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家長發言稿:初二家長會發言稿
三、我的教育教學思想
不管我教的學生是幾年級,是什么樣層次的學生,我始終要向他們傳遞這樣一個觀念:做人第一,學習第二。
我常對學生說,這個“人”是不簡單寫的一個字。一撇,表示人品;一捺是表示學問。要做好這個人,誠信是首要。
我總是在學生面前說到做到,不食言!(有些事情也許你們家長見了認為是小題大做,沒事情找茬。可學校沒小事,件件是大事。這是教育人的事情,得從小事情抓起。否則,老師怎么會在孩子心目中會那樣敬畏?你們家長的話為什么有時會沒有作用?而且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你們的話會越來越不靈驗。我想,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此。)對待孩子犯錯說謊我習慣上是:給孩子三次機會,第一次說理,第二次提醒,第三次再懲罰也不遲。這樣,給孩子改正錯誤一個緩沖,一個過程。家長也不妨試試,但是一定注意堅持原則。
其次是要善解人意,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對父母,對老師,對同學,對生活……他懂得感恩了,一定會把學習搞好。
再者是培養孩子做一個有修養的人。
四、需要各位配合的幾個方面。
1、幫助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有人說過:人的最大的不幸往往是從忘記自己的責任開始的,最初是在小事情上,然后就會在重大事情上。我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到或聽到孩子們不負責任的事情。如:忘了帶學習用具,作業沒做完就玩去了;做值日,掃把、帚帕扔一地就不見人影了;筆、書本攤一桌子,抽屜垃圾塞得連書包、字典都放不下等。每當老師幫助教育時,孩子們都是一個理由"忘了"。那么是不是我們的孩子記性不好,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得了健忘癥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我們的孩子沒有被培養起責任心?蓱z天下父母心,每天都有父母把孩子忘記的東西,校服、書、本子,送來。家長的寬容縱容了孩子責任感的缺失。我建議家長提醒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的相關學習工具與資料和不是包辦。自己能解決的事情自己做,承擔一定的家庭責任。
2、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抓緊時間不拖欠。
首先,讓孩子迅速開始。有些同學在坐下開始做作業時,常表現出不能立刻進入全神貫注學習狀態的特征:或東找西找學習用品;或東翻翻語文,西翻翻數學;或一會兒喝點水,一會兒吃點東西,一會兒瞄瞄電視,一會兒聽聽大人們閑聊,一會兒又插話……時間就不知不覺地過去了。
我想這個問題只要你固定他的時間和地點,那是很容易解決的。
其次,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你可以協助孩子排除外界物質誘惑,使內心安靜下來。不要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批評、教育孩子,一來教育無效,二來作業效率低下,長此以往,還會導致作業與煩人的數落聯系在一起,從而討厭做作業。
3、培養孩子的耐挫力和“肚量”。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備受至愛,事事順心,因而,缺乏一種耐挫力“氣量小”的毛病。主要表現為:聽得進表揚聽不進批評,偶爾考試成績不佳便會經受不起,失去自信心,心中只有自己而無他人。為此,家長有必要培養孩子的耐挫能力,在活動中培養孩子心胸開闊,豁達樂觀的性格。
4、幫助、督促孩子訂立學習目標和計劃。要有切實可行的目標和計劃,不要企圖一下子從班級后十名跑到前十名,要給孩子看得見、觸得著的目標,再根據目標商量制定學習計劃,可以是日計劃、周計劃、月計劃。很多家長經常是給孩子一個獎勵目標,期末考多少給多少錢或是別的,其實這個很不現實,因為幾乎是沒有一個人能為一個目標堅持很長時間的。目標、計劃制定后并不是放手不管,要不斷跟進學習過程,隨時鼓勵督促孩子的學習,讓孩子覺得你是真正愿意幫助他的,而不是只想要他的最終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