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圣誕節安全教育講話稿(精選3篇)
2023年圣誕節安全教育講話稿 篇1
“圣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寫。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圣誕節是一個宗節,我們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穌節。這一天,世界所有的信徒會都舉行特別的禮拜儀式。但是有很多圣誕節的歡慶活動和宗教并無半點關聯。交換禮物,寄圣誕卡,這都使圣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圣誕節是信徒世界最大的節日。
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穌降生和受洗的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epiphany,亦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耶穌向世人顯示自己。當時只有耶路拉冷的教會例外,那里只紀念耶穌的誕生而不紀念耶穌的受洗。后來歷史學家們在羅習用的日歷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著:“基督降生在猶大的伯利恒。”經過研究,一般認為12月25日伴為圣誕節可能開始于公元336年的羅馬教會)約在公元375年傳到小亞細亞的安提阿,公元430年傳到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那路撒冷的教會接受得最晚,而亞美尼亞的教會則仍然堅持1月6日主顯節是耶穌的誕辰。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也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這一天又是羅馬歷書的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的異教徒都把這一天當作春天的希望,萬物復蘇的開始。可能由于這個原因,羅馬教會才選擇這一天作為圣誕節。這是教會初期力圖把異教徒的風俗習慣信徒化的措施之一。后來,雖然大多數教會都接受12月25日為圣誕節,但又固各地教會使用的歷書不同,具體日期不能統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為圣誕節節期(christmastide),各地教會可以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這段節期之內慶祝圣誕節。自從12月25日被大多數教會公認為圣誕節后,原來1月6日的主顯節就只紀念耶穌受洗了,但天主教會又把1月6日定為“三王來朝節”,以紀念耶穌生時東方三王(即三位博士)來朝拜的故事。隨著信徒的廣泛傳播,圣誕節已成為各教派徒,甚至廣大群眾的一個重要節日。在歐美許多國家里,人們非常重視這個節日,把它和新年連在一起,而慶祝活動之熱鬧與隆重大大超過了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的節日。12月25日的主要紀念活動都與耶穌降生的傳說有關。耶蘇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穌是因著圣靈成孕,由童女馬利亞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為“耶穌”,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當馬利亞快要臨盆的時候,羅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務必申報戶籍。約瑟和馬利亞只好遵命。他們到達伯利恒時,天色已昏,無奈兩人未能找到旅館渡宿,只有一個馬棚可以暫住。就在這時,耶穌要出生了!於是馬利亞唯有在馬槽上,生下耶穌。后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圣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穌的出世。圣誕節便是於十二月二十五日紀念耶穌的誕生,但真實的誕生日就沒有人知道了。十九世紀,圣誕卡的流行、圣誕老人的出現,圣誕節也開始流行起來了。
2023年圣誕節安全教育講話稿 篇2
尊敬的馬書記、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
本學期已經走過一半,我們還有半個學期就放暑假。我們有假期,安全無假期,為了使你們能夠愉快的度過接下來的半學期, 我們學院組織開展了這次安全教育大會。我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說《安全就是愛》,寫得很好。那么今天我講話的題目就是《安全就是愛》,希望與同學們共勉。
在這里,我不想聲淚俱下地講述一個個血淋淋的安全事故,也不想先聲嘶力竭地強調安全的重要性,因為,那會使人感到安全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也會使大家感到煩悶不安。
但是同學們,你們可知“安全”也有它的另一層含義?那就是愛!你可知道,每次當假期你又沒有準時回家,父母望著空洞洞的房間,心中有種無言的失落。房間已打掃得干干凈凈,可依舊沒有聽到你甜甜的聲音“爸爸、媽媽,我回來了”。無意中你忽視了家,忽視了父母,忽視了時間……,可父母卻在心里牽掛你!安全就是愛!
你可知,當你失意的時候,家人和老師時時盼著你快樂;當你生病的時候,家人和老師時時盼著你健康;當你努力的時候,家人和老師時時盼著你成功;當你外出的時候,家人和老師時時盼著你安全。安全就是愛!
生與死之間有段距離,我們叫它人生;如何走過人生,這就是生活;怎樣才是幸福生活,就是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如果沒有了你,我不知道你的家人將如何生活。
當你喝酒的時候,懂得愛自己和家人嗎?當你一個人深夜晚歸的時候,知道你身邊潛在的危險嗎?當你使用違規電器的時候,你考慮過可能出現的嚴重后果嗎?當你出現意外時,你想過愛你的人的感受嗎?安全就是愛!
作為老師,當我找不到你的時候,我真的很擔心,我甚至做夢都夢見你回來,為你默默的祈禱;當你得甲流時,我真的很擔心,希望你早日康復,盡早見到健康的你;當你偷偷使用電爐、熱水棒是,我真的很擔心,為你和你寢室同學的安全捏把汗。我們,老師真心希望能對你們的父母“負點責任”,以實際行動關愛你的安全。生命是脆弱的,它僅僅是一張單程車票,終點站就是生命的另一種形式,因而,這短暫的人生路程對我們是彌足的珍貴,我們要珍惜它的時時刻刻,記憶它的分分秒秒。逝去了,也就沒有了。
每次父母和你在一起的時光是何等的快樂。你知道嗎?因為你的平安,生活才會實在;因為你的平安,父母才能真摯去愛你;因為你的平安,父母才有最貼心的關懷。無論你在家還是在外,學習還是玩耍,都要注意安全,不要辜負父母及家人和老師對你的愛
為了安全,我們就要學習、懂得必要的安全知識,時刻提高警惕。下面我就來向大家談一談有關安全方面的知識。
一、交通安全方面。
有些事件我就不再舉例,但有一點,我們稍加注意,就會安全!
二、活動安全方面。
1、不私擅自離校,要和同學或老師打招呼,告訴他去哪干什么。
2、不得野浴,如游泳必須考慮周全。
3、遇到突發事件,搶劫、有小偷等等,要學會保護自己,沉著冷靜,量力而行。
三、飲食安全方面。
1、不要吃不明食物和剩飯菜(尤其是夏天),以防食物中毒.
2、不要經常吃零食,更不要吃過期食品或發霉、有異味、變質、不衛生的食品。
3、不要飲酒,禁酒就是禁止喝酒。
四、自然災害安全方面。
1、雷電。
我猜想我們云南將進入雨季,雷擊事故都是被害人缺乏防雷安全知識,不知道在發生雷雨天氣時,滯留在大樹下或空曠地帶有遭受雷擊的潛在危險性,不懂得自我保護而導致雷擊事故的發生。專家提醒,如果你在野外開闊地帶活動,感覺到頭發豎起或皮膚發生顫動時,可能要發生雷擊了,要立即倒在地上或者雙膝下蹲,向前彎曲,雙手抱膝。
有關專家提醒市民:下雨打雷時不要靠近金屬門窗和金屬管道,不要或減少使用電話和手機,切勿站立在山頂、樓頂上或接近導電性高的物體。不宜進入和靠近無防雷設施的建筑物、車庫、車棚、臨時棚屋、崗亭等低矮建筑。
對于農村地區來說,農民外出遇到打雷無法躲入有防雷設施的建筑物內時,要將手表、眼鏡等金屬物品摘掉,千萬不要在離電源、大樹和電桿較近的地方避雨;盡量降低身體的高度,以減少直接雷擊的危險;雙腳要盡量靠近,與地面接觸越小越好,以減少“跨步電壓”;野外最好的防護場所是洞穴、溝渠和峽谷。
2、地震。
其它我就不詳細講了!
生活中無處不存在安全;
生活中無處不需要安全。
安全真的是一種愛。安全的愛是父母對外出兒女永遠的牽掛,是朋友寄來賀卡上的眷眷祝福,是同學帶著微笑的一聲問候,是老師對你們最真摯的關照,安全更是一種以人為本奏出的愛之歌。大地蘇醒,春風又綠。我們要把平安的種子撒播進自己的心田。當它發芽開花、長成參天大樹,我們必將收獲更多的快樂、祥和、幸福和安寧。讓我們時刻注意安全,生活永遠充滿愛。
安全工作是我們學校首要工作,我們學校始終就高度重視安全工作。學校建立健全了各種安全制度,成立了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全校師生進行經常性的和重點時段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督導工作,保證了學校的安全工作有組織、有領導、有制度、有落實。學校通過各種途徑,來加強對我們的同學進行交通、防火、防水、防毒、防電、防盜、防傳染病和防不法侵害等方面的安全知識教育。并通過班主任與我們同學簽訂“安全管理責任書”、 通過學院領導與輔導員、班主任等關老師簽訂“安全工作責任書”,不斷強化和提高全校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和安全責任感,努力消除各種安全事故隱患,保證了學校工作的正常開展和同學們身心的健康成長。
送大家二句話,一個人的毀滅,對你的家庭可能是百分之百的毀滅;我們付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來杜絕任何一個百分之百的毀滅;愛自己、愛他人,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
2023年圣誕節安全教育講話稿 篇3
每當打開電視機看新聞,常常會有一些車禍的消息;每當上網瀏覽,常常會有一些車禍的消息;每當人們茶余飯后雜談,常常會有一些車禍的消息。那些慘不忍睹的場面,讓人觸目驚心。俗話說:“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尤其是當今車輛發展迅猛的時代,交通安全問題顯得日益嚴重。如果不遵守交通規則,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車禍,“碰”的一聲,人的生命馬上就可能會被死神的魔掌吞蝕。
瞧,我們身邊不就發生過一個個活生生的事例嗎?有一位司機載著兩位乘客,由于酒后駕車,不幸撞上了大樹,就因為這樣,造成了車毀人亡:車輛斷成了兩截,并且使兩個人當場死亡,另一位身負重傷的慘狀。還有位司機,由于在路面上行駛時嚴重超速,無法及時躲閃轉彎的汽車,最后與那兩車相撞,造成了嚴重的交通事故。還使兩個人分別受重傷和當場死亡。這真是害人害己啊!一輛大客車從赤水市開往遵義市途中,翻下五十多米深的河谷,造成20人死亡;這些車禍發生以后,有的家庭從此傾家蕩產;有的妻離子散;有的孩子從此成了孤兒,有的在車禍中雖然保住性命,但身體留下了殘疾。這是血的教訓!這是慘痛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