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委抗旱救災總結表彰大會講話
學習先進典型,要學習他們自強不息、攻堅克難的拼搏精神。在這場堅苦卓絕的斗爭中,高溫“鍛煉”著我們的意志,山火“烤驗”著我們的精神。“8.10”森林火災發生后,解放軍和民兵戰士、武警官兵、公安消防干警沖鋒在前,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精神,靠著一瓶水、一塊面包,一張毛巾,在火場上堅持戰斗20多個小時,很多戰士換下來吃飯喝水,在路邊一躺就睡著了。指揮員一聲令下,他們又馬上投入了撲火戰斗!他們不愧是人民的堅強衛士!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還涌現出了許多沒穿軍裝的鋼鐵戰士,如:撲火老英雄南泉鎮龍井村石壩合作社社長、共產黨員袁光模,在突如其來的山火面前,不顧個人安危、沖鋒在前,雙下肢被燒成深ⅱ度傷,仍堅持撲火,直到被干部群眾救出,送進了醫院。又如:界石鎮桂花村柏樹林社社長、共產黨員甘利,帶領群眾尋找水源,打井3口,解決了全社200多人的飲水困難。抗旱救災的感人事跡不甚枚舉。在全區1827平方公里土地上,到處都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解決困難的勇士;哪里有險情,哪里就有搶險救災的英雄!在與旱魔山火的搏斗中,彰顯了××人民自強不息、攻堅克難的拼搏精神!
學習先進典型,要學習他們忠于職守、志在必勝的敬業精神。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斗中,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干部就是一根標桿,一個支部就是一座燈塔。在火災發生的現場,許多區級領導和鎮街、部門的同志徹夜堅守火災現場,許多同志連續戰斗幾十個小時,他們沒有叫一聲苦,沒有說一聲累,沒有怨天尤人,想的是如何撲火,說的是群眾安危。在抗旱救災的60多個日日夜夜里,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刻和最需要幫助的關頭,廣大基層黨員干部和工作人員起早貪黑,忘我工作;有的干部,連續幾天沒有回家,吃住在巡山護林現場,顧不上洗澡,顧不上換衣服,將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抗旱救災工作中。區級機關干部、企事業單位職工、廣大黨員都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投身于勇戰旱魔的戰斗之中。他們不畏艱險,勇挑重擔、敢于負責,在抗旱救災中,充分展示了忠于職守、志在必勝的敬業精神!
學習先進典型,要學習他們顧全大局、一心為公的奉獻精神。在抗旱救災這場催人奮進的戰斗中,充分體現了以大局為重、以奉獻為榮的時代風尚。在旱情面前,廣大機關干部自覺遵守“旱情不除不休假,旱情不除不外出”的工作要求,有的同志顧全大局,心系群眾,兩個多月沒有休一天假;許多鎮街干部,晝夜兼程,爬山涉水幾十里,無私地支援別的鎮街撲火救災。有的同志接到火情命令,離開了父母的病床、推掉了妻兒的生日宴會,與同事一起迅速趕到火場,投入到滅火戰斗之中。有的部門職工堅持30多天為群眾送水,每天連續工作10多個小時。有的魚塘承包業主,為抗旱救災,寧肯讓自己的魚塘干涸,毅然放水保證群眾人畜飲水。社會各界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全區共收到社會各界捐款505萬元。融匯集團主動捐助現金達50萬元,宗申集團捐助現金30萬元。值得一提的是,許多捐款的企業和個人,雖然這次因名額限制未被評為先進,但他們的無私行動,光彩照人,他們是心系災民、俠肝義膽、無私奉獻的無名英雄!這些生動事例,顯示了全區廣大干部群眾,顧全大局、一心為公的奉獻精神!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精神,我們才戰勝了高溫、戰勝了火災、戰勝了旱災、戰勝了抗旱救災中的各種艱難險阻,奪取了抗旱救災的偉大勝利!
三、弘揚抗旱精神,加快發展
高溫和山火中鑄就的抗旱精神,凝結著的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精神,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大發揚,自強不息人文精神的集中體現,是全區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繼承和弘揚這種精神,激勵全區廣大干部群眾團結、拼搏、敬業、奉獻,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弘揚抗旱精神,要把眾志成城、齊心協力的團結精神,轉化為激勵全區人民共同奮斗的凝聚力。“人心齊,泰山移”。全區各級各部門要團結協調,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保持和發展“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良好局面。全區人民要團結一心,圍繞富民強區全面建設小康宏偉目標,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合力。只要我們堅持和發揚眾志成城、齊心協力的團結精神,我們的力量將更加強大,我們的業績將更加偉大!
弘揚抗旱精神,要把自強不息、攻堅克難的拼搏精神,轉化為突破工作難點的戰斗力。“精誠所至,無堅不摧”。當前,抗旱防汛救災的后續工作是難點工作之一。我們要發揚連續作戰的拼搏精神,加強災后重建,解決群眾困難問題。要認真謀劃困難群眾的生活安排,確保災區群眾生產生活不受大的影響。從全區來看,重點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征地拆遷安置、建設資金短缺等工作,既是重點,又是難點,我們要發揚頑強拼搏的精神,努力工作,務求實效,千方百計解決這些問題,確保重點項目、民心工程建設順利推進。只要我們堅持和發揚自強不息、攻堅克難的拼搏精神,我們的發展道路必將更加寬廣,我們的前途必將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