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讀書的三分鐘演講稿(通用8篇)
有關讀書的三分鐘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叫小紅,是一年級二班的學生,很高興能與大家一齊分享我的快樂,我這天演講的題目是“我讀書我快樂”。
如果你問我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么,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是讀書!每當爸爸從書店里買書回家,我都會沖上去把書搶過來看。要是碰到我喜歡看的書,我會忍不住一口氣把它看完。
我最喜歡看的書籍是《幼兒故事大王》,里面的.故事可搞笑了,有《狼和小羊》、《三個和尚》、《狐貍和烏鴉》從這些故事里,我能學到許多做人的道理和優秀品質。我最喜歡的是《農夫和蛇》,讀了《農夫和蛇》令我深受啟發,故事講的是一個寒冷的冬天里,一名善良的農夫,在路上看見一條要凍僵的蛇。好心的農夫將蛇放在自己溫暖的懷里,蛇蘇醒后,張口就咬農夫,可憐的農夫很快毒性發作死去了,農夫臨死前,后悔自己好壞不分,最終送了命。
故事告訴我們必須要分清是非對錯,不要被壞人壞事的假象迷惑。在生活中,我們要樂于助人,但是如果有壞人向我們求助,我們不要理會。還有,我們做人千萬不能像蛇那樣恩將仇報,對關心幫忙我們的人,要懂得感恩。
書是知識的源泉,讀書是我快樂的源泉。讀書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快樂,也能幫忙我們健康成長!我讀書,所以我快樂!
謝謝大家!
有關讀書的三分鐘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我親愛的伙伴們:
大家上午好!
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每當我讀一本新書,獲一份知識的時候,我心中的那種快樂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正如培根所說;“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币粋教師,要想能夠適應新的教育形勢,就必須讀書加以補足,況且,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沒有一個淵博的大腦是不行的。讀書讓我們能夠很好的乘上時代的風帆,才能夠讓自己的職業生輝。
博斯威爾有這樣的一句話:“每天讀上五小時書,人很快就會淵博起來!蔽覀兊慕處熋刻旌芏鄷r間都用在教育教學中,或許不可能這樣的投入,但是只要書籍在我的心中,我每天抽出一點點的時間,我就可以補足自己的不夠,因為知識是來不得半點虛假,更不能是道聽途說。
我們可以從教育理論書籍中獲得理論的指導,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指引方向;我們可以從名家名著中或者精神的營養,為我們的自身素質的提高獲得高品味的營養;我們可以從眾多的書籍中找到人生的意義,生命的詮釋,心靈的感動。
一句諺語這樣說:“生活中沒有書,就好像天地間沒有陽光;智慧中沒有書,就仿佛鳥兒沒有翅膀”。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是以禮儀大邦聞名于世,我們的民族從來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虛席以待”、“程門立雪”、“三顧茅廬”等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在歷史上廣為傳誦,就深刻反映了這一點。讀書才能知禮,講禮,對人彬彬有禮,對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們正常關系的準則。知禮講禮的人大多以他人為重,以社會為重。能真誠待人正是一個人高尚情操的表現,是內在優秀品質的外化。讀書是提高個人修養的必然途徑,是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個國家必須要有自己的國魂,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來,完成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財富。中華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愛國、氣節;奮發、立志;改革、創新;勤學、好問;勤儉、廉介;敬長、知禮”等傳統美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國魂和精神。構建和諧社會,正是需要我們廣大的人們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知書達禮。作為人師的教師,也唯有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夠更好的為社會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讓我們堅信自己的信念不會改變,讓我們在讀書中感受人生的哲理。
謝謝大家!
有關讀書的三分鐘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同學們:
俗話說:“無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大志”。立志是成功的動力,能讓我們為實現人生目標而不懈地奮斗,憑借堅忍不拔的信念屹立在成功的巔峰眺望遠方。立志貴在堅持,立志貴在立大志!而立大志,莫過于立志成才,照亮祖國未來的希望。
或許你們會覺得,如此“偉大”的志向過于遙遠。但是,想必在座的每一位都該知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含義吧。沒錯!可千萬不要小看了這第一步,立下一個志向就是我們漫漫征途的開始,如果起點缺乏遠見或是模糊不清,那么,你將來所要走過的路上將會留下遺憾、甚至悔恨。
無論你是立志成為一名學識淵博的科學家、還是一名燃燒蠟燭的教師;成為勤勞為民的公務員,還是一名保家衛國的軍人;成為一名馳騁商海的弄潮兒,還是一名公正廉明的法官,成為一名救病濟世的醫生,還是一名為國爭光的運動員…….不論是什么樣的選擇,.只要你的志向崇高而遠大,我會恭喜你已經找準了起點,只須付出足夠的努力和不懈的拼搏,相信你人生中所擁有的輝煌燦爛就會是最多的!你的人生就會變得充實與富足,會得到社會的承認和人民的愛戴。
立志成才,必須努力讀書,專心致志,持之以恒地讀書。作為莘莘學子,來學校的目標就是更好的泛舟書海,讀書成才。
讀書,就是用心靈去感悟:星的燦爛,月的朦朧,花的嫣然,淚的晶瑩,人類的進步,科技的騰飛,以及生命的滄桑與美麗。
讀書,是在如畫風景中撿拾朝花,尋找生命感悟的花絮。你可以泛舟西湖,隨手采摘到生命啟迪的蓮子;你可以駕長車踏進蘇杭,欣賞人間天堂;你可以登臨泰山,了解帝王封禪的緣由,體味“一覽眾山小”的胸襟;我們為中華的崛起而驕傲,為中華騰飛而勤奮讀書。
我會將報效祖國立為自己最高的志向,并朝這個方向努力。
如此慷慨的宣言,好好珍藏在你的心靈深處!看看自己身邊那么多真正為志向所拼搏的人們,我們應該好好把握自己的人生,我們應該珍惜社會給予我們這大好的時光和機會,更好更強地發展自我,明朝成才,我們學富五車,滿載而歸,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
立志成才,我們無所畏懼,向未來的彼岸,奮勇航行。
報效祖國,我們無所保留,向成功的巔峰,奮力攀登!
有關讀書的三分鐘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鐵道工程系鐵工1008班的吳正跳,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
讀書學習,立志成才
讀書學習是一種習慣,一種讓人的心靈不斷得到升華,氣質不斷得到提高的良好習慣。
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的言行舉止、音容笑貌,無一不體現了個人的氣質、內涵和素養,可見個人的氣質、內涵和素養與自己的知識學問是分不開的。在文學的世界里感悟人生、體會人生,以致于更科學的引領著人生的規劃、成長與發展。
有人曾說“一本好書,就像一對純潔的羽翼,讓我們在文學的天空自由翱翔;一本好書,又像一曲激昂的樂章,讓我們在生活的旅途中充滿自信;一本好書,更像一支神奇的魔法棒,讓我們不斷地陶冶情操,在成長的道路上越走越自信。’’
是的,讀書使人明理,使人睿智,使人能夠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從古論今,有哪一位不是靠讀書學習而成才的呢?
三國時期,吳國的主將呂蒙“手不釋卷”的學習精神,晉代時期,國家的棟梁之才:祖逖、劉琨:“聞雞起舞”的學習精神;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韋編三絕”的學習精神。 是的,只有勤奮讀書學習,才能夠成才。
世界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中國杰出的科學家,兩彈元勛:鄧稼先;舉世公認的人類航天科技的重要開創者和主要奠基人:錢學森環保錫線 機床坦克鏈 縫合式圓形防護罩 螺旋鋼帶保護套 柔性石墨復合墊片。
無論是古代還是近代,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從他們的身上,我們學到的是一種對知識的渴求,一種對理想執著追求的信念,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
正所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今天,我們要時刻發揚著積極進取、戒驕戒躁、虛心好學、勤奮團結的優良作風,這樣,才能夠為國家為人民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謝謝!
有關讀書的三分鐘演講稿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
我是。首先,感謝圖書館給我們齊聚一堂共同交流讀書心得的平臺;然后,感謝各位老師和各個協會的代表在百忙中能來到這里,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讀一本好書,就像交了一個益友。莊子說:“吾生有涯,而知無涯。”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卻是無限的;“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人想求上進,就要先把書讀好。蘇東坡青年時酷讀書,曾寫了一副對聯“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是一個少年發出的錚錚誓言。讀書不僅要有明確的目標、有不移的恒心,還要提高讀書效率和質量,講求讀書方法和技巧,在愛讀書、勤讀書、讀好書、善讀書中提高思想水平、解決實際問題、實現自我超越。
讀書是就是為了培養獨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國學大師王國維有治學三境界。境界也就是階段。第一種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種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種境界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讀書學習也應該有這三種境界:首先,要有“望盡天涯路”那樣志存高遠的追求,有耐得住“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清冷和“獨上高樓”的寂寞,靜下心來讀書;其次,要勤奮刻苦,舍得付出,百折不撓,即使是“衣帶漸寬”也“終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要堅持獨立思考,學用結合,學有所悟,人無悟性如朽木,要在學習和實踐中“眾里尋他千百度”,最終“驀然回首”,在“燈火闌珊處”領悟真諦。
古人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我們不要閉門造車、固步自封,而要集思廣益、取長補短。
關于善讀書,我有三點認識和體會。
第一,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書本上的東西是別人的,要把它變為自己的,離不開思考;書本上的知識是死的,要把它變為活的,為我所用,同樣離不開思考。讀書學習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不斷思考認知的過程。
第二,古人講,“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就是注重讀書與運用的相結合,而不是讀死書、死讀書。如果讀死書、死讀書,即使“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也不能說達到了學習的最終目的。
第三,荀子曾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讀書是一個長期付出辛勞的過程,不能心浮氣躁、淺嘗輒止,而應當先易后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水滴石穿。要鍥而不舍、持之以恒。
最后,我對讀書的一點認識:
讀書有益,我們愛讀書;
行萬里路,我們多讀書;
樂在其中,我們勤讀書;
學海無涯,我們終生讀書。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有關讀書的三分鐘演講稿 篇6
尊敬的各位老師,我親愛的伙伴們:
大家上午好!
這次演講的主題是關于讀書的,一想到這,我就覺得有些惶恐,因為無論怎樣我想我都算不上是一個讀書人。歌德就借浮士德的口說過,曾經遍覽群書、發奮攻讀,“到頭來還是個可憐的愚人”。而我,對于讀書一直是個懈怠的人,隨興而至,可能甚至還比不上那些夾在書頁里,靠食書為生的蠹蟲。
讀書,讀好書被譽為生命的美容,讀書可以使我們變得美麗、帥氣。每一個有思想的人誰不愿意擁有這份人生的美麗呢?坐在輪椅上的張海迪,雙目失明的海倫凱勒,你能說她們不美嗎?此時此刻坐在我面前的你們、充滿自信的你們,不美嗎?
讀書,帶給了我很多益處,它增知,獲趣,致雅。讀書,可以讓我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養性靈。讀書是精神王國的探險,是靈魂的壯游,是智慧的攀登。讀書足以博采、讀書足以怡情、讀書足以長才、讀書足以明智。書籍改變了世界,讀書豐富了人生。
讀書讓我們在承接歷史、聯系未來的三尺講臺上“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讀書教我們用自己源源不斷的能量去照亮學生。讀書讓我們的學識有如泉涌,讓我們的語言妙趣橫生,讓我們的靈魂崇高圣潔,讓我們的人生陽光幸福!
讀書似乎是一件苦事,不然為什么有人頭懸梁,錐刺股?
讀書又似乎是一件樂事,否則,為什么有人囊螢映雪、鑿壁借光?書對于教師來說就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也許一時的讀書不能夠讓我們的成績突飛猛進,名列前茅,但是我們知道水滴石穿、繩鋸木斷。我們知道堅持就是勝利。
老師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捧起書本,在安徒生童話里陶醉,于唐詩宋詞中穿行,從無聲的語言里,看人文與科技共舞,賞經典與時尚齊飛。打開書吧,去閱讀人生,去閱讀世界。名師的路就在我們朗朗的書聲中。
有關讀書的三分鐘演講稿 篇7
親愛的各位同學:
大家好!
很高興我又一次來向大家介紹我的讀書心得,能夠站在這講臺上我是無比榮幸!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確,讀書,可以拓寬我們的眼界,獲得豐富的知識;讀書,能引導我們明理,學會如何做個有修養的人;讀書,還能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
一本好書,一杯香茗,便可送走一個蒼白的早晨或風雪黃昏。朱自清大師說:“緩緩地咀嚼一番,便會有濃密的滋味從口角流出。”這濃濃的滋味就是書味,讀書之味。
我比較喜歡讀文學類的書,因為它能夠使我增長一方面的知識;我還喜歡看一些童話書,它能帶我走進五彩繽紛的歡樂世界。是它們讓我擁有奇妙的幻想,精神上的改變,我從無知兒長成了“萬事通!
我看書的時候總喜歡一個人在安靜舒適的環境下看,而且一看就有那么兩三個小時,閑暇時間沒事的話,我可以看上那么個一整天,就連心思,也融化在這知識的海洋里了。
我看的書有很多:《魔法小仙子之女妖的戒指》、《魔法小仙子之變大變小咒》、《魔法小仙子之珠寶星歸來》、《三國演義》、《西游記》、《紅樓夢》、《水滸傳》、《十萬個為什么》、《冰箱里的秘密》等等……
這就是我讀書的心得:畫、記、背,相信讀書之路會使我們更上一層樓!謝謝!
有關讀書的三分鐘演講稿 篇8
老師們,同學們,下午好!
我是七年級二班的王丹婷,冰心老人曾說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是啊!書對于一個人的靈魂是多么的重要,在書這片浩瀚的海洋里,承載著我們的歡笑,我們的希望。從小到大,我也讀過不少好書,冰心的《小桔燈》、高爾基的《童年》、還有曹文軒的《根鳥》等都讓我如癡如醉。
我又走進了書店,書本上一個奇特的小女孩吸引了我的眼球,她頭發的顏色像胡蘿卜一樣,兩條梳得硬邦邦的小辮子直挺挺地豎著。布滿雀斑的鼻子下邊是一張大嘴巴,牙齒整齊潔白。她的連衣裙也相當怪,左一塊藍布,右一塊紅布,那是她自己縫的;又細又長的腿上穿著一雙長襪子,顏色不同,她穿一雙黑色的鞋,正好比她的腳大一倍。這個奇特的小女孩,這本奇特的書就是—《長襪子皮皮》,這本書的作者是被譽為童話外婆的阿斯特麗德·林格倫,在她的筆下誕生了長襪子皮皮這個象征自由的女孩,她釋放于傳統、迷信權威和道德主義中,林格倫成功地為全世界的孩子留下了一個又一個永遠不會長大的童年伙伴。
在書中,皮皮有一個很長的名字皮皮露達·維多利亞·魯爾加迪婭·克魯斯蒙達·埃弗拉伊姆·長襪子,皮皮總會說:“我的媽媽是天使,爸爸是黑人國國王。”可是,有誰會相信她說的話呢?在大人們看來她應該去上學,去“兒童之家”,可皮皮仍然堅持一個人獨立地生活,并且,還過得很快活。她有兩個小伙伴,杜米和阿妮卡,她也有兩個好朋友,一只猴子和一匹馬,還有一大箱的金幣,這些朋友會陪伴她度過快樂、自由的每一天。當然,最重要的是,皮皮擁有無人可敵的力氣,她可以輕易的舉起一匹馬,可以教訓兇狠的強盜,還可以把鯊魚拋到遠處。
皮皮總是快樂的,她上學時也鬧了不少的笑話,這一天皮皮米和來上學了,她是騎馬去上學的,她飛快的從馬背上跳下來,沖進教室,同學們都受了驚。“你好,”皮皮一邊喊一邊推動著自己的大草帽,“我正好趕上學剩法吧?大家都笑著對皮皮說:是乘法吧!“女教師早就聽說過小皮皮,對她和藹的提問:“皮皮,七加五等于幾?”皮皮說:“你不知道,我也不告訴你。”同學們趕緊糾正皮皮在學校不能對老師說“你”,要有禮貌,皮皮決定改正,女教師又提問:“皮皮八加四等于幾?”皮皮說,“差不多是六十七。”女教師很無奈,便去提問杜米,她說:“如果麗薩有七個蘋果,而阿爾塞克有九個蘋果,他們一共有多少蘋果?”皮皮搶著說:“哎呀!杜米,你同時也可以回答我一個問題:“如果麗薩吃的肚子痛了,阿爾塞克肚子痛得更厲害,這是誰的過錯,這些蘋果是他們從哪兒偷來的?”女教師再次提問阿妮卡:“古斯塔夫去野游。他去的時候有一克朗,他回來時只剩下七個厄爾,他一共花了多少錢?”皮皮高聲插話說:“問得好,不過我更想知道他為什么這么愛花錢,他買汽水沒有,在他離家之前,把耳朵洗干凈了嗎?”怎么樣?這個有趣的故事有沒有吸引你呢?
皮皮帶給了我們不少笑聲,她每天都在做自己那個“永遠長不大的夢”,讀這本書,我們從字里行間中都能感受到皮皮是一個善良,對人熱情、體貼入微的女孩。她好開玩笑、喜歡冒險,很淘氣,經常想鬼主意,也創造了接連不斷的奇跡。她帶著全世界兒童的夢生活著,她永遠是快樂逍遙的,相信她也會帶給同學們一個美麗的夢,成為同學們一個要好的小伙伴。愿同學們在皮皮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快樂,在書的海洋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一葉扁舟,多讀書,讀好書!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