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專題講話稿(精選7篇)
小學數學專題講話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謝學校為我們搭建了這個學習交流的平臺;同時感謝三小的劉老師和實驗小學的鄢老師為我們展示了兩節精彩的研討課。今天我們開展的是“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專題研討活動。
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培養計算能力。計算能力是小學生必須形成的基本技能,它是學生今后學習數學的基礎,再一個,學生的后繼學習中,有很多學科與計算有關,所以計算教學又是小學數學教學重點中的重點。
因此我認為市教研室開展這個專題研討活動是一場及時雨。而且為我們一線的老師解決了從教中的凝惑。為什么這么說呢?在新課程實施的今天,計算法則的教學(或歸納)已成為一個敏感的話題,更為嚴重的是竟然有許多老師不敢教計算法則。其因有二個:一個是教科書在計算教學內容中沒有出現計算法則;二個是認為在新課程背景下如果歸納計算法則,會有限制學生思維,穿新鞋走老路之嫌。為此,歸納計算法則已成為被老師遺忘的環節。但當學生面對一系列的計算題時,出現的錯誤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原因何在?我認為恰恰是因為學生在計算學習中缺失一座持久又有效的“橋梁”,這座“橋梁”便是計算法則。因此,老師對計算法則教學的顧慮是多余的,我們對課改要冷靜、理智,要科學處理好傳承與創新的關系,在算法直觀與算法抽象之間應該架設一座“橋梁”,讓學生在充分體驗中逐步完成
“動作思維——形象思維——抽象思維”的發展過程,使其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說在計算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道計算規則,而且還要使學生知道駕馭方法的算理,從這句話的遞進關系中我們知道理解算理比掌握規則更重要。
下面我結合這兩節課就這一觀點談一談自己一些膚淺的看法。大家都知道算理就是計算過程中的道理,是指計算過程中思維方式,是解決為什么這樣算的問題。規則就是計算的方法,主要是指計算的法則,就是簡約了復雜的思維過程、添加了人為規定后的程式化的操作步驟,主要是解決算得方便、準確。
我之所以說理解算理比掌握規則更重要,因為計算法則是計算方法的程序化和規則化,因此不懂算理,光靠機械訓練也能掌握,但這種依葫蘆畫樣式的掌握其遷移范圍非常有限,無法適應計算中千變萬化的具體情況,更談不上靈活運用。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注重算理的剖析,引導學生循“理”入“法”,以“理”馭“法”,從而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人們常說,沒有思維參與的記憶,是死記硬背;沒有思維參與的理解,似一潭死水,不能活學活用。要提高學生計算能力,思維參與是關鍵。和小朋友講清算理讓其知道所以然才是關鍵所在!
因為學生思維的參與程度,直接決定著學生對算理的程度。只有調動學生的思維參與,學生才會主動積極的去理解算理,這樣算理的理解才透徹。這兩位老師在教學中都很注重算理的理解如:
1.用教具演示講清算理(舉例)
2.讓學生操作學具理解算理(舉例)
3.發揮表象計算作用,讓學生明確算理(舉例)
其實“感悟算理和掌握算法是計算教學的兩大任務,算法是解決問題的操作程序,算理是算法賴以成立的數學原理。”計算教學的關鍵是要正確處理好算理和算法的關系。“算理”是學生走向“算法”的橋梁,是學生學習“算法”的知識基礎,而“算法”是學生學習的中心任務。只是強調“算理”,能理解了新問題,但無法實現計算方法上質的飛躍;只是強調“算法”,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利于學生進一步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
這兩位老師在把握算理與算法的關系上處理得很好。如:(舉例)這樣處理讓抽象的筭理一下子變得形象生動,可知可感,就猶如給學生們插上了“算理算法”的翅膀,使學生具備了展翅飛翔的能力。以上純屬一家之言,僅供參考,不妥之處,歡迎大家一起來探討,更期望大家的批評指正。
謝謝大家。
小學數學專題講話稿 篇2
尊敬的給位專家,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人間四月芳菲盡,春天始來到。今天我們小小的縣城異常熱鬧,因為20xx年xx省小學數學優質課展示活動在我們xx縣召開,xx省教育界的幾位青年翹楚帶來了他們精彩的展示。這是我們xx小學數學教學界的一次盛宴!xx小學教育又迎來了新的春天。
首先,感謝此次活動的主辦方給了我這個機會,一個向大家學習的機會,向執教教師學習的機會,向大家匯報我聽課收獲的機會。我這次聽課最大的感悟就是課堂可以讓師生共同創造奇跡,喚醒各自沉睡潛能。幾位教師課堂教學各有特色,蕪湖的汪宏老師設計的精妙、阜陽的錢春麗老師恰到好處的即時點評、馬鞍山王嶸老師生活化的數學教學、合肥耿晨教師語言風趣幽默,蚌埠的趙宇川老師語氣上的抑揚頓挫,滁州胡林玲老師靈活的教學機智。讓一節節數學課如同一塊巨大的磁石,深深的吸引著我們的學生去主動學習、主動探究。也深深吸引著每一位聽課者用心聆聽。
幾節課既有小家碧玉的細膩柔美、耐人尋味,又不乏男性的大氣灑脫、優雅風采。新課程標準要求孩子的學習內容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在這些課中,教師都重視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情景,從情景中引入要學習的內容,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和欲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理解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踐,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這些優質課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每節課,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整個學習過程就是一個數學知識的積累、方法的掌握、運用和內化的過程,同時又是數學思維品質不斷培養強化的過程。顯示了數學的嚴密有序性、數學知識的內在邏輯性、數學方法的多樣性,又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孩子們的數學素養。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一節節精妙的設計,一句句凝練的語言,把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數學思維,數學文化蘊含在課堂中,引領孩子們倘佯在知識的海洋中。他們的教學時而知性,時而幽默,時而雄辯,激情四射的語言不斷的沖擊著我的心靈,精彩不斷,收獲頗豐。
我在欣賞別人精彩的同時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找到自己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細壤,方能就其高。通過此次活動,我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老師,不僅要精心設計課堂,利用新課改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還要在平時認真鉆研教材的基礎上,多讀一些理論書籍,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授課能力。
小學數學專題講話稿 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x,我競選的崗位是數學課代表,我相信以我的能力,一定能做好這份工作。
數學課代表的工作是什么呢?我認為數學課代表的責任是:在數學課上,幫老師做己所能及的事,每次準時上課,決不遲到半秒。
如果我是數學課代表,我會以身作則,課堂上刻苦努力,認真聽講,專心學習,嚴格遵守紀律,做好榜樣,幫助班上的每一個同學,絕不拖班級的后腿。
如果我是數學課代表,我會敢于創新,與老師和其他委員們默契配合,提供自己的思路,主動為班級服務,把五一班級經營成我們的家。
如果我是數學課代表,我會是非分明,堅持真理,信心聽取班上每位同學的見意。
金無足跡,人無完人,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我知道自己也有缺點,比如粗心大意等等。
既然是花就得開放,既然是數學課代表就要成為一名出色的領頭羊,不想當元帥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請相信我,將你寶貴的一票投給我吧,這一定是你無悔的選擇。我不會辜負大家的期望。請大家記住:給我一個機會,我將還大家一個優秀進步先進的五一班級,謝謝大家。
小學數學專題講話稿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教學活動不只僅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過程,同時也是完善同學人生、促進同學全面發展的過程,當今我們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經濟社會,競爭日益激烈,這就需要我們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高效率人才。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只引導同學掌握知識,還要培養、發展同學高效率意識和能力,做為一名教師更應該在課堂教學中,注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呢?
一、首先要提高教師認識,這是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思想基礎。
新課改要求我們:減輕同學過重的課業負擔,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是讓我們認識到,不但要注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還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效果要求同學會,教學效率要求同學會的快。
二、深入鉆研教材,是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理論基礎。
深入鉆研教材主要應掌握新知的生長點;掌握教材的重、難點;掌握教材的深、廣度和掌握教材的關鍵處。只有鉆研教材,才干具備駕馭教材的能力,對于課堂教學才干駕輕就熟,精講精練,真正做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優化教學過程,是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
《課程規范》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同學之間交往互動與一起發展的過程”,因此數學課堂教學就要從同學的生活實際動身,從同學已有經驗和知識動身,引導同學開展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測、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動。以激發同學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教師是同學數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要根據同學的具體情況,積極開發并合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對教材進行再加工,為同學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素材,發明性的設計適合同學發展的教學過程,把同學學習的興趣充沛地激發出來,課堂教學效率一定會明顯提高。
1、為同學建立民主的、平等的教學,溝通的、合作的教學,互動的、交往的教學,,發明的、生成的教學,總之要建立以人為本的教學。教師要尊重同學之間的個性差別,尊重同學之間的認識、分歧,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可以進行動態的生成的對話,,不只在知識信息方面,還包括情感、態度、行為規范和價值觀等各方面,使得每個同學,尤其是學習暫時有困難的同學可以在這種寬松宜人的環境中敞開心扉,敢于表達見解,使同學建立學好數學的愿望和信心,是提高數學教學效率的關鍵所在。
2、為同學創設真實具體、生動有趣的學習情景。生活是知識的源泉,因此,教師充沛利用同學的生活實際,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如講故事、做游戲、模擬扮演等,或創設虛擬與同學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學習情景,讓同學在觀察、操作、猜測、驗證、交流、反思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發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 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時,我是這樣設計的:把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故事做了延續,小灰兔見小白兔給老山羊送白菜感到很羞愧,下定決心向小白兔學習,也要自身動手,開辟菜園種地,它們倆一起翻地、下種、澆水、捉蟲,小灰兔想能和小白兔有一樣的好收成嗎?同學很快提出“它們的菜園一樣大嗎?”這個建設性的問題,接著出示面積相等的一個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紙片,引導同學把平行四邊形的紙片剪拼生長方形,從而協助小灰兔解決問題。 發明性使用教材和挖掘教學資源是新課程賦予教師發明性工作的權利和義務,也是激發同學學習欲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教學手段。
3、讓同學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們必需摒棄以往課堂教學“教師發號施令,同學唯命是從”,必需進行同學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同學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也是同學學習的動力所在、興趣所在,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根本。 四、鼓勵性語言的評價。評價的重要目的,那就是激勵同學的學習熱情,增強同學的勝利體驗,協助同學樹立信心,促進同學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對同學數學知識與技能方面所取得進步,教師要善于進行鼓勵性表達;對數學學習方法和過程方面獨特的個性,教師要善于由衷的贊嘆;對敢于質疑的同學,要善于表示真切的欽佩……教師毫不吝嗇贊美的語言,讓激勵始終隨同著同學的學習生長,讓同學始終堅持積極的學習態度和高漲的學習熱情,不時加強同學學習數學的勁頭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長期有效機制。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只是我個人從這幾個側面談了幾點不幼稚的看法,敬請各位老師批評、賜教!
小學數學專題講話稿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年學校又安排教學六年級,接六(4)班的數學。這幾天從這班歷任的數學老師口中得知:本班學生學習興趣不濃,思維不活躍,基礎不扎實。數學成績稍微優秀些的這幾個學生,思想上、行為習慣上等又不是很理想。聽多了,自己也快要暈菜了,真是鴨梨大大!
自從知道了任教這一班,真的很擔心,面對這樣的班級,怎么辦?我該怎么辦?
9月3日開學的第一課對我來說真的很重要!我必須要在第一節課吸引住他們!我必須要在第一節課讓他們感受到我的數學課是有趣的!我必須要在第一節課讓他們知道課堂常規,獎罰分明......
開學第一課流程:
一、互相認識。
(向學生說說我的優勢、缺點。學生說說本班學習數學的優勢、缺點。)
二、如何提高本班學生的數學成績。
1、不訂任何課外的學輔資料,抓課堂40分鐘的質量。(學生一定很開心。)
2、“先見森林,再見樹木”。對學生說明現在每個同學在老師的眼里都是全新的。只要每一節課能主動、認真去學習,學習數學很輕松。老師想在今后的時間里慢慢去發現每一個同學的優點。
3、每個人都會犯錯,關鍵是不要被同一塊石頭絆倒!
4、學習數學首先得學習做人。學做“純”與“善”。
5、數學組長、數學課代表等兩個星期后選,希望人人努力!
6、激勵機制:
(1)全班一學期有5次申請數學家庭作業減少的機會。申請理由是當各科作業偏多的時候。
(2)本學期搞兩次“拍賣會”。拍賣會的機制同以前,與上課習慣、作業情況等掛鉤。
(3)表現優秀的學生可以得到表揚信,表揚信告知家長。
(4)“零作業日”。全班表現優秀,可以申請零作業日。
小學數學專題講話稿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一、上課。
首先,上課時教師要精講。其次,在課堂上以訓練為主,讓學生多動腦,勤動筆。有一句話說得好“數學,只有自己做出來了,才叫做真正會做了”。要想在有限的40分鐘內達到練習的目的,教師必須做好以下方面:
第一,開門見山進行新課的教學。大多數教師喜歡通過復習引入新課,但這并不是最好的辦法。如果復習內容不能為新課做好鋪墊,我認為最好省略復習這個環節。大家都知道,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有限,上課的前20分鐘是獲取知識的最佳時機,我們為什么要把最寶貴的時間白白浪費呢?
第二,精心設計練習題。
要想使練習效果明顯,課前必須精心篩選與本課新授內容緊密相關的練習。練習題要有一定的坡度,遵循有易到難的原則。同時練習的量要適中,確保學生能完成。同時練習題要有深度,像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要經常練習,練后,教師一定要批改,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反饋。
二、作業。
課堂作業大家都及時批閱,學生是不敢偷懶的,無論質量如何,他們都會努力完成,但家庭作業卻不能隨人所愿,無論是好學生,還是差學生,都會有偷懶不做的時候,即是勉強完成了,質量也不高,面對這種情況,我是這樣做的,及時批閱家庭作業,如果有錯,就將錯題改在課堂本上,如果沒有做家庭作業,第二天要抽時間補。家庭作業的批閱非常重要,高年級的學生很會察言觀色,如果老師不及時批閱作業,他們就會偷懶,作業的質量就會很差,如果每天都批,作業質量就會完全不同。
三、復習。
1、復習要有計劃,有目的。
無論是平時復習,還是終考前的復習,教師必須制定一個詳細的復習計劃,計劃具體到每一天,每一課,每一題。有了計劃,就要嚴格按計劃行事,不要隨意更改。
2、復習時要因材施教,進行分層教學。
在新授時,分層施教好像不容易操作,但復習時就相對容易一些。可以將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同學編在同一組,留給他們一些基礎的知識練習,比如計算題,書上、配練上的練習題,他們可以反復練習,達到基礎知識的牢固掌握。而其他同學,可以跟著教師練習一些有難度的題,這樣可以有助于優生思維的拓展。
3、練習題要充分使用。
復習時,寫在小黑板上的題,都是教師精心挑選的,我們要讓學生牢固掌握,讀一遍,做一次是達不到效果的,我們要將他們保留的時間長一些,選擇合適的時間反復練習。
4、計算練習要持之以恒。
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是小學生學習數學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要使學生計算過關,靠突擊不行,必須靠平時加強基本訓練。持之以恒,聚沙成塔。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我每天都給學生留幾道計算題,有難度,就留兩道,比較簡單的,就留四道,學習好的同學很快就可以交上,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只要在放學前交上就可以,實在交不上的,還可以寬限到第二天上課前。這些計算題,我都一一批閱,發現錯誤,及時糾正。
小學數學專題講話稿 篇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講講數學方面學生與家長應該注意的內容:
一、對學生的要求:
1、上課認真聽講,不懂的及時問老師(數學關鍵在上課,上課認真的同學作業基本上沒什么問題,但是不認真的同學下課花再多的工夫都不如上課那40分鐘的時間。)
2、作業按時完成:數學作業基本上都是在學校完成的,這更需要學生的自覺性。
總的來說就兩個詞:認真,細心。
二:對家長的要求:
1、回家完成的作業需要家長配合督促完成,錯的題能及時幫助他們糾正。
2、三年級是一個低轉中的過渡時期,家長和老師都很重要,在學校我們老師一定對學生負責,在家需要父母都操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總的來說對家長和老師的要求就是:盡心,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