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華人熱鬧的婚禮儀俗
敬茶過后,新郎新娘和眾人即享用茶點或午餐,食品的名稱通常都含有吉祥之意,在這之后,新郎陪伴新娘回娘家。
在過去,新娘是在婚后三天在新郎陪伴下回娘家,然后婚禮才算全部完成,這時新郎會送一只燒烤全豬給岳父岳母大人,表示他與新娘新婚歡愉。如有不滿意的事(如發現新娘并非處女〕,新郎可以把豬的耳朵或尾巴割掉。
今天,在結婚日當天,婚禮結束之前新娘就回娘家。不過,新郎當面送一只全烤豬及水果與蔬菜給岳家的習俗仍沿用到現在,岳家通常只收下一半禮物,其余的由新人帶回家去。
當新娘回訪娘家時,新娘及其夫婿需向父母親以及其他長輩親戚敬茶。
結婚日當天的禮儀結束后,男方通常會設晚宴宴請親友。過去,只有新郎的親友受邀赴宴,如今男方也會為女方安排幾桌,以宴請女方的賓客。
新加坡人赴宴通常都有遲到的習慣。實際上,遲到是浪費別人的寶貴時間,這是比禮貌的。因此,賓客應當準時入席。
婚宴的請柬一般都以新郎家長或聯同新娘家長的名義發出。如果雙方家長都已過世,請柬則以新郎最親近及最年長的親人(例如伯父、叔父〕的名義發出。
在婚宴上,新娘所坐的宴席有別于其他桌子,通常都鋪上紅色桌布,按華人的習俗,結婚叫做“紅事”,紅色象征歡慶和好運。男方與女方的宴席分設在新娘宴席兩邊,華人的習慣是“男左女右”,因此新郎應坐在新娘的左邊,面對著所有的賓客。
切蛋糕已成為新加坡人婚宴上常見的儀式,但是按照華人傳統,更有意義的禮俗是向來賓敬酒。為了答謝賓客,也為了給新娘引見男方的親友,新婚夫婦要到每一桌去敬酒,這敬酒是對每一個人的,即新郎得到各酒席去給每一位賓客添酒(或別的飲品〕。
如果酒席太多,新郎新娘無法一一向賓客敬酒,那怎么辦?可以安排新郎新娘聯同雙方家長站在臺上向賓客敬酒。
吃完了最后一道菜,新人和家長就會列隊在宴會廳出口處,向離席的來賓一一致謝和送別。
下一步往往是:新郎的親密朋友會留下來“鬧新房”,照字面的意思是到新娘房去惡作劇一番,這種古老習俗允許新郎的朋友向新娘開善意的玩笑,最常見的節目是新郎新娘各在一邊咬蘋果,或由新郎喂新娘吃東西。
如果婚禮是在婚姻注冊局或教堂舉行,我們建議至少應保留敬茶禮。晚宴并不是最重要的,但向長輩敬茶,則是華人辦喜事時一項非常重要的禮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