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校慶講話稿(精選3篇)
教師校慶講話稿 篇1
各位嘉賓,老師們,同志們:
桃源湖水碧波蕩漾,仲秋時節丹桂飄香。值此第30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我謹代表Xx鎮黨委、政府,祝辛勤工作的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問候!向今天受表彰的先進單位和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向關心和支持教育事業并蒞臨本次活動的專家、記者、企業家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華文化博大精深。1988年7月1日《堪培拉日報》報道,八十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聯名提議:“二十一世紀,人類要生存下去,必須要回到2500年前,從中國的孔子那里尋找智慧”。提議表明,國學作為中華文化的突出代表,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
是炎帝神農故里,中心學校把國學經典作為愛國主義教育、道德教育、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對于引導學生從小學習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繼承優良傳統,樹立“從小立人,長大立國”的優秀品質和健全人格,培育尊老敬賢、奮發進取、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社會心態,意義重大。
我希望Xx鎮各中小學校要高度重視,把這項活動作為覆蓋全鎮、關系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一項重要工作,周密籌劃組織,精心制訂教學計劃,切實推進工作深入開展。要結合Xx鎮的地方特色、學校實際、師生需求、中小學生的成長規律和國學教育自身的特點,多動腦筋,將國學教育與學科教學、道德教育、藝術教育、校園文化建設等有機結合起來,形成靈活多樣的“國學進校園”模式,使國學教育更有趣味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使學生通過學習增強素質、提高修養、知行合一。各中小學不僅要從人、財、物等方面支持“國學進校園”活動,而且要創新形式,認真借鑒“國學進校園”活動的經驗做法,在廣大教職工中開展國學教育,形成學國學、讀經典、重修養的良好氛圍,做到知廉恥、明是非、懂榮辱、辯善惡。要動員全體師生通過各種形式,積極參與和大力支持國學教育活動,為提升全體Xx人的文化素質,為建設幸福美麗新而不懈努力,使國學經典的精髓照亮炎帝神農故里,照亮每個學生的幸福前程!
老師們、同志們,Xx鎮黨委、政府歷來重視教育,Xx鎮八萬人民歷來支持教育,教育人歷來辛勤播種和耕耘教育,Xx鎮社會各界尊師重教善舉不斷,教學質量在建縣以來一直名列隨縣前茅。我相信,只要遵循中心學校“傳揚炎帝文化,順適生命本真,營造陽光校園,暢享幸福教育”的辦學理念,全面實施“八大工程”,隨著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不斷推進,Xx鎮各中小學硬件建設將會取得令人欣慰的變化,“國學進校園”活動一定會順利、深入地開展,Xx鎮教育教學質量一定會再創新的輝煌,Xx鎮教師和學生一定會過上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謝謝大家!
教師校慶講話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謝老師們能參加今天的講座。今天的講座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是一場心靈的盛宴。
我今天講座的題目的是: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談教師專業成長
我主要講這三個方面
1、我們為何成長
2、我們怎樣成長
3、成長寄語
一、什么是教師成長?
就其職業本質來說,就是對教育教學認識、理解的加深以及行為的修正與完善 為什么要成長
“一個學校不抓教學過不了日子,不抓教研過不好日子,不抓科研過不長日子。”道理就在這里。因為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歸根到底是人的質量的問題。只有教師質量的提高,才能促進學生質量、學業成績的提高,才有學校教育質量的提高。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正所謂成就一位教師,就能造就一批學生。
我們不能改變社會。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我們不能改變教育的狀況,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課堂!
只有健康的教育,才會有健康的人;只有快樂的教育,才有快樂的生活;只有快樂的課堂,才有快樂的教師和幸福的學生!
所以,教師的成長在自己,因為幸福在我們的手中把握!
二、教師如何實現專業成長?
1、做一個有激情的人
“激情,成就一個教師” (美國 威伍)
一個有激情的人,工作就能投入,創意就能不斷,詩意就能彰顯,個性就能飛揚。 分享故事一
三個工人在砌一堵墻,有人過來問:“你們在干什么?”第一個工人沒好氣地說:“沒看見嗎?砌墻。” 第二個人抬頭笑了笑說:“我們在蓋一座高樓。” 第三個人笑得更燦爛:“我們正在建設一個新城市。”
十年后,第一個人在另一工地上砌墻,第二個人坐在辦公室里畫圖紙,他成了工程師,而第三個人呢,是前面兩個人的老板。
感悟:
一個人把工作的價值看得越高,由此激發的動機就越強,在工作中煥發的內部力量就越大,由此我們不難理解一樣的砌墻工作為什么會有不一樣的前途。
2、做一個有目標的人
如果心里有一個愿景,或一個既定目標,并且你有強烈的創造想象欲望,從各個角度周密地考慮他,開動創造性機器,那么這個目標就一定能夠在不知不覺中離你很近。當然不能只是想象,行動是必不可少的,想象只是努力的一部分。只有你在深思熟慮之后,走向心中的目標,畫在墻上的餅才會散發出縷縷香氣!
分享故事二:
有一位年近六旬的美國老太做出一個決定:徒步橫穿美國大陸。她的決定,在很多人看來是瘋狂的。
然而,她卻憑著堅忍不拔的意志,歷盡艱難險阻,經過長途跋涉,最終成功地橫穿了美國大陸。當她到達終點時,人們為她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有個記者在采訪她時,問了這么一句:“你有沒有被途中的困難嚇倒?你是如何鼓起勇氣克服這些困難的?”老人平靜地回答:“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氣的,我所做的就是這樣,我先走了一步,接著再走一步,然后再走一步,我就到了這里。”
感悟:
做任何事情,只要你邁出了第一步,然后朝著正確的方向和目標一步步走下去,你就會逐漸靠近你的目的地。
3、做一個愛讀書的人
古往今來的治學經驗使我深信:一個人智力的發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
老師們可能都知道,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了一本教育名著《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里十分之六七都是在說兩個字:讀書,讀書,讀書!
江蘇新教育實驗的發起人,教育專家朱永新說:“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精神發育史。”
畢竟人生苦短,生命有限,讀書時間有限。
分享名家成長經歷
1、他17歲開始從事教學,24歲應征入伍上前線打仗保衛國家,31歲又申請回到學校,扎根學校20xx年,直到52歲去世,未曾離開過教學一線;他讀完了小學一年級到高中十年級的全部教材,掌握了各年級各門課的教學內容,把全部的數學題都做了一遍;他個人藏書冊,記了40種分門別類的學習筆記,閱讀了大量的文藝著作和科學著作;他兼當班主任,把一群孩子從小學預備班帶到高中畢業;他還堅持每天聽兩節課,遇到當天有事,第二天就把聽課補加為四節;他能夠指名道姓的說出20xx年中178名最難教育的學生的曲折成長過程;他有著一個3700頁的筆記本,那里記載了他的全部教師生涯,而每一頁都奉獻給了一個人——他的學生,那是3700個命運,X個完全特殊的、獨一無二的世界。他是誰呢?他就是享譽全球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
2、李從自已的發展經歷說起教師的閱讀:
一讀教育經典:真正的經典永恒而平易
二讀教育報刊: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
三讀人文書籍,拓展自己的人文視野。
四讀寫中學生和中學生寫的書:走進學生的心靈。
4、做一個永不放棄的人
分享故事三:
自己不放棄,誰能放棄你
也許還有很多人不知道原一平是誰,但在日本壽險業,他卻是一個聲名顯赫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滿傳奇,從被鄉里公認為無可救藥的小太保,最后成為日本保險業連續20xx年全國業績第一的“推銷之神”。最窮的時候,他連坐公車的錢都沒有,可是最后,他終于憑借自己的毅力,成就了自己的事業。
23歲時,原一平離開家鄉長野 開始去東京 闖蕩。初來乍到的他沒有工作經驗,而且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點,身高只有145厘米。原一平在東京 找了好久,還是沒有找到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
一天,原一平按照報紙上提供的地址找到了一家保險公司,見到了負責招聘的主考官高木金次。高木金次隨便看了一下他的簡歷,用不屑的眼光打量了一下還不到柜臺高的原一平,便繼續翻閱文件,仿佛原一平不存在似的。
但是原一平并不自卑,他打斷了高木金次,開始介紹自己,“主考官先生,我叫原一平,是來應聘貴公司業務員的。”
“你勝任不了,推銷保險的工作太難了,你還是回去吧!”高木金次連頭都沒有抬一下,仿佛是對著空氣在說話。
高木金次的極度輕蔑激起了原一平骨子里永不服輸的本性,他感覺自己的力量瞬間充滿了全身,原一平大聲地問道:“那么請問,在貴公司工作,需要做出多少業績?” 高木金次依然用傲慢的口氣對原一平說是每個月至少要一萬元的任務量,仿佛這個數字就可以讓原一平退卻。
“ 好,那我可以推銷兩萬元。”高木金次見這個矮個子這樣自信,勉強答應了。
于是,原一平開始踏上了推銷保險的路。每天晚上,他只能在公園的長凳上休息,凌晨5點鐘,他就吹著口哨,在水龍頭上喝兩口水,然后用剩余不多的錢買兩個包子,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十幾天過去了,他的工作一點起色都沒有,沒有一個人買他的保險,可是原一平一點也不失望,他相信自己會成功的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了,原一平也和經常來公園的人熟悉了。其中一個人對原一平非常好奇,在這樣的的窘境,原一平卻過得很開心,而自己事業可以說成功,卻一點都不開心,便好奇地與他攀談起來。
原一平說起了他自己的故事,這個人被感動了,最后他買了原一平的一份保險,這也是原一平的第一筆業務。而這個買原一平第一份保險的人就是三業聯合商會的會長。平時,他最討厭保險了,他公開說過保險行業都是騙錢的。因此,他買了保險的事很快就成了新聞。新聞爭相報道,原一平對事業的那一份樂觀感動了整個人,同時也超額完成了任務,整整萬的訂單,創下了明治保險公司的最高紀錄。
原一平后來談起這段往事的時候,感慨地說:“當我在最艱難的時候想,我自己都不放棄自己,那么誰能放棄我?這就是支持我堅持下來的理由!其實好多人就是自己放棄了自己,才會終生遺憾。”
感悟:
在好多時候,當我們埋怨機會繞過自己的時候,也正是我們自己放棄了機會。自己都不放棄自己,那么誰能放棄你?
成功的路上并不擁擠,只是堅持的人太少。
成長寄語
把自己開成一朵最美的花
在千姿百態、熙來攘往的生命世界中,我們每個人都很平凡、渺小。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小瞧自己,也要有追求,有夢想。即使做一棵小草,也要長成一棵生命力頑強的小草,為大地增添一絲綠色;即使做一朵小花,也要把自己開成一朵最美的花,用來裝扮我們這個繽紛多姿的世界。最后,我衷心祝愿在座的各位老師,超脫世俗的紛擾,積蓄生命的能量,努力生長,把自己開成一朵最美的花,心靈沐浴著陽光,永遠綻放在教育的春天里!
做一個幸福的老師,我們一起同行!
謝謝大家!
教師校慶講話稿 篇3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巨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我認為,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道德素養。 一個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會依法執教,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才會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竭盡全力地去教育學生;才會自覺自愿地約束自己,規范自己。教師師德高尚,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傳道授業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像一面旗幟,樹立在學生面前。教師的一言一行,具有鮮明的示范性。學生們由于處在身心急劇發展、心理素質正在形成的基礎階段,往往缺乏辨析能力。因此,教師的言行,學生極易照樣接受,很少去鑒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是空論。身教是教師天職。教師要對學生一生負責,必須正視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則,才能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如果言行脫節,說做不一,或者是要求學生這樣做,自己卻那樣做,只能引起學生反感,造成惡劣影響。擁有健康的人格品位,才能在學生中樹立威信、得到敬重,起到榜樣作用。身教是教師良好素質的體現。教師的言傳身教,能感染、感化學生,形成號召力;教師良好的心理品格、道德水平、敬業精神等,使學生感到可信、可親,形成凝聚力;教師要求學生做的,自己必須率先垂范,才能使學生感到可敬、可佩,形成制約力。
從教育的過程看,高尚的師德是實現教育根本功能的前提。因為學生的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高尚、智能發展的充分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給他們提供養分的教師的綜合素質。師道不立,其教不成,學生成才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往往就是社會的規范、知識的化身、道德的楷模。他們不僅把教師看作是學習的榜樣,甚至模仿其言行舉止。有人說過:“疼愛自己的孩子是一種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師對學生就需要這樣一種神圣的愛,她不求回報,
嚴慈相濟,這種愛是學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礎,因為,一旦學生體會到這種愛的情感,就會“親其師”、然后“信其道”,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教育才能實現其根本的功能。有了對教師道德的正確而深刻的認識,就會增強修養師德的自覺性
教書育人是一項極其崇高、極為復雜的人才培養工程。教書育人也是教師職業道德、行為規范的一項神圣使命。一句話,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任何一位教師,不管他承認不承認,不管他自覺不自覺,都在做著教書育人的工作。自覺地做,育人的效果會更大、更好、更顯著;不自覺地做,育人的效果就會打折扣,就不那么明顯。因為,教師的每一堂課,每一次輔導答疑,乃至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面對的都是學生,都會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諄諄善誘的作用。這就是說,在教書育人問題上,教師要自覺地、主動地有心為之,并且要日積月累,堅持不懈,一以貫之。
當然,他們講的育人必須是符合時代精神,熱愛祖國,健康向上,與時俱進的。教學需要改革,改革出效益。在新技術高度發展的21世紀,人們勞動主要不再完全靠體力,而是以知識和智慧為基礎。一個人在校學習的時間和記憶力是有限的,教師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都教給學生,所以教學的立足點應由“知識灌輸”轉向“能力培養”,逐步使學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由學會知識到會學知識,主動地把學到的知識化成能力和素質。
教師在課堂上要力戒形式主義,從教學結構上、教學方法上加大改革力度,真正做到“精講精練”。精講學生必須掌握的或不易理解的知識,抓住重點和難點,把有限的時間更多地留給學生,讓學生動腦、動口和動手理解,接受新的知識。精練要形式多樣,層次分明,每次練習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循序漸進,逐步登高。
“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傳統教學方式難以適應信息化的現代社會。教師要主動學習,應用現代教育設施和教學手段促進和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潛心教改,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是當代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衡量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要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