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技示范戶到科技帶頭人
2002年5月,村“兩委”換屆選舉,張奉喜被全村黨員滿票選舉為村支部書記,又以高票當選為村主任。上任后,他在廣泛調查研究、充分了解民愿的基礎上,向全村群眾作出了公開承諾,即在任期內新建8個民營企業,年內新上3個民營企業,吸納200多人群眾務工;鋪設通往村中的公路,年內硬化村前中后三條主街;轉移勞動力500人,年內轉移150人。
承諾后,給了他壓力,但更多的是帶給他的動力。在興辦民營企業方面,他通過各種方式大力動員群眾招商引資,在村西規劃建設了曹莊村民營園區。在他的發動下,原在鑄造廠工作的村民王鋒放棄鑄造廠的優越條件,決定回家自建一處鑄造廠,但苦于資金缺乏。張奉喜聽到這個消息后,主動跑到王鋒家中解決難題,一次性為王鋒擔保貸款50萬元。去年11月份,該廠經過短短3個多月的建設,順利投產運營。后來,在他的幫助下,村里又上了一家機床加工廠。到了10月份,全村還沒有實現年內新建3個民營企業的目標,張奉喜坐不住了。他感到如果支部書記光說不做,不搞示范,群眾發展民營企業的熱情不會很快上去。作為支部書記,就要做群眾的帶頭人,做給群眾看,領著群眾干。他多方調查論證,決定建設一個紡織廠。創業是艱辛的,為了加快廠房建設速度,確保工程質量,他曾40多天沒回一次家守在工地。12月份,經過2個多月的艱辛與努力,鴻潤紡織廠投產運營了。在第一批60多名工人高高興興進廠上班的時候,張奉喜流出了幸福的淚水。他說:“當我看到工人們在廠里快樂的上班,我心里就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喜悅,我感到了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