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日講話稿(精選3篇)
殘疾人日講話稿 篇1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又迎來一年一度的國際殘疾人日,今天,縣委、縣政府在這里隆重舉辦“關愛殘疾人獻愛心”大型活動,借此機會,我謹代表縣委、縣政府向殘疾兒童和廣大特教工作者致以親切的問候!向今天來此參加關愛活動的社會各界來賓致以誠摯的謝意!
殘疾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成長道路上充滿了艱難和困苦,他們在發展的道路上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尊重殘疾孩子的受教育權、發展權,給他們以平等的權利、同等的機會,是政府和全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多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特教事業,加強了對特教工作的領導,加大了對特教的傾斜。幾屆縣領導多次到特教現場辦公,使學校初步形成了用房區域化、環境優美化的格局。
殘疾人是一個弱勢群體,但更具有堅強的性格,從今天孩子們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足見他們對生活的熱愛。誰能想象展室中的各類精美作品皆是出自殘疾學生之手,誰能想象他們能通識各種本資料權屬范文網放上鼠標按照提示查看范文網職業技術,十指無言也可傳情,他們也同樣擁有受教育的權力、發展的機會。讓我們攜起手來,走進殘疾孩子中,關注他們、關心他們、關愛他們。
同志們,關愛殘疾人是一項公益事業,是一項社會事業,更是一項慈善事業,需要政府和會社會的共同關懷和支持。良心使然,道義使然,責任使然!讓我們向渴望平等的殘疾孩子獻出友愛之心,伸出友愛之手,扶助他們回歸主流,走和社會。為最終實現殘疾人“平等、參與、共享”的崇高目標而努力奮斗!
謝謝大家!
殘疾人日講話稿 篇2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讓關愛的陽光照亮殘疾人的心靈》,人生在世,首先要知道有愛,學會感恩。父母親情、同學友情、老師恩情,甚至素不相識的人的一聲問候、一個微笑,都是愛的表現。苦難的人因為愛而看到希望,幸福的人因為愛而懂得珍惜,富有的人因為愛而奉獻,貧困的人因為愛而自強,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感受著愛,也付出著愛。
在這個社會上,有一個群體需要我們特別的關愛。當我們每天迎著朝陽,走向光明的人生時,他們卻是需要依靠冰冷的輪椅度過人生的每一個臺階;當我們和家人齊聚在電視機旁,共同欣賞每一個精彩節目時,他們卻連聆聽鳥語、觀看藍天也是一種奢望。同在一個大家庭中,這些殘疾人的生活,較之我們,卻是如此的艱辛!面對命運的不公平,他們,更需要家人的親情和世人的'溫情。
然而,同學們,你們對殘疾人的關心有多少?有誰知道全國助殘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規定:每年5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全國助殘日。
殘疾人由于自身功能的障礙,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還是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目前還有1000萬左右貧困殘疾人的根本生活得不到保障;殘疾兒童的入學率遠低于健全少年兒童。另外,殘疾人就業時機少,就業率低;再加上侵害殘疾人合法權益的現象時有發生,殘疾人問題仍然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尚待解決的問題。因此,關心幫助殘疾人,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同學們,很多事情在我們看來是舉手之勞,對他們來說卻是一種奢望。給殘疾人一個攙扶只需你付出一只手的力量,給他們一個公交車上的座位只需你付出多站一會兒的辛苦,保護他們的專用設施只需你付出繞一點彎路的時間。關愛殘疾人是全社會的責任,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不只是在今天,而且是在每一天。讓我們每一個人都獻出愛心,弘揚中華民族扶殘助殘的傳統美德,理解殘疾人,平等視之,給殘疾人更多關愛和幫助。
為此,我向全校同學發出建議:讓我們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偉大的人道主義精神和傳統美德,大家手拉手,齊努力,關心、保護、尊重殘疾人,向同在一塊熱土上生活的殘疾人奉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共同筑起身邊的希望,讓殘疾人跟我們共享一片藍天!
殘疾人日講話稿 篇3
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一類人,由于先天或后天的意外,而使他們的身體器官或功能有了缺陷,他們就是——殘疾人。他們的身體雖然有缺陷,但是有時他們的意志力遠遠超過我們正常人。據國際殘疾人機構統計,全世界約有6億多殘疾人,約占總人口的10%。我國各類殘疾人總數已達八千多萬。他們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會遇到比常人更多的困難,關心幫助殘疾人,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尊重殘疾人就要尊重殘疾人的尊嚴,就要體味殘疾人的所思所想。那么我們如何做到尊重殘疾人呢?
1.要承認殘疾人的價值和能力。歷史和現實都證明,殘疾人不僅有人的尊嚴和權利,而且也有能力成為社會財富的創造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古今中外都有許多生動的例子。
2.要了解和走近殘疾人。看待殘疾人,不能只盯著他不能干什么,而要看到他能干什么。他們和健全人一樣,有坎坷,有奮斗,有酸苦的淚水,也有成功的微笑。殘疾人樂觀進取,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就能克服自卑感和依賴心理,適應社會,融入社會。
3.要關愛和幫助殘疾人。我們要理解,造成殘疾人問題的主要原因往往不是殘疾本身,而是外界障礙。任何人權利的實現和能力的發揮都離不開社會的補償條件。健全人登高需要臺階,大家習以為常,但坐輪椅的殘疾人對臺階就沒有辦法,他需要一條坡道,沒有這個補償條件,他就有障礙。一般人乘電梯,不會有什么問題,但如果沒有語音提示,盲人就不知道電梯到了哪一層。如果影視節目沒有字幕,聽力障礙者就難以看懂。殘疾人需要平等的機會,殘疾人權利的實現和能力的發揮,需要特別扶助和消除障礙。只有消除歧視、偏見、社會障礙和愚昧陳腐觀念導致的不平等現象,才會有一個充滿愛的社會,一個最終實現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