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安全講話稿簡短(精選3篇)
清明安全講話稿簡短 篇1
同學們:
每年的這個日子,我們--二中都會組織全體新生、團員同學徒步、不辭勞苦,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這個特殊的地方,祭掃革命烈士陵園,沉痛悼念為了新中國誕生捐軀的烈士和所有為中華民族解放事業做出貢獻的先人,表達對先烈的敬仰和緬懷之情。
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之后,帝國主義列強加緊對中國的侵略,使中國大片領土被瓜分,大量財富被掠奪。中國淪為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國家。中國人民饑寒交迫,受盡欺凌。一九二一年七月一日,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人民在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堅持持久的人民戰爭。特別是經歷了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日戰爭和三年解放戰爭。直到1949年,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主義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的勝利,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戰爭的勝利,與千千萬萬的革命者英勇斗爭、流血犧牲分不開的。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八年抗日戰爭,中國人民死亡2100萬人,1928—1932年五年的時間里,被反動派殺害的共產黨員就有100多萬。我們的家鄉--是一塊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沃土,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眾多的家鄉兒女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在白色恐怖里與兇殘的敵人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為了維護國家尊嚴和領土完整,他們奮不顧身,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烈士們的名大多已被刻在了紀念館的石碑上,《--兒女先驅》一書中也記載了60余位英雄烈士的事跡。諸如:1942年被殺害的--市岳家莊鄉的薛峨烈士、--黨組織的創始人之一菜園村的王徳一烈士、1943年遭日軍伏擊犧牲西南關的李梅青、王學榮烈士,1947年被國民黨還鄉團逮捕殺害龍廷鎮的苗萬東烈士、1948年為解放河南開封而犧牲的劉建義烈士、“為中華民族求解放,粉身碎骨也心甘”翟鎮后羊村的李成善烈士,血染青云山、功照千萬秋東都鎮的李冠林(群)烈士---1945年1月1日在“借莊突圍戰”中壯烈犧牲的。
他們是--人民的驕傲,是祖國人民的驕傲,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在他們身上體現了英勇斗爭、堅貞不屈的革命氣節,體現了甘于奉獻、勇于獻身的大無畏精神,體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他們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的太平盛世;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們一定要緬懷先烈,不忘歷史,珍惜現在,走向未來。今天,站在莊嚴肅穆的烈士紀念碑前,我們每一個人都應深深思考這樣的問題:今天我們為什么來?明天我們怎么做?
站在烈士墓前,獻上一束花,敬上一個禮,帶上我們無盡的哀思。我們祭掃烈士陵園,決不是為了完成一種簡單的儀式,而是為了喚回我們不該失去的記憶,找到我們繼續前進的動力。
同學們,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憧憬著美好的未來,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一切吧。安息吧!長眠在這里的革命先烈們,我們將繼承你們的遺志,完成你們未完成的事業。爭做文明少年、爭當優秀學生。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清明安全講話稿簡短 篇2
各位親戚朋友:
您們好!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祭祀是必不可少的。
祭祀包括掃墓和祭祖。掃墓俗稱上墳,就是清掃逝者墳前的雜草等,祭祖就是祭拜逝去的祖先們。
準備好各種祭祀品,如“墳飄”,鞭炮,香等等,便踏上祭祀之路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在清明這天果然下起了蒙蒙小雨,林間飄起了薄薄的霧,地上濕漉漉的。時隔365天,盡管這條路已經走的很熟悉,但再次踏上這條路,心中還是感慨萬千。一同前行的人邊走邊尋找著合適的木頭掛“墳飄”。找到了便折下它待著一同行走。
走了大約半個小時,終于到達目的地,望著這滿山遍地的墳墓,心中一股莊嚴之情油然而生。找到我們需要祭拜的墳墓,我先站著看了一會兒,然后開始清除雜草。這么長的時間沒打掃,雜草已經長滿了墳墓,用工具一下一下的,鏟除一根一根雜草,墳墓漸漸有了該有的樣子,身體開始暖熱,額頭也已經冒出細細的汗珠。終于除完了。
這是便開始開始祭祖了,把“墳飄”掛在木頭上,插在墳前。“墳飄”是白色的,一串一串的,在微風中輕飄著。透著這純白色的“墳飄”,我仿佛看到了我的祖先正在極樂世界望著我們,臉上浮起了仁慈的笑容。
然后是燒錢紙。錢紙是黃色的,大概臉一樣大小,上面印有一個個半圓圈。燒錢紙可不是直接把它點燃就完事了的,而是要先把粘合在一起錢紙一張一張撕下來后再點燃。等它有了火苗后,把它放在墳前,再把剩余的錢紙一張一張的放入火里。接著點燃香,把它插在墳前。
接下來便是祭拜祖先。雙手躺平合攏在一起,雙眼閉著,嘴里輕輕的說著一些話,再鞠三次躬,這便算是祭拜完成。當然,如果有必要的話,還需要跪在地上祭拜。
最后一項是放鞭炮,把長長的鞭炮平鋪在墳的兩旁,站在距離墳不遠處,留一個膽大的人點鞭炮。其他人就靜靜的注視著。鞭炮啪啦啪啦的響著,濃煙漸漸包圍住了墳墓,我忍不住地想:棺材里的人會不會嫌我們動靜太大,打擾到他睡覺了?可是不會,因為她們睡得太熟了……他們正在做一個夢:他們夢見自己的子女們來看望他們了……
祭祀這便就結束了。我們返回家的路途中,能看見許多其他人拎著大包小包,也是來祭祀的;能看見其他墳墓的祭祀品;能聽見遠處傳來的鞭炮聲……
清明節不僅是個節日,也是祭祀的一種活動。在中國人心中,清明祭祀很重要。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如果不去祭祀是不孝道的。所以清明祭祀一定要去哦!
清明安全講話稿簡短 篇3
大家好;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一首詩。每年的清明節家家戶戶都會掃墓祭拜,給在陰間的祖先稍錢花,并求得祖先保佑平安。
今年的清明節和往年不同,我并沒有去我的祖先那里掃墓,我倒是去了我9年未去的姥姥墳上去祭拜姥姥。姥姥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我只能隱約想起她很和藹對孩子非常好,姥姥是得癌癥去世的。那時候,媽媽每天牽著我的小手去看姥姥,又一次我還買了一些糖給姥姥吃,姥姥欣慰的笑了。反正姥姥在我心中就是一個善良、肯吃苦、一心一意的對孩子精神的集合體!
我們坐車來到了北牛,我們把車停到一個廠院里,我們便帶著紙錢等東西下溝了。下溝路上的景色非常美:淡紫的小花、朦朧的山、山半腰一棵似白云一樣的樹木挺立著。景色固然是美的,但我卻浮想聯翩:媽媽、姨姨等哥姐們上學是多么的艱難,尤其是晚自習。
我們到了溝里,展現在眼前的一座即將塌陷的房屋,可想而知這里的經濟多么惡略,再往下走,我看到了媽媽的兒時的房屋,不過現在已經用來養豬了。在這個溝里,一家連著一家,是多么的親密。
我們超姥姥的墓上走去。走了一會,終于看到了墓,我興奮地跑過去。大家都到齊后,我們便開始燒紙了,我們先在姥姥墳頭挖個小坑插個小黃旗,然后我自告奮勇拿著鐮刀給姥姥“整容”也就是把姥姥墳上的雜草清除干凈。我們開始燒紙了,我們把墳前畫一個圈,防止別的鬼搶姥姥錢花,我們還拿出牛肉、面包、水果擺到墳上給姥姥吃,因為姥姥最愛吃這些了。我還親自放了鞭炮。時間滴答滴答的過去了,我們也上完墳了。我們收拾好東西準備上溝了。
我懷著戀戀不舍的心情告別了媽媽的故鄉,告別了姥姥。姥姥我一定還會來看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