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關下派幫扶工作總結會上的講話
五是立足于“促黨建、激活力”,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認真分析各村情況,切實改變個別村“兩委”班子“軟、散、弱”的狀況,充分發揮農村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著力培訓能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新型農村干部,形成年輕化、科技化、專業化的“領頭羊”團隊,為所幫扶村留下一支“永不撤離的工作隊”。各工作組積極指導新一屆村“兩委”按照“創先爭優”、“兩評一樹”和“基層組織規范化建設年”等活動的要求,加強長效機制建設,特別是結合“項目推進月”的實施,推動村務工作實現“四議兩公開”,逐步使村級組織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軌道。注重加強黨員教育和培訓,舉辦了慶祝建黨90周年系列活動。組織村居開展了“喇叭響起來,紅歌唱起來,路燈亮起來,村莊美起來,群眾樂起來”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力爭通過兩年的工作,使幫扶村成為班子有力、干群和諧、民風清正、鄰里融洽、矛盾最少的村,在和諧穩定上走在前列、做出表率, 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六立足于“提素質、樹形象”,培養鍛煉干部隊伍。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合格、素質過硬的下派干部隊伍是做好下派幫扶工作的關鍵,也是下派幫扶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我們始終把加強下派干部隊伍管理、提高下派干部隊伍整體素質放在重要位置,確保通過兩年的下派工作實現群眾得實惠、干部受煅煉的目標。一是注重學習。在下派工作之初,就專門舉辦了培訓班,組織全體下派干部學習了農村工作所需的理論、業務、法律知識等,邀請黨校教授進行授課,幫助掌握做好下派幫扶工作基本方法和本領。二是注重作風建設。深入開展“作風建設月”活動,統一組織各駐村組進行了民情日記、民情檔案及幫扶工作中的音像等各方面資料展評,讓各組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共同提高。倡導包村干部開通微博,交流幫扶工作心得體會,拉近與社會各界的距離,廣泛宣傳我市包村幫扶工作的成效。三是開展公開承諾。各工作組在項目建設中以向群眾承諾、向組織承諾、自身承諾為主題,以辦實事、解難題、樹形象、促發展為目標,著力強化全局意識、群眾意識、責任意識和實干意識,創建“讓組織放心、讓群眾滿意工作組”。大力倡導“五心”工作法,要求大家在工作中要全心負責、潛心研究、精心謀劃、用心推進、真心融入,帶著感情做好幫扶工作,力爭通過兩年努力,使幫扶村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群眾致富能力明顯增強,基層組織建設明顯提升。四是打造交流平臺。工作隊開辟了下派干部論壇,每三個月一期,每期確定一個主題,分批分次讓下派干部走上講臺,結合幫扶工作談想法、談做法、談經驗、談體會,進一步激發了熱情和干勁,推動下派工作創新發展。截至目前,已經舉辦了以“為黨旗添彩”、“打造精品工程”、“做一名讓群眾贊揚的人”以及“黨建統領 文化強基 構建和諧文明村居”為主題的四期論壇,為下派干部提供了互相交流、展現自我的有效載體。五是開展冬季重點工作“百日行動”。入冬以來,工作隊從農民培訓、基層黨建、就醫直通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等七項工作入手,從方案設計、活動實施、考核評價,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六是開展讀書季活動。工作隊把XX年11月、12月和XX年1月確定為駐村干部“讀書季”,建議每位工作隊員從學習農村知識到黨政理論、從現代文學到人文歷史,認真閱讀兩本以上的好書,用科學文化知識來武裝下派干部的頭腦,凝聚工作隊員的向心力,從思想上、知識上、境界上,為做好兩年下派工作打好基礎。七是創新幫扶工作評價機制。工作隊始終將群眾滿意作為下派幫扶工作的最高標準,努力創新幫扶工作評價機制。12月31日,在東營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對11個駐村幫扶村的近千名村民進行了幫扶工作電話回訪,進一步明確農民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做到了幫扶工作好不好讓群眾來評判,更為今年幫扶計劃的制定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一年來,各工作組思路明、措施硬、工作實,各單位領導對幫扶工作高度重視,全力支持,充分發揮本單位的職能優勢,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很好的成績,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開局。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努力克服一些幫扶工作存在的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是解決“浮”的問題。有的工作組下派干部沒有真正鋪下身子,時間和精力投入少,不能深入實際研究解決問題,口頭上條條是道,落實上寥寥無幾。二是解決“愁”的問題。個別幫扶單位和干部思路不寬,趟子不亮,對幫扶工作存在畏難發愁情緒。三是解決“衡”的問題。個別工作組幫扶工作行動慢,力度差,被動應付,遲遲沒有實質性進展。分析原因,雖然說有幫扶單位職能各有側重,幫扶工作各有難易這方面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因為主動爭取意識不強所致。四是解決“靠”的問題。個別村班子思路不寬,辦法不多,“等靠要”思想較嚴重,不主動想辦法、想出路,只是被動接受幫扶,不能利用幫扶創造條件,謀求發展。對這些問題,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及時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