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宗教座談會上的發言
宗教工作座談會發言提綱
一、基本情況
扶余縣是全省宗教重點縣之一,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五種宗教。全縣信教總人數53952人,占全縣總人口的7%;有正式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33處;有教職人員115人;有愛國宗教團體2個,即:基督教兩會,佛教協會。其中:佛教信教人數45532人,活動場所有3處(蔡家溝鎮慈云寺、五家站鎮德善寺、徐家店鄉三山寺),教職人員80人;道教1850人,活動場所2處(徐家店鄉三清宮、新城局鄉圓通觀),教職人員8人;伊斯蘭教732人(主要集中在三岔河、五家站、長春嶺、新站等鄉鎮),活動場所1處(三岔河鎮清真寺),教職人員1人;天主教3338人(四馬架鄉3212人,增盛鎮51人,五家站鎮75人),在合法教堂的3197人,活動場所2處(四馬架鄉蘇家村天主教堂、增盛鎮興豐村董家屯天主教活動點),教職人員4人,地下勢力信徒141人;基督教2500人,活動場所25處(指信徒合法聚會點),教職人員22人。
二、工作情況
宗教工作是黨和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能否做好宗教工作,直接關系到社會穩定、政治安定和經濟發展。幾年來,我們扶余縣按照上級黨委和政府的要求,站在“民族宗教無小事”的戰略高度,切實把宗教工作擺在特別突出的位置,不斷強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確保了宗教領域的穩定。
(一) 加強領導,全面實行宗教工作責任制。
為切實加強對宗教工作的領導,增強各級領導干部的責任意識,縣里成立了由主管宗教工作的縣委副書記、縣政府常務副縣長為組長,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宗教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民族宗教局,具體負責全縣宗教的日常管理工作。各鄉(鎮)、村(街道)也都按照要求,成立了相應的領導組織,明確了有關人員的職責。全縣形成了縣、鄉、村三級負責的宗教工作網絡。同時,為確保宗教工作網絡真正發揮作用,我們建立并完善了各項機制,加強了基層基礎工作?h里對鄉(鎮)、村(街道)兩級在建立組織、落實責任、加強學習、調查研究、做好信教群眾思想工作,建立工作檔案以及責任追究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確規定。各鄉鎮都按照要求,將工作任務分解細化,層層落實了責任。這一措施的有效實行,切實增強了各級領導干部抓宗教工作的主動意識,全縣形成了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齊抓共管、上下聯動的宗教工作管理機制,呈現出了事事有人抓、處處有人管的良好局面。基層基礎工作也切實得到了加強。鄉(鎮)、村(街道)均做到了有宗教工作領導小組,各村(街道)有兼職宗教干部,各種表、冊、記錄等基礎資料齊全,檔案完備,為做好宗教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ǘ 綜合施策,突出依法管理。
一是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為提高宗教工作管理水平,每年我縣都舉辦不同形式的培訓班,對宗教干部進行培訓。今年年初,我縣又利用三天時間,對全縣各鄉(鎮)的黨群副書記、分管宗教工作的副鄉(鎮)長、黨委宣傳委員進行了集中培訓。重點學習了黨的宗教政策、宗教基礎知識及做好宗教工作需要把握的政策和原則等。通過培訓,提高了廣大宗教干部的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增強了他們做好宗教工作的責任心和緊迫感,解決了過去存在的對宗教工作不會管、不愿管的問題,廣大宗教干部都能積極主動抓好宗教工作。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加大了對信教群眾的宣傳教育力度,有組織、有計劃地對教職人員進行培訓,向廣大信教群眾宣傳、講解宗教政策及有關法律、法規。對基督教集中分布的重點村屯,我們每年都舉辦二至三期科技培訓班,向信教群眾講解科技知識,有針對性的進行馬克思主義宗教觀、人生觀教育,解決信教群眾的思想認識問題。同時,我們還積極引導廣大信教群眾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使他們在活動中受到教育,不斷增強自律意識,規范自身行為。通過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為加強宗教管理營造了良好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