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縣依法完善農村土地二輪延包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同志們:
今天召開全縣依法完善農村土地二輪延包工作會議,主要是貫徹落實省、市有關會議精神,總結前段工作經驗,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掌握政策,明確部署,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土地二輪延包工作。縣委、縣政府對這次會議高度重視,會前,縣“四家”領導專門聽取了匯報,進行了研究,下面,我講三個方面的意見。
一、統一思想,深刻認識依法完善農村土地二輪延包工作的重要意義
依法完善農村土地二輪延包工作,是中央、省委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現階段,土地依然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產和生活資料,是農民的重要生活保障。完善土地二輪延包,依法確權到戶,是發展農村經濟,是解決“三農”問題最基礎的工作。依法完善農村土地二輪延包工作,必須在以下幾個方面統一思想認識。
(一)依法完善農村土地二輪延包,是保護廣大農民根本利益的迫切需要。當前,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最根本的是要保障農民的土地承包權。土地承包權是農民的基本經濟權利,具有物權性質。土地問題是農村的根本問題。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后,黨中央圍繞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出臺了一系列政策。2003年,國家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將土地承包關系法律化,為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提供了法律保障。貫徹落實農村土地承包法,就是要賦予農民長期穩定的土地承包權。雖然我縣97年、2003年都搞了土地承包工作,由于種種原因,一些鄉(鎮)、村土地二輪延包工作走了過場,為侵犯農民權益造成了直接因素。我們要牢固樹立人民利益至上的觀念,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落實好農民的土地承包權。
(二)依法完善農村土地二輪延包,是保持我縣農村穩定的迫切需要。去年以來,國家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力度,出臺了一系列扶農、惠農政策,土地收益增加,農民種田積極性提高,加上我省今年全面取消農業稅,農民更加珍惜土地,出現了農民爭田要地的可喜現象。由此也引發了農村土地糾紛不斷,而且呈現上升的趨勢,據縣經管局統計,去冬今春以來,群眾來縣上訪反映土地糾紛問題涉及8個鄉鎮,近340人次,其中集體上訪4次,僅今年3、4兩個月,來縣上訪的就多達10批,200多人次。土地糾紛已成為影響我縣農村社會穩定的一個嚴重問題。現在土地糾紛增多,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土地二輪延包工作不到位、土地承包政策不落實,鄉(鎮)和村級組織與民爭利,少數地方搞“兩田”制,搞“化債田”,多留機動地以及農戶之間土地無序流轉等等,歸根到底,核心還是土地承包權不落實的問題。因此,只要切實抓好土地二輪延包工作,保證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落實到位,讓農民吃上“定心丸”,土地糾紛問題就會迎刃而解,農村就能保持長期穩定。
(三)依法完善農村土地二輪延包,是堅持依法行政,提高新形勢下農村工作領導水平的迫切需要。當前,農村發展的外部環境有了很大的變化,農村市場經濟的發展程度有了很大提高,農民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要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我們領導農村工作的體制機制、方式方法,必須不斷改進,不斷提高和完善。從前段我縣農村土地承包工作來看,依法行政做得不夠:一是一些地方的干部認為“土地是集體的,是我給你種的,我要怎么辦就怎么辦”,強行收回農民的土地搞反租到包,從中得利,以緩解“日子難過”的窘境,不自覺地非法辦事;二是少數村組違法搞“兩田”制,嚴重侵害了農民的經濟利益;三是一些地方搞“化債田”,一定幾年甚至十年、二十年;四是個別地方大面積丈量,重新調整土地;五是收回外出務工人員和差欠稅費戶的承包土地,借小調整之機超額多留機動地。對此,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并切實加以糾正。要防止四種思想傾向。一是防止把完善土地二輪延包作為一次解決農村所有問題的機遇的思想傾向;二是要防止多留機動地的思想傾向;三是要防止借延包搞突擊清欠的思想傾向;四是要防止對困難預期不足,急于求成的思想傾向。總之,我們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政治的高度,充分認識依法完善農村土地二輪延包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決策上來,認真執行政策,依法依規辦事,采取有效措施,把這件關系到廣大農民切身利益的大事辦好,保持和推動我縣農村經濟持續發展,農村社會長期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