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學校法制教育優秀講話稿范文(通用6篇)
2024年小學校法制教育優秀講話稿范文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話題是“小學生法制教育”。同學們一定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意思是說不要以為這件好事太小了而不去做,也不要以為這件壞事太小而去做。一個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常言道:“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如果從小養成了各種不良習性的話,以后再改正就很難了。
我知道有的同學其實很聰明,但他不用在學習上,而是用在調皮搗蛋上。喜歡逞強好勝,有事沒事惹一下其他同學,比如別人走路時他突然伸出一只腳將別人絆倒,有些同學喜歡打架,將別的同學打傷;有些同學不愛護公物,故意毀壞公共場所的物品;有些同學以大欺小,沒有錢買東西吃就強行向弱小同學索要等行為,都是道德與法律所不允許的。如果情節嚴重的話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在這里要告訴同學們,平時一定要聽老師和家長的話。遵紀守法,什么游戲室、網吧等地方,同學們千萬不要進去。因為那種地方很容易接觸到一些不健康的東西,而小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有限,很容易導致走向犯罪道路。
同學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時候會遇到各種各樣不法侵害。比如被人敲詐、被人毆打、被人搶劫等等。一旦碰到了,大家要怎么辦呢?
1、珍惜學習機會。要堅持在校學習,自覺接受家庭和學校的教育管理。
2、提高鑒別能力。不要學習和模仿電視、電影和文學作品中的犯罪行為。
3、謹慎交朋友。未成年人要做到尊敬師長,團結愛護同學,謹慎交往朋友,不要和社會上品性不端的閑散人員交往。
4、切莫虛榮攀比。未成年人要克服虛榮、攀比心理,說話要謹慎,不要隨意向外人透露和炫耀自己家庭的情況,以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5、增強防范意識。要保持必要的警惕性。單獨回家的孩子,在進家門前要注意觀察,不給壞人以可乘之機。獨自在家的孩子,不要隨便打開家門,在放學路上,不要跟陌生人說話。不要輕易相信他人的哄騙,遇事多留個心眼,警惕各種不良誘惑,對陌生人給的玩具和食品等不要輕易接受。
6、掌握自救本領。首先要保護好自己,然后學會善于求助成年人。不蠻干,要學會用報警、呼救、反抗等方法抵制不法侵害。
最重要的還是需要我們自己積極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小學生守則》,警惕學習生活中的不良行為。要從小做起,加強自身修養,用科學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做到明事理、辯是非,“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生命是美好的,童年是多彩的,要享受這一切,必須以人身安全為前提。我們的安全不僅關乎我們自己,更關乎著我們的家人、朋友、甚至社會各界關注我們成長的人。
最后,祝愿所有同學們都能夠學法、懂法、守法,奮發向上、健康成長。
2024年小學校法制教育優秀講話稿范文 篇2
我今天在這里著重給大家講講農村普法教育的問題,講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深入開展農村普法教育的意義;
二是村普法教育的主要內容;
三是農村普法教育的基本形式;
四是農村普法教育應搞好幾個結合。第一個問題:深入開展農村普法教育的意義(一)深入開展農村普法教育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任務。農村基層民主法制建設是農村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民主方面要達到的目標是:農村基層民主更加健全,基層自治組織切實發揮作用,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更加完善,農村群眾參與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的權利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不斷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法制方面要達到的目標是:農村基層法制更加完備,農民群眾的法律意識明顯增強,法律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以及各項制度更加完備,農村干部群眾的依法決策,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的能力進一步增強,農村的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社會秩序良好、人民安居樂業,形成農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進一步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深入農村普法教育,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堅持深入開展農村普法教育,使廣大農民群眾在實踐中不斷提高民主法制的素質,樹立權利義務相統一的觀念,增強主人翁意識、責任意識、參與意識,形成民主法制的習慣,提高當家作主的能力,才能為全面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創造全民素質條件。
(二)深入開展農村普法教育,是貫徹落實依法治國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需要。上世紀九十年代有一部叫《被告山杠爺》的電影,講述了一個威信高,敢說敢管的村委會主任,用游街示眾的方法懲治教訓一個不孝的兒媳,卻逼出了人命,好心辦了壞事,成了被告,引發了人們對法治問題的思考,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村莊,都要依法辦事,依法管理,這就是說要依法治國。依法治國的主體是廣大人民群眾,我國是個農業大國,近十三億人口,八億在農村,如果不深入開展農村普法教育,依法治國就會成為一句空話。村級組織,既是廣大群眾接受法律,按照法律規范自己行為的最基層單位,同時又是國家政策、法律落實到基層的最低關口,也是檢驗上層建筑能不能做到依法行政的檢驗點。而且許多法律法規都與農民朋友有著直接的關系,農民朋友既是實踐者、執行者,更是對執法者執法水平、執法作風的一面鏡子。因此,深入開展農村普法教育意義十分重大。
(三)深入開展農村普法教育是發展農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保障,加強農村普法教育,有利于保障農民和農村企業依法經營、公平競爭、誠實守信、自主決定其經濟活動,依法維護其交易安全與合法權益,維護農村市場的運行秩序,確保農村市場的公正與安全,提高農村經濟的運行質量和效率,促進物質文明持續健康發展;
加強農村普法教育,有利于依靠法制手段、教育手段、管理手段解決伴隨著農村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而產生的利益分配、思想道德、價值觀念、行為方式等帶來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中的許多新的問題,促進和保障精神文明建設健康發展。
(四)加強農村普法教育,是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的政治基礎,加強農村普法教育,有利于暢通廣大農民參與農村社會經濟事務的決策、管理和監督的渠道,活躍農民的民主生活,增強農民的主人翁意識,創造生動活潑、團結和諧的政治局面。有利于暢通依法調處各種矛盾和糾紛的渠道,及時化解農村在改革和發展中出現的社會矛盾、經濟糾紛和民事糾紛,排除非法律行為的干擾,保護農民的正當權益,建立良好的法律秩序,有利于預防和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懲惡揚善,消除農村各種消極因素和邪惡勢力,形成優良健康的社會風氣。第二個問題:農村普法教育的主要內容農村法制宣傳教育要緊緊圍繞中心工作去宣傳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特別是關于農村承包經營,減輕農民負擔等政策的同時,結合農村實際學習宣傳與農民朋友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關于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法律法規。如憲法、選舉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民法、婚姻法、繼承法、婦女權益保障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收養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以人身自由權利為例,這是憲法規定的公民的基本權利之一,它包括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住宅、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等,均受法律保護。在一些農村非法拘禁、捆綁、關押他人,非法侵入他人房屋、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他人的情況時有發生。這些行為都是違反憲法和法律的違法犯罪行為。情節輕微的要受治安處罰。
2024年小學校法制教育優秀講話稿范文 篇3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上午好!
不久前,由派出所牽頭,鎮綜治辦、市二中、區實驗小學、唐閘小學、二三工小等附近幾所學校以及我校的領導,在我校召開了唐閘鎮首屆學校德育工作聯席會議,重點探討了新形勢下如何有效地開展學校德育工作,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區公安分局領導也參加了會議,并作了重要講話。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我們的學校以及整個社會高度重視對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大家都知道,我國正在努力建設法制社會。學法、知法、守法,是每一個公民必須要做到的。我國300多部法律中,與我們廣大師生關系密切的有《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法律法規,這些是我們大家都要遵守的。
事實證明,我們唐閘中學絕大部分老師和同學都做得很好。然而,我們也要看到存在的問題,我們還有些同學在做違反紀律、違反法規的事。有的同學認為來學校受教育是我的權利,來不來學校學習是我的自由,無心學習,卻不知道受教育是他的義務;有的同學作業不做,敷衍了事,卻不知道完成老師規定的學習任務也是他應盡的義務;有的同學在課堂上講話說笑,擾亂課堂;有的同學不講社會公德,亂丟雜物,甚至砸壞附近居民家的玻璃;有的打架斗毆、惹是生非;有的偷偷吸煙;有的小偷小摸甚至盜竊;等等。這些違反校紀校規甚至違法犯罪的行為之所以時有發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同學缺乏法制觀念,法律意識淡薄,受社會不良習氣影響,與不良青年交往,從而養成不良行為習慣。這些同學雖然也知道自己的所做所為是違法違紀的,但他們不以為然,沒有真正地體會到事態的嚴重性,認為違反校紀校規對自己今后沒有嚴重影響,卻不知道如此的想法對自己十分不好,現在忍不住常常違紀的同學,以后到社會也會忍不住干些違法的事,所謂習慣成自然,這樣小事就會變成大事,違紀也就逐步變成了違法甚至犯罪,而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同學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現在小小的放松很可能會釀成將來大的失足,何苦要等到法律的制裁才悔恨呢?我們在父母的期盼中來到了這個世界,在父母呵護與關懷中茁壯成長,他們從不在乎辛苦勞累,只希望我們得到幸福與快樂,希望我們堂堂正正地做人。我們又怎么忍心因為自己的一些不良習氣而讓他們整天提心吊膽呢?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增強法制意識,讓法制觀念深入我們的心田,遵紀守法,自覺抵制不良行為,爭取做一名讓父母滿意、讓老師放心、讓同學喜歡的合格中學生,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謝謝大家!
2024年小學校法制教育優秀講話稿范文 篇4
尊敬的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很高興能有這樣的機會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一、什么是未成年人?
法律規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
二、簡要講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1991年9月4日通過,1992豐1月1日起施行。
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把他們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三、主要講述:《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6月28日通過,1999年11月1日施行。
近年來,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數逐年增多,并且向低齡化、團伙化、惡性化趨勢發展,對社會穩定造成了一定危害。還處于花季的少男少女,有些卻已淪為罪犯,或者正向著犯罪的方向滑落,這不能不使青少年的成長問題再次受到社會的關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引導他們健康成長,是家庭、學校、社會共同的責任!
5大原因誘發少年犯罪
據調查,未成年人犯罪群體多具有如下五種特點:一是文化程度低,認知能力差;二是自我評價高,喜逞強好勝;三是哥們義氣重,常拉幫結伙;四是自控能力差,多行為盲動;五是貪圖享受,厭惡勞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十四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應當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為:
(一)曠課、夜不歸宿;
(二)攜帶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毆、辱罵他人;
(四)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
(五)偷竊、故意毀壞財物;
(六)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
(七)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制品、讀物等;
(八)進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
(九)其他嚴重違背社會公德的不良行為。
第三十四條本法所稱“嚴重不良行為”,是指下列嚴重危害社會,尚不夠刑事處罰的違法行為:
(一)糾集他人結伙滋事,擾亂治安;
(二)攜帶管制刀具,屢教不改;
(三)多次攔截毆打他人或者強行索要他人財物;
(四)傳播淫穢的讀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五)進行淫亂或者色情、賣淫活動;
(六)多次偷竊;
(七)參與賭博,屢教不改;
(八)吸食、注射毒品;
(九)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
未成年人對犯罪的自我防范
第四十條未成年人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道德規范,樹立自尊、自律、自強意識,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行為及違法犯罪行為的引誘和侵害。
自身方面的原因:未成年人自身素質差,是最終導致他們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
一些未成年人由于平時放松對自己的要求,染上了賭博、酗酒等惡習,有的未成年人從小嬌生慣養,養成了好逸惡勞,暴戾(兇殘)的性格,一旦遇到挫折或不能滿足自己的要求,往往采用極端的手段宣泄自己的不滿,導致違法犯罪的發生。具體表現在:
首先,自我中心意識太強。現在的未成年人,很多是獨生子女,他們長期生活在“大家圍著轉”的環境中,加之部分家長的溺愛、嬌慣、盡量滿足他們的各種欲望和要求,甚至是不合理的要求,結果使他們逐漸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為所欲為、任性、自私、霸道,他們只注重自己的感受,很少甚至不顧及他人的利益,爭強好勝但缺乏進取心和責任感,甚至為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
其次,感情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差。現在的未成年人在成長過程中大都一帆風順,沒有遇到過什么大的挫折,心理承受挫折能力非常脆弱,稍遇不順時,往往表現出過分的失望,自暴自棄,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很快就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最后,好逸惡勞、依附性強而自理能力極差。很多未成年人一直生活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優越家庭環境里,從小養成了鄙視勞動、厭惡勞動的不良習慣。生活上依賴性強,自理能力差。因此,一旦當他們賴以生活的經濟來源喪失,無法滿足其需要時,就會用違法犯罪行為去維持其好逸惡勞的習慣,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希望同學們爭做知法、守法模范,以遵紀守法為榮,違法亂紀為恥。用法律做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敢于同一切違法亂紀行為作斗爭。
最后,祝各位老師,工作順利,各位同學,學習進步!
2024年小學校法制教育優秀講話稿范文 篇5
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我們學校犧牲緊張的教學時間舉行這樣一個報告會,是十分必要十分及時的,是一次有深刻教育意義的活動。去年我們聘請濱城區法院李玉秋庭長進行的報告就是一次積極的探索。今天我們在這里又接受了一次震動人心的法制教育,相信每一個同學都受到了法律的洗禮。高警官的報告結合中小學生違法犯罪的特點、成因及后果,教會我們如何進行有效的自我預防與自我保護,同時系統講述了校園安全的防范對策。整個報告用一個個具體的事例,以案釋法,以法論事,深入淺出的給我們做了生動的報告,告訴我們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怎樣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名遵紀守法的合格中學生,使我們大家深受教育,可謂是學校法制教育的一次“雪中送炭”,對此,讓我們再一次以熱烈的掌聲向兩名警官表示衷心的感謝。
2024年小學校法制教育優秀講話稿范文 篇6
各位老師和同學們: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關愛明天,普法先行》。
未成年人如何加強對犯罪的自我防范?
(一)增強辯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
未成年人只有學好知識,豐富社會生活經驗,鍛煉各種能力,才能對違法犯罪行為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才能分清是非,未成年人還要加強鍛煉身體,增強體魄,這樣有助于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時候,及時逃脫或者進行正當防衛,不至于受犯罪行為的隨意侵害。
(二)加強未成年人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意識。
未成年孩子對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講的,還必需懂得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應該采取哪些措施。根據實踐經驗,我們建議同學們如果在遭到違法犯罪行為侵害的時候,切切要記住兩點:
第一、同學們要以躲避免受違法犯罪行為侵害為自己的首要任務,不提倡你們去同違法犯罪分子面對面博斗,比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設法擺脫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報警。
第二、如果同學們發現自己正在或已經受到非法侵害的就應該采取正確的途徑解決。如及時向同學、家長或者其他監護人報告,由家長、老師或學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機關或者政府主管部門的報告。不要怕你報告了他們的不法行為后會遭到報復,你越是膽小害怕,他們就越膽大妄為。同時,當你開始與同伴在一起玩時發現同伴有犯罪意圖時,你應當制止他,如果你制止不了的話,你就要趕快想辦法遠離他,
同學們,今天你們是在校的學生,明天是祖國建設的棟梁,作為一名學生,有這樣美麗的學校,有這樣高素質的老師,有這么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