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董事會會議記要范文(精選3篇)
企業董事會會議記要范文 篇1
時 間:X年X月X日14:00
地 點:會議室
出席董事:
列席人員:(法律顧問)
缺 席:
主 持 人:
記錄整理:
會議提要:
1、聽取(單位)X年的工作總結
2、審議《標準(草案)》
3、審議《改進方法》
4、審議《X年X人員績效考核制度(草案)》
5、形成第X屆董事會X年第X次會議決議
會議決議:
根據章程以及董事會章程的規定,第X屆董事會X年第X次會議于X年X月X日下午14:00,在本X會議室召開。本次會議由董事長召集,會議按照通知所列議項進行,會議召集、出席人數、程序等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及本校章程的規定。
會議聽取了(單位)X年的工作總結,審議了《標準(草案)》、聽取了《改進方法》、審議了《X年X人員績效考核制度(草案)》。
經會議討論并通過第X屆董事會X年第X次會議決議,決議包含以下內容:通過《X年工作總結》、通過《標準》、通過《改進計劃》、通過《X年X人員績效考核制度》。
會議還要求各職能部門依照本校章程及董事會本次會議決議,認真履行職責,為實現任務目標做出不懈的努力。會議號召全體員工,團結一致,奮力拼博,敬業奉獻,為發展壯大貢獻力量。
出席董事簽字:
列席人員簽字:
X年XX月XX日
企業董事會會議記要范文 篇2
x學院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于27年9月11日下午在學校一號樓三樓會議室召開,會期半天。學校董事會成員出席會議,董事施銀節請假缺席會議。會議由周星增董事長主持。名譽董事汪燮華、忻福良和董事會秘書董圣足列席會議。
一、會議聽取并審議通過校長行政工作報告
會上,黃清云校長代表學校領導班子作行政工作報告。上學期,學校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獲得了“xx市文明單位”、“xx市輔導員培訓基地”和“技師學院”三塊牌子,進一步擴大了社會影響力;黨的建設得到加強;和諧校園構建工作向縱深拓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富有成效;教學質量持續穩步提升;科研工作有了較大進展;師資隊伍建設繼續推進。此外,圍繞學校中心任務,服務服從于教學,其他各項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進步。新學期,學校工作將繼續突出內涵建設,深入實施教學質量工程,全面啟動新一輪市級文明單位創建活動,加快和諧校園構建進程,力圖在學科建設、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質量上,取得新的突破、新的成績。
董事們普遍認為,在黃清云校長的帶領下,學校各項工作抓得緊,抓得實,是富有成效的。會議一致通過學校行政工作報告,并原則同意本學期學校的各項工作安排。
二、會議聽取并審議通過上學年度財務決算報告和本學年度財務預算
報告26-27學年度,學院學費總收入為8612萬元,實際經費支出為6111萬元,支出占收入的比重為71%,財務決算數比預算數略有節省。會議認為,學校行政班子在資金的安排和使用上,是經濟節約,同時也是講求效率的。鑒于新學年在校生規模有所擴大,教職工人數相應增加及工資調整等因素,為更好地穩定隊伍,改善辦學條件,增強學校競爭力,會議同意增加本學年度的經費預算,適當調高經費支出占學費收入的比例。會議要求學院行政班子進一步用好用活預算資金,厲行節約,講求效益,使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口上,將資金增量主要用于內涵建設,推動學院深入持久發展。
三、會議重點研討了下一階段學院學科建設及隊伍建設等問題與會人員結合各自工作實際,圍繞學科建設及人才隊伍建設等問題進行了熱烈研討,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形成了以下幾點共識:
一要大力加強學科建設和特色培育。學院發展到了本科階段,內涵建設應轉到以學科建設為切入點,確立學科建設在學校工作中的龍頭地位,確保學校持續快速發展。基于我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學校應大力發展應用型學科。在學校學科建設的起步階段,為了有利于跨越式發展,可先不明確誰是主干學科,誰是支撐學科等,而是鼓勵各個學科都快速發展,在發展中通過競爭形成主干學科,努力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強”的學科特色。系主任應把抓學科建設和隊伍建設作為主要職責。在特色培育方面,還要堅持嚴謹的校風、嚴格的管理,注重校園文化的建設。
二要采取切實措施,推進兩級管理。隨著學院規模的擴大,管理層次的增加,實行真正意義上的“三級組織,兩級管理”勢在必行。當務之急,一方面要切實加強系辦公室力量的配備,提升基層管理能力和執行力,完善各項基礎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快學校各行政部門的職能轉變,進一步下放管理權限,強化宏觀指導。
三要加快推進科學研究工作。科學研究,作為高校的三大基本職能之一,在民辦高校中同樣不能忽視。學院到了本科階段,加強科研工作,已成為一項極其緊迫的任務。為此,需要在以下三方面有所突破:(1)在科研隊伍建設上,要加快中青年教師的引進和培養工作;(2)在科研制度建設上,要將科研工作與教師及科研人員的業績考核緊密結合起來;(3)在科研經費的投向上,要加強對優秀科研人員的扶持,加大對優秀科研成果的獎勵力度。
四要更加重視隊伍建設,做好新老交替工作。隊伍建設是高校永恒的主題。在學院發展的關鍵期和轉型期,必須繼續大力推進隊伍建設,優化人力資源的配置。出于學院長遠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考慮,當前必須將隊伍的“年輕化”問題提到重要議事日程上來,并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快教師(含輔導員及實驗人員)與管理人員兩支隊伍的梯隊建設和接班人培養工作,以順利實現新老交替,確保各項事業平穩發展。
五要充分發揮民營機制優勢,進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在分配上,要妥善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堅持獎優罰劣,多勞多得,徹底打破“大鍋飯”現象和平均主義觀念;在用人上,要堅持任人唯賢,惟才是舉,杜絕任人唯親、排資論輩;在崗位設置上,要堅持因崗設人,做到競爭上崗,避免因人設崗、人浮于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工資能高能低”,也才能充分發揮民辦高校的體制機制優勢,促進學院良性循環和高效發展。
四、會議還討論了新一輪工資調整方案,并就老同志二次離退問題形成決議鑒于現行的單純以工作量計算為主的教師工資制度,已難以適應學院形勢發展的需要,會議原則同意鄭朝科副校長代表學院行政班子提出的新一輪工改方案,并強調指出,工資調整要堅持三個原則,即:(1)按勞取酬、優質優價原則;(2)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原則;(3)增量調整、優化結構原則。會議還專門研究了部分老年學科帶頭人的二次離退問題。與會董事對學院在初創階段就來校工作的老同志、老專家們,為學校建設與發展所作出的成績與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現階段,出于學科和管理梯隊新老交替的需要,以及從愛護老同志身體健康的角度考慮,會議決定:(1)凡年已屆滿7周歲的學科帶頭人、系(專業)主任以及行政部門負責人,原則上將不再續聘擔任實職;個別確因工作需要,且健康狀況允許加本人樂意的人員,經董事長或校長提名推薦、董事會集體研究同意,可適當再延聘一段時間,但最長不超過3年。(2)對于部分在學校創辦階段就來校工作,且對學院建設和發展作出過較大貢獻的二次離退人員,在其年滿7周歲不再續聘離職時(續聘人員除外),學校將視其工齡長短、崗位重要程度及其實際貢獻大小,給予其一定數額的一次性津貼,以作為對其貢獻的回報。這部分人員的名單及津貼數額,由學院提出,報董事會核準。
企業董事會會議記要范文 篇3
間:x6年6月25日上午9:50地點:聯通名苑10號2單元202參會人員:吳、董、于、吳、吳、吳、吳、呂(后參加)列席人員: 會議記錄:宇會議議題:討論《和諧家報》目前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會議內容:
一、董事長宣布會議主要議題
吳:今天我們召開這個董事擴大會議,主要就是研究解決《家報》目前存在的問題,明確當前需要做哪些工作,下面,大家就分別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暢所欲言。
二、與會人員討論情況吳:我覺得《家報》目前的問題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編輯,二是寫手。先說編輯存在的問題,還是責任感的問題,具體來說就是有惰性,雖然我是總編,但是我也沒有什么獎勵措施,每次到該出下一期的時候,我都不太好提醒督促當期編輯。再說寫手,當初辦報的初衷也不是為了單純的要文字質量,主要是為了全家人都能體會到參與的樂趣,無論會不會、能不能,每個家族成員都應該積極參與,或者以家庭為單位,每兩個月一篇,應該也不是太難的事。現在看來,《家報》發展遇到了瓶頸,如果要辦下去,就得人人出力,不能次次就指那幾個能寫,而且這與辦《家報》的意義也不一致,《家報》的興衰每個人都有責任,大家都好好整理一下思路,好好想想怎么辦下去。現在《家報》不能按時出,我也很無奈甚至氣憤,但更多是無奈。董:剛才總編說得很詳細,這個話題是父親節于躍請大家吃飯時我提出來的,大家當時討論得也很熱烈,起因是我發現前兩期打出來的兩卷兒報紙,拿到我家,又從我家拿到老于家,那兩卷兒報紙一直無人領,我不知道是打多了呢還是大家連看也沒興趣了。報紙已經辦了4年多了,現在要是停辦太可惜了。但是現在可能有人覺得報紙的事與自己無關,也不寫也不看,這個問題不解決,報紙辦下去也難。沒人投稿,難死編輯,有一期微微編輯,全是微微自己的文章,上期母親節,光是摘抄胡適的文章就占兩版,咱們報紙一共8版,要是6版摘抄,《家報》也就變味了。再說稿慌的問題:一是存在與己無關的思想,說重了是與己無關,說輕了也是沒信心了;二是獎勵機制不到位,懲罰不一定有,獎勵必須有。解決辦法就是固定專欄,每個專欄固定記者,編輯如果覺得哪個專欄稿不夠就直接找專欄記者,記者負責補足。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專欄,僅供參考:“要聞綜述”--可以是家族內也可以是社會上的、“他山之石”--外人投稿或別處經典、“社會廣角”、“居家美食”、“暮鼓晨鐘”、“閑情逸致”、“文化園地”、“七嘴八舌”、“生活妙招”、“眼見為實”。李東:我同意設立專欄,也同意五姨提出的以家庭為單位每兩月投一篇,另外,我建議設立一個資金池,按季度進行獎勵,做到獎罰分明,處罰上至少點名批評。于:報紙辦起來不容易,不能停,可能年青一代覺得報紙辦起來責任都落他們身上了,不行就雙月刊,獎勵機制應該有,該酬錢酬錢。吳:近來的問題是:編輯很努力,稿件沒人寫,包括我在內,認為有人能寫,我就不用寫了。現在一定要建立一個詳細的獎罰機制,每個小家每季度應該投幾篇,現在光憑編輯也很費勁,給編輯點溫暖。主要是投稿的獎懲機制一定要建立,編輯算一下,一個小家應該投多少篇,達不到怎么罰。報紙不能改為兩月一期,我們還得像個正經單位一樣,做好管理,領導層要有想法,提出來,各部門執行,隨之將家庭整體氣氛都提升起來。還有個接續問題,應該把報紙打算辦幾年定下來,到期就可以停下來,如果說停就停,帶給孩子們的影響也不好,對他們成長也不利。吳:制定個規章制度,以家庭為單位投稿,也不能一家人全忙,一季度統計一下,稿少的多出錢獎勵給積極的。全家人大部分包括我都有依賴思想,認為有人能寫,自己歲數大了,讓別人寫吧,可是年輕人工作又忙,這樣大家就都有理由不寫了。吳:獎可以,關鍵是怎么罰?吳:人家能寫的作者不圖以獎,不能寫的就罰錢唄。董:我家電腦里長年存一篇稿以備有人約稿,這篇投上去了就準備下一篇,不是能寫不能寫、會寫不會寫的問題。吳:可以罰錢,但也可以考慮聚會時表演節目什么的。李東:梁琦排版就他自己壓力也挺大,應該再培養兩個會排版的,建立一個A、B崗。吳:我也考慮過提議,滿五年以后可以改為兩月刊,不能因為辦《家報》給大家帶來太大壓力。我不太主張獎懲機制,要是大家都認罰還是解決不了問題,獎也是,大家都不差那點錢,還是應該喚起大家的責任感。不能因為報紙而大家感到負擔、壓抑、有包袱。稿件平均分配也不可行,像四姐、嫂子實在不能寫的,不能因為報紙寫稿有壓力再得高血壓,就是能寫的就多分配幾篇,不能寫的一年也寫兩篇。再一個也不用全部原創,摘抄也是報紙的一個組成部分,可以增加閱報量,不能寫的可以從這方面入手,互相取長補短。設立專欄的事嘗試過,每個月都讓每個孩子寫欄目太牽扯精力了。另外,不管大家、小家每家負擔一期編輯可行不。編輯很重要,主要約稿的力度很重要,約得勤點大家就不好意思拒絕了,就像于蕾編輯那期,多攪和攪和。作者每個人發揮自己的特色和作用,不能因為獎懲讓大家產生不良情緒。現在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引進外面的稿件,充實一下報紙。排版的事以前也想過不能讓梁琦一個人負責,讓昊邈、張明、于躍他們都參與進來,分擔一下梁琦的壓力,下一步考慮增加編輯,再多設一個排版。于佳:我覺得五姨說的勤攪和不解決根本問題,于蕾那個方式長時間也不好使,不是說你在微信里說一下大家就都寫了,有時候你約稿了人家都不寫,編輯能力也不一樣,我就欠缺,而且約稿也不想給別人太大壓力,個人寫作水平也不一樣,有時候我寫完了,都不好意思往報紙上登。吳:咱家出這個報紙是有壓力,但是對孩子們的成長也有促進作用,也能推動你突破自己,就像搞銷售一樣。吳:每個人想法不一樣,我也有像佳佳那樣的想法,自己水平有限,怕寫完讓人家笑話。吳:咱家人的性格都不愛出頭,也不愿意讓別人為難。于佳:開完會效果也不一定好,說的人多做的人少,而且不應該只局限在齊市這個地方,外地的南方的都應該發動起來,編輯也可以擴大一下,梁琦排版時候每期都得他自己上網找內容。賀林:大伙的意見我都不評論,我就說我自己,前年的時候我就提出辭職,現在我還想辭職,但我該寫還寫,要不我先交一篇日記,我以后再慢慢寫。吳:不攤派指標還是不行。宇:大家提出的問題我都同意,我只是覺得大家討論再多,最后還得有一個人決策。呂: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應該董事長行提出意見然后大家討論。我同意按家攤派指標。
三、董事長總結發言吳:咱們解決問題要有研究、有布置、有方案,辦報初始為什么大家積極,因為有新鮮感,現在不同程度地有惰性,而沒有及時總結,才出現現在這個狀況。具體解決辦法還需要開個全體會議征求大家意見:家報辦不辦?如果辦,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