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橋街道黨員思想狀況分析
4、搞形式主義,愛做表面文章。有些黨員不能正確處理對上級負責和對群眾負責的關系,愛揣摩領導心理,甚至曲意奉迎,領導喜歡什么就做什么,愛聽什么就說什么,不從群眾利益出發,不實事求是,講大話,講假話,熱衷于搞形式主義,弄虛作假,說假話,說瞎話,騙取領導的信任,給領導造成工作決策失誤。
5、少數黨員服務意識和奉獻意識不強。個別黨員為人民服務意識淡薄,把國家給予的執法權力,當作謀取個人和小團體利益的工具,執法時:“熟人熟辦、生人生辦”,工作方法簡單。
6、學習氛圍不夠濃厚,業務知識不夠全面。有些黨員對政治、業務學習不夠認真,不夠深入,存在粗枝大葉的現象,造成部分黨員在執行公務時深感自己業務知識的不足,給自己帶來了非常大的困難。7、現代化信息網絡利用率不強。有一少部分黨員干部,對快速發展的稅收征管手段認識不足,造成了利用意識差、操作能力不強的現象發生,使現代化的征管手段不能充分發揮作用。
(二)、主要原因:
出現以上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主觀上講不少黨員對自身要求不嚴,放松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改造,沒有按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黨性修養較差。從客觀上講,一是由于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在市場經濟大潮下,個別黨員失去了鑒別是非的能力,拜金主義嚴重,以“能人”的標準來代替黨員先進性的標準;二是行政事業單位相對穩定的收入使少數黨員干部產生了優越感。沒有認清當前競爭日益激烈、不進則退的形勢,認為自己端的是鐵飯碗,不會下崗失業,缺乏競爭意識和責任感,沒有了進取心;三是有時不同部門組織開展不同的教育活動,頭緒太多,基層疲于應付,落實不到位,使各項教育活動只能走過場,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效果;四是現在發展黨員上的實際“指標化”,也是造成黨員隊伍不純的一個原因。在發展黨員時,為了不瞎“指標”,存在“入口”把關不嚴的現象。有的人就認為“入黨很簡單,反正有指標,今年不入明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