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學習了的講話
老百姓對我們的領導干部滿不滿意,評價的依據主要是看我們干不干事、干多少事、干多少大事好事,當太平官、走保險路的領導干部,從來老百姓都不歡迎。省委在“十二五”規劃建議中明確,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和地方財政收入要實現五年翻一番、固定資產投資要實現三年翻一番,充分說明了省委、省政府班子干大事、創大業的決心。我們必須在實現“358”規劃第一步翻番目標的基礎上,確立今后五年更高更快的發展目標,否則就要在“十二五”的五年,落后于全省其他地市。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以更強烈的敬業精神,投入更多的精力,付出更多的辛苦,搶抓各種機遇,干成更多大事、實事、好事,創造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黨組織、無愧于全市人民的業績。
第三,深刻體會吉書記的愛民情懷,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
吉書記在講話中說,“黨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公仆就要讓人民群眾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睡得好,都能過上好日子,這就是我們公仆最該干的事”,要求縣委書記“要竭盡全力為老百姓謀利益,讓人民群眾的日子過得一年比一年好,年年有變化,年年有提高”。吉書記還引用古代《孝經》、《易經》、《老子》、《禮》、《樂》等傳統文化經典,來闡述對人民群眾的“敬愛之情”和“仁愛之心”。強調領導干部要“帶著對人民深厚的感情辦事,而不是憑金錢辦事、憑親疏辦事、憑交情辦事”。“作決策,辦事情,要有益于民、有利于民,不能有違于民、有害于民,注意愛惜民財民力,凡事都不要累民擾民,愛民而不擾民的官才是好官”。
吉書記不僅在這兩次講話中講得好,榜樣示范作用發揮得更好。他剛到黑龍江工作時,就身體力行踐行為民宗旨,每到一處都關心群眾的生產生活,反復強調“黑龍江的煤礦工人、石油工人、森林工人、農民很辛苦很偉大,我們應該關心他們、愛護他們,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每次來我市視察時,只要看到我們給老百姓辦實事,他就說自己特別高興,并鼓勵我們繼續把好事辦好。這些都充分體現了以吉書記為首的省委、省政府班子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體現了一個省委書記愛民、親民、為民的樸素情懷。
吉書記愛民、親民、為民的情懷,堪稱是我們的典范。作為黨的基層領導干部,我們必須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樹立群眾觀點和群眾觀念,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竭盡所能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一定意義上說,我們這些所謂當官的人,能不能實現真正的價值,重要的在于有沒有做出讓群眾滿意的成績,特別是在于離任后老百姓的口碑和評價,正所謂“政聲人去后,民意閑談中”。
第四,仔細品味吉書記的清廉品格,自覺保持清正廉潔的好作風
作為一名省級領導干部,吉書記把人生的榮辱富貴看得非常透徹,他曾經說過,“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仔細想想,非常短暫,能夠過得有意義些、清靜些、坦然些、自由些、安穩些,比什么都好。自己給自己套上名韁利鎖,苦苦掙扎,到頭來身敗名裂,煙消云散,何苦呢?”吉書記也把為官清廉理解得非常深刻,曾多次講過,“作干部的,就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秉公的世界觀、無私的世界觀;對共產黨的干部來說,就是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正確看待權力,正確看待名利,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走好自己的從政路。”也正是吉書記這種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公道正派、清正廉明的品格,才帶領省委、省政府班子,很快消除了“田.韓”案件給黑龍江造成的負面影響,為全省加快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