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月活動講話稿(精選9篇)
敬老月活動講話稿 篇1
各位老師,同學:
秋風蕭蕭,白云悠悠的日子里,我們會不由想要“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重陽節,確是這樣一個登高望遠,令人心曠神怡的好時節。
而九九重陽,使我想到的不僅僅是賞菊登高,佩茱萸,放紙鳶。而是我的姥姥。由于“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又因敬老,愛老,尊老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所以我國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
我是從小跟著姥姥長大的,她做什么,我就纏著,我做什么,她就看著。姥姥重陽節必要登高的。我記得有年重陽節時,姥姥起得極早,我醒了,看見她正在往袋子里裝點心。看見我坐起身,姥姥笑笑,好像說要去龍亭登高。迷糊中我聞到一股綠豆糕的香味。一路跟著姥姥走進公園,人真多,高高的臺階上,姥姥始終抓緊了我的手,我們都在數臺階,盼望登頂。到了最后一級臺階,我歡喜著,為那美味的點心,姥姥也歡喜著,我卻也沒多想為著什么。
直到長大了,離開了姥姥的小屋,我終不能再由她牽著登高。她成了自己一個人,仍舊裝著一袋的點心去龍亭。可是沒有人能和她坐在潘楊二湖邊聽她講楊家將的故事,沒有人能和她坐在菊花旁分享綠豆糕,更沒有人能整日地拽著她的衣角。因為我長大了。姥姥清閑了許多,可我哪想過她也孤獨了許多呢。
老人們辛辛苦苦把我們的父母養育成人,父母又把精力全部傾注在我們身上,而老人最疼愛的也是我們。但我們又為他們做過什么。也許很多人為自己的父母送上了父親節,母親節的禮物,那么,在這唯一的老人節里,也為自己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送上一份愛吧,他們不需要貴重的禮物,不需要甜言蜜語,只需要你走近他的身邊,輕輕依偎著他,一如小時乖巧的你。亦或是,由你攙扶著他,一步一步,跨上高高的臺階,舉目眺望,不必多言。
今年,我又陪姥姥去登高,她笑了,如幾年前一樣,而這次,我終于讀懂了她的笑容。相信所有的同學都能行動起來,為老人們送上一份愛,愿全天下的老人歲歲平安,健康長壽!謝謝大家!
敬老月活動講話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敬老,是一種美德,同時也是我們作為學生應該去做好的一件事情,老人曾經為了我們的家庭付出了很多,為了社會也是做出了很多的貢獻,而今他們年老了,我們更是應該去照顧他們,去關心他們,去感謝曾經他們的一個付出。
此次的活動也是希望大家能夠真正的從實踐中去感受到,去理解老人,去讓我們更好的做好敬老這個事情,我們每個人其實以后都是會年老的,而今的我們還很年輕,但是很多的事情也是做不了,不像我們的父母可以去工作,可以為了家庭而支撐起重擔,我們需要去學好知識,也是為了以后去更好的報答父母,同時我們也是會在今后成立自己的家庭,去要照顧老人,去要為兒女的事情而操心,年老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其實我們現在把敬老做好,形成了習慣,把這個好的傳統傳遞下去,也是對于我們自己未來的一個負責。老人也是曾經在他們那個歲月里面去付出了很多,才有了而今我們的生活,去回顧歷史,去感謝老人其實也是讓我們更加的懂得去珍惜現在所擁有的。
敬老不但是要去做,同時也是要讓這形成一種習慣,并且把這個習慣傳遞下去,我想我們也是不想當我們年老的時候,卻是沒有人照顧,也是沒有人來幫助我們解決一些困難,而今的我們還小,或許覺得這是很久遠的事情,其實并不是如此的,更多的是現在就要有這種習慣,此次的活動,我想也是呼吁我們大家積極的參與進來,讓我們知道老人們的生活狀態是什么樣的,他們又是有哪些的需求,去幫助他們,去感激他們的一個付出,我們放學之后其實也還是不能只顧著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去玩了,而是要多陪著我們的父母,多去關心我們的爺爺奶奶,和他們聊聊過去的事情,去把這份敬老的心落實到我們日常的生活里面去來讓我們得到更多的成長。
同學們,敬老不是我在這兒說,活動結束就沒了的,而是應該融入到我們的日常里面去來讓我們形成敬老的習慣,去理解老人,去尊重老人,去感激他們曾經的那些付出,只有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去做好此次的活動,同時也是在活動中有所收獲,并在以后把敬老成為自己的習慣,多去陪陪父母,陪家里的老人,讓我們都是有一個好的品德和為我們的一個未來去負責的習慣。謝謝!
敬老月活動講話稿 篇3
尊敬的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非常榮幸的迎來了我們的貴客——電器的x總。他們慷慨地為我們敬老院捐助洗衣機、凈水器,改善了院民的生活條件。 為此,我代表敬老院的院民,對x總表示真誠的感謝。同時代表民政局黨委對他們的這種愛老助老的行為進行表揚。
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禮儀之邦的文明體現,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新時代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將這種美德不斷的發揚光大,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今天耿總用他們的實際行動為我們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我們在感謝耿總的同時,更應該向他們好好學習,把敬老院的大叔、大媽們當成自己的親人,盡自己的最大能力幫助他們,讓他們安享晚年! 我相信: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們像耿總一樣具有愛老敬老的美德。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們的敬老工作一定會得到進一步的落實,老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一定會得到進一步提高。
最后,讓我們再次感謝x總他們對我們敬老院的捐助,并衷心祝愿全體老人身體健康,心情愉快。
謝謝大家!
敬老月活動講話稿 篇4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明天就是農歷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農歷九月九日,為什么叫重陽?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
到了東漢,民間在該日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則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當然,古人的登高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時還有吃"重陽糕"(一種九層糕)、賞菊飲菊花酒的習俗。清代以后,賞菊之俗尤為昌盛,時間也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后最為繁盛。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很普遍。“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想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重陽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我國把每年農歷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從而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我們有許多敬老愛老的故事:古有木蘭代父從軍、黃香扇枕溫席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潤人胸襟的故事。中國已經步入老齡社會,進一步倡導尊老敬老的傳統文化尤其顯得必要。
“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老人。作為小學生,我們應該發揚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在重陽節這天,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時,幫助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關心照顧他們,多陪他們聊聊天,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他們的乖孫子。同時向社會的爺爺、奶奶伸出關愛、幫扶之手。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就是說: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和小孩。當然,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議,每一位隊員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著想,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從現在做起,都能尊老、愛老。在天高云淡、秋風颯爽的季節,讓我們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
愿所有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幸福的生活!
敬老月活動講話稿 篇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是20xx年10月17日,第八周的星期一。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繼承傳統美德,弘揚敬老新風!
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尊老、敬老是我們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們要尊敬自己家的老人,我們也要尊敬別的老人。作為新時代的學生,我們既要學好文化知識,又要繼承傳統美德。
中華五千年,從古至今,涌現出了很多孝敬長輩的感人故事:漢文帝劉恒是漢朝的一位皇帝,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時,興禮儀,國泰民安。還有這樣一個故事:東漢黃香,九歲時喪母,對父親極為孝順。酷夏時為父親扇涼席;寒冬時為父親暖被褥。黃童不僅文采飛揚,他的孝心更是流芳千古。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然而,如今的孩子對父母的了解卻是少之又少,不能主動關心長輩,還動不動就發脾氣……同學們,如果一個人連自己最親近的人都不愛,那他怎么能很好地去愛他人呢?
“孝敬父母尊重長輩”不是口號。我們可以從一件件小事做起,比如:
1.主動問候。每天上學前和長輩說聲:“再見”;放學到家,說聲:“爸媽好!”;長輩為我們做事,說聲:“謝謝!”。
2.聽長輩的話。長輩講的話要聽,不和他們頂撞,要理解長輩的一片苦心。
3.參與家務勞動。長輩養育了我們,我們要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4.不給長輩添亂。比如,按時完成家庭作業,不要老是讓父母提醒你;努力學習,讓父母為你的學習放一百個心。
5.關心長輩的健康。天氣涼了,提醒長輩多穿衣服;爸媽累了,提醒爸媽注意休息。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繼承傳統美德,弘揚敬老新風,做新時代的劉恒和黃香!
敬老月活動講話稿 篇6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敬老、愛老是我們的光榮傳統。
關愛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為百行首”,“夫孝,德之本也。”孝順父母尊敬老輩,天經地義。一首《常回家看看》不知打濕了多少觀眾的眼睛,震撼了多少游子的心靈,說出了多少天下父母的心里話。一首歌為什么能引起如此強烈共鳴?這是因為這首歌用最樸實的語言道出了人世間最普遍的真摯情感,回應著人民群眾對傳統美德的呼喚。
我不想把他們叫老人,我喜歡叫他們前輩。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
中國古代就有“臥冰求鯉”、“親嘗湯藥”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準則。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急劇增多,維護老人,尊老敬老愛老這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美德更顯得重要。
我們許多孩子是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呵護下長大的,是他們不怕苦累地在關心我們的一切:每天早晨,為我們準備豐盛的早餐;每天下午,準時地來接我們放學;半夜里,一次次地起床為我們蓋被子;冬天里,為我們灌好暖暖的熱水袋在里,我想在莊嚴的國旗下向大家發出倡議:
1.早晨起床、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
2.尊敬長輩,聽他們的話;有好吃的,先給長輩吃。
3.幫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給他們捶捶背、揉揉肩。
4.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
親愛的同學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辛辛苦苦養育我們長大,他們只希望我們身體健康、學業有成。因此,我們能夠做的,便是認真學習、努力奮斗,用優異的成績換取長輩們那滄桑的臉上欣慰的笑容。
我們衷心的希望“敬老、愛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謝謝
敬老月活動講話稿 篇7
敬愛的爺爺奶奶:
你們好。 我是xx市xx小學xx班的。今天是九九重陽節,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我代表少先隊員來到這里慰問大家。 老人是社會的榜樣,這里在座的可能有很多人是老紅軍,老八路,老黨員。你們為了祖國做了很多,可能,你們為了保衛國家,上過戰場,受過傷。可能你們為了祖國的發展犧牲了很多,你們永遠都是我們心目中的榜樣,英雄。
如今,你們漸漸衰老了,可是我們永遠都不會忘記你們的。你們的安全和健康是我們最關心的。我們一定會讓你們住得更加舒適,高高興興的度過每一天。你們也不用擔心祖國今后的發展,我們新一代一定會繼承你們的事業,帶著你們的心愿,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
在這里,我感謝大家為祖國作出的貢獻,并祝大家重陽快樂。
謝謝大家!
敬老月活動講話稿 篇8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早上好!
我是x班的,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講話之前我想先問問各位同學:你們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今天是九月九日,重陽節,也叫敬老節。我講話的題目是《敬老愛老,從小事做起》。
敬老愛老自古以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木蘭代父從軍、王祥臥冰求鯉的故事至今傳為佳話,陳毅元帥百忙中探望母親的故事感人至深。新時代的重陽節,賦于了新的含義,成為敬老、愛老、助老的“老人節”。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教育我們不僅要尊敬自己家的老人,更應該尊敬社會上所有的老人。
老一輩為了我們國家的強盛,為了下一代能過上富裕的生活,他們艱苦創業、辛勤勞動了幾十年,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如今他們老了,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敬和照顧。所以我們應當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
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關心和問候。因此,我提議,每一位同學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捶背等,多為他們著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比如背書包、系鞋帶、整理用具等,把好吃的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讓他們和我們一起快樂。對鄰居長輩有禮貌,主動問候。在共公汽車上主動給老人讓座等等。
最后我提議:讓我們每一位孩子替身邊的老人做一件實事,并且堅持做下去,愿所有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幸福的生活!
謝謝大家!
敬老月活動講話稿 篇9
尊敬的老師、同學:
大家好!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每年農歷的九月九日是重陽節,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因此從很早人們就開始過此節日。九九重陽,因為與長長久久的“久久”同音,而九在數字中又數最大,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在89年的時候,我國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此后每年農歷九月初九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今年,我們把公歷10月份定為“敬老月”,因此,我們要開展一系列的敬老愛老活動。 同學們,今天的中國已經步入老齡社會,進一步倡導尊老敬老的傳統文化尤其顯得必要。有數據表明: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人口已經超過了1.3億,占全國人口的10%以上。到本世紀中葉,中國老年人口將達4億,占全國人口的1/4。
“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老人。作為錦星二小的學生,我們應該發揚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在這個月里,要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時,幫助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關心照顧他們,多陪他們聊聊天,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同時向社會的爺爺、奶奶伸出關愛、幫扶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