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縣鄉鎮企業會上的典型發言材料
三、 改革改制,在“活”字上做文章
為了更好地推進鄉鎮企業大發展、大提高。去年以來,我們按照“抓大放小”的總體要求,圍繞民營化、股份化的思路,不斷深化企業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在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上下功夫。圍繞特色農業,搞加工、保鮮、運輸、服務,是鄉鎮企業的潛力所在,優勢所在。我們充分發揮藥、果、林、桑等農副產品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全鎮目前已發展個體農副產品加工企業60多家,年產值400多萬元。二是在鄉鎮企業改制上下功夫。我們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原則,采取能租則租、宜賣則賣、能轉則轉、宜并則并的辦法,加大產權制度改革,盤活一批老企業。鎮水廠是一家老企業,近年來由于包袱沉重,體制不優、資產負債率高,該廠陷入舉步維艱的境地。去年,我們采取公開拍賣的辦法,對其大膽實行民營化改造,不僅盤活了該廠,還一舉消化債務30多萬元。鎮河西畈電站幾年來一直處于困境,去年我們向外界公開發包,被縣電力興源公司收購,并整體租賃承包了關坎、圣人堂、黃石河、喻崗、龍井河等五個小電站。使全鎮小電站重新煥發勃勃生機。三省山莊通過租賃經營,實現扭虧為盈,全年接待游客8000余人,創產值200多萬元。此外,我們還通過拍賣、租賃、轉讓、改制等多種形式,盤活村辦企業20家。三是在發展個體私營經濟上下功夫。我們以創建“楚天杯”、“大別山杯”為契機。以建明星集鎮為載體,發展黃石河、濫泥畈、河西畈、徐鳳沖、麒麟畈、大地坳、圣仁堂、羅家畈八個個體私營經濟小區,僅去年就新增餐飲、商貿、運輸、修理、服務等第三產業150家,新增個體私營產值750萬元。圣仁堂民俗村已建成農家旅館45家,現已陸續裝修接客。
四、 整治環境,在“優”字上做文章
企業發展離不開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去年以來,我們以“硬環境比西部更硬,軟環境比東部更軟”為目標,一手抓硬環境建設,一手抓軟環境,雙管齊下,軟硬兼施,使我鎮真正成為外地客商投資的熱土,企業發展的溫床。一是實施“筑引鳳”戰略,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先后投入城建資金2000萬元,鎮區街道“四化”面積3.5平方公里,全鎮34個村全部實現了通公路、通電話,90%的自然垸組通機耕路,開通數字機站2座,改造農村電網53個變臺,保證了通信暢通和企業生產用電。鎮區集鎮建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為了服務招商引資,我們搶速度、趕進度完成了35kv變電站建成運行,為外來企業發展創建一個良好的硬環境。在軟環境建設下,我們為外商提供全方位、全過程的保姆式服務。組織招商專班,堅持一個項目,一個專班,一抓到底的方針,為外商落戶九資河提供各種優質高效的服務。在引進惠濤項目時,我們專門組織了兩個專班,一個專班由鎮主要領導會同縣衛生局、藥監局主要領導一起向上申報項目許可,一個專班由分管領導帶隊落實土地協調以及搬遷補償等前期工作,經過艱難的努力,終于使惠濤集團九資河藥業有限公司得到了有關部門的批準,于去年12月份奠基破土動工。項目開工建設后,招商專班又為他們解決各種難題:項目廠房建設需要大量杉木,我們在采伐指標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特批給他們50立方米的優質杉木;項目建設需要建設中藥種植示范園,我們又出錢租賃土地50畝送給廠方,使中藥材種植示范園搶在春季前開始動工建設,目前已種植藥材120多種。同時對于已建成投產的企業,我們仍派專人負責聯系,保障外商企業生產正常運轉。去年汛期的一場暴雨沖斷了連龍石材加工廠進廠的必經之路,我們迅速組織勞力,僅用三天就完成了修復工程,確保企業正常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