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愛崗敬業的演講稿(通用3篇)
青年教師愛崗敬業的演講稿 篇1
靜靜的回想一下自己幾年來的成長歷程。重新審閱一下自己行將而立之年所留下的痕跡,那是終日碌碌無為下的彷徨,懼怕與焦躁。幾年的工作學習并無斬獲,真正背棄了初出校門時的一腔豪情,滿腹壯志,伴隨而來的卻是身心俱疲。
徹夜無眠,扶燭而泣,淚眼婆娑。憶往昔崢嶸歲月難忘當初壯懷激烈。而今,唯悔矣!恨矣!惱矣!噓矣!
一日在室中整理書稿,吹去卷上灰土,一段塵封的記憶又將我喚醒:
路漫漫,余風紂;墨里登程,群魔嘯。劍出鞘,君子傲;烈火狂奔,任鬼叫。逐鹿客,九州俏;
問鼎中原,何足道。唉!已是昨朝。扶天地之綱,拭日月之塵;尚待何人也?躁,躁,躁!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似一記響亮的耳光將我抽醒,我何曾老也,卻為何老氣盡顯?即使學不了霍祛病“封狼居胥”也應該學農民“春華而秋實”。沐浴在和煦的春風,享受著收獲的喜悅。皆嘆“蜀道難,難于上青天。”我嘆知己難,立事難,成事更難。可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是生也好是死也罷,生活都橫亙在我們的面前,澄得清卻揮不去。那何不把它看成一個漂亮的神話,一杯芳純的美酒,一幅絢麗的詩篇。生活著并美好著,工作著并快樂著。在工作中燃燒激情,在生活中詮釋生命,我們最終將找到生活與工作的平衡點,生命與靈魂的支撐點。“路漫漫其而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所。”古訓不敢忘。那就忘記昨天的繁繁種.種,原諒自己的愚昧無知,悔過自己的大話滔天,停止對生活中傷和褻瀆。朗朗乾坤,天道酬勤,公理安閑人心。陶行知說過,“走自己的路,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主上不算是好漢。”這是一個沒有英雄的時代,但卻孕育了那么多默默無聞,甘于奉獻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勞動者。他們沒有萬貫家私,卻甘于平淡,享受不到名人的待遇,卻兢兢業業,甘為人梯。其情也美,其景也憐!吾不愛牡丹,卻獨愛草。草比不上牡丹花之富貴,卻決不始亂終棄,依附權勢,也決不肯自甘墮落,寄生腐朽。盡管仍有人認為他們很卑微,但是他們會始終抬著自己高傲的頭。因為他們知道,只有他們才是這個時代的中流砥柱,和不彎的脊梁。是他們親手締造了這個偉大的盛世和永恒的基業。睜開雙眼吧,從此以后不該再有徘徊與迷茫,就只留下不滅的信念,非凡的勇氣,執著的追求,和對幸福的祈禱。
我慶幸能夠生活在他們中間,感受他們身上強者的氣息;也萬分感激上蒼,上我瞻仰到他們強力脈搏與博發的激情。所以我最最尊敬的朋友們,讓我們熱愛我們的工作吧!為你們工作上的兢兢業業,學習上的奮發進取,生活上的積極向上而倍感自豪吧!
青年教師愛崗敬業的演講稿 篇2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
當歷史的年輪駛向新世紀的時候,我很榮幸與大家在潔白的冬季歡聚在校園內。
春風是寒冬的向往,豐碩是金秋的向往,雨露是大地的向往,藍天是小鳥的向往,大海是魚兒的向往,學生是老師的向往。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愛心鋪就綠色的生命之路。
如果說,軍人的愛是為了藍天下那960萬平方公里國土的安危,那我們老師的愛則是永駐藍天下那一張張盎然、稚嫩的笑臉。
當我走進洋溢著蓬勃青春氣息的教室時,我感到那一張張年輕的面孔正如一朵朵鮮花,我很幸福,因為我一下子擁有了積極向上的學生。
在年的教育教學生涯中,我深刻體會到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影響是永恒的,教師的職業不僅僅是付出,而是自己的生命價值和意義在學生中的體現和延伸。我深深體驗到熱愛我們的學生,去賞識我們的學生是一種很大的力量源泉。教育藝術之樹,只有根植于愛的土壤中,才能培育出豐碩的果實。“聰明的孩子人人愛,愛不聰明的孩子才是教師真正的愛。”愛是一種信任,愛是一種尊重,愛是一種鞭策,愛是一種激情,愛更是一種能觸及靈魂。動人心魄的教育過程,讓我們所有的班主任用愛心去鋪就一條綠色的生命之路吧!
班主任要對學生講究愛的情感,愛的行為、愛的藝術。愛學生,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學生當作自己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勵,都能贏得學生的信賴和愛戴,會喚醒他們沉睡的潛能。我班有個學生因為學習不太好,不敢舉手回答老師的提問,怕同學們笑話,往往舉了手又回答不上來,作為班主作的我了解他的心情,和他秘密約定:“以后回答問題,若你能回答,手可舉過頭頂,不能回答手可放低,怎么樣?”學生信心大增,慢慢地,他的手舉過頭頂的次數越來越多,學習也趕了上來,自信心使他克服了自卑心理,是他那只高舉的手指引他走向成功。
曾記得年前,從學校剛畢業的我,第一次當上了班主任,想著將成為多個孩子的排頭兵,那受寵若驚的感覺至今仍記憶猶新,我想到了園丁,想到了蠟燭,對澆灌花朵,燃燒自己,于是我靜下心來認真思考我所從事的工作,班主任工作事務繁瑣雜亂,但完全將工作放手學生,班級這艘巨輪將找不到航線。于是,扶著孩子做主人的工作思想成了我不懈探索的課題和追求的目標。當歷史的車輪駛向新世紀的時候,民主建班、以制理班,以人為本,自主管理之風吹遍校園的角角落落,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與學生心靈的溝通,在心靈深處播種希望,收獲行為,播種行為,收獲習慣。
我,一個年輕的生命是多么渴望淋浴云海的光明,側耳諦聽花樹從中綠色的芳韻;我,一位年輕的的班主任多么渴望愛心鋪就平坦寬闊的綠色之路。朋友們,讓我們駕馭太陽的風輪奔馳在十二月灑滿陽光的坦途上,新世紀的鐘聲己敲響,新世紀的曙光已經照亮了我們的窗欞,面對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目光,我只想著今天的事業明天的期待,把每個學生教育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在生活的藍天上翱翔,這就是我全部的理想和追求。用這份愛心鋪就的生命的綠色之路,去延續二十一世紀中華民族的燦爛和輝煌
青年教師愛崗敬業的演講稿 篇3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風和日麗,鶯歌燕舞。但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挫折和失敗總是不斷地踩痛我們的心。我們是把失意的怨氣撒在孩子身上,還是收起此時內心的苦楚用微笑面對純真可愛的孩子?我想沒有人愿意選擇前者,因為你的心中有愛!
魯迅先生有句話“教育是植根與愛的”。是的,愛是教育的源泉,教師有了愛,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孩子們的閃光點,才會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充滿了信心和愛心,才會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創新的精神。
愛,能夠用愛的眼睛和心靈面對每一個孩子,是一個教育工作者應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和修養。曾經讀過這樣一篇文章,題目是“警惕幼兒園兒童心理虐待現象”,文章中講到xx幼兒的叔叔和老師發生口角后,老師把怨氣發泄在無辜的孩子身上,還變相體罰了孩子,并說一些沒有修養的話,給孩子的自尊心帶來了極大的傷害,促使孩子再也不愿意上幼兒園了。我的心被強烈的刺痛了,一個五歲的孩子居然因為自己的家人與老師的意見不一致就遭到這樣的心靈重創,真是令人發指!文章中所提到的事例雖然是極個別的現象,但它卻是真真切切的發生在我們中間。著名教育家馬連柯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愛是教育的前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就說明教育離不開愛。孩子們走進幼兒園,就像一條涓涓的小溪流進了歡樂的海洋,從此由家庭邁向了社會,開始了新的生活。而此時,老師一聲聲親切的話語,一下下溫柔的撫摸,甚至是一個贊許的目光或是一個微笑,都會使孩子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師是人類文化的傳授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教育工作的組織者,也是孩子們人生教育的啟蒙者,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乃一生。所以我們要想為孩子創造一個適應他們學習、娛樂、成長的好環境,就必須從我們自己抓起、做起,只有教師具備了良好的修養、良好道德,才能使孩子們養成誠實、勇敢、有禮貌、關心集體、助人為樂的好品質、好習慣。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教師應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情緒、態度,分分秒秒提醒自己要用愛心去面對所有的孩子。愛心雖然不是教育的全部,但愛心卻是教育最基本的前提條件。正因為愛,才會有創造的喜悅,正因為有創造的喜悅,才會對教育、對孩子充滿愛的情感,孩子也才會回報你更多的愛。真正的教育,正是這種愛與創造永無止境的良性循環。
“愛是一種偉大的感情,它總在創造奇跡,創造新的人”。教師的愛與尊重是照亮孩子心靈窗戶的燭光,孩子美好人生的開端掌握在教師手中,教師只有用自己的愛,才能與孩子產生心靈的碰撞,只有以愛心才能教會孩子去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愛身邊的一草一木。做一名合格的教師,要先用愛心播下花的種子,然后再用十倍愛心去澆水鋤草,那么,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必將會迎來一個姹紫嫣紅的美麗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