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要點
四、圍繞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文明單位創建
一要深入開展“思想道德宣傳年”活動。各鄉鎮、街道和各部門要充分運用新聞宣傳、燈箱廣告、模范墻、宣傳櫥窗、宣傳專欄等多種形式,宣傳本轄區、本部門各級、各類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跡和崇高精神,用身邊的事教育和感召身邊的人,引領人們崇尚模范、關注模范、爭當模范。
二要深入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等多種媒體,運用燈箱廣告、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依托社區文化活動站、市民和農民學校等基層宣傳教育陣地,深入宣傳普及禮儀知識,形成講文明、懂禮儀、守秩序的濃厚氛圍。以紅色經典和傳統經典為主要內容,以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為契機,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吸引廣大群眾參與,形成全民讀書的良好氛圍。廣泛開展“節約一度電、一張紙、一滴水、一粒糧”活動和節約型機關、節約型學校等創建活動,使勤儉節約逐步成為人們的行為習慣和社會風氣。
三要繼續加強文明單位創建。堅持以城帶鄉、城鄉共建,通過各類媒體宣傳和展示文明單位干部職工的工作生活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推廣文明單位創建經驗,推進全區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在黨政機關、社區、村鎮和大型企業廣泛深入開展各類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鞏固提升文明單位、文明行業、文明社區和文明村鎮創建成果。完善文明單位的考核驗收標準,對各類文明單位強化監督、分類考核,加強文明單位創建動態管理。
四要繼續加強文明城市和衛生城市創建。以創建國家文明城市和衛生城市為目標,按照構建“大城管、大巡防”綜合執法的模式,以“城市建設管理攻堅年”活動為載體,大力教育和轉變群眾不文明行為,繼續徹底的清理和整治各街路、市場、廣場等環境衛生臟、亂、差,嚴格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建立長效機制,長抓不懈,促使我區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有較大提高。
五要扎實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進一步加強對網吧的整治和監管,不斷優化學校周邊環境。深化“中華經典誦讀”和“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活動。豐富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抓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繼續實施好“西部助學工程”。
五、圍繞提高文化軟實力,進一步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一要爭取投入,加強文化陣地建設。爭取國家、自治區專項資金,改善鄉鎮文化站、社區服務站、新建小區、農民新居等場所的文化基礎設施。以實施“農家書屋”、“文化送書下鄉”、“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為契機,提高鄉鎮文化站、社區服務站服務水平,加強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實現區級-鄉鎮-村三級文化資源信息共享。繼續鞏固和擴大流動圖書點數量,發揮圖書服務社會的公共文化功能。加強鄉鎮、街道文化骨干學習培訓和交流,吸引民間資本投入文化建設。建設和管理使用好群眾文化活動中心,使之成為**區群眾文化活動的主陣地。
二要整合資源,抓好文化活動開展。以**市成立50周年大慶為契機,深入挖掘文化底蘊,匯聚文化人才,采取文藝演出、展覽等各種形式,宣傳展示建市50年來**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輝煌成就。組織開展好科教文體法律衛生“三下鄉”和“四進社區”活動,繼續抓好“2131”農村電影放映工作和各級各類文化藝術比賽活動,推動我區各類文化活動蓬勃開展,營造和培育出健康和諧的文化氛圍,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推進企業文化建設,以文化建設促進企業發展。積極探索形成政府引導、社會參與、依托市場的廣場文化活動新形式。
三要深入挖掘,打造文化品牌。以自治區黃河金岸生態建設為主線,整合我區沿黃河一線的文化旅游資源,做足做好生態觀光旅游項目,依托“黃河金岸”工程,重點打造北農場知青館、萬畝紅柳園、禮和回鄉風情農家樂等旅游項目;依托石嘴子古渡口建設,著力挖掘石嘴子“水旱碼頭”的歷史文化,再現工業經濟發祥地的輝煌;依托羅家園自然景點,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集農家樂、山地旅游和文化廟會為一體的文化旅游景區。依托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項目,著力把沉陷區建成集礦山文化、科普教育和休閑觀光為一體的地質生態公園。做好礦山博物館規劃建設及館藏資料收集整理工作。同時,加強宣傳推介,擴大文化旅游資源的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
六、圍繞提升能力,進一步抓好隊伍建設
一要加強學習。繼續鞏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果,認真學習中央、自治區和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相關文件精神,熟練運用履行崗位職責的必備知識,準確理解和掌握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所需要的新知識。二要加強培訓。加大對全區宣傳思想文化隊伍的培訓力度,積極組織各類人才培訓班,骨干研討班等多層次、多形式的培訓活動,努力提高思想認識水平、研究決策水平、組織協調水平和工作落實水平。三要更新觀念。要增強緊迫感和自覺性,破除思維定勢、陳舊觀念,克服自滿心理、畏難情緒,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以“敢打硬仗、善打硬仗、打贏硬仗”的精神開展工作,積極拓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內容、工作對象和工作渠道,不斷提高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