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推廣演講發言稿(精選3篇)
關于推廣演講發言稿 篇1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隨著新世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進步,“五大洲”變成了一個“地球村”!世界仿佛變小了,而人的交往空間卻變大了,人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需要與來自各地的人們打交道。這時的我們講好普通話就顯得更為重要,尤其是學生、老師更應該成為全面推廣普通話的文明使者,主動使用普通話,用普通話交流,讓普通話成為課堂語言、校園語言,甚至家庭語言,最終成為全民語言,讓四海同音。
普通話,對于今天的人們來說并不陌生,但真正能講好普通話的人卻少之又少。目前,我國仍有30%的人口不會說普通話,另外70%人口中只有10%可以用比較標準的普通話順暢溝通,看到這樣的結果,人們似乎覺得有些出乎意料。
中國擁有56個民族,文化燦爛,語言種類多樣,這既是我們中華民族歷史發展所積淀下來的寶貴財富,但同時也為人們在上學讀書、看病就醫、出門旅行等諸多方面帶來不便。公民使用普通話,既有利于工作、學習、生活以及個人的全面發展,又對維持社會協調運轉、提高生產生活水平起到促進作用。
學好普通話、說好普通話和普及普通話,是我們提升自我、全面發展的必要途徑,所以我們要推廣普通話、提升國民國家通用語言能力。
實現這一偉大目標,不僅需要營造一個全民動員的良好氛圍,還需要我們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逐漸轉變傳統觀念,做到敢于講、大膽講;在各大機關單位、企業和公共場所大力提倡人們使用普通話進行交流。除此之外,應在各大中小學進行普通話推廣活動,以學生課堂、詩歌朗誦、演講比賽等多種形式為載體,讓學生們有更多的機會學習普通話、應用普通話,系好人生的第一顆紐扣。同時也要提高在校老師的普通話水平,在學生中起到帶頭作用。此外,相關部門及社會機構可以通過舉辦普通話培訓班及測試考試來進一步幫助全民提升普通話水平。
說好普通話,方便你我他。不學好普通話,各地人民可能很難互相溝通、交流。如果人人行動,從我學起,時時、天天訓練,營造一種氛圍,一種人人都說普通話的環境。我認為,普通話不會離我們那么遠,不再那么陌生。要知道“四海同音,萬眾一心”啊!
關于推廣演講發言稿 篇2
在這秋風送爽、碩果飄香的季節里,我們迎來了不同尋常的一周——第19屆全國普通話推廣周。本次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時間為:x月x日至x月x日,主題是“說好普通話,圓夢你我他”。
人類自從告別混沌世界,走進文明社會,語言就成了傳承文明的載體,交流感情的紐帶,溝通思想的橋梁。傳承了巍巍中華上下五千年悠久燦爛文明的普通話,不但是中國各民族、各方言區之間進行交流的通用語言,還是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
推廣普通話,是關系到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文化傳承和社會進步的基礎工程,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相互交流、普及文化教育、發展科學技術、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
為積極開展好第19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活動,營造規范和諧的校園語言文字環境,以實際行動迎接建國65周年,學校向全校師生發出如下倡議:
1.充分認識推廣普通話的重要意義。全校師生要以說普通話、寫規范漢字為榮。把說好普通話、寫好規范漢字作為我們每一位教師和同學的責任,共筑語言文字中國夢!
2.人人參與、從我做起。在工作、學習、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口語發音,主動使用普通話、推廣普通話,使身邊的親友、同事、同學都能養成自覺說普通話的習慣,使規范用語成為一種自覺行為。
3.充分發揮校園作為精神文明傳播前沿陣地的作用,做好普通話的普及和推廣工作,促進普通話在全社會中的廣泛運用,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
4.學校在推普周開展的各項活動,請廣大師生積極參與,共同進步!眾人拾柴火焰高,眾人劃槳開大船。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投身到第17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活動中來,齊心協力說好普通話,在校園中營造一片濃濃的文化氛圍,為“說好普通話,圓夢你我他”而努力!
關于推廣演講發言稿 篇3
一直以來,始終將工作的落腳點和著力點放到應對市場挑戰、再造競爭優勢上,逐步形成了“中央控制、穩健生產、成本領先、綜合利用、管理創新、和諧穩定”的工作格局,在20__年共生產**94.15萬噸,產能水平創出新高,盈利能力大為提升,較好地完成了紅線指標和全年各項生產經營任務。
一、堅韌果敢 積極投身兩場“攻堅戰”
在艱苦卓絕的20__年,緊緊圍繞“挖潛增效、堅守紅線、保障大局、再造優勢”的中心,迅速適應了新一屆領導班子的總體要求和一體化管理的整體部署,確立了“素質年”的整體定位,積極投身控虧增盈和結構調整兩場攻堅戰,確保各項工作高效落實、務實推進。回顧20__年,我們主要開展了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積極應對困局,確保紅線指標等經營目標的實現。面對外礦價格上漲、難以接續以及極端惡劣天氣等諸多不利因素,我們本著“先算后干,抓兩頭促中間”的原則,從抓好內外保障做起,暢通礦石的疏港、供料等環節,發揮礦石差異化使用的優勢,靈活安排大型設備檢修,成功實施了10余次礦石切換,保證了“、”三項平衡,實現了中央控制系統的全覆蓋,鞏固了小時進料量1100立方的高產組織平臺。還積極應變,采取了嚴格的管控措施,赤泥運輸堆存費用、添加劑費用、清檢費用、輔材費用分別較年初降低了8%、10%、9.8%和11%,為完成紅線指標提供了堅實保障。
二是立足自身實際,大力開展技術攻關。專門成立了廠科技進步工作管理委員會,圍繞工藝和指標的優化,大力開展與同行業先進企業的對標,組織實施了降低汽耗、添加劑替代選型等25項科技攻關項目。成功研發并投運了工藝,凈化了流程,可年創經濟效益800萬元。還著力優化了工藝,赤泥系列產品全年創直接經濟效益8000萬元,減排率達到59%左右,減排效益超過3000萬元。
三是強化基礎管理,持續提升管理水平。在繼續深化管理改革創新工作中,先后推行了“組織結構扁平化、大區域大班組整合、生產中央集控管理”的舉措。還深入貫徹落實公司基礎管理現場會精神,在制度建設、現場管理、管理評價等環節形成了“責任一對一,管理點對點”的工作體系。以公司“反習慣性違章年”為契機,嚴格落實“安全5分鐘再確認”等制度,推行了崗位安全評價、輪值安全員等一系列的特色安全監管工作,
四是扎實開展了創先爭優等各項活動。在黨建思想政治工作中,以創先爭優活動為統領,牢記熊維平總經理囑托,認真落實王再云總經理、尹雪春書記專題調研的具體要求,積極推進四好領導班子建設,廣泛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主題實踐活動、“雙找雙明”黨性分析活動、“一爭一創一做”競賽活動,將“紅線”目標層層分解傳遞到車間、班組直至每位員工,彰顯了黨員隊伍的示范表率作用和先進性。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廠穩健生產的格局仍不穩固,生產組織還未完全達到精益化的標準,基礎管理中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這些都需要我們在新的一年中加以解決。
二、互促并重 以最佳業績回報重托
沐浴新年曙光,我們已然踏上新的創業征程。在20xx年,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落實總部、公司各項工作部署,緊緊把握“強化管理、優化指標、堵塞漏洞、降本百元”的中心任務,確立了“利潤確保3.09億元、力爭3.3億元,產能突破百萬噸”的奮斗目標,并以“突出一個定位、做到六個并重、實現六個突破”為主要內容,努力做到各項工作互促并重、交融并進,為公司實現十二五發展戰略目標奠定良好的開局。
第一,突出“管理年”的定位,促進全員管理意識和能力的提升。將今年定位于“管理年”,并要繼續貫徹公司基礎管理現場會的精神和《關于加強企業基礎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的要求,認真對標借鑒氯堿廠等兄弟單位的基礎管理經驗,分層面開展基礎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匯編的學習培訓,促進管理意識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第二,做到生產組織與項目建設并重,帶動盈利水平有新突破。按照公司統一部署,本著“優勢互補、消缺補遺”的原則,積極融入聯動生產的格局之中,確保流程有序切換、工藝高效運行,以大規模效應帶動“降本百元”目標的實現。其中,要發揮項目建設優良傳統,在27萬
噸挖潛改造項目建設中做到全面參與、密切協作、溝通協調、盡早投用;要繼續按照“抓兩頭,促中間”的要求,實施模塊化的生產中央控制模式,不斷提升系統均衡穩定和經濟運行的能力,以規模效應鞏固成本領先優勢,力爭完全成本在20xx年能有較大幅度降低,達到行業1/3線以上。
第三,做到基礎管理與經營管理并重,推動管理改革有新突破。依托三大管理體系,以制度建設、現場管理、安全管理為載體,建設簡單實用、簡潔高效的制度運行監督體系,“四室”溫馨、現場美化的現場維護體系,覆蓋全員、長效強勢的安全環保監管體系,推動基礎管理再上新水平。同時,要進一步強化成本預算控制管理,優化原料供應和副產品銷售的營銷管理,鞏固以往經營管理的成熟經驗。在夯實各項管理的基礎上,要打造精細冶煉化工企業為目標,學習氯堿廠和廣西信發的先進經驗,做到制度建設與執行互為一體,員工行
為與績效緊密結合,并逐步在管理、操作、生產、現場等環節實現向精細化工企業的靠攏和轉變,繼續深化管理改革創新工作。
第四,做到科技研發與技術改造并重,帶動降本增效有新突破。今后,在科技研發中要立足于再造競爭優勢,以“綠色生產、無赤泥堆存”為目標,逐步實現高鐵赤泥100%的資源化綜合利用和流程雜質去除的研發,做到節能減排、綜合利用、拓寬產業鏈,使工藝優勢向競爭優勢、成本優勢轉化;還要立足于助推降本增效,著重圍繞礦石輸送、礦漿磨制、赤泥沉降、種子分解等重點環節,大力實施技術改造、指標對標和群眾性創新工作,為工藝系統指標的整體穩定和優化奠定基礎。
第五,做到控虧增盈與五年規劃并重,帶動科學發展有新突破。控虧增盈是實現五年規劃目標的基礎所在,而五年規劃則是控虧增盈工作方向性的引領。面對降本百元的重任,仍要樹立過苦日子的思想,把“緊縮”作為控虧增盈的重要抓手,客觀審視能源消耗、原料運輸、清理檢修等環節現狀,下大力氣壓縮可控費用和優化能耗指標。在艱苦的控虧增盈攻堅戰中,我們還要拿出精力、撲下身子,積極籌劃十二五發展規劃措施的落實和執行,去健全生產組織中央控制管理的機制,提升整體裝備水平,構建產品多樣化的格局,合理科學的發展增量,不斷深化管理改革創新,并有效銜接公司板塊產業結構調整的過渡、轉型。
第六,做到傳統主業與新興輔業并重,帶動結構調整有新突破。一方面,依托總部國際化戰略,配合公司做好港口和海外發展增量的論證乃至實施工作。并立足內部,做到以礦石定工藝,實施生產工藝技術的優化改造,為公司打造生產示范基地作出應盡貢獻;另一方面,要落實公司赤泥綜合利用基地建設的戰略,探索鐵粉、鐵砂產品在冶煉和化工行業之外的無害化利用,同時使流程凈化形成產業化規模,開發高附加值的釩渣、赤泥等系列副產品,力爭全年實現副產品利潤1.27億元。還要同步建立規范化、標準化的營銷和服務機制,制定詳盡的產品分級售價標準,形成系列的產品銷售平臺和客戶溝通網絡,并以服務為核心開辟新的盈利途徑。
第七,做到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和創先爭優活動并重,帶動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有新突破。我們要認真落實《公司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實施意見》的部署,逐步形成“面向兩個層面,建設三個陣地;堅持五個過程、突出六個轉變”的建設模式,努力把公司的試驗點,建成創新點、示范點、成果點和效益點。要借助干部理論研討、員工一線講臺、手機黨校等形式載體,努力引導黨組織、黨員干部把學習型習慣的養成同研究解決員工關心的根本問題、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問題結合起來,全面提升“三支隊伍”的綜合素質,讓團隊學習、系統思考成為創先爭優的活力和源泉。并要借助“一爭一創一做”競賽、“攻瓶頸 克難題”等特色活動的深化,使創先爭優活動貫穿于生產經營的每一個細微環節,覆蓋于全體黨員群眾,做到突出先進典型的引導帶動,激發內生動力;突出瓶頸難題的攻關攻克,展現最佳業績!
歷經艱辛,才能體味回甘,愈經磨礪,才會愈顯燦爛。20xx年是公司十二五的開局年,也是結構調整、控虧增盈的攻堅年。站在歷史的節點上,更需要我們挺身而出、勇于擔當。在新的一年里,一定會以更加務實的態度、更加出色的工作、更加優異的業績,去感恩上級的重托,回饋我們的團隊,為公司壯麗的發展前景,增添一抹更為亮麗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