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在善于創新主題班會上發言(精選3篇)
大學生在善于創新主題班會上發言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在座的同志們:
大家好!
非常高興今天能夠站在這里,與大家共同探討實踐科學發展觀、推動發展的話題。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開拓進取、大膽創新,推動又好又快發展”。
首先,我想給大家講這么一個真實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浙江省臨安市。臨安市是浙江省山核桃的主產地,山核桃年產量占了全國的70%。但是在前幾年,他們的銷售情況卻并不樂觀。這是為什么呢?原來呀,很多消費者都覺得這個山核桃好吃,但是核桃殼卻很難咬開。如何才能打破這個制約銷售的瓶頸呢?經過一番思考,臨安市想出了一妙招。這個妙招說來其實很簡單,就是在山核桃深加工的基礎上,把它稍稍砸碎,在吃的時候用手輕輕一掰就可食用,非常方便。這種山核桃一上市,立即受到了大家歡迎。就是這么一個小小的妙招,讓臨安市當年就增收了3000多萬元。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面對日趨激烈的競爭,面對當前的國際金融危機,我們如何才能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我們的企業如何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我們個人如何才能取得事業的成功浙江省臨安市砸碎核桃增收的事情,給我們一個重要啟示:創新是進步的源泉!只有開拓進取、大膽創新,才能不斷加快發展。正如所說“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xx大報告中也提出,全黨同志要“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
踐行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而創新是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支撐。那么,何謂創新創新就是站在上升、前進、發展的立場上,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規、安于現狀的舊觀念,促進新事物的成長和壯大,實現事物的發展。創新要求敢于提出新問題、敢于解決新問題。
大家都知道,我們XX區距離瀘州市主城區有12公里,是典型的邊緣區,區域經濟總量小。選擇什么樣的發展路子才能盡快擴張區域經濟總量呢?20xx年,區委、區政府創新提出“1234”發展戰略,給全區經濟科學發展指明了道路。經過兩年的努力,區域經濟總量開始擴張。數據顯示,20xx年,我區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家、其中億元企業就有4家。
瀘州市超強機械公司是我區的一家重點企業。該公司在改制前,是一家瀕臨破產的鄉鎮企業。如何拯救公司于水生火熱中呢?公司一班人大力實施體制改革,大膽創新管理制度,不斷培養技術人才,不斷開發新產品。新管理、新技術、新產品讓公司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得以絕路逢生。所以,公司能夠走向發展,能夠走向壯大,能夠成功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有消息傳來,目前公司已躍升為四川省500強企業。
在這里,我還有一件喜事兒要和大家分享。今年,我區創新征地工作機制和獎勵機制,強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在省重點項目“”的建設中,實現了和諧征地穩定拆遷,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某某某書記和某某某市長親自簽批:在重點項目建設中,主動創新方法,效果很好,值得推廣。
發展創新的道路再次告訴我們:開拓進取、大膽創新是生存之道、是發展之基。那么,如何才能實現創新呢?我認為,關鍵是要聚好“三股”勢。一要聚好善謀實干之勢。創新需要腳踏實地的落實。追求創新,不能停留在意識層面。創新是學習與工作的結合,是智慧與經驗的升華,是理論聯系實際的結晶。有了創新的意識,我們就應該在工作中大膽的實踐,多聽、多看、多思考。二要聚好誠實守信之勢。我們無論在哪個崗位,都要對得起自己的神圣職責,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經濟社會發展任重道遠,作為一名干部,我們更應當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到實踐工作中去,恪盡職守,誠實守信。三要聚好開拓進取之勢。小平同志曾經指出:“干革命、搞建設,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闖將。”因循守舊,得過且過,安于現狀,是沒有事業追求、沒有理想抱負的表現。我們要爭做攻堅解難的闖將,要敢想、敢說、敢干,要敢為天下先,不去抱殘守缺,不去隨波逐流。在工作中,努力做到分析問題有新視野,研究情況有新見解,部署工作有新思路,解決問題有新辦法。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干部,作為人民的公仆,我們有責任立足現在的崗位,開拓進取,大膽創新,務求實干,創造佳績。為了推動又好又快發展,你將如何創新自己的工作呢?
謝謝大家。
大學生在善于創新主題班會上發言 篇2
看到成績的那一刻,也許不該驕傲,但我突然多了一份自信。我終于也可以讓大家重新認我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想要改變了。也許從馬老師開學初說我學習狀態好了開始;也許是從上黑板做數學題能夠獨立思考開始;也許是從主動舉手講物理題開始。我很高興自己的努力終于有了回報,有了一股能夠打破自己內心自卑的力量。但同時,另外一種矛盾的心情也隨之涌上心頭。成績單下發的那一天,當于文博說:“你竟然把我擠出前十了。”我擦著黑板的手突然停住了,我已忘記了當時自己的臉上是一種怎樣的表情,“竟然”兩個字也許是輕描淡寫的被說出,確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里。自從進入一班開始,我也許一直都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人。我沒有成績,沒有貢獻,甚至沒有值得老師表揚、大家學習的地方。在學習成績上,我已經漸漸用自己的落后讓自己成為了一個被忽略的人,每次下發成績單,我都要從后往前看,數一數自己是倒數第幾,而前十甚至前二十的位置都是我看來可望不可及的。
這次考試后,我突然多了一個稱號——“黑馬”,這是一個褒義詞也是一個很高的評價,但是對于我來說還有另外一個意義。“黑馬”說明我曾經不優秀,但也說明了我也可以很優秀。既然自己能做到優秀又為什么不自信,不努力呢?
我很欣慰自己能生活在這樣一個集體,也正是周圍人對我的影響才讓我逐漸有了奮斗的力量。
首先我感謝姜鳳怡,在學習上,她是一個總能帶給我正能量的人。學習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但她總是很坦然,很平靜的接受任何挑戰。最讓我敬佩的是,當有些人一心只想挑戰難題時,她卻能安安靜靜的花時間認真梳理基礎知識,她的臉上從來沒有毛躁與不耐煩,也正是從她身上,我明白靜下心的重要性。在與馬老師的談話中,老師說了這樣一句話,想要學習和真正學進去根本就是兩回事。以前的我就是這樣,每天腦海中閃過無數遍“我要學習,我要學習”可真正拿起筆來卻無從下手,練習冊平均2分鐘就翻一頁。成績下來后自己還糊涂,怎么我學了還沒有成績呢?相信在座的也有一些同學和我一樣,曾錯把“想學習”當成了“學進去”。能坐在一班教室的都是好學生,沒有誰不想學習,但我們要把內心的火撲滅,讓心平靜下來,讓真正學進去代替“我想學習”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我還要說說胡家欣,論年齡她比我小很多,但論學習,她卻比我成熟很多。就舉數學的例子,現在的數學難題越來越多,面對困難,我也見她哭過,但那眼淚只是代表了她的不服氣,眼淚過后,她又開始遨游題海,絲毫沒有喪失信心。從她的身上,我明白了學習也需要堅強,需要擁有一顆強大的心,曾經多少次我都因為題目太長而直接放棄了,曾經多少次我因為數學老師批評了我而開始討厭數學,同學們,所有老師的批評都是善意的,批評就意味著老師很在乎我們,也很看得起我們,相信我們能好。我們要堅強的走過學習之路,不管是表揚還是批評都是對我們的洗禮,我們都需要欣然接受。
通過我自己的親身經歷,我想告訴大家一件事,每個人都有優秀的潛力,甚至毫不夸張的說:全班都有資格考清華、北大。關鍵就在于你把自己放在一個什么樣的位置。有一次徐良駿要借我的數學卷,我跟他說我做的不一定對,他的回答點醒了我,“你就是不自信,你說你做的不一定對我就不想看了,你失去了一次機會”。我覺得這話很有道理,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怎么能渴求別人相信自己?
舉個例子,平時上課老師提問了一個問題沒有人舉手,但隨便點幾個都能答出來,我自己也是一樣,說白了還是膽小,不自信。
我們都是年級的佼佼者,沒有必要低調的刻意地隱瞞自己的才能,自信的笑容是最美的,有好的學習方法也要敢于同大家分享,有自信善于表達自己是得到機遇的必要充分條件,也許我們怕說錯、怕別人笑話、被別人看不起,但請相信那只是我們的猜測,高三了,大家都在各忙各的,沒人會故意挑你的毛病笑話你,相反,在大家都不舉手時你表達了自己,反而會成為大家敬佩的對象。有時候,學習也需要甩開包袱,不受外界干擾,把雜念都拋開,一心向著目的地就能學好。
只剩三百多天就高考了,所以課堂上的時間就更為寶貴了。物理課上,我們要學習孫曉凡、陶春潤等人積極思考;數學課上,要學習周林博等人舉一反三,多角度思考;語文課上要學習楊永利不浪費任何一秒,認真地跟著老師的腳步。
就像電子一樣,忽然的躍遷反而會帶給我更多能量,為了讓別人相信我的實力,我必須給自己更大的壓力,下次依然保持這個成績甚至更好才能證明自己。
希望接下來的一年,我可以和同學們共同進步,創造輝煌。
大學生在善于創新主題班會上發言 篇3
請問在座的各位同學,你們認為人生中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后來我發現:高考也好,工作也好,愛情也好,婚姻也好,這都不是人生最大的挑戰。這只是一個結果。人生真正的挑戰是什么呢?
那就是每時每刻的生活!
我要送給大家的第一句話是一個信念,那就是:
今天我必須成功!
記住,是今天,不是明天,更不是高考。因為所有人生的成功,只能今天成功了,人生才有可能成功。有人說,你怎么可能保證你高考一定成功呢?但我必須讓你保證:今天我必須成功。很多同學對我說:口號對我沒用啊。你知道口號怎么才能對自己有用呢?那就是要經常重復暗示。當你早上不想起來時重重一次:今天我必須成功,你就會從床上跳起來了。當你上課不想聽時重復一次:今天我必須成功,你就會聽進去了。
下面我再送給大家第二句話:
人生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人生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是很重要的。馬路上有兩輛出租車,一輛車是空車,一輛車載滿了客人,你們認為哪一輛車容易發生車禍啊。因為滿車司機有個明確的目標:我要把這些人送到金清中學,而空車司機拼命在找:我的上帝在哪里? 但是要學會把目標分解,比如你一天有六科的作業,可能你只有一科沒有完成,也僅是一個目標沒完成。如果你把這六科作業當成一個目標,那么你的心情還會好起來嗎?
我送給同學們的第三句話是:
從容面對失敗和挫折!
失敗是什么?是成功之母呀,是暫時的不成功。鬧鐘的鐘擺,向左擺向右擺,周而復始。請問當鐘擺向左擺時,是不是在積蓄一種向右擺的能量?表面向左,能量向右。這就是人生,失中有得,得中有失。失敗的同時就是成功的開始。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呀。希爾頓說過:當一扇門向你關閉時,必有另一扇門向你打開。所以平時考試的失敗,這決不是壞事。這只是對你的提醒,告訴你哪些知識點你還得再掌握一下,避免你在高考中失敗。
有同學說,進入高三以來我的壓力越來越大了。讓你背一會30斤的書包,不算重吧。若讓你30個小時不放手呢?太重了。怕是需要醫院的救護車開過來了。
那么我再送給同學們第四句話:
學會釋放壓力!
生命中所有的壓力,煩惱,就象這書包一樣,拿的時間越長就會越重,所以要學會放下。
很多同學有壓力不知怎么放下。就找一個最要好的同學傾述一下。兄弟我覺得人活著真沒什么意思?你知道那兄弟怎么說?他一定會說:是沒什么意思。然后兩個人抱頭痛哭,因為有一句話叫:物以類聚。你不用跟他傾述,沒用的。你應該找一個比你年長一點的,你信任的人傾述,他往往會給你很多生活的啟發。
現在的中學生普遍不信任自己的老師,這很可悲。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們:老師是值得你們信任的,等你們走上社會你們就會明白社會的形態。要敢于信任你們的老師,找他們傾述。
當然你也可以把產生壓力立刻寫下來。寫下來是一種很好的宣泄。
大學里我的同學碰到一個挫折:剛開始被一個人喜歡了,后來被她拋棄了,幼小的心靈無法承受這種踐踏與蹂躪。我很痛苦無法緩解。只能把它寫下來。三年之內寫了三百多首詩,語感越寫越好。反而更男人了,后贏得了一段動人的愛情。
記住,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當你沒法改變壓力時,就把它寫下來,一不小心,你就成為一個作家。
還有人說:我壓力很大,又不想寫下來,怎么辦?還有第三個方法:自然宣泄法。當你心情很煩悶時,找一個沒人的角落,做任何你想做的動作,兩分鐘就搞定了。
很多同學抱怨:很多題目平時都會做,一到考試就做錯。你們平時晚自休時沒有時間概念,你們只是想把題目做對是不?有同學還一邊做題目一邊跟同桌說話,還一邊嗑瓜子。而考試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最高分,而且是在規定的時間內獲得最高分。有人問:我能不能把高考當成平時的考試來看?
你做得到嗎?
除非你養成兩個習慣:把每次的練習當成考試,把每次的模擬考當成高考。
我再送給大家第五句話:
生命中每一次考試,每一次經歷都是唯一的!
我要求你們把每次考試當成最后一次考試去對待它。只有這樣,你每次都會考到最好的程度,你就一定能在高考中發揮到極致。
下面我再談一個問題:如何樹立高考的自信呢?常說自信是成功的一半。有的同學說我自卑,不自信。我認為什么會自卑呢?來自于兩方面:一自我否定,二環境對你的打擊。
我接到過三個學生的電話。一個說:二模考結束了,成績下降了,我知道悲劇一定會發生在我身上的。自我否定。一個說:二模考結束了,成績雖然提高了,但我知道這是偶然的,高考我還是會失敗的。自我否定。一個說:我的同桌成績一直沒我好,可這次二模考,不知怎么回事,他竟然比我高了一分,只要他看我一眼我就受不了。環境對你的打擊。
如何樹立自信心,我再送給大家第七句話:
學會自我肯定!
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天賦和本能。只是需要時間去發現。有一電影《芬妮的選擇》,芬妮是個數學老師,坐在輪椅里的,大學畢業后教育局要把她分配到殘疾學校教學,因為教育局的人認為她是個殘疾人。而她卻不這么認為。她認為自己是個正常人,她要去正常學校教學。教了三年很成功。有記者很感動要采訪她,報導她的事跡。芬妮不允許記者采訪。記者很驚訝。芬妮說:因為你的觀點有錯誤,你認為我是個殘疾人嗎?我不是殘疾人,我坐在輪椅里就象某些人戴眼鏡一樣,只是身體的某個部位有些可愛的缺陷而已。這是什么?自我認識,自我認識決定了一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
我發現人之所以成功,不在于學歷。成功人士有高學歷的,也有小學沒有畢業的。他們之所以成功:只是因為他們都在養成一種成功的習慣。成功的習慣很重要。
有同學說:我學習只能學三天,學了三天就沒動力了,想墮落了。
動力來自于哪里?動力來自于對未來生活美好的想象與憧憬\描繪。
高考成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中國文明上下五千年,曾經總結了這樣一句話: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高考成功付出一點代價是值得的,那會讓自己的人生沒有遺憾。
有同學問:我成績不太好,可不可以不高考。不行,你高考考什么學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假如你放棄了高考,你就會養成一種放棄的習慣,以后碰到什么困難你都會輕易的。
英國有個鋼絲大師瓦倫達,走鋼絲很優美,飄逸。從來不失誤。但在五十年代的最后一次表演中,竟然當著觀念的面摔下來死掉了。他太太說我已經有預感要出事了:我先生以前走鋼絲的時候從來不想結果,他只在走,所以走得很成功。最后一次上臺前跟我說:親愛的,這是我生命中最后一次表演了,我必須給觀眾一個美好的印象與回憶,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掉下來了,為什么,因為注意力分散了。
西方有個哲學家說過:人活著有兩大痛苦。一是得不到你想得到的東西,二是得到了你想得到的東西。你知道什么意思嗎?
他告訴你們:結果只是一瞬間的事,成功了喜悅一下結束了,失敗了痛苦一陣結束了,都會過去的。人生最重要的是那個美妙的過程。
接下來我講一個故事。以色列這個國家,有一種植物很美,植物的名字叫沙漠玫瑰。你一看這玫瑰根本不象玫瑰,它就象枯草。以色列朋友跟你說:不要著急,把它帶回到你們中國大陸,放在水里,連續觀察它八天,你一定會發現它是最美的玫瑰。你不信。第一天早上起來,發現枯草中間一個嫩芽爆發出來了。有點生命力但不美。第二天早上,最里面一個花瓣打開了,第三天第二個花瓣打開了,第四天第三個花瓣打開了,你發現它有點美了,到第八天所有的花瓣依次打開了,你發現它真的很美。假如有個鄰居在第八天到了你家里,你很興奮地跟他說:哥們多美的玫瑰,請問他有沒有感覺?沒有?為什么?因為他只看到了一個結果。
同學們,在你們一生的奮斗過程中,父母,老師,同學,所有的其它人看到最多的只是你的一個結果,而且是階段性的結果。所以不要太在乎別人怎么看你,怎么議論你,因為那不重要,只有你自己始終陪伴著你自己,默默地忍受所有的屬于你的壓力,你的痛苦,你的煩惱,你的人生。只要你自己問心無愧,對得起自己,每天很努力,每天很快樂,每天很成功,那么你們必將是最美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