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級科學上冊教案 第四章 電路探秘
討論:用什么辦法可以改變導體的電阻?哪種方法最簡單?
(材料、長度、粗細。改變長度)
(三)滑動變阻器
常用的變阻器是靠改變接入電路的電阻絲的有效長度來改變電阻大小的,比如滑動變阻器。展示實物。講解原理和接法。
學生使用變阻器。
七、課后反思
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并通過實驗培養對滑動變阻器的使用。在實驗中很多學生發現閉合開關,小燈泡不亮,急著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通過小組討論,多數小組能找到原因。這比教師直接告知好多了。
第6節 電壓的測量
一、教材分析
電壓的測量對電流的測量有相似之處,教材在設計方面很好體現這一點。通過學生的課堂實驗方式組織電壓知識。再通過閱讀材料來拓寬學生的課外知識面。
二、學生分析
有了電流測量的基礎,學生對電學的精密儀器不再是害怕會用壞了。在心理上的優勢是學習電壓表的前提。
三、教學目標
1、知道電壓是提供電路中有持續電流的“推動作用”。
2、知道常見的一些電壓值。
3、會把電壓表正確連入電路。
4、會根據不同的量程讀出電壓表的讀數。
四、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使用電壓表--電壓的測量
難點:電壓的概念
五、方法設計
以實驗探究為主線,輔助學生討論、教師講授要點。
六、教學過程
(一)問題引入
電源接入電路時,為什么電路中就有電流呢?
--首先明確:電流時電路中的電荷朝一個方向運動產生的。
--那么,為什么電荷會運動起來呢?
--必定有一種力推著它動起來,這種推動力有誰提供呢?
--原來是電源上的電壓對電荷產生了推動力--由此引入電壓
演示:閉合示教板上電路中的開關,燈泡亮了,說明電路中產生了電流。
提問:電流是怎樣形成的?--電流時電路中的電荷朝一個方向運動產生的
取下電路中的干電池,閉合開關,燈泡不發光。
提出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為什么電路中不能形成電流,電源的作用是什么?
(二)新課教學
為了說明在什么情況下才能形成電流,我們先用水流作比喻,看看水流是怎樣形成的?
提問:將裝有水的u形管連通器的底部用止水鉗夾住,兩管內水面相平。打開止水鉗,兩管內的水會不會發生流動?
演示:向u形管左管內加水,使左管水面高出右管水面(圖1)。(提問:打開止水鉗,兩管內的水會不會發生流動,如果發生流動,水怎樣流動?)打開止水鉗,水從左管向右管流動。
提出問題:為什么在u形管里的水面相平時,水不發生流動,而在左管水面高時,水從左管流向它的右管?u形管中的水能不能持續不斷地流動?--可見,水位差(又叫水壓)是使水定向流動形成水流的原因。
甲圖中a處的水位高于b處的水位,打開閥門,管中的水從a處通過渦輪向b處流動,水的流動使渦輪轉動。a處的水面下降,b處的水面上升,當a、b兩處水面相平時,水位相同,水停止流動,渦輪不再轉動,幻燈片要顯示上述過程。可見,水位差(水壓)使水管中形成水流。
現在,我們用一臺抽水機不斷地把水從b處抽到a處(如圖3乙所示,將抽水機置入,同時表現出抽水的動態情況)、使a處的水總比b處的水位高,由于水管兩端總保持一定的水位差(水壓),于是水管內就有持續的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