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女童講話稿3分鐘(精選3篇)
關愛女童講話稿3分鐘 篇1
男娶女嫁,女到男家落戶是幾千年封建社會留下的舊習俗,是中國社會舊的家庭模式,在廣大農村地區(qū),男尊女卑,重男輕女觀念和生育男孩偏好還相當嚴重,它在子女上學、青年男女結婚后居住地的選擇,生育孩子性別的選擇,婚后對父輩承擔贍養(yǎng)義務,繼承家庭財產等一系列問題上都會表現(xiàn)出來。對此,新中國成立以后,黨和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婦女發(fā)展的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為婦女解放和實現(xiàn)男女平等提供了法律依據(jù),經濟發(fā)展、社會進步為婦女解放和促進男女平等提供了基本保障條件,計劃生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進一步促進了婦女解放和男女平等。加上樹立“生男生女一樣好”的'新生育觀念,這些現(xiàn)象有了明顯的改善。
誠然,女性已經在社會生活中起到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國目前,尤其是廣大農村,女童依然在受到不同程度的忽略和歧視。于是,我國又推行了九年義務教育制度,保證了女孩與男孩享有同等接受教育的權力,為女孩自立、自尊、自強,努力成才創(chuàng)造了基本條件。
農村的女兒戶家庭,黨和政府都給予了不同條件的照顧,特別是在上學方面,獨女戶和二女孩結扎戶更顯優(yōu)先,她們無條件入學,學校在各方面還給她們優(yōu)先照顧,保證了她們入學成才的機會。
曾經有這樣一戶人家,他們只有兩個女兒,屬于二女孩結扎戶,在農村人眼里,他們家算是完了,可是夫妻倆并不這樣認為,她們始終認為女兒也一樣能爭氣,不管別人怎樣議論,他們堅持送孩子上學,給她們提供好的學習環(huán)境。去年,姐姐考取了重點大學,妹妹現(xiàn)在也在上中學并且學習成績很好,村里的人不再小瞧他們,都夸夫妻倆教育有方,哪家有什么大事小事都和他們商量,他們用行動來證明女兒也不是弱者,女兒也能成為推動這個社會發(fā)展的人才。
實施“關愛女孩成長,關心女子成才”的行動,進一步倡導了男女平等的觀念,我們要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發(fā)動全社會各界人士關心支持女孩群體,維護她們的合法權益,改善她們的生活狀況,提高她們的科技文化素質,鼓勵她們自立自尊自強,積極投身于建設小康社會的行動中來。
讓我們振臂呼吁,“關愛女孩成長,關心女子成才”吧。讓這一行動源遠流長。
關愛女童講話稿3分鐘 篇2
--區(qū)--鄉(xiāng)計生辦
我是--市--區(qū)--鄉(xiāng)一名普通的計生干部,我演講的題目是“為女孩撐起一片關愛的藍天。”
--區(qū)--鄉(xiāng)地處城鄉(xiāng)結合部,多年來,由于城鄉(xiāng)商品經濟發(fā)達,大多數(shù)青壯年男勞動力去城市經商或打工,從事農業(yè)生產的是老人和婦女。
在“關愛女孩行動”工程中,我們--鄉(xiāng)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把宣傳落實“關愛女孩行動”作為“人口與計劃生育”的重要內容,列入推動全鄉(xiāng)經濟發(fā)展的高度來認識。并于~年5月,召開專題工作會議,部署了這項工作,并以《紀要》形式,下發(fā)到全鄉(xiāng)十八個行政村。黨委把“關愛女孩行動”的工作作為基層支部年終考核的內容之一。政府把“關愛女孩行動”工程的成果作為示范村評比標準。
關愛女孩,觀念先行。為了改變“重男輕女”的傳統(tǒng)觀念,--鄉(xiāng)營造強大的~氛圍,大力宣傳新的生育觀念,為搞好“關愛女孩行動”工程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
全鄉(xiāng)在加大宣傳力度轉變生育觀念活動中,僅~年直接投入資金6萬元,完成十八個行政村,每村20平方米的關愛女孩畫廊繪制工作。“關愛女孩,母女親情”色彩艷麗,給人以全新的感覺,更有一種時代的氣息。同時,全鄉(xiāng)刷制街頭“生男生女一個樣,女兒也是傳后人”等標語近千條。
為了讓廣大農民從觀念上重新認識當代社會的生育觀,我們結合鄉(xiāng)情、民情在計生宣傳活動中,多次開展了以關愛女孩行動工程為內容的座談會、法律知識競賽,優(yōu)生優(yōu)育演講……,在活動中黨委書記、鄉(xiāng)長親自上臺為他們頻發(fā)獎狀和證書,合影留念,在鄉(xiāng)內引起較大反響。
關愛女孩,情至深處,重在行動。由于經濟狀況、勞動技術等諸多方面的問題,尤其是一小部分雙女戶、獨女戶,生產生活、經濟收入還在溫飽線上徘徊,改善她們的生活狀況,是“關愛女孩行動”工程的一項硬性工作。在全鄉(xiāng)出現(xiàn)了一條條異彩紛呈的風景線。
~年金秋時節(jié),八家子村雙女戶石桂杰的女兒關杰,以優(yōu)異成績被大連財經學院錄取。孩子入學時間在即,以往,母女生活自給有余,但支付上大學這一筆費用,卻捉襟見肘。就在這時,村黨總支書記孫世國帶著計生干部來到她家,代表村委會及時送上3000元現(xiàn)金。火一般的深情,殷切的關注,溫暖著關杰的心。
孫家灣村是秋白菜種子繁育基地,每年新菜籽一收完,村領導都忘不了讓村計生干部為全村雙、獨女戶人家送上一畝地的種子。有人粗略的計算,1999年到現(xiàn)在,送出的菜籽,每戶按60元計算,全村769戶雙、獨女戶,5年間已超過41640元。全鄉(xiāng)各村每年用于扶助支持獎勵獨女戶,雙女戶資金平均超過85600元。
由于鄉(xiāng)村兩級領導重視,全鄉(xiāng)雙女戶、獨女戶的女孩中小學入學率達到了100%,高中就讀女孩無一輟學。升入大中院校的獨女戶、雙女戶女孩,不同程度都得到了政府和村委會的幫助。
關愛女孩,宣傳巾幗英雄的業(yè)績。孫家灣黨委副書記韓學玉同志,原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敢于拼搏,以巾幗不讓須眉的膽識,艱苦創(chuàng)業(yè)幾年,率先建造了一個方便群眾的商貿城,促進了全區(qū)城鄉(xiāng)經濟的發(fā)展,成為本市知名的企業(yè)家。
--村婦女李春英精心培養(yǎng)兩個女兒上大學。大女兒馮爽出國讀研究生的典型事例影響和感染著無數(shù)雙女戶、獨女戶的母女,使女孩子們把自己的夢想化做自覺學習奮斗的動力。
八家子村計生干部高玉霞,積極興辦家庭機械加工廠,同時又敢于承擔風險,承包全鄉(xiāng)有線電視轉播工程,成為鄉(xiāng)里家喻戶曉、老幼皆知的女性。
為了弘揚巾幗英雄的事跡,計生干部把這些鮮活的典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到廣大育齡婦女中去,并成功地舉辦了《關愛女孩》大型演唱會,歌曲“托起明天的太陽”,謳歌了八家子村黨總支書記孫世國關注雙女戶的一片深情;舞蹈“好一束康乃馨”,是出國讀研的女孩馮爽,用鮮花述說著對母親李春英的養(yǎng)育之情……精彩的表演,博得廣大育齡婦女陣陣的掌聲,生個“可愛的女孩”的夙愿,在她們的心中扎根;已生女孩的婦女們的臉上綻出幸福的笑容。
春風化雨,潤物有聲。熱情的關愛,真誠的呵護。新型的生育觀念,深深地根植于--鄉(xiāng)這塊富庶的土壤之中。--鄉(xiāng)“關愛女孩行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全鄉(xiāng)共有獨女戶2316戶,雙女戶1033戶,獻標戶726戶。1--多名未成年人男女性別比已趨于平衡,及早的遏制了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勢頭,創(chuàng)建良好的人口環(huán)境。為人口、資源、環(huán)境協(xié)調發(fā)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關愛女童講話稿3分鐘 篇3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只要給女孩子成才創(chuàng)造發(fā)展的空間,誰說女子不如男?
我是來自________的一名退休干部,今年_歲。我是_人,我的雙親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我沒有哥哥,也沒有弟弟,只有一位足以讓我終身敬畏的姐姐。因為家里窮,姐姐只讀到高小就不上學了,把上學的機會讓給了我,姐姐的這一決定,改變了我、也改變了她的一生。她從此再也沒有上學了。而我呢小學、中學、高中、大學,一路順風。1968年我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后,不管領導領導把我調到哪里,不管領導分配我做什么工作,我總是盡職盡責,兢兢業(yè)業(yè),工作上與男同志比高低,
1981年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 1983年當選了____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流年似水,歲月如歌。轉眼間幾十年過去了,回想起過去的人生歷程,讓我心酸流淚,也讓我興奮不已。在同齡人中,我或許是個成功者,成功的卻是那么的艱難;也或許是個事業(yè)有成者,但成就的卻是那么的艱辛。我常常捫心自問,為什么一個女孩子成才就那么“難”!但我又可以驕傲地說,在同齡人中我又是一個幸運者。幸運的是我有一位關愛我、支持我的好姐姐,還有一位不“重男輕女”的好爸爸、好媽媽。
前些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一份雜志的封面上,看到一個大眼睛輟學女孩蘇明娟求助的圖片,我看看看著,不禁流下了淚水,想起了40多年前,我渴望讀書、渴望上大學的目光。真是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歷史的故事還在重演。那時候,母親求借了10戶人家,才借到30元錢,我用這30元錢怎能完成6年的大學學業(yè),是誰供我的,是黨、是國家、是人民的血汗。60年代,國家供養(yǎng)一個大學生,一年要花幾十個農民的勞動。真是同病相憐,激起我強烈的、對女孩子的同情心,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報恩之心。
因此,我退休不退志,積極投身關愛女孩行動之中,自--年以來,我自籌資金,自買教學用品、參考書籍,從小學、中學、高中,分門別類,辦起家庭義務輔導站,我就成了孩子們的校外輔導老師。這一工作的開展,幫助了不少孩子,也給我?guī)砹藲g樂。有一個上中二的女孩,就是因學習成績不好,常挨打挨罵,甚至罰跪,使她對學習失去了信心,對生活失去了勇氣,她不想上學了,想離家出走,甚至想到死,我聽說后,心里非常難過,就主動地幫助她,教育她,給她補課,經過一段艱苦的努力,學習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她的家人對我非常感激,說我救了他們的孩子。我常常想,在我有生之年,只要我頭腦里的知識還沒有“凍結”,我就要把它傳授給孩子們,我教他們怎樣學習,怎樣做人,這是我對社會的回報。
說到這里,我回想起20多年前原商丘地委書記劉玉潔考察我時,我對她的承諾:我要做一根蠟燭,燃燒著自己,照亮別人。今天,我這根蠟燭還有多長呢?尚不得而知。我可以再一次鄭重地承諾:我這根蠟燭還要繼續(xù)燃燒,去關愛女孩,為女孩成才,創(chuàng)造發(fā)展的空間。我相信,只要全社會都行動起來,人人關愛女孩,女孩成才就不會那么艱難;只要眾多的女孩子自強不息、奮發(fā)向上、勇往直前,就一定會大有作為。到那時,又有誰再敢說“女子不如男”?
最后,借用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詩句,與大家共勉,白居易在《贈內》一詩中曾寫到:“懷中有可抱,何必是男兒?”十個大,理直氣壯,震動山河,古人尚能如此,何況我們?!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