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培訓講話
(二)重點監管到位,藥械市場進一步凈化,確保了公眾用藥用械安全有效
專項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果。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制發了專項整治方案,實行“五定一包”(定人員、責任、范圍、時間、目標,包無責任事故)的工作機制,確保了專項整治地動有序有效開展。二是多措并舉強監管,采取分類監管、動態監管、重點監管等多種有效方式對中藥材、中藥飲片市嘗“兩g”執行情況、醫療器械、特殊藥品、蛋白同化制劑、肽類激素、郵購藥品和國家通報藥品進行了專項整治。共出動執法車輛103臺次,執法人員500余人次,監督檢查藥品經營企業303家,使用單位485家。監督檢查覆蓋面達到75%,違法行為處罰率達到100%,監督抽驗藥品58批次,查獲假劣藥品(醫療器械)14批次,查處了假藥糖脂寧膠囊等要案,處罰沒款18萬余元。
日常監管實現既定目標。一是建立藥品經營使用單位、醫療機構制劑室數據庫。二是嚴格經營質量規范,推行店招店標、藥品分類、工作制度、服務陣容、供貨資質、檔案資料、著裝胸卡的“七統一”;繼續推行使用《藥品銷售憑證》,確保藥品流向清楚,及時追蹤溯源;三是嚴格規范使用行為,在使用單位中建立并推廣藥品購進驗收、醫療器械購進、無菌器械使用后銷毀記錄和藥品養護四大記錄制度。四是深化誠信創建活動,在下(兩)關(田)線創建藥品經營示范路,在光霧山大道創建藥品經營示范街和10家藥品經營示范店,在使用單位繼續開展“合格藥房”創建活動。五是及時上報藥品(醫療器械)不良反應(事件)2例。六是加強了違法藥品廣告的監測和移送。七是組織涉藥涉械人員積極參加由省局組織的醫藥商品購銷員資質考試。
“兩網建設”縱深推進。一是加強全縣48個鄉鎮藥品安全協管辦公室職能,調整充實了522個行政村藥品安全信息員,在礦山和非煤礦山增設藥品安全信息員,形成了縣、鄉、村三級監督網絡和“三員”管理動態體系。二是積極探索“新農合”建設與“兩網建設”的有機結合,通過延伸醫藥銷售網點,整合衛生資源,實現了鄉鎮衛生院以上醫療機構藥品100%配送,村衛生站70%以上達到統一配送。三是深入開展便民藥柜鞏固工作,依托“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按照“六統一”的要求鞏固了10家便民藥柜,解決了偏遠山村的群眾購藥難問題,農民人均同期節省醫藥費開支9.4元,企業綜合效益同比增長12%。
。ㄈ┓⻊罩行,統籌兼顧推進食品醫藥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監管謀穩定,服務促發展。上半年,根據縣委提出的“八大民生工程實施意見,在切實改善公眾飲食用藥條件的同時,致力于食品醫藥經濟的發展,將服務的觸角延伸到基層,不斷優化服務手段,提升服務水平。一是關注藥品質量,召開涉藥單位懇談會,開展“藥品質量安全與企業效益”的主題研討,與涉藥單位簽訂了藥品質量承諾書。二是公開辦事流程,為群眾創造良好、快捷的政務環境。三是積極爭取縣委、政府對地產中藥材生產與發展的重視,在農業、中藥材公司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基本形成了以大河銀花、沙壩豬苓、張公塘蠟蟲等為主的地產中藥材基地,南江金銀花申報《中國藥典》的復查驗收工作已在有序進行。四是及時監管并籌備甲型h1n1流感防控藥械。五是開展了禁毒工作,實行更加嚴格的特殊藥品監管體系。六是積極開展扶貧掛聯工作,深入開展“萬名機關黨員助農服務”活動,向掛聯的黑潭鄉捐贈了價值XX余元的防暑解暑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