這樣也容易被錄用。
交叉學科的科研不要放過。在以前,都是學科細化,近幾年,整合醫學興起,多學科的交叉,逐漸走入了人們的視野。在功能性胃腸病上,我們開始關注腦腸肽,關注胃動力與腸道動力的相關性及精神心理因素的影響,我們關注糖尿病胃輕癱,內分泌病與消化病,我們關注超前鎮痛與疾病手術,醫學專用學與臨床,我們關注頸心綜合征等等,正像我們醫院和醫保局的研究課題"互聯網+中藥注射劑,在醫保智能化審核中的應用",這是個三個學科的交叉,在"中國中醫藥報"上引起廣泛關注。
清代醫家程國彭說過"思貴專一,不容淺嘗者問津,學貴沉潛,不容浮躁者涉獵。"
院務工作繁忙,醫保管理復雜,但是,我一直沒有放棄對中醫的興趣。
以上是我對中醫藥科研的一點淺薄認識。讓我們加大教研、科研和創新的力度,以科研促發展,向科研要質量,使研究成為我們醫院的一種生存文化。以創新精神為動力,勇于打破常規,善于知難而進,養成學習、實踐、研究、反思的良好習慣,努力提升科研含量;"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最后,希望我們在新一屆院領導班子的帶領下,按照大學附屬醫院,以教學、科研帶動臨床工作的思維,廣大教職員工共同努力,奮發進取,為醫院的發展,個人的進步不懈奮斗!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