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活動講話稿(精選9篇)
端午節活動講話稿 篇1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非常榮幸,能有此機會站在這里,參加20xx年中國開封宋韻端午詩會,在此,我代表中國屈原學會,對宋韻端午詩會的順利召開致以熱烈的祝賀,對籌備這次會議的開封市有關部門、清明上河園各位領導及會務人員,特別是屈氏后裔屈金星等人的辛勤工作表示誠摯的敬意。對余光中先生一行的蒞臨表達深切的感謝。
開封是宋朝故都,宋朝是中華文明史上非常重要的朝代,雖然外臨強敵,但宋朝在思想文化科技藝術及社會制度、生活方式方面達到的成就,在中國歷史上雖不能說空前絕后,卻也基本上達到了最為鼎盛的程度。宋代政治開明、思想活躍、科技進步、藝術繁榮、人民生活富裕,清明上河圖展現的宏麗畫卷正是當時生活的寫照,雖然我們今天的人都沒有見證過宋朝的盛景,但開封的草木江河都是宋朝歷史的親歷者。我們到了開封,仿佛就無限接近地觸摸到了中華民族在歷史上璀璨的一頁。
宋朝文明的成果,也保存在宋代詩歌的字里行間。宋代的詩歌,體現了宋代文人思想的深度,宋代的詞則體現了宋代社會的繁榮開放。宋代詩詞之中體現出的愛國情懷,更是繼承了自偉大詩人屈原以來中國文人的情操和理想,渴望與堅守,是我們今天核心價值建設的立足點。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到來,端午節也是詩人節。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是與端午節的傳說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余光中先生的《鄉愁》正是對屈原精神和端午文化最好的闡釋。
中國屈原協會作為國家一級學會,成立近三十年來,長期致力于研究屈原,弘揚屈原精神。我祝愿通過這次詩會的舉辦,把詩的傳統和以屈原為代表的詩人精神深深扎根在開封這廣袤的田野中,并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再次感謝全體來賓和會議的主辦者,祝大家身體健康、心情舒暢,端午節快樂。
謝謝。
端午節活動講話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本周星期四,是農歷的五月初五,又到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你們知道是什么節日嗎?——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民間流傳著這樣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賽龍舟,喜洋洋。"端午節始于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__多年歷史。那么它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節日呢?
第一,端午節是紀念詩人屈原的節日,是愛國的節日。經過千百年的傳承,屈原的愛國主義情懷與端午節的人文內涵已密不可分。
第二,端午節是衛生節。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時,天氣炎熱,多雨潮濕,蚊蟲滋生,是傳染病的高發時節。為了避免疾病的發生,古人在端午節前后插艾葉、以驅蚊蠅凈化空氣。
第三點,端午節是體育節。龍舟競渡是一項很有氣勢、極具合作精神的競技活動。端午競渡能對群眾性的水上運動、強身健體、民眾團結起到很好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第四點,端午節是美食節,因為我們要吃可口粽子。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人們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如今粽子的花色品種更為繁多。
同學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因為地域不同,各地的習俗也稍有不同。有些傳統的習慣已經淡化了不少,今天的國旗下講話,我們了解了端午文化,也希望我們能作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
另外,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今天也是第17個全國愛眼日,我們要怎樣愛護眼睛呢?要注意飲食,平時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水果蔬菜來補充眼睛所需的營養,平時注意用眼衛生,不用臟手揉眼睛,注意多休息放松,多參加戶外運動,少玩電腦少看電視,避免眼睛疲勞,每天做做眼保健操,使眼睛周圍血液循環通暢就可以了。謝謝大家!
端午節活動講話稿 篇3
同學們,這是團會改革后的第一次團會,同樣也是我們班里團會改革后的一次團會,改革就是為了激發大家的積極性與向心力,通過團會召集的家的目的是為了大家坐在一起談談學習與生活,找出各種問題,更重要的是團結大家,讓集體變得更豐富。
這是本學期最后一次團會,臨近端午節,所以這次團會與端午密不可分。人們把這一天作為紀念屈原的日子。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是浪漫主義詩人的杰出代表。作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志士,屈原愛過、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來感召和哺育著無數中華兒女,尤其是當國家民族處于危難之際,這種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顯。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傳統節日是培育優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加強學生品德教育、培養學生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徑。正是在這樣的德育目標的指引下,為了繼承和弘揚我國傳統民族節日——端午節,宣揚中國傳統文化。我們舉行了這次主題團會。當然還少不了各位負責人前期在班內做了十分到位的活動宣傳和準備,提高了大家對活動的興趣和參與度。
通過本次活動,我們將有效地增進廣大同學對端午文化的認識,并繼承我國傳統節日的悠久習俗,也提高同學們對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視。讓屈原熱愛祖國的思想在我們及下一代人中間能得到不斷的延續。
那有一個詩給大家念一下:
人們會永遠記住你,
為了風雨中的祖國 ,
在只膜拜權勢的人群中,
在黑霧彌漫的朝廷里,
在冷漠、誣陷、迫害交織成的羅網中 ,你不屈的《離騷》,你絕世的《天問》,
在危急的祖國和受難的蒼生中,你不計個人的安危、榮辱,不嘆自己的流落漂零。
你痛苦的是被焚毀的故都 ,
你抗擊的是狂風暴雨,
你慨然地面對的是沉重的命運 ,
你獨立于蒼茫的暮色里 仰天長嘯 ,
你穿行于荒草蓬蓬的湖畔低頭苦吟 。
山河破碎,你的心破碎。
一道眩目的霞光 ,從汨羅江上騰空而起 ,
穿越千年的時空 ,永不消毀。
端午節活動講話稿 篇4
尊敬的同學們、老師們:
今天講話的內容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同學們,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今年的端午節是6月6日,也就是本周四。關于端午節起源的傳說很多,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20xx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干,在楚國擔任了重要職務。因為他主張堅決對抗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還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極了,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精神的詩篇,最有名的是《離騷》。后來,秦國軍隊攻占了楚國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尸橫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懷抱石塊,跳進了汨羅江。當時他62歲。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后,紛紛劃著船奔向江中,去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裝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劃著船沖進洶涌的波濤,象征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托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國南方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因此,端午節又成了紀念屈原的節日。
兩千年之后的今天,我們談論屈原的愛國主義,倡導的是什么呢?我們倡導的是屈原熱愛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對危機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度的責任感,是面對強權寧折不彎的精神,要體會到屈原對于國家人民的深厚感情,體會到屈原對于這片土地,也就是我們腳下這片廣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同學們,屈原因為熱愛祖國、關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們的愛戴。當我們津津有味地吃粽子、觀看賽龍舟時,不要忘記20xx多年前那位愛國大詩人——屈原。
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奮發圖強,能為祖國建設貢獻心智的人,能為自己的將來鋪墊繁花似錦的人,能回報呵護自己的父母師長,無愧于炎黃子孫的人。
今年的端午節放假為#,也就是本周四五六,周日正常上課,上周五課務。在放假期間請同學們要注意安全,特別是最近流感比較嚴重,盡量少去公共場所。
端午節活動講話稿 篇5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端午節,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這些,都是曾經端午節上最熱鬧的活動,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節奏的加快,外來文化的大舉入侵,人不再眷顧流傳幾千年的傳統文化,而是將目光轉向了西方文化,這些年來,我國的傳統節日,似乎總離不開吃。端午節吃粽子,清明節吃青團,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春節更不在話下——大魚大肉讓你吃到不想吃。農耕社會對饑餓的恐懼,形成了我國傳統節日最鮮明的風俗 ——吃。如今,滿足了溫飽需求的人們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時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傳統節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在繼承文化方面,我們應該守護著幾千年的傳統文化。
其實,不光是傳統節日,整個民族民間文化的生存環境如今都面臨著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的挑戰。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憑借強大的綜合國力,先進的科技手段和發達的文化傳播手段,積極傳播西方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對包括在內的發展家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生態造成了一定的沖擊。
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著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對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存,必須懷有敬畏之心,必須高度重視。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棟梁之才,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同學們,不要冷落了自己的傳統節日,讓華夏文明在徹徹底底的紅火起來吧!
端午節活動講話稿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七年級六班的馬天驕,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濃濃粽香,幽幽端午”。
“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在美麗的六月,我國傳統節日端午到來了。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過端午節,是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俗,是人民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這天我們吃美味的粽子,不知,你愛甜粽還是咸粽?舉行激烈的龍舟比賽,掛菖蒲、蒿草、艾葉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掛香囊等等,等等。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端午節也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提起屈原,腦海中浮現出一個不羈的身影,徘徊在汨羅江旁,最后悲愴的縱身一躍。“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當年屈原投江后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后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千百年來,屈原的偉大的愛國和感人詩辭,已深入我們的血脈,讓我們在千年之后,度佳節時,也無盡哀思熱愛祖國、關心百姓疾苦的偉大詩人屈原。
同學們,在我們歡慶佳節,享受美食之時,也應撫今追昔,悼念我們國家各時代涌出的風流人物。我們今日的美好生活,來源于無數先輩的奉獻,如今,我們要做一個奮發的好少年,才不負前人為我們的今天所做的一切!
最后,預祝大家度過一個美好、安全的端午佳節,謝謝大家,我的完畢。
端午節活動講話稿 篇7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端午節讓我不由想起了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戰國時期楚國政治家,詩人。他仗義直言,主張改革政治,任用賢才,卻被革職流放。秦國趁此機會進攻楚國,楚國千里疆域毀于一旦。看到國破家亡,百姓流離失所,屈原有心報國,無力回天。悲憤之下,他抱著一塊巨石投汩羅江而去。這一天正好是農歷五月初五。后來,每到這一天,人們就在江河上賽龍舟,懷念屈原。人們還把粽子投入水中,只為了喂飽魚龍蝦蟹,保全屈原的尸體不被吞噬。
兩千年之后的今天,我們談論屈原更能感受到屈原對于國家人民的深厚感情,面對強權寧折不屈的愛國主義。
和屈原不同,我們身處的時代是盛世的。國家富強、民眾和諧。在這一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學會愛國,學會珍惜我們看似應得的寬敞明亮的教室,學會珍惜我們的學習的機會、甚至我們的衣食。這都是我們的父輩甚至我們的祖輩懷持愛國的理念,對幸福和平生活的向往,掃凈了自鴉片戰爭之后彌漫在人民頭上的陰霾,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拼搏來的。
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話送給所有的同學“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奮發圖強,能為祖國建設貢獻心智的人,能為自己的將來鋪墊繁花似錦的人,能回報呵護自己的父母師長,無愧于炎黃子孫的人。
端午節活動講話稿 篇8
尊敬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賽龍舟,喜洋洋。昨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關于端午節的由來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它是紀念我國著名詩人、愛國主義者屈原的節日。屈原是距今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人。當時的楚國戰亂不斷。屈原就生活在這樣的時代環境里,他在國內倡導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由此得罪了舊貴族遭到了詆毀攻擊。
面對壓力,屈原秉持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在與保守勢力的斗爭中顯示了自己的高尚節操,赤誠的愛國之心。這一片冰心,穿透了兩千年的時空,依然光耀在中華大地。
兩千年之后的今天,我們倡導的是屈原熱愛自由,和平的,和面對危機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度的責任感,體會到屈原對于這片土地,也就是我們腳下這片廣闊大地的深厚感情。和屈原不同,我們身處的時代是盛世的。我們更應該學會愛國,學會珍惜我們看似應得的寬敞明亮的教室,我們的學習的機會,我們的衣食,這都是我們的父輩甚至我們的祖輩抱著愛國的理念和對幸福和平生活的向往,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拼搏來的。
最后我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奮發圖強,回報父母師長,無愧于炎黃子孫的人。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接下來是我們班的經典詩歌朗誦《太陽的話》。
端午節活動講話稿 篇9
尊敬的余光中先生、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非常榮幸,能有此機會站在這里,參加年開封宋韻端午詩會,在此,我代表屈原學會,對宋韻端午詩會的順利召開致以熱烈的祝賀,對籌備這次會議的開封市有關部門、清明上河園各位及會務人員,特別是屈氏后裔屈金星等人的辛勤工作表示誠摯的敬意。對余光中先生一行的蒞臨表達深切的感謝。
開封是宋朝故都,宋朝是中華文明史上非常重要的朝代,雖然外臨強敵,但宋朝在文化科技藝術及社會制度、生活方式方面達到的成就,在歷史上雖不能說空前絕后,卻也基本上達到了最為鼎盛的程度。宋代政治開明、活躍、科技進步、藝術繁榮、人民生活富裕,清明上河圖展現的宏麗畫卷正是當時生活的寫照,雖然我們今天的人都沒有見證過宋朝的盛景,但開封的草木江河都是宋朝歷史的親歷者。我們到了開封,仿佛就無限接近地觸摸到了中華民族在歷史上璀璨的一頁。
宋朝文明的成果,也保存在宋代詩歌的字里行間。宋代的詩歌,體現了宋代文人的深度,宋代的詞則體現了宋代社會的繁榮開放。宋代詩詞之中體現出的愛國情懷,更是繼承了自偉大詩人屈原以來文人的情操和理想,渴望與堅守,是我們今天核心價值建設的立足點。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到來,端午節也是詩人節。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是與端午節的傳說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余光中先生的《鄉愁》正是對屈原和端午文化最好的闡釋。
屈原協會作為國家一級學會,成立近三十年來,長期致力于研究屈原,弘揚屈原。我祝愿通過這次詩會的舉辦,把詩的傳統和以屈原為代表的詩人深深扎根在開封這廣袤的田野中,并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再次感謝全體來賓和會議的主辦者,祝大家身體健康、心情舒暢,端午節快樂。
謝謝。