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獲獎感言十篇
作品獲獎感言 篇1
感謝三位評委老師的鼓勵和對《趕大集》作品的點評、認可,感謝朋友們的支持。個人覺得,攝影是一門高雅的藝術,是用鏡頭語言來表達、傳遞情感的,它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在我們的身邊有許許多多拍不盡的題材,這需要用心去挖掘,用心去創作。
當然,要提高攝影作品的成功率,就必須要有好的構思,而且是要提前的構思,要有目標地去拍攝,只有這樣才能從容應對擺在你面前好的機遇,恩賜總是會留給哪些勤奮又善于思考的人們。
針對“冬日街頭”這個主題,我也曾拍過不少的片子,之所以選擇《趕大集》這幅作品參入這個主題賽中,主要是感覺片子拍攝到的現場氣氛、人物的服飾色彩及肢體語言等能夠表述冬日里新農村和諧的生活景象,給人以溫馨幸福。
當然,個人還是覺得,如張莉華老師所言,畫面不夠精煉,有點雜亂,而且,如果哪時的天空能飄下些許雪花,或許又會是另一番景象,盡管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作品獲獎感言 篇2
首先感謝色影無忌三位評委老師的厚愛,感謝各位影友的關注和支持。
《游往天堂的魚》這幅照片是在江南某水鄉旅游時偶然拍攝的。當時我正游走到一處河塘邊,見一位阿婆正在自家的門前木床上晾曬魚干,于是便很隨意地上前與阿婆攀談起來,當問及逮的怎么都是些小魚時,阿婆直起身一臉嚴肅的回答說:現在哪里還有什么大魚喲。阿婆的這句話使我沉思良久,也使我突然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創作沖動。是呵,現在哪里還有什么大魚喲,記得小時候,隨便一條河溝里都能逮到很多的魚,可現如今,那些童年的小河早已干涸,稍大一點的河流,很難再找到一條沒有被污染過的。
江南水鄉亦然,小時候從課本上所了解的是一種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清澈的流水能夠淘米洗菜,現在我看到更多的是里面還能夠涮涮拖把而已。也就是二三十年的光景,我國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同時環境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這些魚兒原本是成群結隊地在清澈的河水里自由自在暢游的,可現在卻像一具具死魂靈,在無邊的黑暗中帶著恐懼、帶著不安、帶著憤懣、帶著無奈慘烈地,甚至是生死相擁地游向它們的天堂。
作品獲獎感言 篇3
去年的11月底,我們這座城市下了一場幾十年一遇的大雪。在往單位步行的途中,遇到了照片里呈現的一幕。從這個年輕母親的裝束上來看,應該不是本地人。她正在路邊等著出租車。但可能是雪天的緣故,一輛輛車從她身邊經過,很長時間她都沒有打到車。
凜冽的寒風夾雜著滿天飛舞的雪花打在了這對母子的身上,就在那一刻,有一種莫名的情感打動并深深的刺痛了我。她的家在哪里?她后背上的孩子是不是很冷?她什么時候能夠才能打上車?路上會安全嗎?還會遇到什么樣的困難?正是在這種情緒中,我一次次的按動了快門。
此次能夠獲此殊榮,非常感謝各位評委老師與色影無忌的支持與厚愛。特別是能得到雍和、林路及常河三位大師的點評,更是感到榮幸,也使自己對攝影有了進一步新的理解。
曾經癡迷于旖旎的風光攝影而遍訪名山大川,也曾經為參加各種影賽打龍而挖空心思。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現自己漸漸的走入了一個誤區,只重視圖片的形式感而忘記了注入更多的思想內涵,只留意名勝古跡與名山大川而忽略了身邊那些熟悉與平凡的人與物。在這個過程中,人也變得漂浮躁動。其實,攝影僅僅也就是攝影而已,一張圖片不僅僅要具備形式上的美感,而且還要有攝影者本人的情感表述和寄托。
每天我們身邊都在發生著各種平凡但又精彩的故事,或欣喜、或憂傷,或凝重、或滑稽,不管性質如何,但他們卻是自然真實存在并感動著我們每一個人的。正如羅丹所說:這世界并不缺少美,只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作品獲獎感言 篇4
二十年前就喜歡攝影,工作太忙荒蕪了。退休后,朝花夕拾,不為名利,就為健康,快樂
感謝無忌給攝影愛好者提供了這樣一個相互交流,學習的平臺,真是太方便了,想當年玩膠片的時候,自拍,自沖,自印,自擴出來的片子只能在有限的范圍里找幾個朋友交流一下,基本上是坐井觀天,夜郎自大現在好了,有了無忌這個平臺,既能發現自己的不足,又能學到別人的長處,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謅,好作品看多了,攝影水平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個人偏愛人文,紀實攝影,這次獲獎作品《監工》基本上是有備而拍,我家樓下的園林工程改造,進展緩慢,且不乏舞弊行為(有些我已拍了照片),當我發現有監工出現的時候,就拍下了這一場景(從我家窗戶拍的,可惜角度有限),現在社會的變化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我希望提醒大家正視這種現實
感謝諸位老師,朋友,兄弟的關注和支持,感謝評委的解讀和點評,今后定當多多學習,認真拍片,希望有更多有意義的作品奉獻給大家!
作品獲獎感言 篇5
愛上攝影,因為這世界有著難以用語言描述的美麗,只有鏡頭能夠真實、全面的記錄下這令人神往的瞬間。攝影好似生活的調味劑,每每完成一幅自認為滿意的作品,心情總是非常甜蜜愉悅,感覺生活中的陽光也更加明媚。呼上三五攝友,一同扛上長槍短炮拍照去,一起發現生活的感動,體味著攝影的樂趣。
當我看到這幅畫面時,我的心里被觸動了,一個尚未綻放的花蕾和兩片小小的葉子偎依在一起,花蕾好像一個媽媽一樣低頭和兩個小孩子在傾訴這什么,所以命名為瞧這一家子。而逆光拍攝把對象的輪廓清晰地表現出來,光線透過花莖帶來的明亮感,帶來了更加歡快的感覺。所以我毫不猶豫的按下快門,把這一幕定格下來。
感謝無忌給我提供了一個與廣大朋友交流的平臺,感謝各位影友的鼓勵和評委老師的點評,我會繼續提高自己的水平,努力奉獻出更好的作品。
作品獲獎感言 篇6
首先,非常感謝色影無忌為廣大攝影愛好者提供的這個網站和各種競賽活動,也非常感謝三位評委和無忌工作人員為無忌月賽所付出的辛苦工作和寶貴時間。我來無忌時間很短,但已經被這里眾多高水準的攝影人、豐富的圖片、活躍而友好的氣氛所吸引。
我的"流浪漢"一作是8月去歐洲旅游時在布魯塞爾街上偶得;貋碚碚掌瑫r非常喜歡這一張,正如評委們所說的,照片里虛與實之間通過一個難得一見的流浪漢表現出來,生動的廣告畫面和睡在街上的流浪漢構成了極強烈的視覺對比。同時,流浪漢所表現出來的細節又給該片賦予了有趣的看點而可能引出的各種解讀。我起了個直白的名字流浪漢就是不想預設框框而限制了別人的解讀?勺x性和聯想性正是此片的特點。
另外,月賽這次采用的聯合評選新方法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大家對評比的公開性、透明性、公正性及評選實際操作過程都無可挑剔,因而對評選結果也少有微詞。我是攝影新手,我把這次獲獎看作是無忌和評委們對廣大新手們的鼓勵和鞭策。
作品獲獎感言 篇7
春回大地,百花盛開,萬鳥爭鳴,正是攝影創作的上好時機。XX年3月7日下班,我駕車來到廣州市郊外,此時已臨近黃昏,只見上萬只小鳥在天空呼啦啦盤旋起舞,場景蔚為壯觀;突然,它們象接到口令似的,又齊刷刷地棲息在山上的高壓電線上,在晚霞的映襯下,仿佛幽靜的六弦琴音符。我一氣拍了幾十張,這張非常榮幸能獲得色影無忌月賽季軍,這里首先感謝廣大色友的支持,感謝評委的抬舉。
作為一個業余攝影愛好者,利用工作之余,攜帶上心愛的相機,多抽點時間,多跑些地方,約幾個影友,記錄周邊美麗的場景,抓拍身邊精彩的故事,不僅陶冶了自己的情操,也鍛煉了自己的身體。除了自己欣賞之外,還可在網站、報刊、電視上發表與大家共享,興許還能撞上運氣獲個攝影獎,親戚朋友們都跟著樂,不是么?
作品獲獎感言 篇8
在塔什庫爾干旅行期間,趕上了兩場塔吉克族的婚禮:新郎新娘家的親友們從四方趕來歡聚一堂,賽馬刁羊,打馕殺羊,唱歌跳舞,歡慶的場面會持續好幾天。
這張片子是在塔什庫爾干縣達布達爾鄉拍到的,時間是XX年10月底。
我支上架子,裝好機器,構圖,調焦,測好光,請這兩位姑娘站在那里,并請圍觀的其他塔吉克人騰出空間,在磨砂屏上再做精細的調焦時,發現年長的那位在向我微笑,也許她覺得我擺弄那個大家伙的樣子比較好笑,立即拆下磨砂對焦瓶,裝上膠片后背,拔下插板摁下了快門一氣呵成;氐奖本┠z片沖洗出來之后,發現嚴重過曝,方才想起當時可能是忘了收光圈了,過曝了至少3級。
好在膠片不會說話,膠片要會說話非得罵死我不可,好在有祥升行的小夏在,他能嫻熟地駕馭易麥康,亮部的層次細節都給掃出來了,成功地救了這張片子。
那天是晴天,光比很大,能用的是在陰影里的墻,院子里的強光提供了很好的反光(漫射光),讓人物面部不至于太暗。黃底綠邊窗戶點綴灰色的墻體,我有種強烈的感覺,這個窗戶拍出來色彩會比較漂亮,當我關上時,里面喝酒吃肉的塔吉克人開始嚷嚷,聽不懂他們說什么,意思能猜得到關上窗戶使得屋子里太暗,他們覺得不舒服。只好作罷,讓窗戶半開。這是一個遺憾。
大畫幅能提供高品質的影像,但用于肖像,人文、紀實是比較困難的,遠遠不如數碼方便,瞬間的捕捉很困難,成功的幾率不多,完全靠蒙,但我確實很享受這個挑戰,一旦成功,收獲的成果是普通數碼器材(目前)達不到的。
作品獲獎感言 篇9
林語堂曾說:藝術是創造,也是消遣。這兩個概念中,我以為以藝術為消遣,或以藝術為人類精神的一種游戲,是更為重要的。我雖然最喜歡各式不朽的創作,不論它是圖書、建筑或文學,但我相信只有在許多一般的人民都喜歡以藝術為消遣,而不一定希望有不朽的成就時,真正的藝術精神方能成為普遍而彌漫于社會之中。
感謝色影無忌提供了這樣一個以藝術為消遣的平臺,使得如我一般的普通人有機會得以更多的機會接觸到藝術,也使得藝術不再是高深和遙不可及的東西。
在這里也認識了很多的好朋友,是攝影使我們聚在一起,交流,學習,玩樂,它將會是我們一生的愛好。
照片的獲獎確令人興奮,非常感謝評委老師和各位朋友的肯定,它雖不能就此代表自己攝影整體水平有多高,但一定會使得我的業余生活更豐富。
作品獲獎感言 篇10
我的攝影作品獲得《全國專業報新聞攝影作品年賽三等獎》。有點出人意料。但更出我意料的是,獲獎消息近一年了,我竟沒收到只言片語的通知,F在假貨太多,包括各類評獎比賽,讓我喜中有憂。我納悶了,既然是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全國專業報新聞攝影學會舉辦的大賽,沒有獎勵也有個通知吧?要不是我自作聰明“搜一下”,還蒙在鼓里呢。
我下載網上報道,咨詢當地攝影家協會主席,主席很吃驚更激動,說全市歷史上沒有一人獲如此高獎項,說要在當地報紙宣傳一下。我怕“搞大”,又分辯不了真假“拒載”了。再說,《雪脈》是在東北長白山零下十五度天氣下拍攝的,是小小“索尼”卡片機拍攝的。初學攝影,什么技術不懂,獲獎純屬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