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醫護工作者演講稿(精選3篇)
關于醫護工作者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志:
今天,作為受表彰的“先進基層黨組織”的代表在這里發言,我感到非常榮幸。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十堰市太和醫院的全體黨員,向多年來一直關心、支持、幫助我們并給予我們厚愛的市衛生局黨委的各位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們太和醫院婦產科是湖北省衛生廳授予的省級臨床重點專科,是十堰地區規模最大、技術實力最強的婦科疾病治療和孕產婦分娩中心。現擁有標準病床160張,專業醫護人員 100余人,其中黨員 19名。近年來,婦產科黨總支在醫院黨委的領導下,在黨總支書記、科主任陳雙鄖教授帶領下,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積極探索婦產科領域高新技術,大力推行文明優質服務,在醫療、科研、教學等各方面連創佳績,年門診量近12萬人次,年住院量已達7000余人次,年手術量近3000臺,名列全市前茅。黨總支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我們的做法是:
一、抓好總支班子建設,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
黨總支班子成員認真學習政治理論和黨的基礎知識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不斷提高理論水平,提高駕馭全局的能力。總支書記陳雙鄖教授十分注重專業學科的科學管理和民-主管理,堅持以臨床醫療特色服務為重點,以醫學科研為主導,以新業務新技術為抓手,促進科室全面發展。近年大膽創新婦科疾病微創治療的特色服務,進一步完善科室各項工作制度,注重科室內涵建設和手術水平提高,注重人才梯隊建設和青年教師培養,積極推行科務公開,營造了團結向上、朝氣蓬勃的團隊精神和良好科風,我們科多次被評為“文明先進科室”和“優秀教研室”、“先進黨支部”,科室的內涵建設和綜合實力進一步加強,學術水平在本地區處于龍頭地位,20__年,在湖北省衛生廳組織的首輪省級重點專科評審中,婦產科以全省第一名的優異成績榮獲“省級乙類重點專科”稱號,在全省第二輪省級重點專科評審,婦產科以內涵建設和綜合實力的最強優勢繼續榮居榜首。
二、狠抓學習教育,努力加強醫療質量管理
黨總支委員會在認真抓好自身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定期召開黨員大會,堅持組織帶領黨員集中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學校發展規劃和學院黨員大會工作報告,不斷提高黨員隊伍的理論素養,力求使黨員領會精神,把握方向,自覺爭當醫院發展的主力軍。我們以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為契機,設立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管理委員會,使強化質量管理、提高服務水平、確保醫療安全成為全體員工的共識;同時要求嚴格,不走過常嚴格執行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積極解決質量、服務、處方和病歷、收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20__年我科無一例醫療糾紛發生,并獲得醫院的表彰。
三、積極引導、督促黨員在教學科研工作中發揮表率作用
黨總支始終堅持黨建工作與臨床醫療、醫學科研并重,不僅專業成績突出,學術水平也明顯提高。在搞好臨床醫療服務的同時,十分注重婦產科學的科研工作,不斷鼓勵員工積極參與科研,營造科研氛圍,擴大學術影響。連續5年開展婦產科相關專題學習班,提高了基層醫院的診療水平。近5年來,科室已經發表科研論文200余篇。近幾年,先后申報省廳級科研課題8項,其中5項已經完成,3項完成課題鑒定。《抑癌基因異常甲基化的檢測及其在散發性乳腺癌腫的應用》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預測宮頸癌組織侵襲和轉移能力的研究》獲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獎。省教育廳科研項目《影響分娩的社會心理因素調查》通過省科技廳鑒定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省科技廳科研項目《宮頸鱗癌中FANCF基因異常甲基化對其生物學行為的影響》已經順利結題。發表科研論文150余篇,其中一篇被國際刊物SCI收錄,在全國婦產科專業領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四、文明優質服務在鞏固提高中全面開展。
為了進一步深化文明優質服務,我們一是注重細節管理,強化便民措施。配合醫院的“微笑服務十個一”活動,開展全程人性化、親情化特色服務、開展了媽媽學校,回報社會的優惠活動,定期召開醫患溝通座談會,及時、妥善地處理和反饋患者的投訴,提高了員工的服務藝術,努力建立情如魚水的和-諧的醫患關系,取得了患者以及家屬們的認同、理解和支持,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醫生先進個人發言稿
近年來,我們還在黨員中先后開展了重大典型案例教育、以案釋法教育、政紀條規教育,使廣大黨員牢固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了廣大黨員干部敬業意識、大局意識、改革意識、創新意識。通過各項教育和活動的開展,近年來,總支黨員中無一人發生違法違紀現象。
回顧過去,雖然在基層黨組織建設上我們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我們離先進基層黨組織的標準還有距離,被評為先進是鼓勵,更是鞭策,我們決心在局黨委和醫院黨委的領導下,認真學習其他先進基層黨組織經驗和做法,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全面推進黨建工作,努力為醫院改革與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關于醫護工作者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
作為一位工作在一線的醫務職員,從事的是一份神圣職業,在參加學習“為了誰、依托誰、我是誰”主題活動中,我就在思考,在我們平常的生活工作中如何理解這個深層次的含義呢?正確理解并在實際工作中貫徹好的群眾線路,是我們解決“為了誰、依托誰、我是誰”題目之關鍵所在。群眾不是空洞虛無的概念,是具體的,相對的。因工作崗位不同,服務對象不同,群眾的'外延而有所不同。具體而言,我覺得患者就是我們工作的服務對象。
我是誰?我是一位醫務職員。在“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下,這就要求我們尊重群患者,了解患者,依托患者,服務患者,自覺把患者的呼聲作為工作的第一信號,把患者的愿看作為第一目標,把患者滿不滿意作為檢驗工作得失的第一標準。因此,我們要牢固建立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更好的詮釋我們醫護工作的意義真理。要進步修養,擺正位置,認清自己,端正態度。
為了誰?也許大家都明白一切為了患者,這就要求我們牢記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宗旨。但我個人以為,如何“為”才是關鍵。是蜻蜓點水,還是全心全意;是把患者掛在嘴邊,還是把患者放在心里;是喊破嗓子為患者,還是真槍實干為患者?作為一位醫務工作職員,我覺得腳踏實地地做好本職工作,為患者、貼心、熱情的服務,使病人減輕傷病的痛苦,才算真實的為患者”。
結合“為了誰”這一話題,我對自己也作了深入檢討和剖析,意想到我在工作還有很多不足,那就是有時辦事呆板不靈活,不能很好往領會及同事們的意圖,有時不請留意分寸,做事還不夠嚴謹等等,以后我會盡改正自己的不足,更加專心做事,真情服務。
依托誰?一切依托患者。患者中收藏著聰明,蘊躲著真理。只有依托患者,聆聽患者呼聲,了解患者訴求,理解患者疾苦,才能做好工作。充分尊重和吸收患者意見和建議,并把一切為了患者,作為我們工作的動身點和終究回宿,才能真正做到依托患者,患者也才愿意讓我們依托;也只放下架子,貼近患者生活,貼近患者愿看和訴求,貼近患者的心靈和情感,才能在不斷密切與患者的關系,患者也才心甘情愿的,積極主動地讓我們依托。
只有深入的理解“我是誰、為了誰、依托誰”的真生涵義,才能真正理解我們醫護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在平常工作和生活中,找準自己得方向,站好自己的位置,才華好手中的工作,為病人更高質量的服務,為醫院的發展添磚加瓦,為社會的發展做己的貢獻。
關于醫護工作者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
今天,有幸被評為醫院優秀員工并在這里發言,我倍感榮幸。請允許我代表受到的其他同仁向各位領導的關心和支持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并在即將來臨之際向大家致以的祝福和誠摯的問候。
在人們眼里,總是把醫療行業看著是一項懸壺濟世、治病救人的崇高事業,把醫務工作者看著是天使的化身,總是與仁愛、友善、高尚、奉獻等等這些閃爍著人性光芒的美好詞匯聯系在一起。也正是基于此,還在時期的我便在心里已深深地愛上了這個職業,在擇業之時,我又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這份職業。十七年來,從最初的醫生,到現今的主治醫師,我日復一日的面對著無數的患者,每當看到一個個患者康復的身影時,我的內心油然升起一種常人無法體會的欣慰與自豪。十七年來,在醫生這個平凡的崗位上,我始終秉承無數先輩的高尚品質,堅守醫者仁術的優良道德情操,憑著對生命的尊重與珍愛和對患者及其家人盡心盡責的理念,忠實地履行著一個醫生的神圣職責,用真誠、熱情和汗水無怨無悔地踐行著自己還患者以健康的人生追求和夢想。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白衣戰士,因此,我時常有一種危機感和緊迫感,從提高自己的業務技術水平著手,刻苦鉆研醫學知識,了解醫學新進展,力爭使自己的醫學理論水平跟上當前醫學發展的步伐。除了積極地學習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還虛心地向同事們學習他們的和治病的方法,總之,什么對病人有利,我就去學什么。知識是靠點點滴滴積累的,隨著時光不斷地飛逝,我也成為一名訓練有素的中青年醫療技術骨干。
除了提高業務技術水平,如何與病人溝通是我近年來在醫療工作中體會更多的。視病人如親人,這句話說起來十分容易,其實做起來并不那么簡單。每當看到病人飽受著病痛或心理的折磨時,我總是換位思考,想想自己或親人在醫院住院時的場景,耐心地做好解釋和安慰工作,與他們交心,甚至交朋友,如此以來,既得到了病人的尊重和理解,還化解了一些醫患矛盾。我這是用這樣的方法,有好多位患者和我結成了忘年交,而我也樂于擔當他們的家庭保健醫生。
擔任內二科副主任后,我時刻將全科的醫療質量放心科室管理的重中之重來抓,積極配合科主任抓好醫療核心的落實,注重對新上崗醫生基本功的,狠抓病歷質量的提高,使我科的病歷質量穩步提高,醫療質量得到保障,全科在沒有發生一起醫療糾紛。由于我家住醫院內小區,離科室較近,所以我主動提出常年擔任科室二線班,有多少個夜深人靜的晚上,只要接到科室一線值班醫生的電話,立即投入科室開展醫療救治工作,而這些付出,我毫無怨言,因為這是我的本職工作。只要病人能夠轉危為安,就是對我的工作的最大的回報。或許有人會說,這是我在唱高調,其實不然,這樣的感受不僅僅是我一個人有感而發,而是我們基層一線的醫務人員辛勤工作的感想和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