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員工愛崗敬業演講稿(精選3篇)
新員工愛崗敬業演講稿 篇1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
很榮幸今天可以站在這里代表大家發言,也很榮幸能夠成為大家中的一員。
今天我要跟大家談的是:如何在學生角色真正意義上轉變成為一名企業員工。
當我們走出校門,跨進企業門檻的時候。我們就應該清醒的認識到,我們已經不是學生,已經是一名企業的員工。我們現在所應該做的就是,用努力的工作改變自己與自己的生活。我們所工作的環境是專業的,務實的。而不是夸夸其談的。我們需要在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與業務水平。虛心向同事請教,通過多看多想多問多做,努力使自己在最的短時間內適應工作環境與內容。每一名員工都存在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我們在領導安排的任務上不但要服從,并且要做好。我們要學會服從,尊重。一個部門都是我們的家,每一位員工都是我們的家人。我們要學會如何跟我們的家人相處,并且始終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個家里的核心。少說多做,一定會被家人認可。
很多人都喜歡扎扎實實做事的人,而我們如果都會扎扎實實的做好我們的身邊的所有事。勢必會很快的融入新環境。有了新的任務或者機會的時候,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與那些能扎實做事的人合作。有了合作機會,自然會有我們展示自己的平臺。
我們是否愛崗敬業,成為公司考察我們的第一個階段。工作分好壞,工資分高低。但勢在人為,關鍵是看我們如何去對待。艱苦的環境才能磨練一個人的意志,越能體現一個人的價值。縱使對現在的工作不滿意,也不能一心二用。干好我們自己的本職工作才是最重要的。應該努力的去調整自己,歸根結底是我們在努力的適應環境,并不是環境來適應我們。工作中遇到困難時,我們要勇于面對。要經得起考驗。 干的比平時更出色。這樣別人才會對你刮目相看。為實現自己的價值拓展了空間。
今天我所說的這些,或許是微不足道的。希望會對大家在適應新的環境有所幫助。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適應時代發展的電力員工。同時也希望各位領導與同事對我們的工作監督指導。
如果說,一滴眼淚是因為感動。那么,用我們的一份激情打下一片天空。
謝謝大家!
新員工愛崗敬業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公司領導、親愛的同事們:
大家好!我是某某班(組)的某某某,畢業于某某某大學某某專業。
站在這里代表新同事發言,我感到十分榮幸。感謝公司領導給我這樣一個機會來表達我作為新員工的一些心聲。
相信在座的各位新同事和我一樣,迫切的等待這樣一天的到來已經很久了!從呱呱墜地,到風華正茂,我們完成了身體上的成長;從呀呀學語,到大學畢業,我們完成了知識上的積累;從一無所知,到知書達理,我們完成了人格上的蛻變,只等待走上工作崗位的這一天!這一天是我們人生軌跡的重大轉折點!
大學畢業進入新崗位,我們有許多需要面對。全新的環境里,專業嚴格的工作制度代替了大學的自由隨意;來自四面八方的新同事取代了曾經熟悉的同學;全新的崗位上,我們的任務由汲取知識轉變成發揮才干,我們的角色由激情洋溢的大學生變成愛崗敬業的公司員工,我們的定位也由教育的接受者轉變為技能的掌握者,這許許多多的巨大改變都需要我們去不斷適應。但是不要忘記,仍然有一些東西,需要我們的堅守。一貫的道德,仍然是我們行為的準繩;宏大的理想,仍然是我們不變的追求;()不斷的求知,仍然是我們進步的動力;積極的進取,依然需要我們的秉承。
在這樣一個重要的工作崗位上,我們要認真參加訓練,扎實掌握崗位技能,積極待人接物,虛心學習別人長處,努力讓自己迅速成長為一個思想進步、技術過硬、扎實肯干的符合公司要求好員工!我們更要精誠合作,互相幫助,努力讓我們的團隊成為一個和諧、團結富有戰斗力的團隊!
如果說,新環境是天空,那我們就是那盤旋的雛鷹,相信不斷的搏擊會讓我們的羽翼變得更加豐盈,成為高高藍天上的一抹美景;如果說,新環境是大海,那我們就是翻騰的浪頭,相信不斷的前進會讓我們成為滔天的巨浪,成為大海的主角;如果說,新環境是舞臺,那我們就是演員,相信不斷的鍛煉會讓我們更加入戲,成為舞臺永恒的魅力。
我們向領導們保證,我們會不斷的磨練自己,成為公司不同凡響的新動力!
謝謝!
新員工愛崗敬業演講稿 篇3
我還沒轉業時,就聽說過“轉業難”,當XX年我轉業到軍轉處工作后,終于明白了“轉業難”到底難在哪。編制有限、年齡偏大、專業不對口、家屬要工作、子女要就學等等等等,這一連串的問題不光讓轉業干部感到困惑,也讓我們這些軍轉工作者心急。大家知道,軍隊是祖國的鋼鐵長城,軍人是鋼鐵長城上的磚,當這些在軍營里摸爬滾打了十來年、二十來年、三十來年的軍人,最終退出現役轉業到地方的時候,他們仍然還是祖國長城上的一塊磚。因為軍人轉業到地方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所在地武裝部門進行預備役登記,當戰爭爆發,祖國和人民受到外敵侵擾的時候,他們將重返軍營沖鋒陷陣,因此說轉業軍人就是延伸的長城。
一切為了延伸的長城,這是我們軍轉人的工作誓言,一切為了延伸的長城,這是我們軍轉人全力以赴的目標。通過幾年來的工作實踐,我對軍轉工作有了更深的認識,把轉業干部安置好,把他們的問題解決好,讓鋼鐵長城更加鞏固,我覺得這才是軍轉工作更深層次的意義。想到這,我和我的同事都會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為轉業軍人做好事、辦實事的決心也更加堅定,盡管工作中少不了汗水、淚水,少不了指責、委屈,但為了這延伸的長城,我們再苦再累也覺得值。
說實話,軍轉工作既難做又瑣碎。說難做,首先是安置工作難度大,由于編制調整,公務員職數有限,安置崗位存在“僧多粥少”現象,安排職務難、對口專業難;其次是企業軍轉干部解困維穩工作難度大,由于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部分企業軍轉干部生活遇到暫時困難,他們中有不少是參加過抗美援朝、對越作戰的功臣,有意見有想法是可想而知的。說瑣碎,就是說轉業干部的個人條件千差萬別、企業軍轉干部的困難又各不相同,必須依據相關政策對他們的疑問逐一解釋,對他們的思想逐一疏導,對他們的要求逐一落實。記得有一次,我們到南昌鐵路局去做企業軍轉干部“重點人”候效東的思想工作,向其宣傳黨的解困政策,耐心細致地做他的思想教育工作,他表面上表示不再上訪,其實暗地里仍在活動,對此我們反復上門做工作,并動員其家屬和小孩一道促其轉化。在軍轉處,像這樣的工作我們不知道處理了多少件,也不知道跑了多少路、加了多少班,學政策、學法規、搞調查、做計劃、抓落實,目的就是要讓每位軍轉干部人合其位、人盡其才,讓每位有困難的企業軍轉干部憂傷而來、高興而去,這中間有辛苦,但也有令人鼓舞的成績。近兩年,我們共接收安置軍轉干部多人,一次性到崗率達到99%,共受理企業軍轉干部申訴600多人次,政策允許范圍內的問題全部得到了解決,全省沒有出現一起企業軍轉干部到北京上訪的事件。
“橋梁”、“紐帶”、“娘家”,聽著軍轉干部這些贊語,我們軍轉人深為感動。我們明白,成績的取得是靠黨的政策,靠廳黨組的正確領導,靠廳兄弟處室中心的大力支持,也靠廣大軍轉干部的理解和配合,我們更明白,榮譽面前責任重大。南昌是軍旗升起的地方,紅土地是孕育人民軍隊的沃土,這里凝聚著軍人的特殊情結,作為軍轉人,我們有義務有責任把軍轉工作做好,因為它不僅關系到軍轉干部的切身利益,也關系到紅土地的形象。省委副書記吳新雄說:“轉業軍人是一群特殊的人材,把他們安排好、利用好,就能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長為江西的崛起服務!”這是省領導對我們軍轉工作的要求。在此,請讓我代表軍轉處全體工作人員向領導和同志們表個態:為了這延伸的長城,我們將努力把軍轉工作做好,爭取做到“三個基本滿意”、“四個基本到位”。我們將永遠堅守軍轉人的信條,那就是:“用多一人滿意換取多一份喜悅、用多一份贊許換取多一份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