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為載體 積極推進村級事務依法治理
(四)加強民主監督,增強工作實效。加強民主監督是還民于知情權、監督權的有效途徑,也是保證村干部依法辦事和清政廉潔的必要措施。村委會為了更好地還權于民、取信于民,加強了村級事務的村民監督。一是成立村級理財監督小組,并從廣度和深度上對公開的內容進行細化;村里每月的費用支出先由監督小組審核,每季度財務予以公開,并對“其他欄”一項,明細到每一筆使用原因及經手人。二是在工程上按規定進行民主決策后再公開招標,并讓村監委成員與村三委會一起全程參與工程的招投標,因此減少了村民對此項工作的不信任,從而使這項村民關心的熱點問題變成了現在村委會工作的亮點。以前村民認為做工程是村干部為了撈好處,投資建廠房村民不相信、也不放心,人民來信也上告不斷,現在村里每年投入三、四百萬元,村民不但放心了,并積極支持村里投入,認為不投,哪里有福利的提高、股金的發放,只要村干部做得公開、公正、合理,投資越多越好。三是加強上墻張榜公布,特別是涉及與村民切身利益相關的事項,如各類經濟的補助、貨幣安置、股份制改革等的人員界定及通過的各項政策及時張榜公布,并把政策分發到每一戶村民家庭,接受村民的監督。四是每年的工作計劃、支部總結分發到村民代表手里,向村民匯報支部的工作成績。
隨著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等制度的不斷完善,村民們越來越體會到“村委會沒有權,村里事務都是村民說了算”,參與村級事務的熱情也越來越高,對村里工作也越來越關心。
二、加強法制宣傳,營造良好的民主與法治氛圍
村民素質的提高是開展依法治村的基礎,只有村民的素質提高了,民主意識加強了,村民才會自覺參與民主管理。2000年下半年村委會提出以多種途徑、多種形式來推動村民素質提高。首先,加大投入,改善硬件設施,建立起宣傳陣地,投資近五十萬元,建立起了村法制學校、一條宣傳街、一塊黑板報、二個二十平方米宣傳閱報欄、五十余塊宣傳牌。第二,配備一名專職村委會干部抓好法制宣傳工作,定期出黑板報和宣傳圖片,不定期分發法制宣傳資料。第三,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開展法制教育培訓。對黨員、村干部主要是讓他們了解和掌握農村有關政策,學習《農村基層民主法制建設講話》讀本;對村民代表主要是加強如何運用權利和履行義務的教育,去年新一屆村民代表選出后,馬上邀請區司法局宣教科老師給村民代表上法制課;對村民主要是進行實用性和實效性的法制教育。如這幾年我村拆房、分屋,劃分產權比較多,就邀請區司法局法制老師給村民上怎樣分家劃產,怎樣規范辦理相關手續的課程;再如去年上半年《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出臺前,由于村民對這部法律不理解、誤解很多(認為生一個小孩要押金五仟,生二個小孩卻不用押金,就是在鼓勵生二胎等),就及時邀請了區計生局領導對村民進行上課解讀政策。通過三年多的各類法制教育和培訓,全村村民接受教育和培訓達1000多人次,培訓面達80%。
三、取得的效果
村民委通過“四個民主”的真正落實,全村社會面貌有了明顯好轉。
(一)增強了干部群眾的法制意識。通過創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動,促進了群眾觀念的轉變,增強了群眾的民主法治意識,提高了村干部民主決策、民主管理的自覺性。通過村級法制學校和其他形式的法制宣傳教育,增強了干部群眾依法辦事的觀念,提高了群眾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和水平。一組信訪對比數字就能說明情況,1999年一年村民寫人民來信到上級上訪,涉及財務、工程等方方面面的事達六次。而現在特別是從2001年開始到完成四大工作期間,只有一封人民來信,無人員上訪、更無群訪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