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電網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
淺論電網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
作者:葛巍
[摘要]
資產是企業效益產生的源泉,資產管理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著企業的運營與發展。作為國際化的電網企業,有必要實行資產經營,力求資產運營上的高效益、低成本。在新的形勢下,企業要樹立科學發展觀,自覺地按照市場經濟的內在規律辦事,以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為目標,注重價值形態經營管理,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本文試就目前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現狀,結合erp工程的推廣實施,就如何改進和提高這方面的管理工作作一些有益的探討。
關鍵詞:固定資產,經營杠桿,erp,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前言
固定資產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的一部分,是企業經營管理的基礎,良好的資產管理可以減少浪費,提高資產的利用率,直接降低企業運行成本。固定資產進行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管理可以提高固定資產的利用率、完好率、使其發揮更大的效益。
固定資產管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作用
固定資產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單位價值在規定標準以上,并且能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具有投資時間長,技術含量高;收益能力高,風險較大;價值雙重存在;投資的集中性和回收的分散性等特點。我們電網企業的固定資產除了具備一般固定資產的特點外,還具有數量多、分類復雜、較為分散又更新迅速的獨特之處。正是由于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的上述特性,給企業相關部門及時、準確地反映資產狀況和變化帶來了管理和核算上的許多困難,如何來做好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就顯得更為重要。
傳統意義上的固定資產日常管理是指企業對固定資產的投資、使
用、保管、維護、修理等各個環節和各使用部門所進行的管理。通過對固定資產的日常管理保證固定資產正常運轉,完整無缺,充分發揮固定資產的效能,提高其利用效果。下面從兩個方面談談固定資產管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作用。
1. 固定資產使用效率管理
以較小的力量獲得較大效果的現象成為杠桿作用。財務管理利用杠桿的目標是:在控制企業風險的基礎上,以較低的代價獲得較高的收益。
財務管理中的杠桿作用產生于固定費用的存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固定費用(如計時工資、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價值攤銷額、固定的辦公費用等,但不包括籌集資金和使用資金方面的費用),形成經營風險。籌集資金和使用資金過程中存在的固定費用(如債券利息、優先股股利等),形成財務風險。也就是說,沒有固定費用的存在就無所謂杠桿作用。
為達到企業總風險程度不變而企業總收益提高的目的,企業可以通過降低經營杠桿系數來降低經營風險(可采取減少固定成本或擴大銷售的方法),而同時適當提高負債比例來提高財務杠桿系數,以增加企業收益。雖然這樣做會使財務風險提高,但如果經營風險的降低能夠抵消財務風險提高的影響,則仍將使企業總風險下降。于是,就會產生企業總風險不變(甚至下降)而企業總收益提高的好現象。
經營杠桿與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關系如下:
由此可見,通過控制企業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可以作為企業經營杠桿系數的調整機制,在經營杠桿作用最大時擴大固定資產投資效果,即在此時固定費用最大化能取得更為明顯的效果。
2. 固定資產折舊政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