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圣節講話稿(精選7篇)
萬圣節講話稿 篇1
大家下午好!我是云華小學五年級的。今天我很榮幸代表我校同學在此發言。向關心支持我校的鄒爺爺表示最真摯的感謝,謝謝您。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獲取知識的源泉。與書為伴,我們將從中獲益;以書為師,我們將獲取知識;以書為食,我們將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書籍同時也是開啟人類智慧的鑰匙,是伴隨我們一生的良師益友。正因如此,我們才要學會珍惜,學會品讀。
“博覽群書“是我們每個農村兒童發自內心的呼喚。對我們這些農村兒童而言,一張平穩的課桌,就能讓我們放飛夢想;擁有讀不完的好書,更是我們朝思暮想的天堂。
小草的成長離不開陽光的呵護,花兒的開放離不開雨露的滋養,我們的成長更是離不開熱心人士的相幫。今天,您給我們送來了嶄新的圖書,如同寒冷冬天里的暖陽,溫暖著我們每個人的心房,此時,我們心懷感激,充滿信心,因為你們的到來,給我們送來了陽光,送來希望,我們一定要在領導和老師的教誨下,努力學習,奮發向上,長大后像你們一樣成為祖國的棟梁。
青山有了綠水的相伴,才顯得更加靈秀;天空有了白云的映襯,才顯得更加蔚藍,梭戛小學的明天,因為有了你們的支持而更加輝煌、燦爛。
叔叔阿姨們,大哥哥大姐姐們,你們用知識的甘露,澆開了我們理想的花朵;你們用偉大的行動,帶給了我們拼搏的船槳;你們用心靈的清泉,潤育著我們遙遠的夢想,在我們心里,你們勝過世界上任何偶像,你們就是經久不衰的歌謠,點燃我們心中的希望。
此時此刻,千言萬語,難以訴說你們關注教育的情懷,萬語千言,難以抒發我們全校同學對你們的無限感激。請允許我再一次代表全校同學向各位真誠的說一聲:謝謝您!鄒爺爺,并祝愿你們身體健康,天天開心!
萬圣節講話稿 篇2
早上好,男孩女孩們:
萬圣節快樂!萬圣節快樂!今天是萬圣節,我將和大家一起慶祝!
公元1世紀初,歐洲天主教會將11月1日定為“世界圣徒日”,意思是在紀念所有圣徒的日子舉行彌撒儀式。相傳從公元前500年起,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凱爾特人將節日提前了一天,即10月31日。
根據傳說,每年的這一天,所有死去的人的死去的靈魂都會來尋找活著的人,并將他們的靈魂寄生在他們身上,以獲得新的生命,這是他們重生的唯一途徑。當然,活人不會給死人這個機會。于是,他們想出了一個辦法:每逢這個節日,他們就打扮成妖怪,以此來嚇跑那些死去的靈魂。
萬圣節充滿了歡樂而不是恐怖。孩子們會穿著可怕的服裝,挨家挨戶地喊騙子
請客來要糖。他們不給,就懲罰不給的人,直到別人愿意給。
南瓜雕空燈籠的故事起源于古代愛爾蘭。這個故事是關于一個叫杰克的人
人,是一個醉鬼,愛惡作劇。有一天他把魔鬼騙到樹上,馬上在樹樁上刻了個十字架,嚇得魔鬼不敢下來;然后和魔鬼約定,讓他答應施法,讓他在不犯罪的條件下下樹。杰克死后,他的靈魂既不能去天堂,也不能去地獄。因此,他的靈魂不得不依靠一支蠟燭來指引他在天地之間徘徊。
既然說了萬圣節,那就不得不提中國鬼節——中國元節。
中國農歷七月十五是每年的“中國元旦節”。
又稱“苯教節”。這一天,人們,無論貧富,都用我們應該有的小吃祭奠死者,燒紙錢來表達對死去祖先的懷念。
夜深人靜是燒紙錢的最佳時間。先在院子里撒幾圈石灰,為的是把圈里的紙錢燒了,免得鬼搶。然后成堆燒掉。最后還要在圈外燒一堆。這些是給鬼魂的。之后死人就回去了。死人回去的那一天,無論貧富,都要做一頓好飯來祭奠死者,這也叫“送死人”。
萬圣節和中國元旦節最初與祭祀習俗有關。然而隨著人類的發展,都進化了。現在西方的萬圣節主要是搞笑和狂歡,而中國的元旦節依然是肅穆和安靜。
西方的萬圣節更開放,家家戶戶都在互動,而中國的元旦節只在自家默默舉行。
作為外國小學生,當我們每年慶祝萬圣節的時候,我們不能忘記我們的中國傳統節日。只有學貫中西,開放包容,才能更好的從這里走向世界。
萬圣節講話稿 篇3
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鑼鼓喧天喜盈大地,書香墨香飄滿校園。
在這個喜慶的日子里,我們迎來了一位老朋友—鄒一川
爺爺,他又來給我們送書了!
讓我們捧著一顆感恩的心,迎接這高雅的饋贈。
讓我們誦一篇經典,來感謝所有關心我們的人吧!
《弟子規》
讓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歡迎鄒爺爺的到來。
我宣布贈書儀式現在開始!
鄒爺爺講話
學生代表上臺領書
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天空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手捧書籍,就是手捧希望。
同學們,我們大都是農民的孩子,我們懂得讀書的機會來之不易。然而由于經濟條件的制約,我們享受著與城鎮孩子不同的教育。
但是我們是幸運的,我們享受著比城鎮孩子更多的關懷。
正是由于這些愛心人士的關懷。我們才不再感到孤單和無助,我們才感到我們的未來充滿希望和精彩。
喝水不忘打井人,“感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讓我們親近書本,與經典為友,與博覽同行,汲取知識的靈氣
讓我們遨游書海,享受讀書的快樂,享受生活的快樂
我相信,這次的贈書儀式的舉行,必將使校園書香四溢,花開滿園
讀書改變人生,知識改變命運
讀書吧,書是靈魂的寄托,書是最好的老師,讀書更是生命飛翔的羽翼。
今天的贈書儀式到此結束,各班按次序回到教室。
在這陽光明媚,繁花似錦的季節里,鄒先生千里迢迢、日夜兼程,趕回家鄉給我們的學子送來最寶貴的書籍,與其說是書籍,不如說是精神食糧,更是一種偉大的精神、一種極大的鼓舞和激勵。在此,我懷著熱切的心情,代表云華小學全體師生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近幾年來,在政府部門的幫助、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下,全體教職工艱苦努力,開拓進取,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全鄉教育不斷得到發展。由于云華小學各方面較為落后,學校各種硬件設施還不能滿足學校教學的需要,尤其學校藏書,更是不能滿足學生增長知識的需求。,無疑是雪中送炭。
云華小學的師生永遠懷念您的深情厚意。因為,他們渴望子女得到良好教育,更渴望孩子走出大山、去奔向憧憬的、繁花似錦的美好世界。但苦于地區貧困、條件極差,這個渴望和憧憬原來還是個夢。今天,你們送來了愛心,帶來了鼓勵,可以預想,這些孩子將會更加努力學習,用優異的成績回報你們!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我相信梭戛鄉全體教師會用勤勉踏實的作風,孜孜以求的精神,用豐碩的成果回報香港南亞圖書公司的厚贈、回報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愛。
最后,我衷心祝愿
各位領導身心愉快,生活幸福;
謝謝大家!
萬圣節講話稿 篇4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正確看待西方節日》。
今天是10月31日,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的萬圣節,也叫鬼節,所以先給同學們簡單介紹一下萬圣節。
萬圣節起源于公元前500年。生活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人們相信,死者會在10月31日回到他們居住的地方,在活人中尋找活物,以獲得重生的機會。人們擔心鬼魂奪走自己的生命,所以當10月31日到來時,人們會把所有的燈熄滅,這樣鬼魂就找不到活人了,人們會裝扮成怪物把鬼魂嚇跑。萬圣節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因為每個家庭都會升起南瓜燈籠,給孩子們分發糖果。隨著時間的推移,萬圣節的意義逐漸變得喜慶。因此,象征萬圣節的怪物和圖片變得可愛而奇怪,如南瓜怪物和女巫。愛發揮創造力的美國人,在這一天會竭盡全力裝扮成鬼,讓鬼節有趣多了。
當今社會,經濟全球化和新奇有趣的西方節日吸引著人們的注意力。情人節,愚人節,萬圣節,感恩節,圣誕節,五彩繽紛,等等。可以看出,許多中國人熱衷于西方節日,紛紛慶祝外國節日。
那么,我們中學生應該如何正確對待西方節日呢?
第一,節日文化的交流融合是自然的,自然的。
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文化多元化時代隨之而來。西方文化也迅速滲透到我國,各種文化在交流中融合發展,無疑是一件好事。
第二,了解節日的內涵,學習西方文化。我記得魯迅先生的“取其所用”原則:開動腦筋,放出眼睛,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自己取!
這應該是我們對待西方節日的正確態度。
我們不盲目崇拜,一切依序接受,或者全盤否定,我們是刀槍不入的。而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于有明顯宗教色彩的,比如萬圣節、感恩節、圣誕節等。我們是“隨你便”。對于那些既有濃厚的西方浪漫主義情調,又符合我們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傳統美德的節日,如母親節、父親節等,要大力倡導和推廣,不斷提高國民素質,加快社會文明進程。
第三,要尊重西方節日,弘揚中國節日的文化傳統。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許多傳統節日文化積累了民族文化的精華。春節,老少咸宜,團團圓圓,走親訪友,相互祝福;清明節,散步,掃墓,緬懷先烈,寄托哀思;中秋節,賞菊,吃月餅,孝敬長輩,玩得開心,在天堂!
我們中學生不能對外國節日大驚小怪,忘記弘揚民族節日的文化傳統,迷失在盲目的崇拜中。學生們讓我們記住,一個沒有自己節日的民族,一個沒有自己文化的民族,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祖國的未來,民族的未來,需要我們共同支撐。
萬圣節講話稿 篇5
師生: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們演講的主題是“興趣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眾所周知,一個人的興趣越廣泛,他的生活就會越豐富多彩。我們可能只是普通人,但這并不妨礙我們追求自己喜歡的興趣。但是,如果一個人只是一味的學習,而忽略了興趣的重要性,那他只會成為一個書呆子。我們不妨打羽毛球,踢足球,看課外書等等。如果你長期專注于自己的興趣,它會成為你的特長,你可能會成為一名著名的書法家和一名優秀的乒乓球運動員。為什么不呢?也許你會說,“成績也很重要?”的確,成績很重要,但不要總是專注于學習,適當放松自己,親近自然,享受生活。
大家都知道10月31日是萬圣節。萬圣節,也稱為鬼節,是西方的一個傳統節日。在這一天,人們用食物祭拜祖先和神靈,喬裝打扮,制作南瓜燈籠來祈求和平和抵御嚴寒。我們可以在這一天裝扮我們的教室,舉行幾次活動來慶祝節日,活躍氣氛,放松自己。
總之,興趣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愉悅。所以,如果你想擁有美好的人生,那就追求自己的興趣吧!我的話說完了,謝謝大家。
萬圣節講話稿 篇6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四班和五班的金玉佩、魏毅、周雷、秦怡婷和陳欣怡。我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愉快的萬圣節》。
金:你知道嗎?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萬圣節,也叫鬼節。萬圣節,家家掛南瓜燈,給搗亂的孩子發糖果,所以萬圣節是外國孩子最喜歡的節日之一。人們還把自己打扮成怪物來嚇跑鬼魂,這就是萬圣節的由來。
魏毅:上周,我們青崖園的孩子們舉行了他們父母組織的萬圣節活動。我們有些人穿著怪物服裝,有些人穿著公主裙,有些人戴著面具,有些人拿著南瓜燈籠。我們挨家挨戶敲鄰居的門,說“惡作劇”
或者請客”,然后從鄰居那里拿到糖果,大家都很開心!
陳欣怡:同學們,你們一定有問題。為什么孩子們在萬圣節挨家挨戶去買糖果?古代西歐的愛爾蘭異教徒認為鬼魂會在萬圣節聚集在他們家周圍并接受宴會。后來這種習俗延續下來,就成了孩子們取笑慷慨家庭的笑話。
周雷:南瓜燈籠是萬圣節最常見的象征。我來給大家講講南瓜雕空燈籠的故事。在古老的愛爾蘭傳說中,一根小蠟燭被放在一個中空的蘿卜里作為燈籠。據說愛爾蘭人到美國后不久,發現南瓜在產地和雕刻方面都優于蘿卜,于是老蘿卜燈籠就演變成了今天的南瓜燈籠,南瓜成了萬圣節的寵物。
秦怡婷:同學們,妖怪只是傳說,萬圣節只是一個普通的節日。偉大的作家高爾基曾經說過:“我們應該熱愛科學,因為人類沒有比科學更強大、更不可戰勝的力量!”反對迷信,崇尚科學。首先要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看課外書,增長見識,開闊眼界。其次,不能參加迷信活動,同時要勸親朋好友不要搞迷信活動,不要信邪教。我們要用所學的科學知識向人們揭示真理,讓人們不再相信迷信,而相信真理和科學!我們的演講到此結束,感謝大家和我們的導師鄭一起聆聽!謝謝你
萬圣節講話稿 篇7
同學們,你們知道10月31日是什么節日?萬圣節!對,高年級的小朋友一定還記得去年我們學校舉辦的萬圣節活動吧。
傳說在古西歐時期的愛爾蘭異教徒們,相信在萬圣節前夜鬼魂會出來,因而村民們索性就自己扮成鬼魂精靈,游走村外,引導鬼魂離開,避邪免災。于此同時,村民們也都注意在屋前院后的擺布些水果及其他食品,喂足鬼魂而不至于讓它們傷害人類和動物。
萬圣節流傳到今天已經完全沒有了宗教迷信色彩,它成了一個孩子們的節目,也是年輕人化裝舞會的節目。萬圣節期間,許多公共場所乃至居家院落,都會布置上很多諸如各式鬼怪呀、南瓜燈呀、還有黑貓以及巫婆的.掃帚之類;孩子們會穿戴上古怪的服飾,拎著南瓜燈的提簍去挨家挨戶地討糖,說是“trick or treak"是“要么給我糖果款待我,要不我就捉弄你"的意思。這個游戲我們去年都玩過的,我們全校還一起跳過面具舞呢。
今年我們萬圣節正好在周日,你們可以把萬圣節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還可以跟親戚朋友們一起做做“trick or treak"的游戲,周一的時候還可以同學分享你”萬圣節“的故事,你們說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