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學回信精神擔復興大任心得體會_學回信精神擔復興大任觀后感(精選3篇)
2023學回信精神擔復興大任心得體會_學回信精神擔復興大任觀后感 篇1
今天介紹的是在抗擊疫情一線感染新冠肺炎不幸殉職的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醫生彭銀華。
彭銀華,是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協和江南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醫生。他在抗擊疫情一線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因病情惡化,經搶救無效于2月20日21時50分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去世,年僅29歲。
按照原本的計劃,彭銀華和妻子要在2月1日(農歷正月初八)這天舉行婚禮。他辦公桌抽屜里還留著沒來得及發出去的婚禮請柬。因疫情關系,他和妻子推遲了婚禮,主動參加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堅守在隔離病區抗擊疫情的日子里,“白班加夜班”輪班倒,工作強度很大,雖然陸續有更多醫生加入進來,共同抗擊疫情,壓力得到緩解,但隨著疫情的發展,彭銀華再次選擇堅守。大年三十,同事們心疼他讓他回家休息,多陪陪未過門的妻子。他卻說:“讓更多有家人的同事多休息,我年輕,我先頂上!”彭銀華再次義無反顧穿上隔離衣,全身心投入到更需要他的戰場。
彭銀華的同事回憶說:“當時任務非常重,老百姓蜂擁而至,我們如果不把病人盡可能地收進來,他們就會流到社會上去,又會導致疾病的蔓延。”“那幾天,我們所有的醫生吃住都在醫院里面。”“當時的狀況是,如果有一個人休息一下,就意味著別人更累。”
那幾天,彭銀華與其他同事一起,忙著接收病人、辦理住院、開醫囑,還要安撫驚慌失措的病人,忙得連軸轉。他一度連續值班長達48小時。很多同事介紹說,彭銀華為人很熱心,經常沖在前面。在他們的印象中,即便平時,無論醫生還是護士,只要說“彭醫生,來搭把手”,他就會放下手頭工作來幫忙。
正月初一這一天,彭銀華倒下了。從1月25日(正月初一),到2月20日(正月二十七),彭銀華在醫院里救治了整整27天。一位微博網友曾在2月2日給彭銀華拍照,照片里他躺在病床上一只手擺出“勝利”的手勢看著鏡頭微微笑著。
2月20日晚,彭銀華經搶救無效去世。如今他辦公桌抽屜里的結婚請柬,還沒來得及發出去,推遲的婚禮也永遠無法舉行了……
《人民日報》官微推出悼念彭銀華醫生的文章,深情地說:“29歲的彭銀華,還那么年輕,但在緊急時刻,這個小伙子的作為,值得所有人敬重,彭銀華,失去你,我們真的很心痛!”
悼念彭銀華醫生
麥和幸
一聲霹靂似雷驚,未待凱旋竟犧牲。
請柬改期傳鼓角,婚紗除下換袍征。
忘身已成慣用語,舍己贏得身后名。
雨后彩虹猶燦爛,人生最美是逆行。
2023學回信精神擔復興大任心得體會_學回信精神擔復興大任觀后感 篇2
一大建黨時的初心與使命,與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形成了歷史的呼應;“紅船精神”所承載的首創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正成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精神支撐。
旭日下揚帆,鯨波中起航——因為有了紅船的意象,中國革命歷程形成了一幅動態的歷史長卷。以水載舟、依水行舟,成為了我們黨“來自人民”“為了人民”的寫照;乘風破浪、劈波前行,成為了我們黨百折不撓、砥礪前行的比喻;高揚風帆、校準航向,成為了我們黨堅定信仰、矢志不渝的象征。一只紅船在歷史中前行,從南湖起航到奮楫金沙江、從四渡赤水到飲馬長江,將紅旗插在了井岡峰頂、遵義城頭、延安寶塔、西柏坡上,把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串聯成一幅動人心魄的大潮行舟圖。
“紅船精神”呈現在建黨偉業中。近代中國無數志士的不懈追求和遠大理想,濃縮于這條小船;一個民族開天辟地的大事件,發生于這條小船;中國革命的嶄新一頁,肇始于這條小船。“紅船精神”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建黨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昭示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紅船精神”呈現在建國大業中。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社會主義制度落地具有數千年文明史的東方大國,人民民主專政、人民當家作主徹底改變了“帝王將相家譜”的中國政治文明。從一個積貧積弱、山河破碎的舊中國,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中國,建國大業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中國共產黨人的首創精神、奮斗精神和奉獻精神。
“紅船精神”呈現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抉擇中。由“大鍋飯”到“大包干”,由單一公有制到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由“按勞分配”到“多種分配方式并行”,改革開放再顯首創精神;市場化改革破困前行、經濟特區建設篳路藍縷,改革開放再證奮斗精神;“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制度不能動搖的原則”,再次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
“紅船精神”呈現在新時代的氣象中。在黑云壓頂的民族危亡關頭開出大道,黨的一大有開天辟地之功;面向建黨百年,面向兩個一百年目標的歷史交匯期,黨的十九大同樣是在進行新的開天辟地。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當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不忘“紅船初心”、闡揚“紅船精神”,有了新的時代內涵和現實指向。
20xx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就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專程從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興,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宣示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的堅定政治信念。12月4日,弘揚“紅船精神”座談會在浙江嘉興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王滬寧在講話中指出,要認真貫徹關于弘揚“紅船精神”等革命精神的重要指示,推動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向深入,激勵和鼓舞廣大干部群眾用偉大精神推動偉大實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為實現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任務不懈努力。這些,讓“紅船精神”成為了今天萬千黨員團結奮進的思想基礎,為結合時代特點弘揚“紅船精神”,提供了指針。
此時潮平岸闊,且看風正帆懸。被我們黨偉大歷程印證了的“紅船精神”,必將繼續推動新時代的磅礴偉業!
2023學回信精神擔復興大任心得體會_學回信精神擔復興大任觀后感 篇3
20__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新型冠狀病毒的到來打破了往日的寧靜生活,面對新冠病毒這個惡魔,涌現了一大批奮不顧身的勇敢戰士,他們是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是晝夜不停搶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工人們,也是堅守各個在各個卡口的警察叔叔、社區工作者、志愿者……電視里一樁樁新聞、一篇篇報道讓守在家里的我明白了:人間自有真情在。
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奮戰在抗疫一線:掛帥出征的鐘南山爺爺給了全國人民一顆定心丸,幾次趕赴武漢的李蘭娟奶奶帶著她的團隊日夜奮戰,86歲熱血洋溢寫請戰書的張景道爺爺令人肅然起敬!除了這些讓人敬仰的英雄,我的身邊還有很多普通的可敬的逆行者:我媽媽作為一個市場監管工作人員從疫情開始每天上班,全力捍衛市場穩定;我爸爸和老師們雖然在家,他們每天對學生們進行指導,積極參加志愿者活動;我舅舅是一個醫生,天天在醫院上班……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決戰疫情,眾志成城,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祖國一定能挺過難關,迎來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