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大學生發言稿(精選5篇)
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大學生發言稿 篇1
寒假開始時我以為這是一個溫馨團聚的春節,沒想到一場傳染病毒肺炎改變了這個假期。疫情爆發期,每天第一件事就是看一下全國疫情通報。雖然開始一段時間確診病例在增加,但我的內心卻沒有恐慌。因為我看到的是雷厲風行的黨和政府,迅速調動全國最優質的醫療資源到武漢,迅速建成雷神山和火神山醫院,征用各大場館和高校作為方艙醫院,全國上下捐助醫療物資和生活物資。這一切都讓我感受到無比的安全。
一支支醫療隊奔赴湖北武漢,為打贏這場阻擊戰挺身冒險,夜以繼日地奮戰在抗疫的第一線。此時的“白衣天使”已經成了披上“戰袍”的勇士。成了與“疫魔”作戰的逆行者。liwenliang、黃文軍 、夏思思等等,他們用生命詮釋了醫務工作者的崇高職業操守;李勇、趙華、林艷以及杜云、胡世林等等他們用熱血鑄寫了“英雄本色”。還有許許多多的名字,一個個銘記在這場“抗疫”的“史記”里。他們當中有醫生、有護士、有軍人、有社區工作者、有志愿者、有公務員,更有那些胸前佩戴著黨徽的共產黨員。他們不畏艱難,他們與時間賽跑,與“疫魔”抗爭,他們的壯舉著實讓人敬畏。
我堅信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在團結的中國人民積極配合下,我們終將戰勝疫情。作為當代的大學生,首先要在思想上對人和自然發展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同時培養可持續發展的意識。要做到人要與自然和諧共處,就要敬畏自然,保護自然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大自然。我們必須牢牢記住自然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必須摒棄“殺雞取卵”的發展陋習,要對自然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和開發,提各類資源的利用效率,最終實現可持續性發展,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共處。
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大學生發言稿 篇2
今天我收看了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觀看過程中我感觸良多。每個人在這世上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的生命都無法替代,誰的生命都值得珍惜。疫情面前,每個人的健康,都一樣地重要;生死關頭,誰不希望自己能夠平安無事。可是這場戰“疫”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人人都是抗擊疫情的主體。對普通人來說,做好自我防護就是對疫情控制最大的貢獻。眼下,各行各業復工開業,車流人流將明顯增多,傳染感染風險隨之加大,疫情防控壓力有增無減。自我防護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依然不能放松警惕:出門戴口罩,回家勤洗手必得繼續堅持。經過這一堂思政課的學習,我明白了許多。明白了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的道理,明白了愛國的意義。這不僅僅是一堂課,更是對我們人生引領。
第一,青年大學生要充分認識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疫情救治的經費由國家財政兜底,中央統籌調度全國醫療資源迅速馳援湖北,動員一切能夠動員的力量,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和死神競速。全國14億人民眾志成城,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的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這是我們成就事業的重要法寶,也為我們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必勝的信心。
第二,青年大學生要始終堅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有強大的祖國做后盾,有全國人民的齊心協力,有公開透明的信息,有細致的防護準備、科學的預防治療、強有力的保障措施,我們一定可以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迎接我們的一定是美麗的春天。
第三,青年大學生在災難面前要彰顯應有的擔當作為。愛國是最大的責任擔當,他要求我們每個人回應時代的挑戰,擔當起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
第四,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20__年有一個波折橫生的開端。大規模疫情的爆發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中華民族又一次面臨著前所未見的嚴峻挑戰。也正是在這樣的時刻,成千上萬的中國人凝聚起來,站在疫情的對立面,勇敢地抗爭著。他們是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是為研制疫苗不眠不休的科研工作者;是深入報道疫情進展的新聞人;是堅守陣地守護百姓的武警軍人;是連夜運送物資的駕駛員;是日夜趕工的建設者......無數人向著危險前行,在戰疫一線灑下汗水與熱血,甚至是自己的生命。他們是堅定地走進良夜的戰士,是手持火炬在漫漫長夜中堅守的勇敢者,他們是用愛筑起堅固城墻的中國人。他們是平凡而渺小的普通人,也是偉大而永不言敗的中國力量。中華民族從不懼怕困難,困難與挫折只會讓我們更加強大,經歷烈焰的燒灼,才會有浴火涅槃的重生。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
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大學生發言稿 篇3
大家好!
農歷正月初一,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專門研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是在疫情防控工作的節骨眼上,對疫情防控特別是患者救治工作的再強調再部署再動員,是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投身疫情阻擊戰的必勝宣言書、緊急動員令、科學作戰圖。我們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把握好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和發揮地方積極性主動性的關系,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務抓緊抓實抓好,讓黨中央放心、讓全省人民安心。
一段時間以來,全省上下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采取及時果斷、堅決徹底、有力有效的行動,堅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同時,我們要清醒認識到,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十分嚴峻,這場戰斗正處于艱苦、膠著的關鍵時刻,容不得我們有絲毫懈怠、半點馬虎。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疫情防控的長期性、復雜性和嚴峻性,增強底線意識、強化風險擔當,做好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工作準備、物資準備,堅定信心、克難攻堅、精準施策,不放過任何一個薄弱環節和工作短板,把疫情這頭“灰犀牛”防控住,把疫情防控主動權牢牢抓在手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
各地各部門要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得更全面更細致更到位,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努力把疫情的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重點要做到“五個更加”:
一是組織領導要更加堅強有力。進一步配強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力量,各地各部門也要跟進行動起來,加強協調、統籌、管控,更好地開展工作。
二是防控舉措要更加精準務實。以更嚴措施全方位落實“一級響應”,進一步實行限度減少公眾聚焦活動的管制措施,堅決關閉影院、KTV、網吧等相對密閉公共場所,停止一切集體聚餐活動,停止大規模群體性活動,積極引導市民少出門、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進一步加大人員排查和管控力度,按照“不留死角、不留盲區、不放過任何一條線索”的要求,在交通樞紐和主要交通干道實施最嚴密的人員排查;各市縣要組織鄉鎮、村(社區)干部,分片包干、責任到人,實施地毯式排摸、網格化管理,對醫學觀察的人員,落實一對一的跟蹤管理和點對點的隨訪措施。
三是救治工作要更加科學有效。進一步整合醫療資源,實行中西醫結合醫治,對所有確診和疑似患者實行定點治療,確保他們能夠得到及時醫治。特別要發揮浙大一院等學科優勢,更加注重發揮科研攻關的力量,更加注重保護和激發醫護人員的力量,認真總結已經治愈病例的診治經驗,指導和推動全省面上防控治療更加科學有效。要科學調配醫務人員力量,緩解他們的身心壓力,努力提高他們的防護能力。
四是宣傳引導要更加透明及時。充分利用新媒體等手段,加大信息投放密度,全面進行科普教育;公開透明發布疫情信息,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引導公眾不傳謠、不信謠;大力宣傳醫護人員先進事跡和普通群眾的感人故事,進一步凝聚民心民智民力。
五是責任落實要更加從嚴從緊。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要全部在崗在位,強化統一領導、統一指揮;防控工作密切的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和工作同志要深入一線,及時掌握疫情,及時采取行動,加強聯防聯控。各地要加強屬地化管理,落實首接首診負責制。省級防控部門和各地要組織專業力量,加強疫情研判和應急措施預案儲備。各級黨員干部要敢擔當、善作為,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中踐行初心使命。
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大學生發言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這個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在中華大地驟然打響。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肆虐,嚴重威脅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武漢的疫情牽動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無論是醫護人員,還是基層工作者,以及所有的黨員干部,在疫情爆發的那一刻,他們就拿起了“武器”奔赴“戰場一線”,因為有了他們,我們堅信這場戰爭的勝利屬于我們。
武漢封城后的24小時,有這么一群人朝著武漢去了,他們就是醫護人員。那天有一幕深深的觸動著我們的內心——年過八旬的鐘南山院士乘坐高鐵前往武漢,當疫情爆發后,鐘南山第一時間就奔赴疫情一線,他用行動詮釋著什么是“若有‘戰’,召必回”。
疫情爆發正值新春佳節,也是農村聚會聚餐,舉行壩壩宴的高峰期。由于缺乏專業的醫護人員、防護知識以及信息渠道,農村被作為疫情戰的“最后一公里”,在這里,廣大的基層工作人員就是戰爭的“沖鋒手”“排雷手”。大年初一,一則通知喚回了本應在家團聚的基層工作人員,各鄉鎮、各村、各社區的基層干部帶頭排查、帶頭走訪、帶頭宣傳,他們用大喇叭為村民播送疫情,讓那些心存僥幸、打算外出走親訪友、聚會聚餐的群眾留在了家里,讓打算舉辦婚喪嫁娶的群眾取消了宴席,他們打下了最難打的防控戰之一,用自身的安危換來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年。
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感謝那些在疫情中為我們奔赴前行的人,是他們用肩膀為我們承擔了下榻的重量。在疫情面前,我們沒有一個人能置身事外,對于廣大人民群眾能做的就是“宅”在家,這是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更是對社會、對國家的支持。中華兒女從不畏懼任何困難,從不會退縮,我們堅信這場戰爭我們肯定能贏,也必須要贏。
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大學生發言稿 篇5
張燈結彩的日子里,奔跑向我們的不僅是新春佳年,還有新型冠狀病毒。春晚照舊,走親訪友的可是大大減少,年味在援助武漢的硝煙中提前消散了。
對于我來說,似乎沒什么不同,只是過了一個令人憋屈的年而已。大部分同齡人應該也是這樣,在網絡、交流中迷迷糊糊地看那些病例病情,關注著自己城市的安危,也就算了。
記得當時的疫情已經很嚴重了,邢臺市已有了確診病例,雖然是在清河。大年初二的下午,我和高二的表姐在街上騎著車。漫無目的地走,但是并不感到彷徨。也許我們都壓抑得太久了。
那天是個陰天,直到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遺憾。風很涼,灰色的云很暗。我和表姐全副武裝,帽子口罩一起戴,看向對方時感覺親娘也認不出來。
其實我們很傻也很幼稚,那樣的所謂防護根本不管用。但我們穿上之后就心安理得地出了門,好像層層包裹不是為了預防病毒,而只是想給自己一個精神安慰而已。大約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我們騎著單車,沿著中華路一路向東。蹬的速度不快,可以聽到呼呼的風聲和叮叮當當的聲音。
我問她:“你這是叮當車嗎?”
表姐的眼彎彎的,口罩遮蓋看不清她的嘴角:“烏鴉不嫌自己黑,你怎么一直沒聽到自己車吱啦吱啦的?”
那種感覺很好,眼前是蔓延至遠處的天空,層層疊疊的灰暗和冰冷。慢慢悠悠地騎著自行車,只需要看著前方,只需要向前。無所謂什么方向或目的,身邊有同伴,不怎么健談但可以親密無間地聊天。
疫毒蔓延已經有一段日子了。可以從電視里看到,根源城市有多亂多可怕。很多普通人甚至確認了患病的人都想逃離,逃離那座疫毒之城。我們遠在河北,對新型冠狀性病毒的危險多有了解,卻總有一種置身事外的感覺。也許是因為大事不在自己跟前,也許僅僅是因為邢臺實在不起眼。好事碰不著,壞事也碰不著。
置身事外,明明知道它多重要多危險,明明知道它并不遙遠,但總讓人心不在焉。直到直面它的時候,才突然地恐慌,疲于應付。
聯想得似乎太多了。
沉默過后,我還是扭頭問表姐:“你中考前是什么感覺?”口罩加眼鏡的效果就是眼前一片白霧,我盡量把呼吸調緩,等它冷卻下來。
姐姐的身影在白霧里逐漸清晰:“大約是倉促吧。”
我們繼續向前走著,并沒有因為一次聯想而發展成更長的對話。我看著眼前灰和白摻雜的色彩,感到有點茫然和空虛。
在四面疫情的日子里,病毒在不斷逼近。突然斷銷的口罩是的證明。
比病毒更不講理的,是急速而來的中考。也許并不是因為它強硬,只是因為我們都沒做好準備。如果只是在逼近時才開始努力,當然倉促。病毒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消失,中考卻有著明確的日期。
在四面疫情的日子里,我們真的應該把握這次機會。也許不像病毒那么致命,影響的卻是一生。
大年初三那天晚上,表姐要回家了。夜色很濃,路燈下有淡淡霧影。人行道上行人寥寥無幾,樹影斑駁。表姐停下腳步時摘下了口罩,表情嚴肅地盯著我。眼神里有勉勵,有審視,還有難以捕捉的一點憂傷。她說:“這次不管你想不想,都必須背水一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