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設富美和諧的“六化”型現代化礦井
第三,要審時度勢。機遇與挑戰總是相伴而生,并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在發展的道路上絕非一番坦途。2005年,我礦采場條件差,斷層多、煤層薄,萬噸掘進率為133.33,全年安撤20面次,綜采一隊半年使用薄煤層機組,高檔工作面單產能力難以提高,組織生產難度大;為確保“北七”如期生產,開拓進尺要達到4400米,造成投入大、成本升高;非煤產業實力仍不雄厚,2005年利潤指標為1460萬元,距半壁江山的目標相差甚遠;部分職工思想觀念滯后,對管理創新、“三個亮點”建設不是積極參與,而是坐等觀望,甚至指指點點、說三道四。所有這些都是我們加快發展的不利因素。機遇和挑戰同時擺在我們面前,我們絕不能只看到機遇而盲目樂觀、心浮氣躁,也不能只見挑戰存在而灰心喪氣、悲觀失望。我們應當抓住機遇而不可喪失機遇,用科學發展來解決前進中的困難、現實中的問題。
二、把握戰略機遇要突出抓好“戰略之舉”
集團公司和我礦2005年的目標和措施已定,關鍵在于抓好落實。在今年的工作中,我們要繼續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不斷鞏固“三個亮點”建設的成果,深入實施好“三化”管理,通過提升先進的管理模式,促進“三個文明”協調發展,建成富美和諧的“六化型”高標準文明煤礦。2005年,我們應主要抓好以下戰略舉措。
第一,要以科學發展為根本。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著眼于豐富發展內涵、創新發展觀念、開拓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而提出的戰略思想,是我們各項工作的根本指針,對于我們來講,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就是要做到“三個堅持”。一是堅持把可持續發展作為科學發展的基礎,外延和內涵的擴張同步推進,合理調整力量,集中精力和優勢,開展集中生產,實現高產高效,靠管理和工程質量的提升來實現總量的提升,在狠抓集約高效的同時,還要抓好經營管理,不斷優化成本,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快速增長;要實施“科技強企”、“科技興安”戰略,建立科技創新體系和科研成果轉化機制,以高新技術突破制約高產高效、安全生產的“發展瓶頸”,提升和優化礦井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二是堅持把協調發展作為科學發展的關鍵,按照“高水平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益經營、高質量管理”的指導思想,切實抓好“三大園區”建設。電廠要倒排工期,堅定不移地實現一季度末發電,恒邦公司要以改制為動力,抓好新項目的調研開發和原有廠點的技術改造,廣潤公司要實施“品牌戰略”,加大營銷力度,不斷擴大市場占有份額,使電廠、廣潤生物等非煤項目盡快進入創效期,推動我礦發展進入以主業推動副業,以副業推進主業,主輔互動、協調并進階段。三是堅持把全面發展作為最終目的,全面建設更文明、更富有、更和諧和“六化型”礦井。要以推行準軍事化、精細化、市場化“三化管理”為總抓手,推動“三個亮點”建設。在質量標準化建設方面,要抓規范,促提高,以采掘機運通的質量標準化帶動所有工作的標準化,以井下工作的質量標準化帶動井上的質量標準化,以生產過程的質量標準化帶動后勤服務和機關工作的標準化,最終建立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標準體系,以“四個質量”的全面提高,增強企業的美譽度和競爭力。要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鑄魂工程”,貫穿于發展全過程,積極打造田陳品牌,積淀文化底蘊,為科學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對于我礦來講,就是要以精細化管理引領企業文化,健全并落實“64442336”體系,把“精細化管理、市場化運作”升華為一個管理品牌,以文化力激活生產力、提升經濟力。要開展準軍事化管理,解決職工的執行和服從問題,要把制度的硬管理和文化的軟約束結合起來,實現田陳特色的企業文化與大集團戰略的和諧一致,企業發展和職工發展的和諧一致。要建立地面綜合治理的長效機制,在“六項工程治理”的基礎上抓鞏固、抓提高、抓延伸,全面改變礦容礦貌,努力打造“綠色田陳”、“生態田陳”、“人文田陳”,實現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