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書記開學典禮講話稿(精選3篇)
村委書記開學典禮講話稿 篇1
新學期有了新變化。對于大家來說,新學期或許是中學生活的開端,是在嶄新的畫卷上描繪濃墨重彩的第一筆;新學期或許是中學生活的延續,是在熟悉的校園里續寫新篇章;而對于我們初三的同學來說,新學期是一條向未來延伸的路,需要我們用辛勤的汗水為它添磚加瓦。
新學期要有新氣象。在過去的一學期,我們或許成功,可那終究是過去;或許失敗,可那也已成歷史,我們不應該在過去的成績上沾沾自喜,也不應該在歷史的失意中徘徊不前,最重要的是把握今天,現在!冰心的一首小詩寫道:“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寥寥數語,道出了一個不變的真理,勤奮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從小到大,關于勤奮的說教早已令我們不勝其煩,可我們還是要捫心自問,這兩個字是只停留在耳邊還是付諸于行動了?行動是打魚曬網還是持之以恒?問題的答案正是我們今后努力的標尺,行動起來,正是今天,現在。
僅有學習上的勤奮,還不是足以成為一名優秀的中學生,更要具備良好的品德。新學期學校為我們提出了許多新要求,正需要我們認真踐行,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文明守紀,樂于助人,保護環境,使自己成為全面發展的中學生。
新學期,更要有新目標,羅曼。羅蘭說過:“一種理想,就是一種動力。”理想為我們指引道路,并不斷給我們勇氣以欣然面對人生。尤其對于我們初三的同學來說,即將面對人生中的重要選擇,正需要我們立下目標,勤奮學習,文明做人,一步步向理想邁進。
新的學期,新的道路,讓我們用新的態度攀登上新的高度,創造新的自我,面對新的挑戰,讓我們充滿自信地說一聲:“新學期,你好!”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村委書記開學典禮講話稿 篇2
每年的春節是我最愛的節日,因為我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去給許多親戚拜年,可以去游樂場開心地玩耍。可是,今年的春節,我只能在家按兵不動。爸爸告訴我,離我們不遠的武漢市出現了一種可怕的病毒,傳染性很強,而且現在已經傳到了我們身邊。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正在我因每天足不出戶的日子而感到煩惱時,我在電視里看到了鐘南山爺爺。他已經84歲了,卻還帶領著一幫勇敢的醫生叔叔和阿姨在與病毒作斗爭!這我非常地感動!媽媽說,我們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也有十三位勇士趕往武漢投入疫情救援。聽到這些消息,我真心地覺得自己能平安地待在家里,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我在家一定會聽大人的話,并時刻提醒家人做好防護措施:多通風、多喝水、少聚會、戴口罩、勤洗手等等。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春節里,我悄悄許下心愿:希望所有生病的人們都能快快好起來!希望所有勇敢堅強的醫生們都能平安歸來!希望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富強,人們永遠幸福健康!
村委書記開學典禮講話稿 篇3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你們實現了長久以來的憧憬,正式成為清華園的新主人,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你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也向精心培養你們的老師和家長致以誠摯的感謝!
大學生活即將拉開帷幕。你們一定很好奇,大學階段同以往的教育有何不同,清華會給你們帶來什么樣的改變?我想有一點可以肯定,如同剛才你們學長所說的,不只是男女生比例的不同,也不只是發型的改變。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使學生成為人格健全、個性和諧的人,而不是‘專家’,應始終成為學校的目標。”他還認為,“教育就是忘記了在學校中所學的一切之后剩下的東西”。在清華,你們將接受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教育,學會做人,學會洞悉自然、人生和社會,為成就美好的未來做好準備。當你們離開清華以后,伴隨你們的將是勤學、修德、明辨、篤實,還有歷久彌新的清華精神。
同學們,年前,1914年的11月5日,梁啟超先生來到清華以《君子》為題發表演講。他引用《周易》中“乾”“坤”兩卦的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講解如何成為“真君子”。此后,“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就成為了清華的校訓。今天,在這里,我也想談談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清華人。
做清華人,首先要養成獨立的人格。獨立人格,是做人的核心品性,它來自于獨立的思考、大膽的質疑和批判性思維。同學們,你們都是以高分考進來的,但這并不意味著你們所熟知的知識和認知都是對的。
從現在起,你們要學會質疑,要善于質疑,要勇于挑戰。“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敢于質疑和挑戰,就邁出了“不唯書、不唯上、不從眾”的第一步。人文學院王步高教授一次課上講到岳飛《滿江紅》的真偽問題,一位學生提出“河南話里沒有入聲韻”,岳飛是河南人,《滿江紅》是押入聲韻的,所以這首《滿江紅》值得懷疑。王老師雖然不同意這名同學的觀點,但高度肯定了他的質疑精神。在大學里什么是“好學生”?好學生不再是像過去那樣把已有的知識爛熟于心,而是能夠獨立思考、敢于質疑,能夠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是一個人的心智走向成熟、走向獨立的過程。當你們今后進入了社會,在面對他人的質疑和指責,不被理解、不被欣賞的時候,你只有具備了獨立人格,才能始終堅持心中的理想追求,充滿信心地去迎接挑戰,始終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做清華人,就是要有積極主動的態度。坦率地講,你們以往的高分,大多來自應試教育環境中對于特定問題所尋找的標準答案,而大學需要的是自己主動去尋找問題。文小剛教授對我說,清華學生找老師往往是因為學習、生活上遇到了困難,而不是因為有了好的想法或者有意思的問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積極主動才能發現問題,消極被動只能讓生命慢慢耗盡,王小勤教授也跟我說,中美兩國學生最大的區別就是主動性和激情,他見過的最好學生都是會主動提問的學生。這種主動性不僅體現在學習上,也體現在人生的態度上。只有充滿激情地去探索、去思考,積極主動地投入和行動,你的大學生活乃至人生才會更加精彩。
在清華,按部就班、三點一線的生活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積極、熱情、專注,主動地去做一些有挑戰性的事情,自己去發現一些活躍的思想、領域和團體。這也是清華努力為每位學生成長所提供的土壤和文化。在清華,課堂上有大師授課,有豐厚的教學資源,課外還有很多等著你們去體驗。清華有全國最好的創新創業平臺,-Lab已經吸引了250多個項目申請、50多個創業團隊入駐,很多已經獲得了外部投資;這里有全國最好的創客項目,國內外頂級創客會與你們分享經驗、攜手合作,幫助你們把創意變為現實;這里還有200多家社團協會,涵蓋文化、藝術、科創、體育、公益和素質拓展等方方面面。你們要學會選擇,主動接觸課內外的東西,發現和培養自己的興趣,體驗別樣的挑戰和樂趣,賦予大學生活全新的意義和價值。
做清華人,還要學會包容和欣賞。對于你們而言,有了高分,更要懂得尊重別人,理解別人的情感,學會與人溝通。獨立并不難,從眾更易,既善獨立又能合作,才是最難的。前些天我參加蘇世民學者項目的夏令營,西門子基礎設施與城市業務首席執行官博樂仁(RolandBusch)先生談到,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但一個團隊卻有可能做到完美。我參觀過校友創辦的很多公司,他們說創業最大的困難往往不是技術,不是資金,而是創建一個和衷共濟的團隊。所以,你們要在集體中深刻理解團隊的重要性,學會與同學們相互了解和理解,包容彼此的不同,學會欣賞多樣性。清華也會為你們的團隊協作提供平臺。去年,學校推出了極限挑戰課程,將選課的學生分成8個組,每組有9~10個來自不同院系的隊員,由同學們在80個小時內通過自主學習,實現機器人巡線、航拍等技術攻關,并草擬出具有實踐意義的商業策劃書。這個過程不僅需要技術攻堅,也需要工藝設計、人文探索、團隊組織,只有彼此尊重、包容和欣賞,才能做好項目規劃、時間管理和跨學科知識學習,并最終通過答辯,獲得風險投資人的認可。
同學們,現在你們對清華園充滿了好奇和新鮮,總想在一步一景中感悟她的寧靜與美好。當一切漸漸歸于平靜,你們難免會發現有很多不滿意,發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今天,你們已是清華園的主人。希望你們不要習慣于從這些問題旁邊溜走,不要放之任之,而是要敢于提出問題;不僅要敢于提出問題,還要學會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建設性方案;不僅要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設性方案,更要敢于擔當,作為一個領導者、參與者,主動參與問題的解決。今天,只有以這種態度對待身邊的每一個問題,你們才能更好地面對未來的國家、社會和人類的大問題。
同學們,在一百年前的那次演講中,梁啟超先生說:“今日之清華學子,將來即為社會之表率,語默作止,皆為國民所仿效。深愿及此時機,崇德修學,勉為真君子,異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瀾,作中流之底柱。”希望你們像梁啟超先生所期盼的那樣,像家庭、社會和學校所期盼的那樣,經過大學生活的砥礪,修君子之德,成君子之風,在清華園放飛人生的夢想,今后能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和人類進步作出自己的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