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教師夢》講話稿(精選3篇)
《我心中的教師夢》講話稿 篇1
夢是一種欲望,想是一種行動。夢想是夢與想的結晶。
古龍曾經說過:夢想絕不是夢,兩者之間的差別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們深思的距離。夢想的意義就在于夢想是一個目標,是讓自己活下去的原動力,是讓自己開心的原因。
我有一個夢想,我希望可以做孩子的指路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真本性,他們也許會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我希望我是能了解孩子世界的老師,而這個世界絕非是我們眼中的世界。如果我們能站在學生的角度,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上課前多思考:學生喜歡什么?他們愿意怎么學?會遇到哪些困難?有哪些思考方法?那肯定會讓學生覺得老師離他們很近。
我希望我是離孩子很近的老師,給他們指明前進的方向,而不是一味的跟著我走。世界上有很多東西在很大程度上說是那種“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單憑教師口頭傳授有的也講不清楚,只能親身體驗和參與,這樣,學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我希望能慢慢變成這樣的老師,孩子在我的課堂上能暢所欲言,能大膽的發表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能開心的學習我教的知識成為課堂的主人。
除了教書育人,教師身上所具有的精神更讓我無比得敬佩。08年的汶川地震,來得太突然,作為學生是這次地震受害最大的群體,從幼兒園到中學,有太多的學生遭受不幸。災難同樣留給了我們無數的感動。災難面前我們的各界人士,無不彰顯出大仁大義。尤其是我們的人民教師,用雙手護住胸前的學生,用身體為孩子擋住垮塌的水泥板,4次沖入教室救出52名學生·······在這次災難面前,他們不畏縮,他們的無私鑄就了新一代教師的靈魂。
教育工作,雖然不見的是什么轟轟烈烈的壯舉,但卻是用平凡與崇高的師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純的天地。那深夜窗下不眠的燈光,作業本上殷紅的心血,課堂內外淳淳的教誨,一點一滴,潛移默化,日積月累.久而久之,教師的道德品格便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作為一名化學專業的師范生,我希望能夠很好地掌握好自己的專業知識,在課堂上不給自己的大學留下遺憾,出色地完成我的大學學業,將來有一天,我能以不容置疑的姿態站在講臺前。
我的夢想不能因歲月而埋沒,我的夢想不能被留在了20歲的青春歲月里。夢想無論怎么模糊,它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
夢想成為事實。所以現在的夢想只能成為我將來的現實,我不容許它隨著歲月的風蝕而漸漸褪色。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夢想,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遠或近。我的夢想很簡單,只是想幸福的生活著,能在該刻苦的時候有刻苦的權利,在該瘋狂的時候有瘋狂的自由,不為世事所累,不為世事所傷,該笑的時候能暢快的笑,該哭的時候能放肆的哭,該拼的時候能不顧一切的拼,該想的時候能無所畏懼的想。
因為有夢,飛翔的鳥兒遨游天際;因為有夢,奔騰的黃河一瀉千里;因為有夢,我執著在人生的前進軌道。
《我心中的教師夢》講話稿 篇2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默默中的幸福》。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教師就應該像那默默奉獻的綠葉,時時刻刻襯托著鮮花的嬌艷。人活著就要做有意義的事,而這些有意義的事就蘊藏在我們平凡的生活小事中,它不是豪言壯語,不是偉大誓言而是默默奉獻。
大山深處有這么一位英雄,長年累月支撐著一個學校,學校校長、班主任、老師都是他,他就是莫老師。學生都是大山深處多羅崗村的孩子,如果沒有多羅山小學,這些孩子根本不可能上學。莫純通今年已經55歲了,再教幾年就要退休了。他有些戀戀不舍地告訴我們:“如果我退休后仍然沒有老師愿意來多羅山小學接班,我還是要教下去的。我不忍心讓山里的孩子沒書讀啊!”
平凡中孕育著偉大,偉大中折射著平凡,當我聽到這個故事時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有時,平凡也很美,也很偉大。莫老師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更多了一份敬意。當我滿懷熱情和憧憬站在三尺講臺上,才更深刻的體會到了這份太陽底下最崇高的事業所帶給我的生命價值。
有人說兒童是一本書,是一本不容易讀懂的書,但要成為一名出色的教師就必須去讀它,并且讀一輩子。小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天真可愛、活潑機靈,但是調皮愛動的天性讓我又多了幾分不安。每天的下課鈴聲反而使我繃緊神經。只有當他們在我眼睛所視范圍內我才覺得安心。和他們說話我從來都是和風細雨;即使對做錯了的孩子,也總是耐心的指出,從不大聲呵斥。和他們玩丟手帕的游戲,當我被抓時,他們會毫不客氣的懲罰我,這時我感到教師的一種含義——朋友;新學期,班里轉來一名新同學,是一個嬌小柔弱的女生,家長在外地工作,孩子需要住宿。然而,新的環境加上第一次離開父母,孩子極度的不適應。第一天她向我要求回家,可是孩子的家長并不在家啊。經過努力孩子沒有再堅持。可是第二天下班時,我看到了讓人心酸的一幕:那孩子守在學校大門口,淚汪汪的看著其他同學由家長接走。我實在不忍心看下去,當天將她接回了家,看著熟睡的她讓我意識到教師的另一個含義——母親。兩年的風風雨雨酸甜苦辣,為人師者的種種滋味嘗遍過后,我愈來愈感覺到,自己離不開這個職業。
路在腳下延伸,而我剛剛起步!路在腳下延伸,而我就在鋪路!不管漫長的路上荊棘叢生或是布滿沼澤,我都一如既往,絕不退縮。我從心底里覺得做老師有無限的光榮和幸福。因為這份事業總有一種精神讓我豪情萬丈,總有一種感動讓我淚流滿面!我自豪,我是教師!我光榮,我是人民的教師!
謝謝大家
《我心中的教師夢》講話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
值此教師節之際,能夠忝居港區鎮優秀教師行列,并作為代表在臺上發言,我感到特別的光榮、特別的振奮!我相信:包括我們在座各位老師在內的全鎮所有教師都能在這新世紀的第一個節日里,實實在在地感受到鎮黨委政府對教育的高度重視和對教師的特別關懷;真真切切地體驗到教育事業的崇高和教師職業的光榮。
六年以前,大學剛畢業還略顯稚嫩的我,帶著忐忑的心情遠離故土,寄居港城。
我慶幸,因為我選擇了張家港,選擇了港區,選擇了教育。在這里,我幾乎每天都能聽到時代前進的節奏,聽到社會發展的聲音。第二故鄉沸騰的熱土培育了我的青春活力;教育園地里盎然的春意點燃了我奮斗的熱情。六年以來,我憑青年人特有的飽滿的激情投身教育。同樣值得慶幸的是,我選擇了蓬勃向上的第二職中,學校領導思想解放,為我們青年教師的成長搭建了廣闊舞臺,為我們外地教師的生活解決了后顧之憂。在學校領導和經驗老師的悉心栽培和熱情幫助下,今天,曾經的稚嫩已變得成熟,曾經的忐忑已變得穩健,曾經的寄居已變得安定。而無論哪一種發生在我身上的變化,都是在教育的園地里完成的,而且是僅用了六年的時間就全部完成的。為此,我真想由衷地說一聲:感謝教育。
教育的天地里撐起了我成長的階梯,它投我以桃,我必報之以李。六年間,我在先后擔任學校團委書記、學生科長、教導主任、德育處主任的同時,還連年兼任班主任工作,語文學科一線上,也從來都是勇挑重擔。今年,我繼續兼任班主任,并且任教高三語文。任務更重,但我毫無怨言,不敢懈怠。我這樣要求自己:作為蘇州市級優秀班主任,我理應在班主任工作上多作探索,深入研究,形成經驗,做好示范;作為語文學科教壇新秀,我更應該到最具挑戰性的教學崗位上去鍛煉,去拼搏,去發揮,去奉獻。因為事業是無止境的,只有自加壓力、負重奮進,才能不斷進步,所以年輕的我沒有滿足的理由!今后,我會自覺地向著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的更高目標不斷攀登、不斷求索,爭取早日成為在一定范圍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知名教師。爭取用更廣博的知識、更科學的理論、更有效的方法去開墾更廣闊的教育園地。而且,在這片我熱愛的園地里,無論何時,無論何地,無論何崗位,我都將始終孜孜不倦、任勞任怨、全心投入、全力以赴!
各位老師,我執著地認為:教育的事業是崇高的,教師的職業是光榮的。魏書生 老師曾認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這個評價拔得太高;“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的這個評價“最”字不當。我卻覺得:塑造人類靈魂的工作,教師在做,教師能做,“靈魂的工程師”評得其所;倘若沒有教師,今天的人類或許還在知識和文明的黑暗中摸索蝸行,教師的勞動,收獲著文明,評其為“光輝之最”亦無不當。
“無意苦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桃李滿園時,我們叢中笑”——最后,愿這句話能與各位老師共勉。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