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有關青春無悔演講稿(通用3篇)
中學生有關青春無悔演講稿 篇1
有這樣一位女孩,小的時候,常常望著星空發呆:長大后干什么呢?做一個英姿颯爽的女兵,當一個風風光光的明星,還是成為一名事業有成的女企業家?可她長大后,偏偏考到了一所師范學校----這,就是我。
記得剛入師范時,我們是意氣風發,頭頂戴著絢麗的花環,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當工作以后,我和我的學生成了生活的朋友、學習的導師。教學實踐中也使我懂得了“累”字的,懂得了“愛”字的結構,懂得了該怎樣去教我的學生。我不再把夢想寄托給星星,而是把更多的精力傾注在孩子們的身上。我用真誠換取孩子們的信任,用愛心呵護他們的成長。“潤物細無聲”,孩子們一天天地進步了,一天天地長大了。聽著他們從幼稚的“牙牙學語”到朗誦一首首美妙的詩歌,我深切地感悟到了當教師的光榮和自豪。
光陰荏苒,轉瞬間在教育戰線上我已快度過六個春秋。回首這兩千多個日日夜夜,酸甜苦辣各顯其間,摸打滾爬中我漸漸熟悉了教師這個行業,默默耕耘中也漸漸有了一些收獲。曾經懷著對遠方神圣的熱切向往,我毅然選擇了教師。為了朝拜遠方那心目中的圣地,我日夜兼程卻無怨無悔。無數個白天黑夜,我遠離了喧囂人群,告別了燈紅酒綠,擁向那燈火闌珊處。我自與那清風白云作伴,在知識的海洋中贏取那心靈的海闊天空。教師,這個神圣的稱呼,它如磁石吸引我游離的目光,安撫我躁動的心河。多少個寧靜的夜晚,我安于寂寞,筆耕不輟。有時,為了備好一堂課,我認真鉆研教材好幾遍;有時,為了準備一篇材料,我翻閱大量書籍,不斷學習新知,提升教育理念;有時,為了完成學校交給的緊急任務,我放棄休息天加班加點直到雄雞報曉。
一燈如豆,四壁清輝,在漫漫的求索與執著的進取中,我逐漸感悟到人生的哲理:甘于寂寞是成熟的標志。因而我感覺自己在前進,在成長。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培根說的一句話,我們不應該像螞蟻單是收集,不應該像蜘蛛只從肚里抽絲,我們應該像蜜峰,既采集又整理,這樣才能釀出香甜的蜂蜜。昨夜微霜初渡河,今晨秋風凋青發。每一項新的工作,對我來說都是一項挑戰,我告誡自己只要大膽去做,生命便會實實在在,只要放手去干,事業便會充滿陽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讓自己在充實中完善自我,在寧靜中儲積生命的動力。還是魏書生說得好:把自己平凡的工作當作宏偉的世界去研究,你就會發現無窮的樂趣。
有一件事深深地觸動了我。有一天我感冒了,很嚴重。我嘶啞著嗓子去給學生上課,那天恰巧我穿了件新衣。剛走進教室,一年級的孩子們就圍了上來大呼小叫地說:“老師,你今天好漂亮啊!對啊對啊,真好看!”我剛張開嘴讓他們安靜下來,突然有個聲音大聲地說:“不要吵了!老師的嗓子啞了!老師的嗓子都啞了!”頓時整個教室安靜了下來,孩子們都在自己的座位上端正地坐好,安靜地看著我。當我張開嘴讓他們跟著我讀書時又有同學舉手提議:“老師,我們今天寫作業吧!我們能自己寫,那樣你的嗓子會好得快些,媽媽說嗓子啞了要少說話!”多懂事的孩子,只知他們平時愛惹我生氣,不知他們竟也知道關心我!下課了,孩子們硬要把剝好的橘子塞進我的嘴里,說:“老師吃了它吧!吃了你的嗓子就會好了!”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那么多顆幼小的心靈對我的撫慰,感受到了他們對我的理解和支持,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心甘情愿了!
在實驗小學這個大家庭里,充滿愛心的老師又有多少啊!我看見教師們像辛勤的農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為同一塊土地精心耕作、無私奉獻著。青年教師們把青春年華扎根于三尺講臺而無怨無悔;中年教師們將家庭擱置一旁而全身心地撲在教學工作上。你再看那些老年教師,雖然已年過半百,卻從未掉過一節課,他們精心地在學生的心靈中播撒著知識的種子。每上一節課,即使是上了十幾遍,幾十遍的舊課,他們都從頭到尾,一筆一劃,認真地寫出教案,匯集和補充大量的新知識、新信息。他們沒有驚人的壯舉,沒有耀眼的光環,只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用愛心譜寫著一曲曲動人的樂章,將學生引向知識的彼岸。每每看到學生們一雙雙如饑似渴的眼晴時,我們會伏案工作直至深夜。不論多么勞累,多么疲倦,一站上講臺,我們又思維敏捷,精神抖擻。看到有的學生上課開小差,不完成作業時,我們會不厭其煩地給他們講時間的寶貴、知識的重要……為了學生們,我們甘為春蠶,愿化紅燭,嘔心瀝血!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中學生有關青春無悔演講稿 篇2
正值20__年春節,一種新生的病毒開始在武漢蔓延,對人類開始了致命的攻擊,于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從這里爆發了,這是人與病毒之間的戰斗。一群大愛無疆的白衣天使舍小家顧大家,逆流而上。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它相信自己會贏,因為有愛在它身邊。
鐘南山院士耄耋之年臨危受命,奮戰在疫情第一線。請戰書上鮮紅的指印和鏗鏘有力的話語,不時浮現在我眼前。在這次抗擊肺炎病毒的戰役中,無數白衣天使化身戰士,擋在了14億國人的前面,他們與病毒殊死搏斗,冒著生命危險為全國人民筑起一道安全防護墻,他們的名字,值得我們所有人銘記。他們,身處險境卻不眠不休,疲憊虛弱卻屹立不倒,堅守在抗擊病毒的最前沿。白衣天使的身影是我們身邊最美的逆行者。
醫護人員奉獻了自己,作為小學生的我們又能做些什么呢?
1.當好防疫衛士。每天了解當前疫情現狀,學習一些防疫知識和技能。
2.養成良好習慣。注意個人防護,盡量不出門,出門戴口罩,要勤洗手,隨時保持衛生,確保身體健康。
3.完成學習任務。雖然居家學習不同于在校學習,學習環境發生了變化,但是我們仍要認真對待,做到自主學習,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4.堅持鍛煉身體。沒有強健的體魄是不行的,所以要堅持增強體質,只有身體健康了,病毒才會乖乖投降。
沒有敵人,亦是戰爭;沒有硝煙,亦是戰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14億國人的心。眼前的形勢雖然很嚴峻,但是中國有足夠的信心戰勝重重困難,打贏這場攻堅戰!
讓我們向武漢致敬,向堅守在那里的市民和醫護人員致敬,向馳援武漢的所有隊伍致敬!
中學生有關青春無悔演講稿 篇3
父親常說,作為男子漢應當自強不息,就像蒲公英一樣,離開母體,到哪兒都能夠萌芽。
父親常教我要自立,他說不想我成為一個只會依靠父母的孩子。所以我在很小的時候,他便無情地把我“驅趕”出大門,買菜、買日用品、參加夏令營、旅游……越走越遠。此刻回味起來,才懂得當時稚氣的孩童,竟然成長了如此之多。
記得有一年暑假,我鬧著要去伯父家里玩,圍著父親鬧了三天三夜,父親耐不住了,一句話拋過來:“要去自我去。”當天午時,父親就買好了車票。這下我較真了,七手八腳收拾好了行李包,背在背上。那黑色的巨大行李包,像高大的山峰一樣壓在我當時幼小的身軀上,小臉憋得通紅,還擺擺手說:“別管我,我能行。”就這樣,我被送到了車站。小孩的心境像天氣,變化無常。到上車的前一刻,我那倔強的氣勢竟然崩潰了。望著那旅行大巴,我出爾反爾了,哀求父親不要“趕”我走。父親笑了,被我像風一般的轉變都笑了。他蹲了下來,撫摸著我的頭,還塞了一張紙條給我,道:“這是地址,你過了海關后找到的士站,跟司機伯伯說就是了,記得找零錢。這是你的起點,期望你有一個愉快的暑假。”當時我并不明白那“起點”是什么含義,只覺得經父親一說,出遠門就跟買菜般容易。最終,我真的去到了伯父家。那個暑假,除了歡樂和成功的喜悅,我還收獲了一樣東西。
那就是自立。自立使我成長了,成長讓我明白了那“起點”的含義。每個人的童年和少年之間都有一個新的起點,那就是自立的起點。因為有了自立,我們才能一步步地走向真正的成熟。所以,我們應當收拾行裝,從自立的起點上,朝氣蓬勃地向自立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